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受影响的女人 A Woman Under the Influence (1974)

    最近更新: 2023-12-29 HD720P中字
    • 主演:彼得·法尔克 (Gena Rowlands) / 吉娜·罗兰兹 (Peter Falk) / 弗雷德·德雷珀 (Fred Draper)
    • 导演:约翰·卡萨维蒂 (John Cassavetes)
    • 编剧:约翰·卡萨维蒂 (John Cassavetes)
    • 分类:考驾照
    • 地区:美国 
    • 年份:1974 
    • 更新:12.29
    • TAG:美国 / 约翰·卡萨维茨 / JohnCassavetes / 1974 / 1970s / 美国电影 / John_Cassavetes / CC / 剧情 / 爱情
    • 别名:受影响的女人,受感化的妇人,权势下的女人
    • 片长/单集:155分钟
    • 豆瓣评分 8.2 (1585票)
    • IMDB评分 8.0 (29,916票)
    • 烂番茄新鲜度 烂番茄: 89%
    • Metacritics评分 Metacritics: 88
    • TMDB评分 7.78 (热度:8.23)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美国电影《受影响的女人》的免费在线观看,《受影响的女人》是对白语言为英语,属于剧情,爱情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8.2分,有1585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尼克(彼得·福克 Peter Falk 饰)老老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做人,尽管从事的是一份辛苦但收入微薄的体力工作,但一想到自己的家庭和未来,尼克感到十分满足。不幸的是,很显然,对于生活,尼克的妻子玛贝尔(吉娜·罗兰兹 Gena Rowlands 饰)有着和丈夫截然不同的想法,她总是抱怨这个,抱怨那个,终日饮酒,精神不稳定随时处于崩溃的边缘。
      一方面,尼克很爱自己的妻子,希望她能够幸福和快乐,另一方面,整日生活在玛贝尔散发的负能量中,尼克很难不受其影响。终于,一场意外让夫妻两人压抑已久的情绪爆发了出来,激烈的争......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解说视频包含大量剧透,谨慎观看

    中字印度歌舞《醉酒的女人》 Sadhana

    作者:月昏黄夜生凉

    11_男人捡到一个醉酒的女人,却不料跟她互换了身体!

    作者:毒舌电影3

    【我只喜欢你】醉酒的女人们 下

    作者:mmmiumiuu

    尼克(彼得·福克 Peter Falk 饰)老老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做人,尽管从事的是一份辛苦但收入微薄的体力工作,但一想到自己的家庭和未来,尼克感到十分满足。不幸的是,很显然,对于生活,尼克的妻子玛贝尔(吉娜·罗兰兹 Gena Rowlands 饰)有着和丈夫截然不同的想法,她总是抱怨这个,抱怨那个,终日饮酒,精神不稳定随时处于崩溃的边缘。一方面,尼克很爱自己的妻子,希望她能够幸福和快乐,另一方面,整日生活在玛贝尔散发的负能量中,尼克很难不受其影响。终于,一场意外让夫妻两人压抑已久的情绪爆发了出来,激烈的争吵,无法调解的冲突,最终,尼克亦开始产生了疑惑,真正不正常的那一个,究竟是谁?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2 IMDB 7.7 正片
      Love Streams
      1984
      喜剧片
      美国

      爱的激流

      Love Stream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2019-6-15重看;4.5;孤独的狂欢,无爱的绝望,如此虚张声势,如此高昂我高贵的头颅,如此销蚀生命的热力,不过是苦苦哀求爱的降临,而我们永恒的命运不过是被困在彼此孤绝的天地里大声疾呼。爱是一股永不停歇的激流,爱是一门艺术。吉娜·罗兰兹太适合神经质演绎。
      • S+,爱是激流,胆敢踏入的人必将粉身碎骨。Like siblings, like lovers. 爱情的暴力性,观影过程中被暴力性的影像和情感不断击溃,非常痛苦,但当抵达至最后的暴风雨夜时,却又有如枯井生泉,好似登山,道阻且长,但当你真正到达顶点时,整个人都会被所有的情感吞噬。是真正把影像拍出物理质感的影片,不流畅,但如激流汹涌扑面而来。Still too much for me. 待重看本片与《首演之夜》。
      • 高明的室内戏布光和色彩设计,利用建筑结构制造画面的层次感和区隔,有几个中景摇移长镜头堪称神来之笔。爱是激流,“人”是由各种破碎关系构成的动态聚合物,“生活就是一系列的自杀”,“平衡”则是一种匮乏。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所谓渐入佳境,是卡萨维茨描摹出了现实被虚幻吞噬的过程。
      • 通过自毁来试图证明自己在他人眼中卑微的存在,残酷的电影,集真实与幻觉于一体... 卡萨维茨和罗兰兹真是太棒了,太棒了!T_T
    • 豆瓣 8.1 IMDB 7.3 丹麦语高清正片
      Gertrud
      1964
      剧情片
      丹麦

