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看了第一集,太急于表达了 |
|
芬兰那一集看哭了,活在世上的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被告知“你可以不必成为最优秀的,只需要成为你自己”,而这是他们孩子从小到大的共识。 |
|
我 精神芬兰人 |
|
芬兰这种教育是建立在高福利社会的基础上,通篇都是何不食肉糜。人在不愁吃穿的时候当然可以谈平等谈宽容,看的我尴尬癌都犯了。 |
|
老周在做好事 老周做了好事 |
|
看的时候只有一个感觉:在中国,做一个小孩子,实在是太可怜了。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哪个孩子能逃过一劫:大人强加的意志,老师的要求和训斥,成绩考学的压力,恶性竞争的压迫感,功利地学习各种“特长”,扼制自由和想象力、恋爱和青春期的欲望。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人,应该很难快乐吧。 |
|
芬兰那一集周问校长,墙面这么空,不挂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或是「扫黑除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类的标语,校长说绝对不可以的,建筑本身就有很强的艺术性。驯鹿那个世家,生活了18个世纪,下一代也没有走出去的打算。驯鹿总需要人们照顾的。这类纪录片最大的功德是告诉高墙之下的人们,教育还可能有哪些形式。 |
|
真的让人引起强烈的警觉,我们的教育,从小就单一,且只强调标准答案。缺乏想象力,这是我长大以后,觉得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
|
虽然是当爸爸的年纪,没有孩子的我,以后也未必有孩子的我,依然饶有兴趣,看得津津有味,舒服…… |
|
第二集介绍芬兰的教育把我看哭了,就是又感动又羡慕。先不要急着去说节目好坏,它只是呈现他乡的一个窗口,很多人不从自己的角度反思,反而说出别人福利高教育怎么好都不稀奇这样的话。简单的把教育问题归结为经济问题,才显得很可笑。 |
|
五星献给我的女神小君君 |
|
“小的时候要多接触大自然;如果二十岁看到洋葱才惊讶的话,就不好了。” |
|
惊现小君君!她不评判不偏颇,我喜欢她从容的视角,只是提问和展示这一切。教育纪录片真的应该普及,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啊。 |
|
你所展示的,不过是人们对于昂贵教育的向往,并没有触及真实的内核,这些教育行程的背景,所需的经费,所在的文化。除了让国人躁动地,无理性地泛滥情绪,没有任何落地地启示。糟糕透了。 |
|
祝轶君节目顺利
谈论很多问题常常会陷入一种困境,那就是明知当前的某样事物是有问题的、需要改进的,但是又迷茫于不知什么是正确,朦朦胧胧中有对美好的期待,然而美好具体该是什么样子的,却无法去描述、构想。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去思考的机会,提供一些好的例子让我们去设想好的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
第一期介绍了日本的幼儿园教育。看时最大的感慨是教育者们有一种自己的理念,他们所设想的是孩子未来融入社会应该做好的准备,以及清晰地在设想未来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在这样的目标下思考、设计整个教育。反观我们的教育从来都没有思考过我们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教育是从功利的成绩、收入出发,只考虑到未来统一化的物质生活,却从来没考虑过未来如何带着这些生活,更未曾思考过这样的标准真的符合每个人吗? |
|
当我们在观察其他国家不同教育方式的时候,我们需要从中选取部分有用的经验和观点。因为有些东西是和国家固有资源分配以及社会固定要求是没有关系的。比如一个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我表达的权利,一个小孩也应该得到尊严的尊重。或者一个孩子应该学习怎么去衡量自己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一个家长应该去考虑的问题,从宏观上不改变目前中国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家长依然可以从微观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和感悟。这应该是这个纪录片想要做到的目的,它试图打破一个大部分群体的共识,孩子的未来从来都不是只有一种可能。 |
|
最后一期失望,以至于怀疑前面几期是否立足于前五期五个国家的真实童年。
