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演太了解杜拉斯了,那配音和配乐用得就跟杜拉斯电影如出一辙。这本小说应该是没读过,但故事似乎又似曾相识。和BM相约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等那个永远不会回来的男人,待他回来却又不再认识他;无休止的独白,不可能拍得出来的文字;丈夫最清晰的形象只在照片上…但是杜拉斯或导演都不懂及时收敛。 |
|
真是太杜拉斯了。无法批判剧情,只能说电影韵味到了。呓语很美,抽烟的姿态很美,四十年代的巴黎很美。相对于丈夫归来,她更爱的是表现“在战争中失去丈夫的痛苦”本身。结尾真是嘲讽,爱人回来了,活着且爱她。她却要离婚了。和小姐姐二脸懵逼的看完,她说,抱歉这很扯,但这就是玛格丽特杜拉斯。 |
|
玛格丽特杜拉斯自传《痛苦》改编,关于二战刚结束时等待恋人的”归来“。注定充满了歌中自言自语的哀怨。 |
|
冗长呓语贯穿全片,需要一定耐心,以心理独白呼应着主题。冷峻外表之下强装镇定支撑着盼夫的煎熬,直至最后一刻的情绪崩塌。渐渐虚化的丈夫身影,预示着女主还是选择了逃离——这么近、那么远。#深圳百老汇法国电影展201807 |
|
声画分离和画外音重现杜拉斯的小说和旧日时光的电影 |
|
2018508 三星好片 |
|
作为文学改编,文字与声画结合得算恰当,用摄影的虚化浅景深处理配合情绪和故事,加分。 |
|
很难叫旁观者看下去的自怨自哀 @SanSebastianIFF |
|
声画都美,过于个人角度的战争解读则令人窒息。 |
|
很难让旁观者体会到你的痛苦,但是观众倒是看得蛮痛苦。大题材,需要小细节。而不是长篇独白自我可怜。 |
|
没看过原著,但导演肯定是杜拉斯死忠粉,电影细腻、神经质、文艺到骨子里,影像丰富,独特。一如杜拉斯小说的语言般有股魔力:叙述的短句,抽离出来以第三人称视角审视自己,看似描写自己的等待,但呈现了整个社会的层面,绵密如织。四星 |
|
随时通过音效、光线甚至焦距等方式勾画出种种带文学性的情绪感觉,但是改编自日记所以仍然是随时大量使用旁白。 |
|
很难熬 女主和我都是。喜欢影片最后一句话 |
|
非常杜拉斯的表达,影像很赞 |
|
实在是忍不了杜拉斯了 |
|
服装、光线和镜头太美,女性主义价值观帮到我很多。说音效刺耳的是感受不到这是主观质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总之,是非常非常细腻的一部电影。 |
|
您最在乎的是什么,这个男人还是您的痛苦——自然是痛苦 |
|
#MOMA |
|
我很喜欢这部片子怎么办 战争带来的痛苦 爱人被迫害自己无能为力的痛苦 等待爱人归来的痛苦 以及等来的自己却接受不了的痛苦 解放了 真正的痛苦却还在继续 |
|
感同身受的痛苦 |
|
文字中等待的焦灼苦痛被拍成了无病呻吟,摄影师辛苦了,跟焦员不能更轻松了,焦点一直没离开过女主 |
|
阳光海岸即是阴森壕沟,已经开始等待另一次等待。艰深的折磨难以被影像,这个刚毅女人积聚的绝望也不可能被演绎。角色少了,维度也稀薄得很。 |
|
絮絮叨叨却让人始终没办法移开目光,痛苦的独白冗长情绪的起伏,一切都能在镜头和视觉语言中感受得到,并不是脱离出来的,一切都融合在一起,真高兴在电影院里看的这部,如果在家看会丧失很多细节吧…可惜我憋不住出去上厕所了,哈哈哈哈 |
|