      葛楚

      Gertru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在处理场面上和斯特劳布-于耶等人共用了许多相同的形式、方法和原则。双人镜头用到最大化了。像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我指的是“文学意义”的语言。尽管影片在布光上拍摄出了一些辉煌的片刻和电影镜头,但是实际上用光还是过度了。
      • 伟大之作,我的影史爱情片十佳。1.简约,沉缓,肃穆,一种决绝、从容、高贵的理想主义,爱是生命中的一切,若没法寻得同样将爱看作至高者的伴侣,则宁可遗世独立,悠然自处。2.长镜头最大程度取代了剪辑,摄影机也仅作必要的、跟随人物行动轨迹的运动,克制而温和,极少特写,多用中全景。3.以室内戏和封闭式构图为主,却蕴藏、导引着开放、无限的精神空间;人物表情凝重,行动滞缓,女主更是全程目光出神,面容哀婉,实而暗潮汹涌,内心情感激荡。4.对门框、镜像(以点燃和吹灭昔日礼物镜子边的蜡烛喻指回首往事与掐熄旧情)、油画、歌声及雕塑的精妙运用。5.影史最佳结尾之一,动人至极(当面烧掉所有未读之信-超然于文字&身体的知己情谊,读少女时期的爱之诗,畅谈墓志铭,在两重遥远的门边两次挥手作别,钟声)。PS:大幅修订了字幕~(9.5/10)
      • 9.8;I hear my echoes only when they're dying
      • 我首先尝试通过人物间的眼神交流构建完整的人物关系图,然而失败了,因为所有人大多数时间都在看着空气………所以换个角度想来,似乎大多数对话都是回忆与爱情观的交流,而不该简单理解成角色间的交流。
      • 上流女性心风骚,玩弄男人一大批,还要怪卿不懂情,伤害男人才甘心,烂污三鲜一只鸡,装啥清高装啥逼
      • 1.“我信仰身体的快乐,和灵魂不可挽回的孤独。”;2.一个大龄女与丈夫、情人、旧爱纠葛不清的爱恨情仇...
      • 女主这个念台词方法太迷人了。把一句话破为一个个音节,然后胆怯地把它们放在一起,看能不能产生一点意义。
      • 第一次看德莱叶的电影,却是他拍的最后一部。表面上是一个女人的故事,内里应该是导演在暮年回望人生时的自述。在爱遇到虚荣与玩世不恭时,它是无力的,所以选择爱的人注定孤独。可即使孤独忧郁也不妥协的人,才不会失去爱的能力。因为所有爱的给予,都是基于仍然对爱保有真切的感受。
      • 一个真正的灵魂不用隐藏在他的思想之后。镜头很少移动,一旦人物站定或坐定后,镜头也不动了,剩下的就是表演和精雕细琢的台词。每个人物的对白都像诗朗诵。配乐只出现2次,一次是1小时多的时候,几秒的小提琴演奏,一次是结尾时。全片有2段回忆和最后一段镜头沐浴在犹如金色的光线下。
