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都被吃光,为何还闻得到犬吠。鸟都已灭迹,怎么还听得到鸟鸣。女人都已绝育,为何还能孕育男孩。他眼睛像你,鼻子像我,有高高的个子,治愈了整座城市的荒芜。独臂的男人可以展翅,瘫痪的四肢已经僵死,谁在胜利的裙子上染了鼻血,谁在时代的子宫里孕育着新生,谁在旧时代里发愣,压垮苏维埃的孩子。 |
|
二战后惨胜的苏联,每个幸存者身上都带着伤痕——用剑走偏锋的方式拍PTSD。 在举国恐同的俄罗斯,作者导演们已经学会变着花样的加同性元素了,厉害~👍👍👍 |
|
这个题材太沉重了,看得我有点喘不过气来。印象最深的是电影里有很多从低处拍摄的镜头,以及对于细微声音的捕捉。27岁的导演敢拍这样的题材,很有魄力,也很有野心。开场前有人介绍说两位女主角还只是在学表演的学生,然而看完我们会知道她们已然是真正的“女演员”。不会再看第二遍,不是电影不好,而是太痛苦了,四星鼓励一下吧。 |
|
奇遇电影字幕组QY-280,翻译过程中读了好几遍台词,发现了不少关键的信息量,随便什么地方出现一句台词,就带着角色身上关键的人物经历。其实是一个非常残酷的战后故事,前线慰安妇,战争创伤后遗症和女同关系都是非常严肃的主题,编剧预留了很多小细节,之后每次抛出来一个点就让人措手不及,导演用女性的视角拍战争,竟然选择了一个这么刁钻的视角,故事看似波澜不惊,但后劲和余味太可怕了,不愧是战斗民族的新导演。导演全程用了红绿黄三种夸张的光,不同阶级身份的人,房间里的布光也不一样,整体上非常的风格化,舞台化的风格调度略强,但几场重头戏的视听调度倒是非常准确,调度上最精准一点就离戛纳主竞赛不远了。 |
|
#72nd Cannes# 一种关注费比西+最佳导演奖。戛纳亲儿子巴拉戈夫已经拍出第二部长片了,但是我仍然喜欢不起来……两星全给摄影和美术吧。摄影确实好,跟上一部《狭隘》一比,就看出巴拉戈夫的导演风格是“浓墨重彩”的配色和(低机位)长镜头了。片名其实应该翻成“豆芽菜”,——Iya的女友Masha在前线的工作基本就是陪各种军官睡觉……反复流产导致不育,这种故事之前绝无被讲出的可能。不过影片过于拿腔拿调的舞台剧表演风格实在是让人看得如坐针毡,加之长镜头的设计其实也不够圆熟。考虑到以导演的年纪,敢于去碰老导演都未必驾驭得了的历史题材,巴拉戈夫真的前途无量。 |
|
女主这逆天高个子和奇怪的静止抽搐?就已经自带魔幻感了,战后的城市像一座精神废墟,每个人都在寻找解脱方式。有被截肢的战士快乐地模仿雄鹰,也有全瘫的战士恳求每个人帮他结束生命。富家公子哥像个街头小混混,遇到真爱却无法被父母接受。当然最纠结的还是两位女主,她们渴望迎来一个新生儿来疗伤,无奈困难重重,中间还夹杂着复杂的多角恋和百合情。那么可爱的小正太居然活不过15分钟,闷死在“mommy”的抽搐中好压抑...134分钟,到最后我旁边老外已经捂脸叹气不敢看了。这才是真·悲惨世界啊。某些段落很动人,光影很有古典美,但是个别地方过于拖沓,短点感觉会更好 |
|
视听厉害!剧本内在文学性又深刻又复杂。战后并没有什么新世界,没有胜利的人,大家都是被打倒的人,用一颗狰狞的心活下去,有人选择求死,有人选择麻木,有人选择打压,有人选择依靠旁人难以理解的执念。导演确实有一种奔着未来大师而去野心,这么年轻控制力已经非常强,恰恰是这超强的控制,整部影片走向一种过于冰冷的完美病态之中。难以从个人层面认同这样直接切开的扭曲截面。 |
|
对一种依托于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史里“俄罗斯母亲”——但不是冬妮娅也不是拉拉——演变而出的新女性关系的刻画实在动人,两位女主角演绎“贫瘠的娜塔莎之舞”,分别在对方身上寻找一种托尔斯泰式的基督的爱。在苏维埃废土中,旧的俄罗斯母亲已经死亡,尽管wartime的阴影笼罩,但新俄罗斯母亲仍在挣扎中试图诞生。 |
|
有点不太节制,但人物塑造很成功。“它”在战争中诞生,在战后萧条中死去;“它”如分娩般带来幻痛,又如疤痕般挥之不去;“它”如救命稻草求而不得,又如新欢旧爱弃之蔽履。“它”是婴孩,也是战争创伤,还是扭曲的希望。表演加加加加分,绿裙子旋转太美太幻灭。 |
|
早晚会拿金棕榈。 |
