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
结尾剧作和台词都露了馅,陷入一种偏执的无路可走,但这个死胡同其实是假的,是作者自己给自己按上去的,他当然知道出路或许是可能的,但他不相信,不相信事情和人是会变的,他更愿意相信那个死胡同,那个速朽的永恒。无论是电影还是真实生活。 |
|
有很多喜欢的地方,但更多的是遗憾。遗憾导演没有再抵御这个世界的严寒更久一些。若他活下去,可能就不会这么狭隘,不会把经验和常识不足当作外界加诸的苦难,把故作深沉当作青春姿态,也不会把父母和成年人都当作敌人。他再也没机会理解挣扎熬过去是什么感觉,是更苦涩,还是更宽广。 |
|
别拍电影,别当作家,学个绘画,或者音乐,哪怕跳跳舞也行。——胡波。 |
|
华语电影的确很多年没有出现这样单纯展示愤怒与绝望情绪的电影了,这在很多过来人眼中的确还是一个稍显幼稚的表达。但对生活不满,纯粹骂街式的态度是青年人绝对必要的一个阶段。集体性理中客式的青年状态对于一个民族来讲甚至是恐怖的。 |
|
以为爱犬不会伤人,却在四处狂吠;相信朋友不会撒谎,却是真的窃贼。无法用水灭火,不能肉身挡枪,钻不出笼子觅食,跳不下高楼殉道。韦布捡起一枚毽子,于城抖落一身烟灰,黄玲背上一包风雪,老王扛起一根球杆,从肮脏的世界出发。于是满洲里多了一只坐着的大象,再没人拿叉子去扎它,它也再无法站起。 |
|
因为导演去世了,所有人就把焦点放在导演身上,忽视了作品本身,部分观众熬了四个小时可算看完了电影,开始大笔一挥批判导演心理阴暗目光狭隘,甚至说他卑鄙无知,“这个国家的人怎么都这样邪恶?”这句话还真说对了。部分观众太把自己当个人了,站在上帝视角指责导演抗压能力差,作品呈现的三观太狭隘,所有人必须热爱这个世界吗?所有人都必须乐观吗?凭什么呢?他拍电影就是一次彻底的释放自我,不可以随心所欲一点吗,因为这就是他眼里的世界,他拍下来给我们看,然后你双手叉腰开始喊:世界才不是这样的!生活处处充满希望!有什么用呢?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也不一定要每个人都理解。你的世界是彩色的那是你的荣幸,以此来指责嘲笑黑白世界里的人,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
|
即便是张艺谋、冯小刚这样的导演,一旦创作受到资本的干涉就会严重影响影片质量。胡波的电影经历那么多风浪还能完成度很高,已经非常不错了。
我们无法想象,假如制片人、监制多给胡波一些自由和空间,电影是不是会更好。可惜,我们永远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PS:11月17日,《大象席地而坐》获得金马奖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这应该是对当初不看好导演和这部电影的人们最有力的回击。 |
|
一股原始生猛的影像力量。 |
|
有风格,有表达,所有绝望的事情都赶在一起发生在这几个人身上,粗粝生猛,可惜这么有才华的新导演被资本家逼死了,他用生命的代价让这部电影得以用他想要的面目跟观众见面。我不想看到导演死后,任何人碰过的版本,反而导演朋友圈流出的版本每一帧都是导演的初衷,虽然有点粗糙,反而是原汁原味。新人导演被资本压迫,被前辈强奸,被剥夺创造的自由,其实都是行业潜规则式的常态了,圈内人见怪不怪,为了自己的钱景必然是站队资本,只是遇上了胡波,他用生命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
|
这个故事太真实了,就是我身边发生过或在我成长过程里看到过的,电影中的那些事件对峙、心理对峙,没有生活经验和内心思考过的人是做不出这样的电影的。大量的长镜头、跟拍,镜头虚实结合,在物理上它们不是景深镜头,可它们在叙事层面上却是极有深度的。导演原本有机会成为华语电影最有影响力的导演。 |
|
你总是不高兴,跟个诗人似的。 |
|
国内文青拍出来的东西一言以蔽之就是——没头脑与不高兴,外加各种拧巴和死气沉沉。 |
|
社会问题的根源都是家庭问题,父母如此,子女便如此。家庭如此,社会便如此。鲁迅早就说过: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关于胡波的死,我觉得是看透了,他用他的电影和自杀回答了加缪所说的哲学的根本问题:生活不值得经历! |
|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远算不上完美的作品,无论是粗糙的混音还是略显稚嫩的台词,但调度与运镜实在是太出彩了。这几年不少国内独立制作都喜欢去塑造这种一片死灰、丧到极点的环境,这部片无疑是最成功的 |
|
