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边的风景更好,可哪一边的风景都不属于我们 |
|
浮在水面唱歌,心脏变成石头;跃上台桌跳舞,钟摆扼杀时间。走远又折返的亲吻,重逢不分开的誓言,当你爱上一个人,时间不再重要。跳进波兰的湖水很冰,我是取暖的篝火;东德边境的西风很冷,你是吸不断的烟。有过两个孩子,杂种唱盘和害羞小孩。孩子拍了部电影,纪念父母在冷战的世界里谈了一场热恋。 |
|
两个极为相爱的人,最终只能用告别的方式拥有彼此,还是因为一个可以为了爱情可以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戴上面具永远地在异乡生活,而另一个无法容忍看似自由、小资但实质是消费自己的文艺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爱情带来了更多折磨。其实说到底,两个人决定在一起、共同生活,为了各种琐事争吵、摩擦,表面上看起来是许多个人选择的差异,但实际却是政治与价值的观念不同;在这里刚好放在五十年代的波兰、东欧、法国,个人的选择、命运与政治大环境形成了互文,让本来听上去有些老套的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多了时代与历史的色彩。有为了爱情选择未知的“自由”,更有认知“自由”的虚伪之后对爱情的重新认知。很美的电影,短而精悍,歌舞加分 |
|
波兰《修女艾达》的导演的新片,依旧是冷战时期题材、黑白影像,作者感十足。导演也六十多岁了,十几岁就离开波兰到西方定居,近年返归,连续拍摄铁幕时期的作品;他对历史与个人,时代与艺术把握得如此准确、成熟、独特,让我们这些有过相似历史经历的创作者们,佩服、感叹不已。 |
|
叙事上其实是个挺套路的,情节剧一样的东西。但是影像实在太突出了,在大银幕看这种黑白摄影,真是视觉享受。另外,女主表现也非常出彩。 |
|
“到那边去吧,那边风景更好,”然后一阵风吹过。社会主义培养皿里有苟且,资本主义浮华森林也有虚伪,在东西方逡巡,歌咏百变,永无安宁,理想生活永远在彼岸。 |
|
爱在冷战进行时,一部优美动人的爱情史诗,最后的“献给我的父母”直戳泪点。前半段像[芳华],后半段则让东西两极对垒不断来回撕扯这对恋人。然而“heart”民粹最终破碎在彼岸,真心却回到原点得到永恒,太美太心碎。 |
|
还说这两个作逼只适合像牛郎织女一样每年只见一天,真的在一起后绝对过不下去,没想到最后居然给我殉情了!二十世纪后的世界里我只能接受日本人殉情,其他国家的人不适合这么作逼 |
|
找一对俊男美女来,顶着冷战的铁幕玩“爱乐之城”游戏,两大阵营之间来回穿梭就跟串门儿一样,这故事真是辱我智商了。小资情调,内里空虚,纯粹表扬一下接近方形的复古黑白镜头~~~~ |
|
#Cannes71# 波兰版「芳华」😂开头半小时歌舞团实在太棒了,社会主义如何建立自身文化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在里面了……后面的不作不死终于作到死就显得不够那么好,加上摄影上对「修女艾达」的自我重复,终究还是9分。但能把一个情节剧拍得如此格局和风格着实让人赞叹。 |
|
艺术性高于剧作,影像很突出。男主弹《幻想即兴曲》的时候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喜欢帕夫利克夫斯基这种专注拍80多分钟电影的导演。19.1.18资料馆重看 l'amour sous la lune |
|
政治在片中从未被真正展开讨论,但这些历史的疤痕却由始至终摧残着处于那个时代的每个人。也正因为这样的动荡,一旦相爱就更容易矢志不渝。爱情如提线,让男女主角撑过一切苦难。而待到团圆时,他们终于可以将生命毫无顾忌的扯断。乔安娜·库里格与托马斯·科特更融进绝美影像,永久停驻。 |
|
对比前作《修女艾达》算是飞跃般的进步。 |
|