      • (20160416一刷五星)集大成之作:从《审判长》就开始的对闪回的重视;有《吸血鬼》的梦幻与光影游戏(Gertrud在Erland家卧室更衣、Gustav夜乘马车去歌剧院);有《神谴日》与《词语》的pacing、声音、空间观念(两场公园拍成室内剧感也是绝了);不再有明显的宗教元素,但仍有惯用多回的钟声在(至少6次),还借答谢Gabriel的晚宴上的青年代表道出——过去的世代里人们被宗教禁锢了爱的天性;有长期延续的一丝不苟的布景设计。除以上,还有精致、极限的照明:两次闪回(在E家和Ga家),不现实的高调加上窗户均匀过曝的效果;Ge与Ga初次独处时关灯后的主光很柔,且做出了微妙的亮度过渡(见人脸);两场公园(前者晴后者阴)的表演区域都做了个工布光,柔光为主。最后,对极少对视的对话的分析不应局限于Ge,男性们也多次如此。题中之爱是爱情,也是奉献,与基督暗合。
      • http://f.xunlei.com/153902835/file/aa870246-85a8-483e-bd1c-7bac7d032ced
      • 德莱叶的最后作品,讲述爱情的选择话题。影片的风格尽显静谧和超脱,舞台味很浓。
      • Zoe:“就像女人的爱出于需要一样,男人需要工作,我没看出来为什么爱的需要更高尚,更正确一些”+1 现实中每每遇到爱得发疯发狂歇斯底里的人,我都不自觉地脊背发凉
      • 德莱叶原来也用这一场景一镜头的技巧,而且用的还真不赖,机位的远近正好契合了人物的心理距离。可惜如此完美的技法依然不能博得本人更高的评星,那乏味的对白和空泛的实质令人生不出丝毫好感
      • 119min|20161030 RÉTROSPECTIVE CARL THEODOR DREYER重看(减分)
      • 德莱叶借格奥尔格之口把生命最重要的内容翻来覆去咀嚼,十来岁不顾一切去爱,在爱的自负里渐渐陷入挣扎,爱成了不确定的虚无缥缈,不可能的对等投入让爱不再充满光华,毅然走向自由与孤独,选择将爱打入死牢,而老年,愈发坚定,爱无疑是一切。
      • 不可实现的自由意志,长久的婚姻遭遇隔阂与冷淡,短暂的慰藉也不是最终归宿,这似乎是难以解决的,垂垂老矣时还是一句话:生命中除了爱一无所有。“我信仰身体的快乐,和灵魂不可挽回的孤独” 。这类解决不了的矫情本是要减分的,但毕竟都是必然存在的纠结,就推荐了吧,
      • 睡着了醒来又睡着了又醒来又睡着了又醒来又睡着了又醒来……………………
      • 我信仰身体的快乐,和灵魂不可挽回的孤独。爱是一切。
      • 忽明忽暗的场景,暧昧坚决的梦呓。
    • 豆瓣 8.0 IMDB 7.3 HD中字
      Quatre nuits d'un rêveur
      1971
      爱情片
      法国