#Berlin2018# 友情加一星。大概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拍得最像贝拉·塔尔的(真的是学到影像逻辑的精髓了,音乐也是)用塔爷的方法讲了个一天之内的多线故事。影像风格比较像日本丧片。但是世间哪有这么多恨啊……还有的问题便是塔爷的风格和强戏剧性真的不搭,而且感悟式的说教也太多了点 |
|
去满洲里的人,不过是害怕坐在原地等老待死的生活无望。整片是又一出中国式家庭大型互害飙粗现场,狗逼狗屎废物泼妇瘪三恶心之类台词,接连不断,夹杂一些人生是痛苦的说教沉迷。长镜头设计相当用心,却像一把攥紧的双头尖刃,刺向观众也刺中自己。一个成熟的导演,需要三部作品才能风格成型。我甚至想不到仅拍过一部电影就遗留在世上的电影导演。很遗憾,不需要评价胡波了。 |
|
说句气话:死的怎么不是王小帅啊! |
|
悲怆的个人以及时代挽歌,致郁力百分之三百。四小时讲述的四个家庭盘根错节的愤怒与仇恨,对话极其冷酷,爱被深深埋进了故事线。音效渣,后期还有大量工作,但表演真是很赞,长镜头叙事也极具个人风格。你终于去了你魂牵梦绕的满洲里,一场电影结束了仿佛看完了你的一生。感谢胡波,R.I.P. |
|
在UCCA看完大象席地而坐,回到家里,吃了个饭,昏昏沉沉睡到现在,感觉昨天的一切就像一整个梦一样。
胡波这四个小时,太纯了,几乎没有什么污染,除了最大限度的影像,其他都是最低限度,事实上我连丧也没感觉到,关于生活,关于生命,人与人的关系,明明就是这样的,全都是大实话,生无可恋是一种恰当的态度。
也正因如此,结尾那些踢毽子的人,难道不让人感动吗?他们是多努力地在无可避免的黑暗中,寻求一丝若有若无的联系啊。 |
|
… 没捧的那么好吧… 看得出来想表达些东西,很像娄烨 又没娄烨细腻,情景感觉有点贾樟柯?镜头贴脸拍,搞得演员不自在…说是不自在表现情感疏离…过于没有意义的镜头太多太多吧… …不是镜头长就镜头好了,什么时候起拍长镜头成了拍电影牛逼的代名词,自杀成了才华横溢的代名词 |
|
首先逝者安息。
其次想说,导演很有才华,值得肯定。这种比较灰色的丧风格我很喜欢。他也应该算是中国导演新生代的有风格的一个。
最后就是,我希望我们不要因为一个人或者一样东西离开了就神化他/她/它。客观评价没那么好。 |
|
这电影不行。
导演过于自恋:所有的角色其实是同一个人,就是导演自己。不管角色年龄职业经历性格心性,说话办事一个调调。都因他缺乏阅历所致。
他戾气太重:所有的角色在面对任何问题时,全部在发泄情绪,没有一个人是去解决问题的。如果全世界都欠你的,可能因为你是中二吧。
在表现方法上,他表达的东西就那么点儿,浅薄得很,观众一眼就明白了。完全用不着这么冗长,浪费大家时间。
人品不知,作品真不行。违心叫好,才是对艺术和对他的不尊重。
|
|
影像与影像的表达,应该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
|
很久没有在电影中见过如此狭窄的世界了 一星给结尾 |
|
我可能很赞赏你,但我更赞赏不自杀的你 |
|
我只想说,抛开死亡崇拜,如果胡波没有死,单纯以电影的角度而不带入其他信息,你们会如何评价这部电影? |
|
7,有很惊喜的地方,也有很遗憾的地方。但归根结底,它是不同的,胡波本身在文本上还是有基础的,有些镜头设计也很用心,配乐用得很出色。只可惜,这是唯一一部了…… |
|
“艹他妈的一天又开始了!” |
|
香港艺术中心的空调冷的我骨头缝疼,尽管如此,我还是睡过去了3次。对不起了导演,不好看就是不好看。我觉得自己这四个小时应该去爬太平山。 |
|
胡波把自己的苦闷、悲伤、绝望和迷惘都放进了这部长达4小时的处女作里面,导演才华毋庸置疑。电影的优缺点很明显:优点是三条故事线在交叉中平稳推进,圆满实现了群像刻画的初衷;缺点是过于追求镜头感,对白和表演有僵尸化的倾向。其实不只满洲里,哪个地方都有席地而坐的的大象。祝天堂安好! |
|
影片对北方土地上某种日常生活的非理性、深入脊髓的戾气、只有人情没有法理的荒诞,以及某种黑社会式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架构,招招中的,处处惊心,绝望而柔软。四个小时的片长,将观众徐徐引入导演敏感而善良的mentality。 |
|
中二青年还没学会遵守礼貌却觉得世界对他一般、觉得他跟世界不合啊!抱歉我真的挺受不了这种对世界的狭隘的认知,全程尴尬,真想打烂那几个不谙世事的年轻人一脸的傲气和冷漠相。导演没活下来真是可惜。他真的应该活下来,过不了多久再看看就会发现,促使他放弃世界的这股子怨气,是多么的无知、狭隘又卑鄙。 |
|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展现出的问题远远多于才华。剧作文本性、台词书面感过强,不少演员台词功底不够扎实,结构也显得刻意生硬。几乎每个主要角色都是郁郁寡欢型的同一模板,行为语言如提线木偶般被编剧操控。满洲里和大象的符号,很是莫名其妙。控诉有余,深度不足。没有挖掘社会性问题。从头到尾串联的长镜头时间过于冗长,内容显得空洞,其泛滥使用也让人疑惑其必要性。应该可以剪到2小时左右。章宇的演技明显比彭昱畅高出好几个等级。配乐给影片加分了 |