《廷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每当廷安革命釆风秧歌队唱到“黑不溜丢花,献给共產黨”的时候,群众们都爆发出热烈的笑声使劲鼓掌。开始以为是演出精彩,后来发现不对,群众们笑得蹊跷,于是请教民间秧歌老把式,才知道‘黑不溜丢花’那是一句恶话,专指男女下半身。于是把这句歌词改成了“哎哩美翠花,献给共產黨”~ |
|
除了elegant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这部电影 模糊剧情和叙事 用碎片式的手法拼凑出来 音乐和歌词阐述着没有说出口的台词与心境 从时代背景下东西方阵营对立的冷战 到一对恋人分合之间的冷战 长达几十年的爱情长跑最终归于平静 另一边的风景并非更好 无论是法国波兰 有爱人在身旁才最好 |
|
4.5 最佳导演备选。帕夫利克夫斯基的影像风格实在是太突出了,而且在冷战里其实更进一步,除了东欧社会主义的低沉和肃穆,又多了一种巴黎颓废和浪漫。能把黑白掌握得这么炉火纯青,恐怕他是第二就没第一了。只可惜修女艾达里故事和影像之间的张力消失了,再丰富的政治寓意也抵不过扁平下来的人物 |
|
一段关于爱的简单旋律,不管被变奏成民谣亦或爵士,演奏者应该知道,总有一天要曲终人散。无畏近乎勇的人类,不但不信命,还要和通天铁幕,搏一搏谁更坚不可摧。当然会有人说,玉石俱焚的爱情,多么圣洁高贵,但请原谅悲观的我,在这曲爱的悲歌里,听到的只是两个孤独的灵魂在吟唱老无所依。 |
|
D / 假如说这一套语法在《修女艾达》里还能给个体人物的内心宇宙开辟些许凝滞的空间,那么在这宏大历史背景下的作品中它几近完全失效。人物与时代的联结在辗转的文本意图面前溃散无遗。一切影像的灵光都只是短暂的碎片式流动,长久的是两个僵硬的人物按照琼瑶剧该有的所有逻辑让观众毫无共情地瞎蹦跶。所谓的留白更像是无以填补的剧作发展空洞。《江湖儿女》的运动感都比这丰富多了。 |
|
波兰版的【芳华】,如果硬是要拿来对比的话,你就知道人家这位导演有多么高级了。即使是1:1.33的画幅,导演在玩构图的同时,还照样用镜头来交代人物关系,传达情绪,在叙事,而不是只是把画面拍成美美的明信片,把一个狗血的爱情故事拍出非常作者化的美感,个人风格上非常有辨识度。 |
|
1:1.33画幅有限空间里,将人像特写下沉,真正会说话的影像。故事单纯按照时间线讲述,亦轻亦重,故关键的扣子就是最后一笔是否震撼,留下余味。当下,新冷战苗头撕裂东欧和中国,旧故事,却是新思考。肯定是我的个人年度十佳。4.5 |
|
好棒啊,这种克制,简洁,优雅,从容不迫,就像看老电影,大幅度地省去意识形态带来的苦难与折磨,就只为讲两个人的爱欲纠缠,那种小情绪,小别扭,小心思,欲擒故纵和欲罢不能,是真爱,才能一直持续纠结和燃烧,是真爱,才能保持初恋一样的激情和牵挂,彼此恋恋不舍,一直有新鲜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肯定是当代导演里最会拍黑白片的人,离金棕榈只有一步之遥了。 |
|
真的非常美。女主有一种chastain的果决和一种seydoux的神秘,希望她拿女主。没有过分强调的历史backdrop下爱情的变奏,一切都舒缓迷人。 |
|
投机取巧之流。这种本质里省略电影“运动“(叙事的,人物的),而只呈现结果,且要把这种结果极端精致化的内在影像逻辑,不就是真正的PPT电影吗? |
|
“到那边去吧,那边风景更好” 既是历史的冷战,也是感情的冷战。 |
|
两颗心、两个人,一曲冷战版的La La Land。在波兰、在柏林、在巴黎、在南斯拉夫,你们相遇、你们相爱、你们做爱、你们分开。多年后,有些人早已分道扬镳,而你们,回到了那面有着斑驳面孔的教堂,举行婚礼。耳畔边似乎又响起了那首“Heart”~~~钟摆扼杀了时间,啊,真是个愚蠢的比喻!#21st SIFF# |
|
这是一个被演绎过多次的故事,见功力之处在于如何精准地还原事件的氛围,精准地记录当事人的精神状态。能够以如此美丽的方式做到上述的人恐怕当世也数不出几个。导演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他的镜头总能抓住流动中最美的瞬间,它保有了《修女艾达》的一切,只是更美,再加上音乐与爱情。我给它慷慨的盛赞。 |