      梦想者四夜

      Quatre nuits d'un rêveu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重看,非常适合夜晚的电影。布列松的巴黎白夜,既梦幻又冰冷,连雪都不用下。由于他的“节约”,观察时间都花在哪里倒成为很有趣的实验。除了惯常的肢体动作导向,这次给了很多音乐,因而出现了某种迷人的随机感,突如其来的柔软平静,也让分别时的利落切割更显无情了。
      • 这应该是布列松电影中使用音乐场景最多的一次 泛滥的光彩音画简直和一贯的木偶片是割裂的 。。。
      • 简洁突出主体的构图及简单的摄影机运动自不必说,每场戏的声音都被削减为单一维度,去除面部表情的表演,肢体动作也被最小化,一切非必要信息都被剔除,形式上的以及内容本身的重复,这是典型的布列松,本质上是一种化繁为简的强调,然而他的镜头却也从未像在镜前缓缓起舞的女主角一样感性而打动人心
      • 布列松的小清新呀,跟白夜不一样的味道,文德斯老婆裸体美~
    • 豆瓣 8.0 IMDB 7.2 HD中字
      Minnie and Moskowitz
      1971
      喜剧片
      美国

      明妮与莫斯科威兹

      Minnie and Moskowitz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I love you, I'm just jealous."孤独无解。Cassavetes也喜欢Bogart哇【字幕太搞笑了,有时候突然标一个“这句不确定”,笑cry,你就没几句是对的好吧 呕
      • 随着时间的流逝,欲望会变少吗?这是《明妮与莫斯科威兹》最直击观众灵魂的一问。卡萨维茨的回答证明他是一位骑士:这个令多数人失望的世界不仅让他变得越来越兴奋和狂热,而且让他产生要为爱情献身的欲望。极为迷人的浪漫主义在卡萨维茨的电影里也是极具危险的暴力,它如同人们自愿灌进嘴里的酒精,酒后的男人变成脆弱又任性的孩子,而酒后的女人则沦为坚不可摧的疯子。男人极力在炫耀的「男子气概」最终被女人以漠视的姿态摧毁,而他们只能用粗鲁的拳头或者拿傲慢的金钱将其赎回。男主是一个深陷存在主义泥沼,需要不断重复和强调「我是谁」的人。最终他在独一无二的女主角身上刷到了独一无二的存在感:她成为了他想要探知的宇宙,而他成了她想要栖居的星球。至于那个不曾改变的世界,who cares?这是一部爱情喜剧,它是那么实际而充满魅力。
      • 当不再年轻,爱情便是安定下来的动力。卡索维茨的爱情戏有味道。充斥着火爆脾气和愤世嫉俗的对白的都市浪人的生活,Jazz Age遗留下的醉生梦死.
      • “我不认为自己好笑。这就是我为什么好笑。如果你认为自己好笑,那是个悲剧。我知道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好笑,这给他们很大压力试图使自己好笑,我认识一个家伙站在镜子面前作鬼脸练节奏。该死!真要开心只需作你自己。”
      • 男人憧憬着一个女人的身体的时候,就关心到她的灵魂,自己骗自己说是爱上了她的灵魂。惟有占领了她的身体之后,他才能够忘记她的灵魂。
      • 卡索维茨版《爱在午夜降临前》,一男一女话痨片。依旧是粗糙的家庭作坊产物,表演有很多即兴成分,女主角还是他老婆。一股子人艰还非得拆的黑色幽默
      • 我就是稀飯happy ending腫麼辦??
      • 犯贱的胡子男 能打能疯的混混式男终能抱得美人归。。。卡萨比较能让观众看进去的小戏
      • 两个孤独的人的浪漫童话。
      • 货真价实的车管员的倒车入库水准就是让人放心啊
      • 宝琳凯尔说过,她觉得卡萨维茨和吉娜·罗兰兹的合作是错误的,罗兰兹在卡萨维茨的电影中始终在作态,从来没有放松过。而我觉得,罗兰兹恰恰是因为放松,才能在卡萨维兹的电影中如此出色。
      • 追女仔
      • 115xzd
      • Movies set us up./I'm a rich man, but I hate to make moeny!
      • 不少桥段极具生活喜感,不乏黑色幽默的成分,卡萨维茨最为轻松好看的一部片。
      • A / 目前看的卡萨维蒂倒数第二吧。的确有过于鲜明的段落表意骨架,“边界”的表述没有自然嵌入镜头反而过多诉诸文本。但卡萨维蒂依然在镣铐中抓住了爱欲流溢的超验维度,这隐没又如此闪耀于生活流动中的一刻几乎拯救了全片叙述存在的机械感,太厉害了。吉娜·罗兰兹到底如何从明妮最终走向《爱的激流》呢?
      • 明妮的骄傲与莫斯科威兹的冲动组成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明明是不登对却又走进婚姻殿堂,这部卡萨维茨对爱情还是乐观的,但人设依旧是孤独与渴望被爱,情绪也是保持亢奋躁郁,台词写得太好了,生活里根本遇不上鲍嘉,只能跟穷小子赌明天了。
      • 卡萨维茨刚开始拍摄电影时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为影片的风格做出了卓越的选择.经过多年徘徊于体制内外的经历,难免会有一两部这样的迷失之作.
      • 前重看「A Woman Under the Influence」(减分)|即使为了最后半小时的美妙(真实)时刻,也忍不了前面的九十分。拍摄演员/身体,而非角色/人物,只会成为一种时尚,而不是一种美学。误以J.C类比Maurice Pialat,谬矣。
      • a movie about a girl who watched too many movies
    • 豆瓣 7.7 IMDB 7.8 HD中字
      La maman et la putain
      1973
      考驾照
      法国

