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开眼界。人类发明出各种新技术却用来记录死去中的海洋真的太可悲了。个人觉得比逐冰拍得更好,那个叫 Zack 的小伙子也很可爱。希望能拿这届奥斯卡。没法在官网下到行动指南的内陆居民,总结一下你能做的:支持清洁能源;减少购买动物制品;减少一次性塑料;绿色出行;使用无氧苯酮的游泳潜水防晒剂。 |
|
2018年奥斯卡最佳记录长片。 |
|
从头哭到尾,我已随珊瑚死去 |
|
新喀里多尼亚的珊瑚产出化学遮光剂来保护自己免受高温伤害,那情景美丽又悲壮,看一眼就没忍住哭了,全球变暖的脚步太难止住了,逼着珊瑚进化求生实在抱歉,但是请一定加油,看着它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死去太让人难受了。 |
|
又一部看哭了的海洋纪录片。因气候变化导致海水温度上升,大堡礁近三分之二的珊瑚在两年内白化甚至荧光化,仿佛是珊瑚大声疾呼“注意我们吧!看看我们都在经历什么”。近30年间,地球失去了50%珊瑚。按这个速率,在我们有生之年珊瑚就会灭绝。它们是海底多样性的基础,多米诺骨牌一倒,后果不堪设想。 |
|
他對他說,「你要一直做下去,老的時候才不會厭惡自己,我會一直做到生命盡頭那時,我沒有辦法不去做,我們別無選擇。」 |
|
我们的下一代可能就看不见珊瑚礁了…嗯,我TM一点也不乐观! |
|
海水升溫導致珊瑚的白化是珊瑚死亡的前奏,而有些珊瑚會產生化學染色令自己呈現出螢光色來抵擋體溫的升高,那片異色是珊瑚最後垂死的掙扎。最後的珊瑚死亡過程太震撼了。 |
|
擦干眼泪,回到未来~ |
|
与《追逐冰川》的作者,一起再追珊瑚,这个有可能在未来25年内就消失的物种。 |
|
Feeling guilty and sad for ignorance of humankind. |
|
分了两次才给看完,太难受了。15年去大堡礁的彩色珊瑚都没了。忽然意识到在fiji看到的灰白色珊瑚还嫌弃不好看,但现在知道大概率是因为海洋温度升高被bleach了。太难过了太难过了。但是好羡慕别人的PhD怎么这么有意思。 |
|
见微知著 看的太伤心了 人类配不上“高等生物”这个头衔 |
|
好久没潜水,好怕下一次去潜水东南亚的珊瑚变成纪录片里说的那样,希望世界赶快好起来~ |
|
比起Chasing Ice要更加personal和emotional,不过在去大堡礁的时候看到真是太好了 |
|
非常棒!!!!!!!!!!!!!!!!!!!!!!!!精心打磨过的作品!!!!!!!!!!!!!!!!!!!!!!!!!!导演84年的啊!!!!!!!!!!!!!!!!!!!!!!!!我94年的~~~~~~~~~~ |
|
看着那些鲜艳的颜色消失真的很难过,可是全球气候一直在暖化, is it really not too late? I am pessimistic. |
|
珊瑚好美 |
|
想嫁金发小哥❤️想去潜水 |
|
不只是纪录片,也是个科普片。 珊瑚真好看。 |
|
珊瑚仿佛深海的馈赠,自然给了它最美的模样,它却在热浪里成了手无寸铁的难民。他们是地球上最沮丧的人,直视珊瑚白化后的森森白骨、自我保护进化出的荧光,难过地从一片祥和的潜水餐厅入海,绝望着一遍遍拍下美丽的消亡。如今这里只有顽固的鱼儿不肯离去,它见过最瑰丽的深海,仍幻想珊瑚曾经的模样。 |
|
奶飞的纪录片很震撼特别是对着成片死亡的珊瑚时那苍白的骨骸 |
|
早就知道环境在变坏,但没想到坏的如此之快 |
|
不是所有的说教都能让人心悦诚服,但这部纪录片我全盘接受。多少人儿时就渴望有能力去拯救地球,现在机会来了,做一个别人眼中的怪咖又如何。 |
|
人类还没切切实实的吃到亏,所以环保意识始终敌不过利益和贪欲。叫不醒装睡的人。而我全程盯着的被字幕定义为coral nerd的小哥哥,是全片最可爱的存在! |
|
关于地球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大的问题是,人们对于稍微远离聚居地的自然区域所发生的的事情,大多数时候都是无知无觉。如果你想见证一大片珊瑚礁因为海水升温的逐渐死亡过程,只需要2个月。所以,我们正处在全球生态系统大崩溃的转折点。30年后的儿孙辈,或许真的只能通过视频文件去认识现在还存在的美妙自然界了。 |
|
作为一个密集恐惧症患者,虽然纪录片很好很有意义,总避免不了一些快进的举动。 |
|
Netflix真是良心,水下摄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此片也有很强的呼吁大家的环境意识。然而最吸引我的却是这个project的发起人。他曾经是个做广告,然后看着同事们整天讨论这个卫生纸到底是用2层还是层,突然觉得自己做的毫无意义,于是开始着手于自己关心的问题的。 |
|
