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具东方美学幽玄气质,静美得像是一瓢水。情欲,权力关系下的男女关系,自然中的生死轮回,都拍得很有魅力。张力不足,但我想是因为这是一部太过女性主义的作品。镜头、剪辑和音乐都很好。相比于港版译名《小三妻》,大陆版《落红》太值得一提,既是越南男权机制家庭下May的自我奉献,也应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很喜欢。#香港亚洲电影节 |
|
越南版《大红灯笼高高挂》 |
|
#1st HIFF# 18年多伦多-圣赛新导演-釜山-华沙-开罗+金马,算是近期很拿得出手的越南片了。拍得很讲究,摄影不错(虽说浅焦是太多了点……),感觉从中国第五代尤其大红灯笼学了不少东西,也是个典型东方主义文本,更加注重女性的观察和生命体验而不是去做历史和权力寓言。闲笔用得很舒服,气氛也特别迷人。这么多年过去了陈女燕溪(陈刘燕荷)还是这么美!! |
|
越南电影院前几天突然作为限制级影片上映,但没映几天就被禁掉了,这种先斩后奏的排片模式希望国内也用一用 |
|
亚洲女性就这命运,陪睡以及生儿子。越南女性身体里的能量跟我族比差好几个等级。所以我们就妻妾争得你死我活,鸡飞狗跳的。没办法,体内的巨大能量在性上根本得不到满足和发泄,总是要找出口吧!很唯美的电影。 |
|
青山秀水,乘著一葉扁舟,不經世事的臉龐,幼苗不得恣意生長,情竇初開的神情,嫁入禮教後變得事故。經血,即是適婚年齡的象徵;落紅,一場必經成年禮。禮數背後,將成為規格化的男人與女人。
電影以女性切入19世紀男尊女卑的世界觀,父權社會下,男性不見得獲得好處。戲中傳統禮數安插當代性的情感,抑或是感情沒有所謂當代性,早期規範認知的踰矩,皆是情慾本能。
攝影捕捉不同年齡女性風韻,畫面大量用血、洞穴等意象,呼應少女依循規範成為女人。尾隨輕步前行的敘事節奏,優雅及震撼,壓抑中情慾微微顫動。 |
|
这片子纯粹是想看看越南电影长啥样,以及越南传统文化和我们的相似度。
导演说这是根据她奶奶的故事改编,他们在泰国一山沟里拍了仨月。
画面帧帧精美如画似《1980年代的爱情》,剧情没有起伏波折,非宫斗剧。
感慨整个儒家文化圈对东亚的影响,片子把地点改了,随便换成中原或者西北,甚至朝鲜,语言换成中文,古老的文化习俗(好的和不好的)代入毫无违和感:娶妾,生儿子,祭祖,婚丧,断发,被休了上吊... |
|
宁静悠长,帧帧如画,把女性电影中经典的父权叙事讲出了一些新意,对女性身体和同性爱欲的展示非常东方化,积蓄暧昧流动的能量。杀死女儿,剪短长发,依然跳不出循环往复的悲剧宿命,但反抗的姿态依然是动人的。 |
|
男权社会,让人想起大红灯笼高高挂 灿烂千阳。但是跟宫斗剧不一样,有些不是人主观的恶,好像是文化的恶纵容了人性的恶,让人没法挣脱 |
|
国师后继有人...色彩的运用和性启蒙的萌芽,与之对比的封建社会禁锢注定的必然悲剧 |
|
越南版《妻妾成群》,导演不知道看过多少遍大红灯笼和阅尽陈英雄,甚至陈女燕溪也鼎力相助。女性觉醒绵软无力,还是玩的东方主义的噱头。全程我都在替12岁小女主担心,这么小都开始拍船戏还能好好上学麽… |
|
男與女,夫與妻,生與死,破繭成蝶抑或沸水滾身,沉緩的節奏與秀麗的畫面背後是無奈的歎息。監製Lily說,從演員到製作,70%都是女性。河,春,霧;蓮,顏,鴿;牛犢,雞血,蠶蛹;輕舟,綠水,青山……循環往復,生生不息。最後的最後,霧以向死反抗,顏以斷髮向生。 |
|
这么阴郁潮湿的东方夏夜里影影绰绰煤油灯下二太太和三太太之间的情欲把我看湿了。导演说,"I had shared the thread of sadness that connected me with the entire fabric of human emotions. The compassion of strangers is a drink concocted from sorrow and I can only take small sips each time. My stories are the sugar to the bitter draught. It has the utterly naked, deepest, most vulnerable parts of me." 心都要碎了 |
