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流的构图和配乐,演员全员选得不要太好。两对母子的生活交叉互文,看到了多兰愿意给我们看的个体成长轨迹。私下以为撕逼可以少一点了,结果导演依然年轻气盛的投出一个又一个情感炸弹。性取向的挣扎和母子关系永远都是多兰灵感的源泉,但我深知:不了解的人永远不了解。 |
|
好的,隐情公诸于众了,母子和解了,行业反思了,新男友也帅死了,花两个小时看完多兰的绝世美梦,大家继续过自己的苦日子吧。 |
|
多兰其实是男版索菲亚·科波拉。 |
|
#TIFF 又一部个人感觉和媒体口碑完全两级的片,但是我完全能理解媒体为什么会集体差评。虽然说是多兰故事性最强的电影,但也是多兰最俗最商业的电影了。从只是世界镜头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然而两个极端都不怎么有营养有深度。电影里有着几句十分好的台词,但也有十分烂俗的台词,所有感情都在表面浮着,但个人而言就是看的很开心 |
|
其实对于这个相对通俗设定、摄制精致程度顶配、且布满好莱坞群星的电影,如果想要变得“好看”,完全可以采取简化而非花哨的叙事视角。但多兰无法放弃每一寸的自指,两条线索就是他人生的AB面,而且必须反复互文、交叉讲述,于是整个电影就给人一种“穿上西装的少年”感。
相比视听语言,多兰将自我的存在与展示不断地推向幕前,可能才是他最大的作者性,也是他被这个时代所密切关注的根源,构成循环往复。一个猜想:他会将这种自指与自我重复,无休无止地拍下去,最终汇成以一种“自我纪念碑”的阵列。 |
|
多兰应该尝试拍拍改编剧本。 |
|
原来电影起源与多兰小时候给Leonardo写的一封信 Jacob和Nathalie的对手戏 看得过瘾 从今天起 做多兰弟弟的颜粉、细节粉、礼貌粉 |
|
依旧有多兰自己一部分的映射,他说自己更像Rupert,片子本身反映了一些他对电影行业、自己的身份认识和行业内定位的思考,通过一些台词借角色之口非常直白地说出来了,或许有些自命不凡,但是非常理想主义,有何不可呢?第一部英语片在结构处理和戏剧化上玩得比较花哨,一开始觉得乱,后面渐入佳境,如果主题还是母子关系,那看来Jessica Chastain的角色是会真的有点多余了,因为现在没有JC戏份的成片完成度看起来已经很高了 |
|
对多兰真的只有痛心。他明明这么会拍,这么亲密、细腻、有感染力,可就是要无休止地沉溺在母子关系和同性恋认同上。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母题,这无可厚非,但这种表达欲甚至和整个故事、和设定、和人物都是脱节的。看了想杀人。 |
|
我觉得居然蛮好看滴?!!!小时候写日记每天开头就是Dear Logan,即使他从没给我回信,我也觉得是一种力量。 |
|
连续失利只证明剧本是时候让别人来写了,有佳句,然而影片整体却硬伤很多。不说双线叙事+倒叙玩结构让本不出彩的故事显得更加琐碎,情感冲击也散架了。可单独拿出一幕来又觉得摄影好啊,构图好啊,各方面都不错,这只能说明剧本有问题。 |
|
他在微雨潺潺的街巷奔跑穿过人群与她相拥,他在一副纸牌的烟圈中明晓与她来自同一星球。尽管他与他相隔数十年生死光阴,但在那一刻他们借一封封书信曾抵达无人之境。往后再回想起来,也不致于太孤寡忧愁。 |
|
第一次拍好莱坞电影,多兰在个人风格和类型片风格之间在做平衡,他努力在压制镜头的情绪化,压制自己的个性化,试图让影片更加贴合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大众化,但最终的成片介于两者之间,导演的视听层面上没做到大众化,个人风格同时也因此被削弱了,而且变得过于单调了,摄影不那么情绪化之后,只剩下各种单人镜头的镜头来回剪辑,人物的情感一突兀就是清一色的45度俯拍演员的大脑门,观影过程实在是有点单调。不过从剧本的角度讲,这个故事的完成度非常不错,各种叙事细节的收尾非常完整,主题还是他一贯的性取向认同和恋母情结,把他的童星经历,年少成名的名人身份和童年暗恋小李子的一些私人化的想法和见闻杂糅到一起,一写撕逼话痨戏就起劲,可能这些元素大家看的次数太多了吧,疲了。还是希望多兰可以早日拍别人的故事,尽快走出创作舒适区。 |