|
4.5,前两天刚看「雁南飞」再看这部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战后创伤这一话题早已被拍烂的当下,巴拉戈夫依然能从这样一个抽搐残缺的形象入手,独辟蹊径。两位女主演技大赞 |
|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但战争中没有女人,只有生与死、权贵与卑贱、口号与虚伪……浓墨重彩的影像质感和让人意外的代孕爱情故事,都裹挟在了战争余波的昏黄阴霾里,每一个涉及它的人都躲避不掉。 |
|
一种深入骨髓的绝望。以从未体验过的女性视角去解读这场暗不见光的战争创伤,镜头调色美得不可方物,情感却那么的压抑。看似痊愈的伤口其实在不断地撕裂,最终鲜血喷薄而出,晕染在这华丽的土地。极具大师范的视听强对比,能够驾驭得了这种历史题材,巴拉戈夫凭这实力下部作品绝对够进主竞赛了,震颤人心的私语,黎明前的至暗。她们在历史进程中被隔绝。“我亲吻你,只见你沉默哽咽,目光呆滞,恍若无人之境。”此片荒芜上只剩你共我。浪漫又忧伤,慰籍且心痛。希望的破灭比战时的痛苦更可怕。 |
|
Ия对Маша说: И я. 我也是。那一瞬间觉得这才是她名字的意义啊。不是什么紫罗兰,也不是什么女圣徒,只是一句不能更温柔的答话。
/Аврора
/Родина |
|
围绕两个女人之间的羁绊讲述「俄罗斯零年」的故事。战后的创伤在城市、人心和人与人的耦合间或清晰或隐晦地反复浮现,展现丰富复杂的思考。两位主角各有一场堪称戏眼的好表演,「我可以穿着它转一圈吗」最佳,社会的集体的创伤随着裙摆扬起;「我们可以再做一次吗」,深藏的私人情感伤痛在抽搐的背影和僵停的手间隐隐爆发。摄影和美术都极好,谁说红配绿不能好看。 |
|
D+/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全面升级即退步”。人物的状态拧巴不是问题,在环境中架空缺乏互动的拧巴才是问题;强戏剧性剧本不是问题,但是干硬的细节嵌入甚至妄想以此有效推动情节才是问题;标志性的双色运用不是问题,但是在人物已经只有单薄的“声音”与“身体”之时,色彩就也只能成为被牺牲的材料而已。最终形成的是一个僵死的时代切口,而不是释放着着冷静的悲悯与洞察的“入口”。 |
|
#欧盟影展 潜流般被一再压抑的创伤内心戏精彩,外化为环境的油画式暗红绿黄色调。91年生的导演可能是未来大师。 |
|
今年戛纳节一种观点单元的最佳导演奖获得者,导演是只有28岁的俄国新秀导演,二年前他的第一部长片也入围了戛纳,好评一片。本片讲述二战后苏联军医院里二位女护士的奇特、残酷经历,属纯粹的LISBIAN类型片。戏剧性过强,矫情的地方不少。美工及摄影好,还原那个时代下了功夫。 |
|
想要去爱但为何爱又令人如此被动和痛苦?这是超凡入圣的《细瘦之人》提出的核心问题。年轻的巴拉戈夫在他这部克制而又沉稳的历史情节剧里的回答并不独特也不罕见:因为爱在这般扭曲、复杂和绝望的科学主义语境里从头到脚是个冰冷的谎言。战争摧毁了人的身体和灵魂,似乎也割走了人们孕育幸福的权利和条件。哪怕统治者告诉你这就是一场没有奇迹降临的灾难,但非理性之爱却还是从人与人关系的缝隙里生发了出来。这种由伤痕处自然流露出来的爱与从子宫里痛苦分娩出来的爱最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法调和的矛盾就像红绿相间的配色那样醒目和扎眼。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的身份、地位和未来全都系在孩子身上,而前者即便没有孩子也能安然活下去,因为那一大片暗涌的深红就是高贵的信仰本身。 |
|
青年版“仙姑”和“小11”在飙戏,双女主视角承袭了同一单元《隐形的女人》的气质,但这部更胜在气氛和格局动人!战争的创伤、苍白的发色、再也“住”不进人的身体,死亡、病痛、压迫、阶级差距...组成了巨大的悲怆,唯有这独特的生育关系让两人在极端时局下保有一丝温存。如果能够精简一点,会更加喜欢。 |
|
3.5 导演的确有才华,但无聊也是真够无聊的,情感上无法投射代入,上一部没看进去,这一部还是看不进去。年轻导演陷入一种郁结在情结里的创作,没有驾驭起来。 |