|
取镜和意向选取都很不错,而且整个电影的女性视角自始至终,性的启蒙、压迫和自由,顺利成为幼妻的女主,在封建家庭里产生迷茫,没能被丈夫接纳而自杀的儿媳,成为女主的对照和觉醒的关键点,女主最终的出走,摆脱父权束缚。 |
|
结婚就是把女人丢到另一个家庭里,生孩子做家务维持整个家族的运转,为什么还有女人对结婚有幻想? |
|
感觉越南的故事更像西方人眼中的故事,更《花木兰》。 |
|
好山好水好无聊。主题隐隐约约,叙述模模糊糊。 |
|
其实还可以了,豆瓣6分太低。影片设定在上个世纪地主时代的大宅院里,从女性的角度,表现了女人悲惨的一生。最后,女主给女儿喂了有毒的花。 |
|
影片是一个少女嫁娘眼里大家庭的故事,风景优美笔触轻柔,光鲜之下暗藏隐私,关系复杂。一曲父权s会下女性的悲歌。镜头优美至极,故事给人感受过于柔软。当中所有人都背负命运枷锁,无辜的、错落的层层缠绕,太多求而不得又难以摆脱。谁的错呢?
女儿如水命如纸薄,开着小黄花、野草般随处茂盛似人畜无害的有毒颠茄,被铺垫到最后,犹豫在婴儿口边。影片留下一个疑问:是经历一切痛苦,还是选择不曾开始。 |
|
小云似乎意识到:女人嫁人像是走入一个深渊,一生的命运只能停留在此。 |
|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女性导演视角下的越南版《大红灯笼高高挂》。对19世纪越南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卑微地位与不可自我掌控的命运有所展示。但也并无强烈的批判意味。剧情削弱了姨太之间勾心斗角的成分,甚至还有女同暧昧的环节。柔美有余,高潮不足。结尾有些故作深沉、莫名其妙。若想表达女权觉醒,效果并不佳 |
|
#金马55#从一个19世纪末的家庭,看到越南这个地方很长一段时间的社会现状,而现实意义的背后更多的还是表达了女性的成长以及生命对自我的探索和自我意识的觉醒。素色的妆容服饰、翠色的自然环境与浓重的瑰丽色彩、浓郁的幽暗夜晚一同存在,色彩上的变化也旨在表明女性角色内心的矛盾和成长。电影还用到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镜头,蚕,叶子,河流,静谧之下蕴藏起伏。女性成长,母性诞生,周而复始的生命演变和循环,生生不息。 |
|
以为会看到越南版小姐的我失望而归 |
|
画面好看。 |
|
近年来不错的越南电影,但也浓浓陈英雄后遗症。 |
|
可怜的越南新娘!三太太就应该和二太太在一起啊! |
|
對不起, 快進看的.....越南真有各種美景.... |
|
没有男人什么事的(尽管娶了好几任夫人太太)的纯女性题材电影,画面唯美,故事凄婉 |
|
画面缓缓流淌,节奏略拖,部分画面感到生理不适。 |
|
放血的公鸡是祭祖的供品,落红的女孩是产子的机器。将死的牲畜喂颠茄解脱,不幸的女婴喂毒草自由。深宅如那自缚的茧,情欲是那湍流的洞,白绫三尺了断家族蒙羞,脐带六寸再添无望之人。吞下生鸡蛋壮阳,喝下苦艾茶补阴,吃下石榴籽儿孙满堂,饮尽公鸡血人丁兴旺。在这富足的豪门,爱才是最奢侈的美食。 |
|
这种陈旧阴暗,那种在男权体制下交流取悦主子欢心的谄媚,小女孩翘着兰花指装扮……都令人看不下去。必须明了一点:不是所有女导演拍摄的关于女性的电影都是女性主义电影。性别平等是一种意识,不是身份绑架。 |
|
很细腻、略带文艺范儿和民俗特色的女性电影,节奏掌控和摄影都很不错,整部片子的骨子里洋溢着一种抗争的情愫。