|
世界狭窄,理解狭隘,才华可观 |
|
四个人终究在坐着的大象身上求得了解脱,可惜在比电影更残酷的现实世界里,胡波却没有。影片摒弃了一切主流,工业,取悦的表达,在作者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长片作品里,进行了一次极端,彻底,自我的释放。尽管外表粗糙,戏剧结构、场面调度、演员掌控都颇为出色。//FIRST二刷补充:后期补完后观感提升很多,不再因为技术瑕疵偶尔出戏,没有一分钟多余。一刷看故事,二刷看视听语言,胡波力求每场戏一镜到底,剥离出主体,配角都是失焦的,但画外音画表现空间又很丰富。章宇和彭昱畅太好。其实几个主人公都在问为什么,人怎样看待自己的痛苦处境,到底什么因造就了什么果。坐着的大象真的很有看头吗?出路到底在哪里?可惜胡波也无法作答。结尾黑夜里那束天堂一样的光、基督赞美诗,大概就是无解之解吧。这是一场梦,谢谢你,胡波 |
|
翻译一下后期制片人对深焦编辑部的回答:你的问题我谈不上,我也不想鸟你。 |
|
世界沒有那麼邪惡,甚至比破爛垃圾更平庸。死胡同也或者是言過其實了,只有風從漫無目的的空礦刮過來,吹得人頭昏腦脹。 |
|
彭昱畅,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2级木偶表演系,告诉你什么叫“学有所用”。 |
|
近四小时的令人如坐针毡的片长,仅仅是对这互害社会的匆忙一瞥。 |
|
Life is meaningless, we know, we know (只有哥哥的帅气是真实的 |
|
4.5 如果粗暴地想象,可以把这个脱胎换骨的彭昱畅,看作是胡波的“代言人”,去见“看不见的大象”。《大象席地而坐》在彻底寒凉的绝望中,显露出导演本人的愤怒和对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丝温存。他那惊艳绝伦的镜头调度与叙事上的才华,被一股子“社会即暴力”般麻木的笃定,使劲拖着向前走,没有尽头、也不见后路。
其实,哪怕“生”没有意义,寻找意义的路径也不该被封堵、丢弃。活着不是一个关于撑不撑得下去的幻觉,它也不会在哪个时刻或不同的地方就会变得有多不一样——即便是痛苦,也只能被“生”所感受到。哪怕是陷入绝境的人,出路也永远会有的。自由赋予处境意义,而非处境决定人的选择。这是这部电影想说的,但很可惜,胡波最终还是选择了死亡。
不要让自我被这个社会的暴力所埋葬。能活住这样一个念头,便足够了。 |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
新闻报道比电影本身好看太多了,也就是这戏身后的故事比电影好看,没必要把这片捧上天吧。观影现场也不是什么“四小时没人离场”,来来去去的观众老多了,大门总开开关关的。 |
|
值得为电影献身,但不值得为这部电影。 |
|
二倍速看完,感觉时间还是被浪费了。这部电影才是真正的怼天怼地怼出奇迹,竟然能拿奖。说实话,除了部分长镜头设计还行、配乐不错,真看不出哪里好。看了下评高分的热门短评和长评,大多都是说很丧以及表露对死者的敬意。我的豆友给分都是三星及以上,而我只想给两星。最有趣的是有的说丧得假,有的说丧得真实,看来大家对丧都很主观。专说电影吧,凭良心说,这部电影真的好嘛?首先,剪辑让人尴尬,很多转场都非常生硬。有些长镜头没必要,简直就是在拖节奏。以及,狭隘的价值观,把生活中最操 蛋的事情集合到一起,骂一通发泄,到底多丧(我觉得这不是丧,这是戾气)拿不准,台词真是迷之无奈。人物类型化,没有区别,都是同一类人,都是导演的化身。看完后,我将评低分的评论点了赞。分数虚高,希望未来等风头过了,有人能理智地评论这部电影。 |
|
跳进深井和堵住亮光的皆是胡波自己。 一个双手遮住自己眼睛的人说世界是黑的,他说的黑暗真的可信吗? |
|
那头大象为什么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因为它早已放弃了抵抗、放弃了挣扎、放弃了为自由而冲破笼子,它已经接受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而片中的人物为何都争着想去看看那头大象,他们是想去看自己么?并不是,他们甚至都不知道那头大象是否真的存在。荒诞的人生并不是因为这个世界的荒诞,而是有了人类。 |
|
像一个小学生在讲述他对世界的认知。 |
|
“其他事让我感觉更差”、“人活着呀,是不会好的,会一直痛苦…以为换了个地方会好,好个屁啊,在新的地方会继续痛苦” 绝望孤独,电影拍的都还行,就是人物对白太戾气和负能量,生活中有,但不会喊出来…这是导演独特的地方,但也是他偏执的一面。“那边有个更好的地方,但你不能去,你去了,就解决不好这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