      母亲与娼妓

      La maman et la putai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大概是现阶段最不愿意看的一类电影,无休止的情感问题、知识分子的宣泄、哲思的抒发让人甚是疲惫,这是某种语言构建美感的电影,成于语言也会困于语言,抽离了情节甚至是运动的纯语言电影会让人越来越疏离,无法理解这些让主人公痛苦的事情究竟如何影响了他们,总是在两段感情中纠结执拗于具体的选择,于我来看只是某种甜蜜的烦恼罢了。
      • 3個多小時……影評號稱是新浪潮的終結片…順帶劇透之男主角是法國文青一枚,普哥+古典音樂愛好者www 而這位導演老兄Eustache的狂妄和真誠一如浪子高達。
      • 杜拉斯说,里面有极好的对话,我认为如此,总的感觉让我很喜欢
      • 话唠话唠话唠话唠话唠话唠,演员很牛逼,长镜头下的独白
    • 豆瓣 8.0 IMDB 7.4 HD中字
      Faces
      1968
      剧情片
      美国

      面孔

      Face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大量神经质的狂笑和无聊的段子很容易使人初感对话之反常,但随着该段落被拉扯到不可思议的长度,我们却开始进入情境,体会流动不居的、始终在极端边缘徘徊的情绪(林奇在《双峰》回归季中做了类似的实验);即兴表演偶而中断的节奏正配合戏中极力想摆脱尴尬的交谈,一群唱/笑而一个不唱/笑的常态,气氛的突变(人物"演不下去"的表征)俱是于面孔浮现,但卡萨维茨的特写运用与德莱叶或伯格曼很不同――重点不是面孔构成持续放大的情感冲击,而在于其上情绪流变的力量:它产生的同时便消失,自身隐含对立的陈述,泪水是幸福的,而欢唱意味着痛苦空虚;这来自面孔的辩证法同样适用于语言与沉默的矛盾:交流永远引向相反的目的,无言的转场歌舞中角色却似乎得到了快乐与自由.《假面》中伊丽莎白为何拒绝说话?本片可看作对此问题一个创造性的可能回答.
      • 看卡索维茨的片子,得有一颗百无聊赖的心。他举着16mm摄影机在房间里晃来晃去,黑白影像噪点斑驳,即兴记录的都是迷茫的面孔和无意义的絮语。片头连续卡头特写、片尾夫妻在楼梯上平行坐下又站起,一静一动,总归都狂躁。5万美元,做了3年,3个奥斯卡提名。后来他成立面孔公司,发行自己的电影。
      • Cassavetes让人相信他导演的某些场面别人制造不出来,因为那些人物似乎真正罔视了摄影机;他的机位,他的推动,他的切和焦距都很有特色,全都处在了一个处心积虑地制造一个表现化了的景观的组织中。
      • Cassavetes用了极度冗长的大量篇幅来展现片中人物的空虚对话,而那些强作欢颜的庆祝,不得不让人心生怜悯。只是抨击虚伪的中产阶级这种老掉牙的主题也没搞出什么新意,那些来来去去的人物可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唯一亮点在于结局处夫妻的微妙碰撞,让这个作品终于在现实主义情景下有了一些根基。
      • “他勉强笑着。她也附和着笑。他走出房间来到游廊上,消失在台阶下。他走后她的第一个反应是松了口气,显得自在起来。”——奥尼尔《长日入夜行·第一墓·幕落》
      • 重看。看明白了好多欢笑和眼泪。看卡索维茨电影,总会觉得那些“精心制作”的剧情片,显得愚蠢至极………
      • 卡索维茨式人物:轻狂聒噪,敏感易怒,对爱渴望又得不到。此类人物本来就难以把握,加上大段台词和贯穿单场戏的情绪(虽然镜头不长,但单场戏却非常之长),以及不时拉近的面部特写(点题),着实考验演员功力。