女性导演拍女性电影,更加注重以女性视角去观察、体会及释放情绪;故事中并没有刻意的冲突和高潮,贯穿全片的淡雅的静水深流式的氛围营造让人感觉很舒适。
在光腚肿菊制霸太阳系之前,国朝的导演也能拍出类似的东方主义+儒家文化(封建礼教)的好片子。 |
|
拍得很漂亮 |
|
生而為女人…… |
|
越南迤逦的风景和略带色气的自然主义太「标签化」,同样还有女性在封建教条框架下的「失语」,尽管略带一点点「自我觉醒」也被淹没在欲说还休的电影语境中。 |
|
专攻下三路的越南版《大红灯笼高高挂》,闺房秘术,扒灰乱伦,野合,女同,各种“封建糟粕”的猎奇展示。有女导演的细腻之处,画面构图古色古香,各种借助自然景物的暗喻抒情(春蚕的一生)。也有高涨的女权意识,三太太不忍女儿将来受苦喂下颠茄,小侄女毅然剪发要当男人。最大的感受还是越南不愧为东南亚的小中国。 |
|
拍的还是不错的,最后的杀和剪算是有了转变,高潮类型结尾。整个片子看着温温慢慢,细想所有人都是残酷体制里的受害者。儒教杀女无数,至今仍在东亚昌盛,悲哀,机械要代替人工的今天,还执着于男丁,还不反省,哎!多给一个🌟鼓励导演!另外整部片过于女性情绪化,有点可惜。 |
|
越南影人借鑒《大紅燈籠高高掛》等中國第五代導演的文本,製作出的革命前夕前現代大家庭的宮鬥戲。作品相對更多強調代際之間的宿命與輪回,並加入了亂倫和同性的故事元素,以此為陰暗的舊式家庭生活中的亮色和值得憧憬的對立面。以三個太太為代表的各個角色,乃根據敘事要求次第佈置安排,各有典型的個性和功能,形式上顯得頗為工整。2021年6月6日午後於北京北大暢春;2022年5月16日夜重溫於廣州禮崗荷花閣。 |
|
压抑 |
|
失败电影参考案例 |
|
对越南电影的好奇,逐渐被“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亚洲一致性取代。静谧环境中,旧制度下女性的压抑高度一致,甚至连不同的角色选择的不同应对方式都非常熟悉,未来的进步和希望也如出一辙。绝望和禁忌都同样是带几分含蓄的。一个角色说到自己母亲‘she died of her beauty’,发音却是清晰的“红颜祸水”。 |
|
里面的女孩子都好像一只只被圈养的小动物。她们那么的干净美好,但是身处的世界确实这么肮脏残忍。里面的女孩子们在一起的镜头让我感觉都是香香的,但是一旦出现男人和他们治下的爪牙,不管是枯槁的老太爷还是油腻的老爷、懦弱的少爷,或是偷情的壮硕的长工,整个画面色调依旧却莫名让人感到臭烘烘。 |
|
镜头越是唯美,事实越是残酷,抽丝剥茧呕心沥血,生而为女,可知落红不是无情物。 |
|
越南片,还是一如既往地只能当风光片看。除了那些殖民地风情的片子,其它的、似乎都很难摆脱陈英雄的影响与痕迹。尽管陈英雄也并不认为就是“本土”的、至少全然不是当下的。这种对往昔岁月、往日情怀田园牧歌似的粉饰、惋惜留恋、与礼赞,不知为何,我也曾为之着迷过。大概都不过是因为太肤浅与表面。而当我长成至今、嫁作人妇,昔日『青木瓜之味』中的小女仆、少女梅,长成至如今的『三太太』,看着饰演大太太的陈女燕荷,可还能花忆前身。梅,大太太、三太太们,不过是女性命运共同体、轮回里的一双镜像。。 |
|
靠越南美景和特色撑起来的影片 |
|
越南的电影人继承了法国丰富的电影语言,把亚洲南部这块亚热带气候地区的自然,人文以及人物情感以细腻而富有诗意的表达。 |
|
女性导演作品,拍得相当幼稚,故事讲述得有气无力且结结巴巴。而且导演只是一味抒情,同时又想将一切元素都纳入此剧中,显得像个大杂烩。 |
|
阿莫6分版。这是一个很不错反应反击市俗的故事。三太太的女娃娃真是像娃娃一样真漂亮! |
|
画面很美,节奏很慢,叙事差强人意,是西方人喜欢的东方电影。二太太春太美了,我也爱她。 |
|
日子平淡如河流,内心却暗流汹涌,有柔软沉静的神秘诗意,有古老腐朽的庭院气息,二者糅成一出高潮不足的东方故事,余味悠长,却也少些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