|
3.5;黑白光影绝美,精致熨帖的视听语言,以个体的半生颠沛情爱追逐反射宏观视野的世界冷战格局,感情的温度与政治气温同步跌宕,意欲构筑个人生命与爱情的史诗,但放置于近乎失焦而空白的时代背景,着实有点顾此失彼;终生的交错痴缠浓墨重彩、蚀骨浓烈,特别喜欢第一场演出成功后,人群中互望的视线匹配,那一刻与最终的结局呼应,定格成最美的风景。 |
|
精致的摄影式画面创造出深度的体验感,挺神奇。 |
|
某些所谓影评人不要再抄布罗迪了好吗? |
|
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导演处理个体与时代关系的时候,总是找不到下脚的合适点,要么是简单的对应,要么是概念化的比附,再不济便是国家寓言。本片的毛病是流于浮泛的影像形式(很多场戏的取景接近于静态摄影,这并非优点),企图依靠影像和所谓时代的力量来提升情感的张力与重量,实质感受到的却是一个平凡无奇的聚散离合故事。2.5 |
|
比较像精简版“第四代”,伤痕文学。在批判冷战的同时对冷战怀有暧昧的爱意。戏的处理几无新意。女主很有力,但导演似乎没什么耐心看这两人表演。机位多高于视线,摄影机视线从不与人物视线相交,显出一种淡然和冷漠。群戏中人物往往呈现如合唱团的阶梯状排列,视觉太拥挤了。而且有种“不道德”的审美快感。 |
|
影像控制力的另一边:摄影,非电影;一部以音乐为主的影片却全然没有剪辑上的乐感,生硬的黑屏和时间转换都是情感的破坏者。 |
|
惊艳的取景和音乐,宏大的叙事背景,无可奈何的爱情。第一次错过,她觉得自己不够好。第二次错过,各有所属。第三次错过,理想触礁现实。第四次,他们终于找到了永恒的栖所。柏林墙倒塌,老大哥不在了,波兰加入了欧盟。世界那么大,总有一对恋人的容身之所吧。 |
|
戛纳最佳导演现在都是这种操性了??男坏女傻,又丧又蠢,够现在各种狗血鸡汤情感自媒体毒舌n篇10万+了。我tm什么世界音乐,民族音乐没听过,欺负人家没听过波兰民歌??就因为整点原生态,整点东欧,整点冷战背景,整点黑白画面,这坨屎你们就如此甘之如饴? |
|
【B】比修女艾达少了很多做作,摄影从一种漂亮姿态的宣誓转变为真正的融入,短时长和简单的线性叙事更让电影像一篇优雅的影像散文。不过可能状态问题,我也是确实没get到点。女主角很美,像劳模与表姐的结合,气质又像蕾雅赛杜。 |
|
每一帧截图都是桌面,这是对电影极大侮辱的讲法,奢侈品tvc影像。 |
|
不喜欢叙述方式,缺乏流动性,就是PPT电影,类似一句一段、一段空一行的小说。从而出现的问题便是人物之间缺少互动、缺少“经历”,你说男女主角是固炮关系也是成立的,那些情感的迸发直至最后的殉情,都来得没有“过程”。撇开狗血的故事不说(毕竟狗血对于戏剧并非贬义),单就人物在故事里的存在而言,你看不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时代的连接,于是企图倚靠用力的影像表达以及强行升华主题来提拉影片的段位。(女主真的很作逼咯~ |
|
五流《知音》PPT剧本和狗血转折再尴尬,都挡不住一流导演技巧。视听强行把气质整出来摆在那了。 |
|
标准的乱世爱情,奇怪的是每一次选择后的行动都被省略,直接呈现结果,或许导演有自己的某种考虑,在一段回望中的时间里,曾经似乎经受过的复杂与艰难都不复存在?不过对我来说有趣的点是,主角是音乐家,在辗转在欧洲各个城市的时候,音乐的风格也搭配他们的境况在流转。甚至在最早,斯大林治下波兰政府在试探男主时的一个问题就是“他听节奏缓慢的音乐吗。”最早他们在波兰灌录朴素的东欧山歌,后来在法国录制香颂唱片。激昂 & 舒缓,坚硬 & 矫饰,克里姆林宫内身体伸展的舞蹈与巴黎酒吧钢琴前苦痛的姿态,这不就是卢卡契在《小说理论》中所对峙的“史诗”与“现代主义小说”吗。片尾响起的是《哥德堡变奏》,永远的巴赫。 |
|
由于缺乏Motion所以只剩Picture.有时候真觉得“导演奖”是不是必须得颁给剥削观众、忽视内在自我发展与演进的叙事模式。 |
|
