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萨维茨这种发自内心的“疯”真是太让人迷恋了!他那些看似混乱又失焦的巨大特写,只有在他的故事里才能直指角色本身,褪去最后一层保护膜。中年过气女演员,纠结于剧作角色的年龄,产生少女的幻觉——这片一看就是给罗兰兹写的——一查才发现她的本名就叫Virginia。(看《鸟人》前可以试试这个) |
|
“即兴创作对我而言是一种作品中的角色自发性,它并没有被事先计划过。我写的剧本比较紧凑,而我也会允许演员用他们希望的方式去诠释。可一旦他们选择了自己的方式,我就会特别依律行事,他们必须严格遵循于自己的诠释。这就是脱口而出与即兴创作的不同、不知道做了什么与言之有物的区别。我信奉的即兴创作是基于已经写出的剧本,而不是没有条理的创造。有些重要桥段,你希望提前写好;另些时候呢,你却希望顺其自然。”——卡萨维茨 |
|
卡萨维茨最佳之一,吉娜·罗兰兹神乎其技的表演令其获封柏林影后,夫妻档的表演也在银幕内外构成互文。本片启发了伊纳里图[鸟人]与阿伦[黑天鹅],阿莫多瓦还特地在[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复刻了悲情意外车祸。本·戈扎那的角色仿若从前作[谋杀地下老板]穿越而来,罗兰兹诠释的神经质角色也令人想及[受影响/醉酒的女人],还真因醉酒而几乎砸锅。不断纠缠着茉特的年轻女子幻象,既是难以祛除的心魔(因狂热追星而死),又可看作茉特的分裂自我。及至她二度击杀青春而充满活力的自己,才得以部分克服对衰老僵化中年危机的忧惧。多次复现的镜像(甚至4重镜像同屏)亦昭显出身份的裂解与不断脱壳重生的角色。茉特始终反对被定型化、固化,要求每次生成全新、流变的表演,契合于卡萨维茨的即兴追求,虚与实、戏里与戏外、本色与搬演的界限彻底模糊。(9.0/10) |
|
( ⊙ o ⊙ )( ⊙ o ⊙ )( ⊙ o ⊙ )( ⊙ o ⊙ )( ⊙ o ⊙ ) |
|
演得很好。但John Cassavetes实在不是我的茶。如果碰上这样一场话剧,应该会很郁闷。台上装的是什么13啊! |
|
Dorothy說了一句特經典的話——"if i had known what a boring man you were when i married you, i wouldn't have gone through all those emotional crises"..........張力,你知道什麽叫張力麽,完全屬於Cassavetes的那種大男大女之間血脈賁張的張力...........我們怎麽可能不為一個死去的美少女發 |
|
太精彩的戏中戏了,或许是我看过的戏中戏里最模糊界限的一部,观众的引入,即兴式表演. 吉娜·罗兰兹的完美奉献。 |
|
电影中的戏剧的嵌套结构,现实和虚构的边界线的暧昧,同一出戏通过不同角度的反复与差异等特点,《W的悲剧》《鸟人》《首演之夜》三部一脉相承。只是《鸟人》还加入布莱希特戏剧间离效果,《首演》除这些之外,还在探讨无意识。而当一部作品表现无意识时,我们就可以肯定它的现代性~ |
|
“她的脸显得异常年轻而天真。停顿。她凝视着前方,沉浸在忧郁的梦幻中”——奥尼尔《长日入夜行·第四墓·幕落》 |
|
大概比《鸟人》好了130部《黑天鹅》吧 / SIFF第17场 |
|
借助类似伯格曼《假面》的大特写及镜像审视进行舞台—主人公危机构建——基于斯氏“体验派”产生的生成—女人变体:生成—少女。《首》基于此且甚至以神秘主义色彩表现戏外“本我”的重新进驻,对戏内外第一、二自我的入侵,并在结尾合二为一:自开篇起即重复多遍的一幕戏解构为自我指涉的荒诞闹剧 |
