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说起棉花这事,有友邻非常不解,如今现代化程度那么高、购买采棉机又有国家补贴,哪还会有强迫人工采棉的可能。这个纪录片拍摄于十多年前,人工采棉的情况肯定发生了一些变化,而且有人工采棉不一定就存在严重的劳工纠纷。我想说的是有无人工采棉,人工率是多少,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大部分中国人都很难有权威的信息渠道去了解,更何况是更深层次的矛盾。我们对中国现代文明先进程度的盲目自信,跟一些外国人认为中国之落后的程度是一样的。 |
|
作为一个苏百佬,在我所有有关劳作的童年记忆中,种棉花都是最痛苦的,机械化程度最低,劳动最为密集,极其辛苦,更何况是这种外出务工专事摘棉花呢?“给我再多的钱,也不想再干了”,但90年代末本世纪初仍有50、60后的女性沿着陇海线一路向西进入加入采摘大军。之后的70后80年代的年轻人则选择到长三角的电子工厂。正如东方治水社会倾向于形成专制主义一样,棉花这种作物性质倾向于形成“群体性的苦力劳动”……可想而知,当内地人很少再愿意去新疆劳动,采棉机械化程度在逐渐提高但也没那么高的情况下(机器采摘碎叶多,人工往往是最好的选项),采摘棉花的用工荒是如何解决的?巨大的原材料供应是如何实现的?现在连工厂劳工都不能做到很好的劳动保护,更何况是采摘棉花这种非正式的农业临时劳动? |
|
中国农民一公斤棉花才卖4块钱,农民为何不罢工、不抗议,为何不把棉花价格提上去呢?他们不能,他们没有话语权。农民不傻,他们知道人家收走了棉花,纺成线,做成衣服,获取了利润再卖给他们。但是他们无能为力。而纺织、缝纫的女工,也无能为力。 |
|
周浩是带着一种真挚的同情,而不是一种批判的视角去观察、记录这个产业链上的底层人群的。多年前的片子,自然无法直接回应这两天被突然引爆的棉花问题,但今天新疆棉农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如何,到底有没有强制劳动的情况存在?听不到提问,也没有结论。
基本事实都不清楚就忙着站队、忙着制裁、忙着鼓吹情绪,这种姿态甚至不是愤怒、不是抗议,只能说是最廉价的狂欢。什么样的人才能枉顾同胞的生活,既不追求真相,也不在意后果,借着这样的事情狂欢?还是说在所有的政治角力面前,事实早就不不重要,试图寻找真相不过是一种孩子气的天真? |
|
建议那些站在专门店门口抵制耐克,阿迪的年轻人好好看看这部纪录片。就会了解我们国家的现实状况,就会加深你对社会底层的了解与认知,就会知道冷静思考,客观分析。从种棉花的棉农到千里迢迢从河南去新疆摘棉花的女人,从纺织厂到服装厂的女工,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我们处于一个经济大融通的时代,不要头脑简单发热地认为抵制外国品牌,就是爱国,其实无形中也伤害了自己。一条牛仔裤里,可以看到的许多我们不知道甚至不了解的残酷现实。只有自己慢慢强大,独立起来,我们下一代才不会再用手去摘棉花去了…… |
|
“简单地说,当农民没有不辛苦的。” |
|
男子种棉在犁地,女子采棉在新疆,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孩子们才能有这吃和穿,恁要不相信啊,请往那产业链上看,商场的牛仔裤,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裢啊~~~ |
|
要先爱人而不是只知道关心棉花 关心爱国还是辱华 |
|
看周浩导演的《棉花》,对新疆有种莫名的亲切感,被媒体和网民情绪化渲染,近年对这个区域充满神秘恐惧,其实老百姓的日常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棉农一家选得好,种棉、摘棉、纺棉、做棉质衣裤都是平民,工蚁一样讨生活。《棉花》可与贾樟柯导演的《无用》对照观看,题材接近,视角和表现方式不一样。 |
|
8分。他们大喊“支持新疆棉花”,我却看不到他们对人的关爱。 |
|
妹妹,你继续读书了吗?现在摘棉花还用手吗?你们想种什么就能种什么了吗?你们的工资拿到一个正常数吗?我不知道,我听不到他们的回答。 |