这片高级了,没有叙事,碎片化,MV式片段,怎么看这都是烂片标配,但就是挡不住这片子的流畅。苦难片段的留白,纯粹聚焦爱情,完全没有煽情,却久久回味,我得缓缓情绪。 |
|
与其说是波兰版《芳华》,不如说是波兰版《甜蜜蜜》。
他在边境等待她和自己远走高飞,在异国他乡苦苦盼望,在监狱默默忍受煎熬。他经历了一切苦难,仍然无法放下牵挂,因为她是他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她为了生活和不喜欢的男人在一起,为了前途从事不感兴趣的工作,她用身体和人格交换事业和物质,没想到却失去了更多。于是,她要放弃一切,追求她的一生所爱。
他们经历了相爱和背叛,经历了孤独和流离。
五次分离,五次重逢,终于能够执子之手,比翼双飞。
等待,不怕岁月蹉跎,不怕路途遥远,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他们回到第一次相遇的地方,几十年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好像过了很久,又好像一切都发生在昨天。
但是他们不在乎,因为当你陷入了爱情,时间就变得不重要了。 |
|
基本是《一天》的创作思路。这样的故事,扔进哪一个年代和哪一个社会背景都成立。而且关于社会背景的描写,并没有新鲜的让人信服的细节。下台后孩子叫妈妈这样的叙事小花招,实在影响片子质感。 |
|
#BIFF# 4:3的黑白摄影非常美。用极简主义的、片段式的手法处理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冷战时期的爱情故事,贯穿的主线是音乐。片中有一段为电影画面配乐的小段落可以视为全片方法论的隐喻:所有的情感和故事都融入到音乐里(本地性在民歌里、自由在Free Jazz里,propaganda的渗入、民歌翻译成法语后的笨拙,都通过音乐表现)。 |
|
男主不应该在女主说“米歇尔一晚上干了我六次”之后打她,而是要面带微笑回复一句“你好骚啊”。 |
|
比《修女艾达》进步太多,黑白影像优美无比。身为歌者的女主把自己的爱情唱成的哀伤的鸣奏曲,她的任性叛逆在冷战的洪流中,为爱人谱写了悲欢苦甜的一生。碎片式反而成为了影片的章法,如此两人间的分分合合才有着迷人的疏离感。但愿未来有人依然能听到那张黑胶唱片,但愿我还能抚摸你不能弹琴的手指。 |
|
#Cannes2018-10 三星半。黑白影像和学院画幅的elegant和graceful带给人极大的视觉愉悦,波兰民歌的几次变奏时而是山间的沧桑,时而是爵士的婉转。然而爱情主线过于简单,不拆解背后的原因,是有点也是缺点。结尾仓促令人意犹未尽。女主着实神似蕾娅·赛杜,不过多一份东欧人的忧郁。 |
|
前半篇的歌舞令人战栗,男主的《幻想即兴曲》是听过中最有代入感的。加上大荧幕中的黑白影像,视听享受绝佳。虽然情节跳跃,但胜在精准达意。被意识形态撕扯下的爱情,足够作死,足够令人喜欢。 |
|
波兰与法国之间横亘的不仅只有意识形态这一条界限,今年最美的爱情电影在小爱情与大时代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共振点。影片中的男女你追我赶地一次次跨越各种边界,却始终找不到自我实现和爱情之间的和谐。最终他们在人生的另一面找到了唯一的出路,终于选择一起跨向那里去。帕夫利科夫斯基十分宁静的镜头里却是富有张力的运动潜能,让整部电影毫无感伤情绪,但充满了怜悯。 |
|
这黑白质感,不说是今年的片子谁能看出来啊,真有老电影的光辉。名为冷战,实讲爱情。大时代下为了爱而长相守是需要一些勇气与代价的。祖国专制压抑不自由,他乡物欲横流乱心性,夹缝中不委曲求全,就只能一了百了,看看“那边的风景”,刹那也是永恒。简直就是波兰大时代版“两小无猜”,相比法版的儿戏,这一部加上冷战时代的厚重,才成立。如果配上一首歌,我觉得是「将爱」,“风风火火,轰轰烈烈,我们的爱情就像一场战争”,是战争,冷战,没有硝烟,但足够轰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