|
看到结尾觉得如果我是那个记者 估计已经掀桌了 真特么无聊... |
|
总是母子关系母子关系!电影很乱很差!讲故事的男主不好看。娜塔莉波特曼都拯救不了这部电影。 |
|
多兰你摸着你的蛋说说,你这片儿拍的对的起四个奥斯卡影后给你捧的场不 |
|
B / 与不少其他自作多情又才华欠奉的创作者相比,多兰确实有能力把他那一套充满哀怜癖的情感模板以各式遮罩变得层次丰富且带有滑稽色彩。哪怕确实感觉俗套,观众却还是能收获观看距离伸缩带来的自如愉悦,甚至领会到他尝试自我剥离却又欲盖弥彰的失措趣味。一方面是文本嵌套与联动,一种过于常见的结构化向心趋势;另一方面则是各个段落内丰沛的人物状态及情感张力,以及摄影机敏锐而持续的凝视,它们不断地寻求着满溢与停滞。可贵的是这两者之间保持了一种叙事上的冲撞与离散意味,而未显示出简单叠加的整一。 |
|
我已经期待了很久的多兰,就是不用再作为一个需要人人吹捧的自大天才,能满含情绪地讲好一个通俗的故事 |
|
多兰答记者问 How people reveal themselves 孤独蓝绿色调VS焦虑橙红色调 以及家庭浴室明亮起来的回光返照 换了英语script顿时cliche了起来 gaydream 🎵Bittersweet Symphony - The Verve |
|
兰哥拜拜吧 |
|
Donovan must die. 心疼多诺万,也不心疼,他打碎了别人的世界,并且还是一个自命不凡的小男孩的世界。小男孩以为茫茫宇宙,总有一个人和他来自同一个星球,他们要互相展示伤口,让彼此知道,自己不是唯一受伤的一个。多诺万这么做了,可在小男孩最需要他和他站在一起的时候,多诺万逃走了。这个抛下别人的人,又被整个世界抛下,看上去挺合情合理,不是吗?又或者从来没有两个人来自同一个星球,孤独是个恒定指数。明显感觉得到多兰已经大刀阔斧地尽可能简化故事线了,不过我还是好像知道之前劳模姐那条线是怎样的,没猜错的话,多兰的预设是多诺万和小男孩身边分别有母亲/导师(多诺万的经纪人vs小男孩的老师)/记者三个角色,如果能四平八稳去对照,效果可能比现在更好?至少我这么觉得。 |
|
多兰用每部电影电影向全世界宣称自己成长的事儿,但抛弃了他的特色胶片和摄影,转而变成好莱坞式的主旋律,情节添枝加叶得巨啰嗦,台词太空洞,John也演得很无力,整体感觉是你的孤单太苍白。 |
|
看过最差的多兰,真的吹不动了。在作品主题(恋母情结、性向身份认同)、表演方式(情感外化、咆哮)毫无突破的同时,连形式上突破的个人风格都丢掉了。Rupert与母亲在伦敦街头热泪盈眶地跑着相拥的时候真的有点尴尬症。多兰一向爱用的慢镜还能接受,但滥用特写,镜头又切得很碎,在大银幕前看得头晕目眩,只觉得一张张大脸切来切去情感表达反而被弱化。故事初衷其实蛮有意思,感觉多兰作品序列可以编成一部作者个人史了。小演员演技爆炸,很酷;另一条故事线几乎无亮点。@UGC Gobelins |
|
补标。整体感情线真的莫名其妙。可以理解为什么没有电影节要了。 |
|
不停重复真让人累,主题,情节,人物关系,配乐一如前,这一切拼凑在一起一点也不自然,矫揉造作到无法顺利观看。不停处理自己内心问题的作者,寻找少数共鸣者还不停在片中用明显对话以及画外音来自证的作者。累人。真是浪费了一众好演员。 |
|
没有了情绪噪点的多兰连刻薄都变得充满爱意,尽管有太多刻意的扭桥和过度的输出,但仍然是动人的,甚至连他从议题表达转向戏剧表达过程当中那种急于抓住“确实感”以至于大乱方针的阵痛感,都与片中约翰·多诺万的浮沉形成一种奇妙的互文。相遇与离别时空的落差与交汇,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名利场上的瞬息万变,这样多层次的文本呈现出多兰作品中不常见的延展性,可惜好莱坞最不缺少的就是花哨的戏剧结构,向好莱坞靠拢的多兰像是叛逆的小孩儿忽然间服了软,自然不受待见,这大概也是种刻板印象。 |
