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麦当劳过夜的那些人”。选题本身真的很棒,之前在内地纪录片里也看到过类似情景,很有话题性。只是,影片处理得还是太初级了,有些过度煽情且缺乏技巧,剧本设计上也太过人为痕迹,有些堆积苦难。好的地方还是人情味吧,即便穷困和底层,仍然守望相助,彼此扶持,看到这样的情节还是挺暖的。 |
|
郭富城人到中年演技仿佛开了窍,近几年的每部作品都可圈可点。他身上既有金融从业者的市侩精明,但又把落魄无奈的酸涩苦闷演绎的淋漓尽致。社会上被剔除的loser在快餐店成了大家的救世主,最后结局也是令人唏嘘。 |
|
金棕榈题材,香港类型片拍法,如果布置同一篇命题作文,肯洛奇、迈克李、达内兄弟、是枝裕和、奉俊昊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
|
本以为是想通过深仔的视角去接近并认识这一群体,从而改变自己的故事,没想到拍着拍着年轻人就不见了,然而拍群像却也是走马观花。这个电影基本上也跟这个观感差不多,抛出来一大堆问题,到头来仅仅停留在苦难堆砌的层面,营造出一个“全员圣人”的底层乌托邦,假大空,刻意煽情,基本动机全都不清楚,一条线都交代不清。M记在这群人中承担了一个什么角色?人们何至于此又怎么走出来?如果只是背景板,那叫“麦路人”“肯路人”“汉路人”又有什么关系呢?甚至就连“无家可归”或“有家不能回”这样的硬设定都用不好,比如万梓良那个角色(差点没认出来),甚至给人一种“怎么还赖着不走了”的感觉。说的不客气一点,感觉创作者对于真正的“底层”和“苦难”是视而不见的,除了消费这群人,看不到任何同理心。表演上问题不大,但也就是正常发挥的水平。 |
|
老麦过夜是很棒的题材。这种视角下的世界观本身就很有趣。大冷酷社会环境下,有点滴社会温情,如社区食物银行、长者饭、周三义诊、百家利是。主线故事没有传奇逆转反杀。一切皆是徒劳。平凡人终究无法逆环境成为超级英雄——即便他努力地做着这样的事情。毕竟,现实世界,个人的力量在社会泥石流中极其渺小。主创们的情感是悲伤与叹息的。PS:值回票价了,你以为看到有人骂杨千嬅“唱歌难听”,又有人怼杨千嬅“不红”是容易的事情吗? |
|
翻山越岭看的粤语场,为了当年在广东养成的坏习惯买了单。我曾试图寻找当年沦落天涯的那种感觉,但片子给我所呈现的感觉就剩一个惨,且只停留在情绪方面。这个片子最大的问题在于,主演们的人设都立不住,没有深入挖掘导致根基太浅,在情感上描写的有多用力,所呈现出的效果就有多笨拙。 |
|
阿博最渴望的就是回家看看妈妈吧 而最后他在回家的公车上死去了,那某种意义上,他就是一直在回家了。 |
|
几年前曾当过一夜“麦路人”,只五个小时都是苦熬,更难以想象这样的故事该如何搬上银幕。《麦路人》算是交了一份不错的答卷,题材的视点选择得很好,聚焦于各色“有家归不得”的“麦路人”,叫人联想起90年代的《笼民》。剧作和摄制上都没有采用繁复的技巧,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切入到他们的生活与情感中,一半冷峻一半温情地拉扯起一幅市井群像。前半部分尤为出彩,从细节塑造到对人物的关怀,都是近年港片中不错的水准。演员群戏加了不少分,“老中青”组合里的每个人都有不止一场突出的戏。 |
|
跟《一念无名》和《沦落人》算是香港底层社会三部曲吧,但是感觉导演用力过猛了,什么苦难都往人物身上加。而且跟那两部不一样这是个群像戏,就更难拿捏了。另外这片虽然像麦记的人文宣传片(英文片名就是麦当劳slogan的谐音),但最后赞助商名单里居然都没有麦记… |
|
郭富城的演技我必须吹一波儿,表情、神态真的把底层人的落魄形象演绎得非常到位。有点颠覆他一直以来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了。 |
|
有点失望,只有苦情没有思考,多线叙事蜻蜓点水,感动之后于艺术和社会并无助益。 |
|