这是中国的童年吗?是大众教育吗?中产阶级乃至小众的群体才能接触到的童年。所谓“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的智慧”的理念是好,但是一层层传递下去并将其普及,太难了。 |
|
小君君好棒 |
|
看过芬兰集,看得很舒适也很向往(除了略生硬的旁白)。但还期望可以做得更深。希望给到观众的不仅仅是众所周知的很好很突出的方面,还可以在纵向上探索这些“好”是怎么得来的,是贯来如此还是存在一步步改革动作?可以给到其他不同社会哪些借鉴意义。横向上也想看到除了好,有没有存在哪些弊端,利弊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平衡。 |
|
芬兰注重自然人的培养,探索个体本身以及个体与世界的关系。日本和英国注重社会人的培养,日本的社会性强调自律、和尊重秩序带来的集体力量,好公民的特点是不麻烦别人,而英国的社会性强调自信、以及个人影响力和团队协作带来的社会进步,好公民的特点是忠诚的异议者。 |
|
看了芬兰这集的感想:倒也不是不知道国情不同,可这也不能是差距这么大的全部借口吧,该反思的,还是要反思。 |
|
看完的感受不是想移民,而是如何在此地,此时,此极有限的范围内,育己及人。 |
|
全集看下来,最后一集让我深觉尴尬。我们的孩子普遍老成、沉重、缺乏天真感,刻意迎合传统,复述那些空洞的不真实的历史知识,孩子们说喜欢读历史,谈起理由时又是假大空的强行灌输的复述。我们到底怎么了?这样的我们如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这个民族的精髓与核心又是什么。而我又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没人能给我答案,而我只能靠自己寻找。 |
|
欣慰还是支持的声音多,太多人带入和比较,这部纪录片的目的并不是抬高谁,标榜谁,别人好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好,而是要想如何做能更好,而是以开放性的视角去看待不同国家不同环境下当地最有代表性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用以反思和学习,哪怕吸收和消化不了,至少也能看到世界各个角落各个方面的不同,当然最好是自己能走出去感受,如果走不出去,那这样的纪录片,有人领路开一扇窗是多么值得鼓励和难能可贵的事 |
|
一个值得注意的前提,不竞争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的教育等等,是不是有钱没钱都可参考的教育。看到两个地方:1.小君君哭倒在老师怀里,感觉她背后曾经站着一个十分严苛的母亲,母亲有多严苛就说明孩子“活出来”(live up to and grow out of)有多艰难(尤其是女孩);2.日本园长订购菜苗,看到快递小哥跪地托举苗盘送到园长眼前。(当然这有可能是个误解,比如取景之类的需求)。总体来讲教育应该是不二的,一个人应该又自由又自律。既能高度自主又能高度协作。一个现实是所有个体高度不自由同时高度不合作的内耗。 |
|
我个人觉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是为了让我们成为社会机器里的一个零部件,让我们为这台机器产生经济价值,而不是让人成为人。 |
|
立意和题材都很好很感兴趣,可惜制作上有些粗糙,片子的节奏也控制得不好。还是期待后面几集。 |
|
拍摄应着重讨论普通人对本国教育的看法,以及真实的他国教育状况,而非一味听论精英阶层鼓吹他们的教育理念,产生一种他国教育十分先进的错觉。 |
|
很有意思,就是周轶君老师的旁白略生硬了点。 |
|
我太喜欢童年题材了,周老师好好看 |
|
藤幼儿园是蒙台梭利幼儿园,是私立幼儿园,不具有普遍性。 |
|
周轶君究竟有没有拍好这部纪录片其实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从这几个国家的一些小小的孩子们的童年成长片段中,我们感受到了些什么,学到了些什么,我们能否做得再好一些。(好不是单纯把小孩培养成精英,好是让一个人健全快乐得长大,然后TA是一个善良快乐的人。) |
|
是啊,世界上可以有那么多的教育模式和尝试。第一集日本从幼儿园就培养孩子们集体意识,永不放弃的精神和为他人着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玩耍锻炼不是累是完全燃烧。视角也很全面,聊到了霸凌。第二集的芬兰更是可望不可及,和导演一起泪目了。那种公平,那种高福利背后的自由与创造,我们几百年都达不到,更追不上,确实从根本的理念就不同。第三集的印度也是各种地方汇聚出混乱中的秩序。挺好的纪录片,国内也有很好的尝试,可大多数人在分层,在阶级固化。和朋友聊,不知道人口拐点断崖下跌之后会不会好一些。。。 |
|