|
#tiff 算是故事完整性上最高的一部了吧 私心给两段母子戏加一星 |
|
三星半。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多兰在努力向商业化妥协,但其实看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尽管文戏的割裂感无处不在,却也是多兰最克制的一次了吧。只是反复的母子关系、身份认同,终究有些腻味儿,如此基础上又失去了极具个人风格的拍摄,难怪评价两极分化。 |
|
(5.9/10)虽然《约翰·多诺万的生与死》仍然离不开“与母亲破裂的关系”“缺失的父亲形象”“性取向及自我认同”等等多兰电影的关键要素。但这部电影实际是多兰对青涩时期作品的一种回顾和总结。甚至是一种告别。大明星Donovan和小男孩Rupert。他们其实是多兰的两个分身。一个正面一个负面。但都同样孤独。电影里多兰不惜将自怨自艾陷入绝望的自我杀死。留下那个勇敢积极的自我。他学会与母亲和解。选择正视自己的性取向。| 多兰的创作进入阵痛期。他在保留特色和做出改变之间摇摆不定。他这次的尝试极具野心。但还是导演能力不够。成品已算发挥不错。另:多兰借角色之口讲出对当下电影工业的观点还是值得称赞的。 |
|
重复又无计可施。 |
|
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多兰 看得泪流满面 从第一幕的气质开始就知道这部成功了 每个演员的选用和演绎也是最好的 Kit贡献了权游之外甚至比权游还要好的演技 和多兰过去的作品相比这一部仿佛一个少年从外貌上突然蜕变成了一个男人 而灵魂之间又依然充满着年轻的热情和执念 依然是在探讨对自我的找寻母子之间的关系 还有追星的一些事 以及名利场 总有人诟病这些题材但是人生中不就都是这些事 多兰这样拍上一辈子我也爱看 且能看到他更多更深的思考以及令人惊讶的妥协与成长 多兰放下了很多过于孩子气的固定风格 这一次撕逼也都撕的恰到好处 唯一一点小怨念是如果多兰自己演成年Rupert就完美了 |
|
即使對多藍的電影多次失望,但每出新作仍必看,我算是多藍腦粉了吧!感受不到多藍以往的靈氣了,希望可以沈澱去琢磨不同的劇本,所有藝術工作者都需要休息才有好的作品呀⋯⋯相信《親愛媽咪》的巔峰會回來的!稱多藍「男版蘇菲亞科波拉」滿中肯的,不知該哭該笑。 |
|
拉黑多兰 |
|
【3】故事确实又蠢又扯,但依旧被多兰在单一场景的情境塑造能力触动,无限充沛的情感在空间内涌动,在其中能窥见作者自己。但偏偏这种叙事模式又在打破这一创造,为了花哨结构而丧失最重要的东西,何必呢。 |
|
Jacob Tremblay被逼成马景涛。 |
|
7/10。像多兰拍给自己的情书,音乐品味不敢恭维,最后两个美少年骑车远去真美好。整部片都是靠成年之后孩子的叙述展开的,那就会存在记忆的模糊和语言的真实性问题,更不用说中间又有书信这个媒介,可全片太顺了。母子雨中和解是琼瑶附体吗?(大明星的人设让我想起张国荣) |
|
看看演员表演 还成 |
|
我太喜欢多兰了!无论其他人评价如何。他真的不是直男,相信很多女影迷喜欢他的原因就是无视宏大叙事。除了摄像机跟人离得很近外,他也真的是一直关照内心,关照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母子关系,即便是少不了的名利,也不过是人物的社会身份,他要把握的是情感,人在里面的挣扎。直男在这男权世界中活的滋润,但你不知道你错过了多少细腻与复杂。 |
|
天才多滥觞于弱冠,多陨落于第六年,多兰也没有逃出这个怪圈 |
|