|
【FIRST青年影展展映】从地里的棉花苗到成熟、采摘、纺织,再到外贸服装工厂的生产、倾销。在平静剪辑手法下,一整条产业链的各个阶段交替展现在观众眼前。无论哪个产业链上的人,都在极其微薄的收入中挣扎,也在辛勤劳动之余苦中作乐。视角依旧踏实平行,可惜深度不足。煽情音乐也过于泛滥。三星半 |
|
第一部周浩,现场电话连线导演提问,他自己提出了一个关于摄影机和被摄对象距离的问题,太远了不能挖掘出更多的信息,太深入了又会迷失自己。关于这个度的标准,导演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是不会让自己和对方“尴尬”。对于这部片子可能更多的还是呈现吧,并没有过多的介入。回去有空补一补导演其他纪录片。 |
|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
|
紧跟时事,才来补这一部。友邻们说得好:墙外人和墙内人,都只关心“棉花”,而不关心种/摘棉花的人。但其实也很惭愧,除了听说过那个58小时的绿皮火车,我对西北的棉花产业也知之甚少。如今,迫于人力成本的升高,xj已推行机械化采棉,墙内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对农民的剥削已经没有了”。而国外的名牌服饰,作为低价棉花最大的受益者,装聋作哑那么多年,如今却有脸来指责墙内。仿佛墙内外合谋似的,要你接受“发展就是硬道理”,时过境迁了你连控诉都来不及。但剥削只不过是换了种方式罢了。这次事件让本不被看到的省份变得可以被谈论,也算是好事。 |
|
3.6星。产业链、价值链、增值链。众生皆苦啊,底层尤甚。 |
|
少些主义,多些人 |
|
当一些地方为发展举出各种靓丽新名词时,另一些地方的口号却是“发展劳务输出”“流动人口大有作为”,而同时还有些地方,正流传着关于暂住证的恐怖传说。
这里的女子不仅白天种地、夜晚纺棉,还要去边关! |
|
比较尴尬的介入距离,将将够走完一条模式化的流水线。当下看则更加失效。 |
|
本片的关注视角是棉花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状况,这或许是周浩导演出道以来最具财经记者特质的纪录片主题,然而导演无意于在片中进行充斥着冷冰冰数字的产业经济分析,而是仍然把落脚点放在这些环节各自牵涉的人的生存状态上。 |
|
去年新疆种棉花大亏本,今年我们南疆这边大片大片的棉花地都改种向日葵或是甜菜等经济作物了。这个夏天向日葵地成了南疆第一站一道亮丽的风景。往年在村口成群结对来买馕、吃羊杂汤的摘棉工,今年不会出现了。躬耕于棉田的新疆农民,在棉田里挥汗如雨采摘的采棉工,壮观场景的另一面是生活的艰辛。 |
|
(当年那个不想当医生的小女孩,如今都医学研究生毕业了。 |
|
自己也拾了三年棉花,好熟悉 |
|
中国人 怎么这样苦 自苦 互苦 难以逃脱 哎…… 所有的辛苦 最后那条牛仔裤的收购价只是4-8美元。 (周浩到底是怎么拍成这些的 包括《大同》 太神奇了 |
|
离得太近了,近到私密。佩服导演和摄像们接近采访对象并取得其信任的能力。 |
|
当地官员太逗了,挣钱+旅游+吃饭一举三得,民众经受的苦难他们是决不愿正视的。移民潮的边际效益逐年减少,贫富差距在2014年之前已经显现,周浩算是个超前的观察家。问题是庞杂而缺乏完整性。 |
|
周浩八年之作,与法国剪辑师配合,让步剪辑确实让这片子变得焦点涣散很不周浩。一般来说纪录片拍超过四年,除非是前期策划就有很清晰的脉络,不然后面剪起来一定是害人害己又不好看。周浩人不错,喜欢他多过他的片子。 |
|
产业链展示,但在全球化这一块就止步于广州外贸了,作为这种全景产业展示的纪录片,挺一般的,配乐也很cheesy。不过很关心里面的女性,棉农的女娃娃,摘棉花的女工,纺织厂女工,都是很坚韧厉害的人。09年我在学院南路农科院门口买了一床新疆棉的被子,盖了十年还是很暖和,自从有了猫以后。。。被子就被我扔了 |
|
算是做到了纪录片的主要功能,就这样了。或许有点滴感人之处,但也没太让人有感触的。 3.5星,鼓励奖。 |
|
这篇纪录片不是狠狠打莹姐的脸吗?!!紧急下架!🆘 |
|
金马奖黄袍加身。纪录片的本质终究还是追求真实,真实度越高,可看性越强。 |
|