题材很好,开头很惊艳,但越到后面节奏越松散。想要展现群像,想要顾及到方方面面,但没分配好,不过金培达的配乐扳回一成。每个人的故事单独拎出来看都让我有所感触,万梓良部分和张达明部分看哭,小女孩挺惊喜。细节有做的不错的地方(停车铃,演出服...),可惜台词上安排了太多戏剧性的巧合,略显刻意。总体而言还是一部有看头的电影,和预想的差不多。 |
|
杨千嬅太出色了,dreaming当歌星的女人在唱起一首一首曲子的时候梦回老香港的千万风情。讲的是件丧的事儿,但表达不过度,流动在空气中的氛围都是轻松体面的。结局不好,但没有刻意去抱怨或者诉苦,亮点在“无家可归”的城市漂泊者共同手拉手组建了一个“家”,不够强大,但也依然可以守望相助。 |
|
一家店、一个人、一堆箱、一整夜、一根烟、一丝光。阳光才不照你,你连社畜都不如。别人的深夜食堂,你的底层穷苦无家可归版深夜快餐店。电影里是“希望,能燃点生命。信念,能改写人生。”生活里,这每句话都要加个“吗?”因为“贫穷能瓦解你所有的希望和信念!”PS感慨:郭富城和杨千嬅的个人管理做得真好。 |
|
导演没有想好处理表演风格和电影风格的问题,同时对剧本的把控也不算太好。电影给郭富城的一些表演空间实际是不太有必要的,郭富城没有处理得精彩和动人,只是表达出了意思,同时这样的特写表演对于底层群像这种题材是会削弱更大的情感的,我是因为杨千嬅去看,她演得太差,需要演的地方都十分拙劣,反而有些反应演得很真实。电影用麦记的概念和视角挺不错,但人设就十分老土,各个背后曲折的故事,已经够常见了,刘雅瑟的角色大可不必,拍这种一百年前的女性角色放在麦当劳里真的是电影制作的可悲,杨千嬅的角色更差,基本是一个被动的等待状态,大概也是一个三千年前的女性角色变换而来,剩下的就是恶婆婆恶妈妈和失智妈妈了,林林总总也是令人大开眼界。电影后三分之一,有种牙膏用到最后的尴尬,拼命挤,一会多一会少,喜喜悲悲的滥用已完全不动人了 |
|
【澳门国际影展】前半部极佳,有条不紊地描绘了24小时快餐店过夜人群体的悲欢故事,展现一幅鲜活生动、细腻真实的底层香港百姓挣扎求生众生相。能看出调研功课相当用心,难得可贵。后半部开始频繁而猛烈地煽情催泪后,观感节奏瞬间降级。剧情中的死亡悲情元素在感慨唏嘘之余,也有堆积苦难的刻意感。郭富城、杨千嬅炉火纯青、收放自如的表演非常稳。万梓良、张达明贡献瞬时爆发的精彩演技。最感慨的是《十三棵泡桐》的假小子刘欣,已经蜕变成能演单身妈妈的刘雅瑟…三星半。P.S.观影前晚偶然地在麦当劳蹭了2小时座位 |
|
演的最好的居然是郭富城……應該多做一些生活細節的,救濟冰箱啦,派食物只給老人啦,去公園沖涼啦,還有開始那些街頭小智慧,其實是有意思和值得發展的。現在的一堆人物都沒有刻畫好,群戲調度特別硬,麥當勞裡的戲都沒有實感。到最後二三十分鐘已經沒戲可演了。挺浪費題材的。// 對了,山寨麥當勞裡的山寨包裝都是在我們家生產的,Amen辛苦了! |
|
杨千嬅与郭富城在电影里,总拿捏得恰如其分,真不枉一次次捧场。泥菩萨救四方,利是成了泥淖中人激暖的还愿,等到歌女唱《心债》,人比秋风老。麦当劳过夜客的生态很亮眼,遗憾那节点桥段高于烟火气太多,幸亏人物悠悠转,总有些瞬间的诠释扳回一城。张达明凭“口水祥”拿下金像奖最佳男配,而万梓良与吴嘉星则更戳我,鲍起静不用说,养老院一段演技艳压群芳。三星半。@ Moma,#北影节# |
|
#BJIFF2020#【万达CBD】除了几位主演的演技可圈可点之外,没什么特别的亮点,有刻意煽情之嫌,但聚焦快餐店过夜的族群本身带有话题属性,情节散淡,故事老套。郭天王从声名显赫的投资经纪人沦落到这般落魄,很难有说服力,选取的几个人物都不太有代表性。香港的贫富差距真的太大了。 |
|
一定会引起讨论的社会题材,看完还是挺喜欢的。困厄的命运铺陈下但影片没有选择沉郁的丧系色调,而是借由快餐店的一点明灯在深夜里为不愿归家,无法归家的人筑起了一个避风港。几个演员都是老戏骨,在演绎小人物的时候共鸣感极强,能努力活着就已经不容易,世人皆苦,感恩当下吧。 |
|
现实主义最忌介入,煽情并非不可,惜力道只流于表面。郭富城从《三岔口》至今依旧是这么过度用力,张达明、刘雅瑟、吴嘉星可好太多。喜欢这底层的视角,虽系煽情,宣扬的还是温暖的共情。香港是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地区之一,且越发严重,这几年香港电影只剩下这些人文题材还能有点光热。7.1 |