|
“我也一样。” |
|
影片重建了一个作为观众的我难以进入和理解的战后世界。 |
|
仿若看到了另一种伤逝的《布拉格之恋》 |
|
不喜欢这个故事。它就像已经变质发霉的欧式浓汤,散发着土路路边阴沟的味道;它也像伊娅犯病时从鼻孔和胸膛里喷吐出的缓缓的,但艰难的空气,嘶拉嘶拉的,让人听着难受。画面固然是美的,故事里的人都是扭曲的,怪诞的,神经质的,发疯边缘的。可是是啊,这个社会让人发疯。 |
|
电影真是一种地域特色鲜明的艺术,在二战这个宏大题材下描写社会环境,中国是破败粗粝,美国是末日狂欢,德国是冷酷严肃,意法英是乐天知命,到了前苏联这儿就是倔强与自尊;俄罗斯决意不辜负战斗民族的盛名,看过诸多二战题材的俄影,以及受前苏联意识形态影响的东欧电影,都裹着同一个里子:硬骨头。哪怕这部以同性视角呈现,还是处处透露着一股要随时唱起“国际歌”的凛冽与悲情。// 中世纪油画一般的色调,低色温下每个镜头都充满质感;节奏稍有点问题;演员表演出色。 |
|
俄罗斯一定是被上帝下了赌咒,太过沉重了。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他们的不幸才刚刚开始,慢性的折磨,要相伴余生。 |
|
绿与红,生机与情愫,在倒塌的天空下试探残酷的剥削、牺牲、憎恶和爱情,哺育注定死去的希望虚像,双色亦勾勒巨大机器的图腾,反衬胜利与振兴下蝼蚁般苟延残喘的现实,彼此守护谎言共享自欺施舍告慰的暖流,明知无望,哽咽相拥,痛苦的“母亲”,高瘦的女人,在凋敝的人海中苦笑着窒息,这图景仿佛来自幻想的世界,然而她的笑与泪,却是眼前这片土地最后守望的温度。 |
|
史上知名的大胜仗,活着归来的都是身体上和心灵上都千疮百孔、残缺的普通人,两个女人之间的感情更像是一根苦难中支撑彼此的最后的稻草,电影节奏不太适合非常累或是心情焦躁的时候看,而我却莫名折服于这种宛如“琵琶声停欲语迟”的意境,那宛如哽咽一般的停顿感,仿佛一个饱经苦难的人,他无法流畅地倾诉自己这些年遭遇了什么,你只能从只言片语里窥见残酷绝望的事实真相,多数时间只能看眼着他陷入回忆里哭泣;看见导演年龄震惊,又有新人继承俄国知识分子的基因了 @百丽宫陆家嘴中心 |
|
3.5;浓烈的色彩冲击力,在表现情感的对撞和喷涌方面很具风格标识度,不同色调的打光以区分人物属性,导演在视听方面很有追求,然而在与文本的缝合度上有欠缺。 |
|
镜头以内,封闭而受难的,僵直的身体,摄影机穿过黄绿色调的拥挤楼道,正如结尾,摄影机行走在拥挤的街道上,揭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真相。
相似地,红色与绿色在《高个儿》中两个女主角身上不断置换,这证明了影片的“酷儿”意识:流动的攻受关系。最后一幕,两个人的亲吻构成了一个情感的曼陀罗。
摄影机直视着逼仄的空间,以及最低限度的性爱。“我只希望进入我们的身体”,战争已经结束,但死亡的残余仍旧没有消散,身体残缺着的疯愚舞蹈着,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生命,更难求一死。
很难说《燃烧女子的肖像》和《高个儿》哪个更残酷,就如同无法说明《高个儿》的“反悲剧”和《好莱坞往事》的“反历史”哪个更为残酷,《燃》通过加速的方式打破这种亲密的关系,而《高个儿》则通过一个无用的,随机的替身,最终完成了理想化的私密状态。 |
|
今年戛纳一种关注导演奖。受Aleksievitch的《战争的面孔不是女性》启发而成的作品。战后时代依旧延续着正常与不正常被打破的例外状态,死亡与生存无异,拥抱与撕扯无异。想要一个孩子的正常欲望被扭曲至此。新生是虚妄的,却要用这种虚妄来填补战争留下的另一种虚妄。 |
|
人间高低萧瑟,惨绿愁红一处。 |
|
摄影突出, |
|
影展版的删减让人无法接受,但这也阻止不了它成为一部优秀的LGBT电影 |
|