基本上长焦特写和浅景深贯穿 加上内心独白塑造出一种非常主观化的影像以处理Duras的回忆录文体。特别有趣的是多次出现女主看到自己在做某件事情这种双重自我的分裂在场(叙述自我与体验自我的外化影像呈现)这种叙述方式在中间段落扮演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抵抗组织音桥剪与法奸见面的闪前。里面也涉及到类似广岛之恋的你看见了但你没看见的问题。个人而言比较突出的几个点:咖啡馆最后给法奸的吻;解放后的国际歌(而不是马赛曲)“胜利归来”的戴高乐派!比较奇怪的点:最后似乎说丈夫回来的段落都是假的,而其实死在了集中营?跟原著和作者生平不同。。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改,或者我看错了 |
|
要不是厅里持续增加的冷气,我就一直睡过去了,然而醒过来看完的感受,就跟片名一样。 |
|
大环境下的痛苦,二战纳粹攻占中,“没人在巴黎讨论犹太人和暴行,明媚的阳光和一个被照亮的城市等于死亡”;内心之苦,喧嚣在心里已死,和丈夫的对视,不断的怀疑和等待在心中已经挥之不去。嘈杂的声效、急躁的电话声烘托得当,虽然略微冗长,但却描写细腻。Mélanie Thierry在这里面的苦瓜脸绝了。 |
|
我就想给2星半行么。真是催眠啊人也不好看!等了半天丈夫这痛苦劲儿结果还跟别人好了。杜拉斯作品改编?那就难怪了,但是,应该可以拍得举重若轻一些吧。这可真是痛苦了,演得痛苦看得也痛苦莫明其妙。自说自话却也不是法国电影唯一的特征。第15届法国电影展映。百老汇apm店5号厅 观影环境太差 |
|
真让人头痛 |
|
像这种节奏太慢的电影看一个小时就像看了两个小时而它竟然有两个小时感觉真的是有四个小时。除此之外还挺好。念白有点多,但是镜头和氛围非常杜拉斯。 |
|
大量旁白,漫长等待,废墟中的无奈。 |
|
女主角某些角度好像蕾雅赛杜…… |
|
抒情的节奏,整体还行 |
|
玛格丽特与名为玛格丽特的痛苦 |
|
#2018法国影展#战争结束,世界自由,巴黎回到戴高乐手中,城市开始欢呼,选举正在热烈进行。「戴高乐和泪水被遗忘,集中营的难民被遗忘,痛苦的等待被遗忘」
「归来」式的等待,无穷尽的。一个玛格丽特在等待罗伯特,一个玛格丽特在等待其他人。一个罗伯特在集中营死去,一个罗伯特在海滩回望。 |
|
镜头挺妙的,那种零零碎碎又出其不意的感觉。画面和语言在情绪上的不匹配所创造出反差让我感觉到不同世界的重叠,喜和悲,动和静。比如玛格丽特的悲伤在一片热闹中穿梭,比如当老太太还在念叨女儿马上可以穿上她修补的衣物时,话外音却在委婉地告诉所有人,她的女儿其实已经死去。“等待让她还活着。” |
|
镜头和讲述都十足美 只是电影节奏太慢了 加上今天好困,中途还是睡着了。。(嘻嘻 中译者自己也觉得很慢 不怪我啊 |
|
啥呀,根本没看懂 |
|
白女痛苦就是没有爱而已 |
|
一切都是为了情绪的营造,喜欢 |
|
二战背景,鲜明杜拉斯风格,感情的无可奈何和不永恒。 |
|
一向不太喜欢宏大的历史题材,总感觉个体在其中被贴上了太多外在的标签、符号、意识形态。这部电影也依然逃离不了历史性电影的特点,而且杜拉斯我也一直不太喜欢……总感觉少了点真挚的、实在的内容,又多了些夸张的、浮华的符号。但是单纯从电影拍摄角度来看,依然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片子!四星:) |
|
过于私人化的表达了 |
|
法国影展第一部,没看完就提前离场了。实在不好看。 |
|
(補,2019) |
|
法国2019年的申奥片。
改编自杜拉斯的小说,睡意朦胧、情绪缱绻、意识流动、暗影沉沉,非常杜拉斯,当时被选做冲奥,很多觉得选错了,没有那么差,很有观赏性~ |
|
摄影风格很适合这部“自言自语”的电影。 |
|
游離 @AF2019 |
|
#卢米埃法影展# 02 |
|
女主的表演撑起整个叙事世界。美工上简直无可挑剔,精良之作。 |
|
摄影很好 音效很好 女主衣服很美 想要那个包 抽烟手势超美 电影很不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