|
近几年很少见这么[港]的电影,《麦路人》还是值得一看。题材比较敏感,导演拍的比较克制。没有高高在上的解读视角,也没有一腔愤懑的批判社会,反而落点在陌生人之间是如何建立微妙的默契和信任上,下足了功夫。几个支线人物都精彩,人生本来就是关关难过过难关的过程。 |
|
“他们住在高楼,我们淌在洪流,不为日子皱眉头,答应你只为吻你才低头。”191029东京国际电影节演后谈,杨千嬅说快餐店是许多小朋友获得快乐的地方,电影是快餐店入夜后的另一面。可能是我近几年最喜欢的华语电影,从更大的结构去思考贫困(社会福利的缺失,电信诈骗等问题),从更小的视角去探讨爱。真挚动人。 |
|
不想去探讨更深刻的社会成因,但单纯感动和敬畏于每个人用力活着的姿态和决心。在面对不可能完成的困难面前,有些人选择逃避,但有些人选择承担。在快餐店的一隅角落里,大家奉献出的“友情”都是纯粹且无私的。我们珍惜人心这一点微芒,他能在至暗时刻,照亮前路的光。 |
|
继《蜂鸟》之后又一部年度催泪大戏,最催泪的设计就是让一个落魄、背负心债、因曾入狱而“生不如死”、最后还得了肺癌的人成为全村人的希望。题材和人物令人想起《笼民》,视听跟近些年大量的学院左翼小清新电影一样,有点恢复当年UFO为代表的港片精致伦理情感叙事的意思。@2019IFFAM |
|
全方位的意识陈旧。难道香港导演的现实主义,只剩下了居高临下的怜悯?要观察,要审视,不要自我感动。 |
|
郭富城这次的阿博落魄潦倒,洗尽铅华,朴实接地气,落寞伤感的情绪蔓延出银幕,令人唏嘘不已 |
|
特别好!像以前看《沦落人》一样感动!当然有煽情部分,但感觉已经很久没在电影院看到这样一部简单感人的港片了,为了这点加一颗星。刘雅瑟演的妈妈太可怜了,她也演得很好。其实是部麦记大型公益慈善片吧哈哈哈,底层之间的互相扶持,没有血缘关系的情感(像小偷家族),而且并没有把有钱人塑造得很坏来衬托底层阶级(除了那个豪车车主)。7.25@siff第一部 |
|
五星题材,四星配乐,三星表演,二星编剧。现代都市里的落拓江湖,70年代的穷人是“七十二家房客”,90年代的穷人是“笼民”,新世纪的穷人是连笼子都租不起的“麦路人”。表面上是关怀受新自由主义逼迫的末路人,骨子里延续的却是旧上海电影和粤语残片的儒家人文精神。这一则盛世寓言对今日的中国有一份特殊意义。郭富城笑中带泪的那一幕突破了自己表演的瓶颈。 |
|
近几年的港片,在表达底层人群生活时开始陷入一种困境,创作者想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囊括社会矛盾,却没有意识到,甚至是没有能力进行角色挖掘、问题解读,全部止乎于听说读写。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片刻触动,随即忘却,和现实的矛盾很是相似。 |
|
纯粹靠题材镀金的片子,叙事和深度都太差了,表演上不功不过,但没有惊喜点。现在那类在脑门上明晃晃写着”“我想拿奖”的片子都有这种毛病,太功利就会影响表达。 |
|
很奇怪的人物动机,尤其杨千嬅和郭富城的一眼十年。 |
|
零点过后的麦记是这群人的世界。当我走进去,我害怕的不是过完今夜,而是害怕遇到让自己不想走得故事。人的悲喜可以相通的吗?我只看到她们一言不发,眼神与身体就已经述说了各自得过去了……描述底层人的港片,总让人觉得痛感过于真实。 |
|
第一个镜头就想到了《僵尸》,果不其然本片是它的副导演作品。但是导演明显没有想明白,怎么把一个好点子转化成一部好电影。用一个温暖的画面包装残酷的故事,没做好就很容易搞得脱离群众远离生活。绝症、死亡、遗憾当然可以得到观众的泪水,这些却不是真正共鸣的关键。博哥完全是一个老好人的人设甚至有点“完美受害者”。(看到最后的脑洞:秋红不唱歌了去做柜姐,后来在街角抽烟遇到了志明就变成了春娇…… |
|
剧本过糙,一直停留在挂惨相,缺乏人生的回声、临到绝境处出人意料的人性挣扎。万梓良痴等亡妻的情节编得过分套路。就张达明入狱这情节有点嚼头。杨千嬅的形象偏中产,失真。郭富城的形象,诠释一下的话,是作为金融中心的香港自身衰弱的隐喻。 2.5 |