6/10。孩子既是生育层面的希望又是国家重建的荣誉,从得知慰安妇存在的台词中不难猜出,玛莎腹部那道伤疤不仅仅是弹片划伤,更可能是堕胎导致子宫切除,于是她不顾底线把无辜者牵连进来,只为让高个儿借胎生育来寻找残酷的希望,而高个儿也不纯善,她与医生共谋闷死了一名瘫痪的士兵,这种相互残害的人际关系映射出人与国家的扭曲关系:为了国家的荣誉与需要,任何人性因素都不被考虑;在商讨定婚的饭桌高潮,男友听完后恼羞成怒,父亲只淡定地叫他关上门,可见男权社会对慰安妇历史的埋没。精致色彩和角色态度的突变表达一种身体冲突:从墙上流下绿色油漆,到罗莎会见男方家长的绿色裙子,以及罗莎坐进车里,对想拿她消遣的男友泼酒撒疯,她的举动能在沉浸欢笑之时突然生气、陷入沉思,可惜这些表面化的处理对男女/高矮的身体冲突,常常表意不清。 |
|
战争与伤痛的红,和平与希望的绿,穿插始终,二者的中间地带有太多交织和残留的矛盾。即便孩子有人愿意偿还,战争带给他们的阴影谁又能治愈呢? |
|
#17/LFF, 年轻气盛加才华横溢使得导演鲁莽地碰了《死灵魂》题材(或者说精心算计,利用了该题材,这样以“创伤”之名对情感不懂装懂,还可以不断带给观众新奇),然后拍出了技术上让人惊叹的,视觉系的俄罗斯版《地球》,另一种戛纳定制。
不知对这种技术近满分,情感真空的片子的颁奖是真的鼓励还是毒药,我担心这位也只剩下走下坡路,这担心或许是普通中年对天才青年不知觉的嫉妒吧,但绝不是恶意的诅咒。两星全给技术。 |
|
战争结束了,然后呢? |
|
正如导演所说的,他或许是第一个拍二战后苏联女兵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就这一点来说就足够值得称赞。另外,这部电影秉承了苏联批判文学的直接和刺骨,和西方电影的矫饰以迎合观众比起来,时刻萦绕着一股不适感。不适感既来自战争,也来自体制和社会。 |
|
2019戛纳补标,感觉没处女作那么惊艳了 |
|
开篇不错,一个两个不太对劲的医院全景调度后,影片陷入到无聊的枝节中,直到结尾才重新获得力量。离索库洛夫电影的肢体强度相差太远,《索尔之子》未尝不是一种通向凝聚力的捷径。 |
|
片中逐渐明了的爱子-求子行为,和女性暧昧关系同样是一种借以慰藉的希望寄托,这样的出发点有些奇怪(毕竟相比于活无希望的战后,同性题材太过于现代,看片时甚至更多被两人无言的关系吸引),可视为人性至上的艺术手法;这部也可看出映展成功题材内容的必要性:民族特色(俄国油画式布景、战争创伤)+时事性题材(女性、LGBT),从这一点很难去忽视并需要讨论影片所展现的话题意义,也是我们创作时需考虑“屈服”现实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模式; |
|
失去了动作,就像《野餐》与《地球》。 |
|
俄罗斯零年。如果说巴拉戈夫的第一部作品更接近他的自身和故乡的经历,那么这一部则更接近精神导师索科洛夫,两部电影貌似全然不同,却共同通往一个地方,那就是女性。他以这一柄利器穿刺着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历史叙事,其中蕴含的复杂性和刺痛感让人很难相信一个91年导演能有如此出色的洞察力。《高个儿》是一部真正的思想者的作品,也是一部真正的影像作品,令人细思恐极。 |
|
最残酷的战争片里没有战争,只是展现被战争毁灭的人和城市(列宁格勒)。苏俄的几代卫国战争电影里都没有这种调调,它被长久地置于盲区和屏蔽之后,新一代俄国导演居然能如此令人信服地再现了精神废墟和绝望挣扎的状态。 |
|
老觉得这是权利的游戏里的高个。。。 |
|
色调与光影共同区分环境,油画般的画面美得不行,内容前面有点冗长,后面渐渐开始知道他在说什么了,战争带来和平,却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前线的伤痕抹不掉,现在的生活隐隐作痛,除了电影的前半部分有点慢和难以共情以外,后面确确实实很不错。 |
|
我竟然没有注意到全片没有配乐!!!大概是因为色彩饱和,沉默饱和,眼神里的言语饱和。 |
|
异质、不协调的人物状态和语调形成表层的语气,形式感维持其扭曲的人物行为得以运作,人物的扭曲通过状态先于讲述的方式显现,而后再在文本中抖落揭示人物的创伤前史,使得既定的病态语气“反转”成为战争创伤的隐喻。但影像并未成为隐喻的一体,而是游离于人物之外,其“精致”反而是影像上的不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