为了生活学习,学会表达自己。周轶君在芬兰被感动哭的时候,很抱歉我也被感动了,以前只能在书中见到的字眼在这里变成了生活中一部分,感动到痛哭流涕,脑中会回想起一次次因为不擅长的事情而被否定的场景,回想起带着小朋友那种给别人添麻烦的内疚紧张……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 |
|
谁看了都羡慕芬兰,社会安静,人口少,没有竞争意识,墙面上没有那些洗脑的宣传标语,你只需要成为你自己,你不需要变得优秀。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了太多东西,像一头牛一样,后面有鞭子抽,前面有绳子拉,活得不累才不正常。 |
|
六个国家里还是中国和印度的童年难吧…最后一集贵国教育果然没啥可说或者讳莫如深拉一堆高端工作室与普通人何瓜。别生就对了。 |
|
矫情造作命题作文式的带着主观倾向和引导性的访谈。。。怕是换个角色给老外讲中国教育也能在礼仪文化纪律超强的理解力数学能力文字能力等等也能骗骗部分老外拍手叫好的吧! |
|
芬兰那集的弹幕很多,人人都愿做精神北欧人。有人说:“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了太久,已经不知道如何活成自由随性的完整的人。” |
|
在不同的教育理念里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最新的印度一期,贫富差距、互联网、女性地位、生理知识,都是印度教育在努力进步的地方。那个作为女性主义者的男性说:「所有的重大改变都是从个人开始的,必须是来自个人,因为政府很难掌握每一个个体的需求,而个人会更了解个人有什么需要,而这些人会创造出解决办法。」 |
|
其实觉得很多都拍得不是那么具有代表性,或者说选取的拍摄学校基本都为精英阶层能去的学校吧,所以可能并不能代表那个国家最普遍的情况。但也确实学习到了很多,虽说大环境不一样,但很多事情还是可以从自己小家庭改变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投资,希望自己不昏庸,不要框死孩子,给孩子的未来多种可能。 |
|
仅就作品而言,只有“非常好”的可能,主创的思想深度和执行力都太强。但就观众反响来看,此片仅在一些圈子里很火。火,也是口耳相传,默默燃烧的火,我甚至丝毫不怀疑,它遭受了心照不宣的钳制与放冷,没有现象级,没有爆,没有产生它应该产生的影响力。于我而言,有机会看到此片,蒙福感恩。
看了周轶君老师的政评近10年,行文偶尔也会渗出她的颜色。自己半生这样的努力,不过是希望有机会,当她面说一声,谢谢。 |
|
海报丑的跟鬼一样!!!导演证明了上一辈审美教育很失败。 |
|
看得很震撼,可能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连印度都比不上。印象最深的一幕是,芬兰的学校会组织孩子使用轮椅,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态…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怎样的同理心啊。而我们一直在强调排名、竞争,我的中学都是按照成绩分班排座位,从小就灌输“狼性”精神——比不过别人,你就要shame的被排在后面。这样的东西根植脑海,怎么可能摒弃别人眼光,学会平等看待…不过真是从小就被灌了奋斗精神。 |
|
走马观花而已,不过,也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教育模式。个人最认可芬兰模式,也很欣赏以色列的“纵容失败”。“因材施教”只是我们老祖宗的口号,喊了几千年,从未有过一个政权是把它当真的。 |
|
芬兰这集看哭了,阿星问:“感动成这样?”我说:“不,是想到自己没这种运气,气哭的。” |
|
他乡的中上阶级童年。
大多数取样都是瞎搞,完全脱离大多数人的实际情况,用一种矫饰的视角宣扬岁月静好,根本经不起推敲。
当然,其中也有部分素材很有价值。只能说这是一部重心不够明确的纪录片,才在取样上体现了这样巨大的偏差和不确定性。 |
|
芬兰这期太刷新认知了 |
|
特殊时期,想截图分享也不行。最后一期也好看的,熊亮啊徐冰啊还有没出镜的郝景芳啊,都在为下一代人类做美感与通识的备忘。这些努力让人觉得或许我们未必需要即刻完全绝望。 |
|
通往卓越的路有一万条,无论是在哪里,最好的教育都不是灌输更多的知识和价值观,而是帮助,引导一个人成为真正的自己,找到自身的热爱,自身的价值。培养兴趣爱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一味让孩子听话而是让他们可以自由发问,让每一个人都能自信的表达自己,这些,恰恰是中国教育最最需要进步的空间。哎。。。 |
|
1.五颗星是给芬兰的,周老师侧身在芬兰女教师的怀里哭,我也感动得落泪;2.发现无论在哪个国家,家庭中参与孩童教育的大多数都是女性群体;3.本来对中国这一集没有什么期待,结果最后的小男孩的话,看得我莫名内心柔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