|
博哥的人设,放70年代是楚原的三少爷,苗可秀会演他的恋人;放80年代是吴宇森的小马哥,万梓良会演他的仇敌;放90年代是周星驰的小人物,张达明会演他的小弟。现在把这些黄金时代的印迹统统集合在一起,又让曾经四大天王里的郭富城来演落魄的博哥,那么这家麦当劳指代的是啥恐怕不用我多说了吧。 |
|
社会话题只剩苦情,俗套狗血一并来。 |
|
本来,城市游荡者和homeless的点挺好的,但做的也太狗血和失真了。 |
|
2.5 題材雖寫實有意義,資料搜集卻浮於表面,處理也陷入了虛假和過度煽情的窠臼。過去總見到麥難民在垃圾桶翻煙頭抽,但看起來一天至少要抽兩包煙的聖母郭富城卻口糧充足,而且抽的還是爆珠,真有錢——每包要65塊呀仆街 |
|
同是天涯麦路人,香港光鲜背后的“小偷家族”。题材的功利性很明显,但郭富城真的是证明通过努力可以从偶像出道变为实力派演员的典范,又是癌症又是欠债还要充当全村的希望,真惨呀 |
|
这是一部看完我认为一定会引起热烈讨论的电影。它反映着香港底层人民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并在其中你会发现一些非常感人的瞬间,比如接近结尾大家筹款给郭富城的角色治病。我看完后自己也会更加地尊重那些流浪汉。
然后虽然几条叙事有点散,但是连接他们一起的确是彼此的情感。各个角色都有特点,从“富豪”流浪汉等伯,到带着女儿的单亲妈妈,而且他们有着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忧愁等着观众去了解。我特别喜欢刘雅瑟演的单亲妈妈,她有太多的不公施加在自己身上,却勇敢地扛下去,为了女儿,为了生存。
看整部电影代入感很强,有种“天涯沦落人”的既视感,而且虽然结局很阳光而又美好,但同时也夹杂着现实的残酷。 |
|
太煽情了,我不断地听到有人在抽纸巾。如果是国语版我恐怕接受不能,粤语版还是稍有加分,以及就是怎么都要给千fa多加一星! |
|
#2019澳门#除了题材,真的太多问题。人物扁平,开头处理还不错,底层人物切入,到最后刻意到令人发指。为了结尾而圆满,一张照片引发的寄生虫抱团取暖。杨千嬅郭富城毫无火花,所有苦难集中在两人身上,还带着圣母光环解救世界。相比同题材的《一念无明》和《沦落人》,相差甚远。 |
|
在新瓶旧酒的内容和走马观花的展示外似乎看不到任何真正犀利的观点,被生活压榨的可怜“好人”们相互依偎摩擦出的温暖好似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平安夜燃着的最后的一簇火,怕是弥留之际的幻象只能聊以自慰。 |
|
最后半小时一路崩坏简直了,而且整体拍的还是太干净了,换一个稍微有调度的导演都不至于浪费这样一个题材。如此本土的题材,居然片头还是有喇培康的挂名,逃都逃不掉 |
|
感谢不散观影团广州场的超前观影,疫情后首次进电影院看电影,在24小时营业M记留宿的几个人有缘走在一起,互相勉励和帮助,每个过客都有各自的辛酸与故事,没人总是一帆风顺的,有几个场景真的感人得不得了,在场不少观众哭了,男主角演得非常好,难怪获奖了。
边看边回想生活,我们真的太幸运了,如此这样的麦路人世界上不知道还有多少个?我们是幸福的,应该好好珍惜! |
|
原汁原味的港片,小人物的苦情与温情,刘雅瑟那段看的太揪心,杨千嬅的歌曲压轴,万梓良居然没认出来。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好,煽情的地方有点多,导演技巧有待提升,但现场看哭的女生不少......还好看的粤语版,加分太多。 |
|
一碗毒鸡汤 |
|
主题很好但剧作有问题,刻意煽情以及有着各种奇怪的目的和动机的人。郭富城的角色仿佛是个活雷锋一样……不断堆叠的惨,没有丝毫转折,钱仿佛是解决那个世界里的唯一出路… |
|
阿珍看阿博的眼神,充满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两人都被生活碾压,苦命人同病相怜,最能相互理解和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