这片成功的地方在于,片中每一个鲜活而充满热情的人物对于海洋生命的尊重、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的担忧能恰到好处地引发观众的情感和思考共鸣,这也是很多其他同类影片没有做到的,同时这部片子也让我看到了摄影师的伟大之处和摄影的魔力所在。★★★★ |
|
主题:环境的,生态的,建筑的;画面:瑰丽的,壮阔的,暗淡的。一方面让人看到珊瑚的美好与海底的瑰丽,另一方面,也让人反思环境变化带给珊瑚的危机。事实如此,但为了利益,没有国家会做更多的改变,我对这一切感到无奈又悲观。 |
|
在大银幕看奈飞纪录片,很奇妙… #2018SIFF17/19SFC影城4K |
|
补标 下一步 考个潜水证 |
|
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美的事物却在消亡 最后看着一片片珊瑚死去真的想大喊:“不要死”。可是却无能为力 希望以后科学技术发展能够对环境更友好 来挽救一下濒死的自然吧 希望我们不会有带着这些种子踏上方舟的那天 |
|
2017.6.18@ event,SFF2017。挺触动的。活在当下,潜水要趁早,做想做的事儿要趁早。 |
|
一切都太遲了 |
|
问题的紧迫性,纪录片把问题说明得很清楚了。采访的人,纪录片主角的选择上,我个人认为可以改进的。 |
|
结合最新技术4K+HDR出来的效果的确震撼,是我目前看过的最漂亮的珊瑚!第三次全球珊瑚白化,没想到比率如此之高,而且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如此之深远。真的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还能亲眼看见美丽的珊瑚礁! |
|
第三次全球白化现象,意义深远,不仅仅是珊瑚。 |
|
感觉玩一票海底摄影,传达环保理念不错,但很可能有些珊瑚白化也是他们造成的。短期内精准地找到那么多将会白化的并纪录下来的概率是多大?每个点都选的那么准?感觉这当中有猫腻 |
|
奶飞是我在追《纸牌屋》时遇到的品牌,这些年逐渐看了许多奶飞生产线的作品,印象非常好。没有流水账的僵化、刻意、手足无措,很有灵气。很想结识背后的团队。片子内容来说,前行者值得尊敬,但要改变,需要发挥催化剂作用,撬动不易变化但拥有能量的巨大实体。8.5 |
|
温室效应让太多物种遭遇灭绝的危险,珊瑚亦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清洁能源是根源。不过太难做到了,世界经济不答应,我跟片中的人观点不同,一点儿也不乐观。 |
|
本来以为是傻白甜的珊瑚porn片,没想到是包括幕后花絮在内的生态灾难片,能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真是太好了 |
|
看到后面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
|
又是一个环境问题影响的不可逆转的结果,看到缤纷绚烂的珊瑚礁群大片死亡真的很痛心。 |
|
【上海电影节展映】环保题材纪录片。展示因全球变暖而导致的世界各地海底珊瑚大面积死亡的危急状况。巨幕上的海底世界美得让人惊叹。悦目,但不赏心。纪录片深入浅出地介绍珊瑚的各种知识,不仅大开眼界,也让观众了解摄影师们的艰辛。片尾珊瑚死亡对比画面有着无声的震撼力量 |
|
This guy is the real-life Aquaman that trying to protect the ocean from pollution. My soul rips for the coral reefs. Without a healthy ocean, we won't have a healthy planet. |
|
让人毛骨悚然的美! |
|
以前看一些讲环保的片时常会觉得很绝望,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任由我们生活的环境每况愈下。这个片就不一样,拍摄的时候很难很苦很绝望,但拍出来之后不是仅仅为了去拍而拍,而是为了让大家都能行动起来的,总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为了环境改善,为了生态平衡,总是从一点一滴做起来的。这样的话,即使改变很小,即使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能挽救,至少努力过了,至少希望过了。 |
|
温室效应这个大魔头,让全球气温逐年攀升,人类已有切肤之痛,却不曾察觉作为地球肺部的海洋底下,珊瑚正在迅速白化、死亡,延时对照一目了然反映了令人大皱眉头的亮丽转向灰暗的经过,若长此以往,人类恐惧的灾难必将提早到来。 |
|
水下世界美丽得让我的密恐都好了…全球变暖病兆珊瑚白化,每次看这样的新纪录片都觉得原罪太深,未来所剩无几,补救从我做起只求心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