被温饱生活追赶的劳动除了欣喜更多是无奈心酸和苦恼人的笑,候鸟一样迁徙的摘棉女和细纱车间的纺织工,产业线上的每一个人都像小蚂蚁一样做单调乏味的工作。“在外面赚了钱回去弄点东西吃吃,又回头赚钱,人活着有啥意思。”这个摘棉工真是个哲学家 |
|
产业链,不是个人故事,但聚焦到的人还是挺动人的。。火车上的《谁说女子不如男》。。工厂车间放着《忘情水》,《惊惶庞麦郎》里面讲到他最喜欢的歌是刘德华的《天意》,宋小宝电影主题曲也用了《天意》,所以刘德华确实是这一代劳动人民的抚慰吗。。看到在广交会与外商谈生意的妹子,想到当年我第一家实习单位就是服装外贸公司,但我是师父一对一教布料的时候都能直接睡过去的废柴,所以就算了,好像工钱也没拿到。。 |
|
当你对各种社会群体了解的更多了以后,你自己也就会活得更明白了。一株棉花,千种人生。产业链背后牵系着千万农民工人职员,一环压一环,他们的坚韧无法用言语描述唯有镜头实录。还有一群坐58小时绿皮火车挤在多人大通铺奔去采棉的女英们,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真好。 |
|
难过的是他们知道自己被剥削,但是没办法,他们都懂、都懂 |
|
单位组织放映,还请到导演来办公室座谈。 |
|
补标。 |
|
棉花 |
|
棉花不是棉花
棉花是商品,是钱
《纺织女工》
带孩子下地,火车上娱乐
谁说女子不如男
看过这样的片子,再去黑中国棉花,真的是无脑黑了。 |
|
人们疲乏的身体和脸上的笑容//对可能发生的事件具有敏锐的直觉才有机会带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的超前的观察作品//但问题复杂又敏感 要找准能够拆解的至少是能试图解释题面的突破口确实相当困难//对我来说可能印象最深的是父母们反复重复着孩子能够不用再像他们一样辛劳的希望 |
|
小女孩想的已经慢慢开始实现,但并不是机器有多好,而是现在人工太贵了。几年前看,众生皆苦,现在看想想,依然皆苦。 |
|
撑起了又压垮了无数希望的棉花 |
|
补标 |
|
都忘了14年的片子了?这么多年很多都自动化了豆瓣的文青们,都这时候了就别天真了 |
|
说些跟标题无关的。仗着你不干这个活儿就吃不上饭就压你工资,这就叫剥削;先富的人富起来了,没富的人还是没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明年給一万块也不来了,要是真累到坐骨神经受伤可不值得;脸晒黑了老公不要我?我还不要他呢,轮得到他不要。以上这些片中人物—普通的人—说出来的、曾经最朴素好懂的道理,放在信息过载的当下,反而变得难懂起来。一大堆人或者逼逼赖赖半天也说不到重点,或者对房间里的大象视而不见,或者内卷到失去人格。时间依然滚滚向前,看来世界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好。 |
|
“当你对社会群体了解更多的时候,你自己也会活得更明白。”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4123746 |
|
看的上海纪实频道的83分钟版,估计是有重新剪辑删减。说是用了八年时间拍摄,但展现出来的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零散碎片。在棉花产业链上有种植、纺织、外贸销售、采摘,全片缺少明确的主题线组织,对每一段几乎都是一次拍完,没有跟随八年的变化发展。这样看,更像是偶然拍了一些与棉花有关的素材,差不多能攒到两小时,就凑一起出个片子。 |
|
摄影精致。拍了8年12个地方,什么时候应该是纪录片结局的时候?根据棉花到衣服的制作时间。现在真的很少有导演愿意跟拍这么多年去形成一部作品,更何况还有不少电影拍了会随时终止,不可控因素,技术原因,也无法放。 |
|
少谈谈主义,多谈谈人。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是片中农民,工人的儿子。那我还能接触电影吗?拍电影吗?... |
|
有很多人笑着说出他们生活的艰难,而我们的眼光还停留在那些自私的利益。口号没有用,一国一民,尽显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