      • #重看#我们惯于在谎言中确认慌张,在笑声中体悟绝望,倦怠婚姻的磨损与折旧,改变了我们心灵的模样。一场没有终点没有赢家的漫长战争,覆盖以铠甲保护自己不受伤害。面孔是灵魂的舞台,上演万千表情,但最终仍可能是虚假的掩饰。室内调度与特写堪称一绝;看得心力交瘁。
      • 欧天啦我觉得他一开始就已经达到高峰了
      • 社交恐懼症的末日場面:包含臉孔在內的人體肢體潛台詞大全。
      • “……16毫米黑白摄影,表现36小时内的中年夫妇婚姻危机。神经质的群戏表演一流水准,即使冗长段落,也非好莱坞式的高谈阔论,还是较比迷人。因为它的现实主义与自斟自饮的醉形醉相颇为契合。”
      • 9.1 真正的天才之作! 此时的卡萨维蒂对电影的理解已经透彻至极,开头遍强调“电影”的存在,而“电影”却如同生活一般寻常而漫无目的,在这样的散漫间,卡萨维蒂拍摄的是一张张面孔,是一种情绪,而台词,不过是情绪的附加罢了。人物总是处于的这种或是狂笑,或是争吵的癫狂状态,也是对情绪展示的外放。通过这种情绪的展示,观众在不言间就能感受到两性关系的破裂与绝望。进一步讲,这更是每个人都存在着的无尽孤独。看过这部,也就大概能理解卡萨维蒂一直在贯彻的即兴表演的意义了。
      • 完全为 John Cassavetes 着迷,每部作品都具备如此出色而独特的运镜,人物调度及表演都无懈可击,为什么没有备受推崇?相比之下,想玩同样东西的洪尚秀真的是差远了。
      • 68年这种双向出轨家庭伦理剧应该还是挺edgy的吧。现在来看,最惊世骇俗的是每次镜头zoom-in下缓缓逼近放大的gena rowlands惊为天人的脸
      • well,很好的教学类影片,如何将人物关系配合着燥郁的纪录片风格拍出来,卡索维茨利用自己牛逼到不行的剪辑,以及指导演员完全奉献的歇斯底里的表演,做到了,单个到连串的场景中,分镜的效用一直十分精准,超乎想象,和戈达尔殊途同归。另外一方面,剧本也是极好,用流水一样的“类公路片”手法将不间断的对话穿起来,十分聪明,更别说开头那惊人的媒介反思,超越时代。
      • A / 早期似乎仍有一些概念穿插的痕迹,但各个段落间相对独立又相互黏附的关系掌控已经是臻于完美。
      • close-framing, quick reverse cut
      • 基本上風格和《大丈夫》差不多,就是無止盡地看一堆人發酒瘋....,這導演一定對喝醉酒的反應很著迷(這大概是他肝硬化過世的原因)。經過第二次的挑戰,已經比較習慣這樣的風格,也理解這大概是某種美國的時代切片,透過夜生活的放縱來突顯生活的空虛。演員依然表現精彩。
      • 9.0/10。①一对美国中产阶级夫妻的婚姻如何因为本就空洞无趣的生活和互相发现出轨的问题而在一个晚上彻底断裂的故事。②充满了狂躁、敏感、脆弱的角色和氛围(并以此反衬他们的空虚)。渲染技法包括:基本全是封闭室内戏;用16mm摄像机下充满噪点的黑白画面营造狂躁焦虑;多处跳轴;大量脸部特写/大特写,但并不“凝视”,剪辑节奏较快;密集的台词对话,演员们如神经质一般紧绷的甲亢一样的肢体语言/说话口吻/狂笑/狂欢;大量晃动的手持摄影。③时长太长,有些部分多余了,删掉也可以保证情绪流动的连贯性;另外个人觉得角色表演太夸张有点失真。
      • 还好有最后四场戏。粗粝磨去虚假伪装掩饰,赤裸裸的暴露令人不忍直视。最后的楼梯戏回味无穷。//第一部卡萨维蒂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