“多兰电影”,“关于多兰的电影”,到此理应做个阶段性的自我了断,或许,他作为“工作导演”的道路才刚刚开始,年龄增长,若真想吃这碗饭,就该考虑如何生存了。 |
|
四星半。从社交媒体上,你不难知道泽维尔·多兰幼年时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喜爱。他寄出的告白,并未能像男孩鲁伯特·特纳那样幸运地受到约翰·多诺万的眷顾,但多兰童星的经历与母亲的羁绊,却让他早早体会了成人世界的纷繁。鲁伯特与约翰如同他的两个分身,做着他内心世界预演过无数次的生活幻想,结果真的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愁云。直到迈克尔·刚本的出现,是设疑,也是解答,那是“邓布利多”如凤凰涅槃一样带来的希望,离开并不一定是最差的结果。约翰令人唏嘘的离去,鲁伯特与金发男友的会心一笑,让人想到希斯·莱杰,也念及瑞凡·菲尼克斯,演员身后的寂寥,另一个世界的平静。 |
|
It’s beautiful. Dolan gets me every time. |
|
《约翰·多诺文》呈现了一种隐含的性关系,Rubert的母亲与John Donovan构成了潜在的情敌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在结尾Donovan的信中,他用的词是“I know your fantasy.”
多兰似乎回到了《我杀了我妈妈》的状态,对他而言,电影是梦境机制的变体,作为不可能之性关系的满足,以及对好莱坞明星生活是想象。很难将他在《多诺文》中的所作所为归结于一系列自我审视,但他的确呈现出了某种阶段性的倾向,有所攻击,有所和解。
但是多兰依旧迷恋一种雕塑化的影像,让人物面孔从虚化的空间中抽离出来,并通过两个几乎完全相同的角色建构完成平行叙事,两个人实际上都是其自身的分化,我们很有理由相信,小男主雅各布·特伦布莱的演技远远高于多兰所期望的内容。 |
|
沉溺又体认,你会得偿所愿的,我已经得偿所愿。属于多兰的痛苦与荣耀。 |
|
Donovan和Rupert分别代表了50%的多兰,但各自又是100%的自己,一种最浅显也最有活力的“作者性”。 |
|
个人视角来叙述、回溯多诺万的死与生,其实结构有点割裂,这个叙述,没有起到回忆旁观的这个功能性,影像好像是多诺万的私人视角,变得累赘了;
男孩的哭戏真好,却勾不起共鸣,感觉整个故事充满了不值得,不值得拍更不值得悲痛,故事吸引了采访者,却吸引不了观众,那么一点点的治愈童年吧;
个人的美丽与哀愁,导演时至今日还无法释怀的家庭情仇,整个到底想表达什么,多诺万的悲痛源自哪里,有偏向,但仍旧不清晰、不够,重要的脉络、价值抓不到~整体略平庸~ |
|
我可能就是和多兰八字合吧,被几处生硬的剧情铬着难受,但扯回来随便来一个镜头,放一种情绪,搭建一种感受,就完完全全把我搞定。 |
|
真不愧是泽维尔·多兰,不仅让基特·哈灵顿搞基,也让雅各布·特伦布莱“长成”了Gay(娜塔莉·波特曼饰演了他妈妈,小惊喜);真不愧是给阿黛尔拍过MV的导演,不仅使用了 Adele-Rolling In The Deep 当插曲,还请她来客串演出,可惜她(和杰西卡·查斯坦)的戏份最后都被剪掉了;……该片的灵感来源于泽维尔·多兰小时候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迷恋,他曾写信给对方却并未得到回应 。在多伦多首映见面会上,多兰还朗读了他8岁时给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写的粉丝信。 -2019.09.10 → 2020.01.19 |
|
从房间到奇迹到这部,小男孩儿已经变得毫无灵性了,小小年纪就有了用力过猛的油腻感(所谓的演技)…… |
|
双面生活,秘诀是重新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