|
女主角的形象,在夜里,在雨中,不断漂浮在我的四周,催促着我写下点什么,从而摆脱她的缠绕。一部让我看完很多天都说不出话的杰作,也许它就是阿巴斯说的那种让人“辗转反侧”的电影。半部启发《黑天鹅》,剩下半部引领《鸟人》。构建方式非常特别,在写人与记事之间找到一种怪异的平衡,在一场接一场纯粹的、沉入灵魂的戏中戏之间,展现一个女演员自我挣扎、毁灭与重建的全过程。自导自演的卡萨维蒂显得如此游刃有余,有即兴的失控和刻意的失焦——一个导演成熟的标志就是找到了独有的语感。提醒电影什么是戏剧,也提醒戏剧什么是电影。 |
|
演员的焦虑这个议题诞生的很早。50年代的《彗星美人》提到人性的贪婪,但在事实上造成一种导向,即性别前提下的年龄优势;70年代《首演之夜》则明确把自我的斗争和胶着外化,影片后半部分叙事时间不断膨胀,就是要把心理的张力无限加大。而今这类议题早突破了单一的性别范围,如《小丑》这样还扩大到了社会层面。我倒不认为有高下之分,因为个体的焦虑是不同的,but the show must go on |
|
戏中戏与即兴表演,大部分都很喜欢。最后一段舞台表演在我看来有点失控,与台下观众牵强附和的欢呼鼓掌的戏码有些不匹配了。 |
|
乍一看是女演员要面临的事业与年龄危机,但探讨的问题可能不止于此。运镜和对话很自然,但戏中戏的台词反而令我觉得有些做作。荒谬又自然而然大概是这部剧给我最大的印象,无论是演员制片导演编剧之间的关系,女主角的现实与幻觉,再或者是舞台与现实。John Cassavetes确实是才华横溢还帅气,他和Gena Rowlands这对郎才女貌女才郎貌颠来倒去说都非常合适。 |
|
当舞台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而自己又无法逃脱来自任何一方的纠缠时,似乎也只有不疯魔不成活了。结尾罗兰兹和卡索维茨的对戏展现了什么叫做心神合一的绝配演出。 |
|
完美。可能是卡萨维蒂最具野心的作品,也是同类型片中的翘楚。Gene Rowlands的表演出神入化,甚至到了比A Woman Under the Influence更出色的地步,多了一丝理性,少了一些无理由的感性。故事的内核是衰老和孤独,舞台上台词说”不管你觉得我是不是老了,我还是爱你。”让我想起了安东尼奥尼的《夜》。出车祸身亡的17岁少女象征着女演员永不回来的年轻,整部电影的情绪也以“衰老”和“孤独”铺开,女演员臆想的情节的拍摄手法也很优雅工整。后来的《鸟人》《黑天鹅》也都有这部电影的影子,剧迷要签名而出车祸身亡的桥段也出现在后来阿莫多瓦的电影《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里。最后的高潮戏留给在舞台上的Gena Rowlands和John Cassavetes 夫妻二人,大呼过瘾。完美。 |
|
四舍五入五星。
一个演员的诞生,不是从形上接近人物,而是从魂里变成她。
年老的面容有其美感,蹚过去却很艰难。太多电话,太少火柴。
非常喜欢人物特写边界的朦胧,好像在颤动。之前没发现吉娜罗兰兹这么喜感,最后握手那段看了好几遍哈哈…眉毛又囧又凶又喜感,想到了玛西娜。
即兴里的意志,过程,自由和fun,在能做主的范围内把主做到极致。It’s a play. PLAY!
导演妻子和女演员的拥抱意犹未尽,即兴的演出通向了生活,无论是电影里还是电影外,她们不都是另一个Nancy吗?
年老不是太大的问题,爱才是。正巧在达内的电影手记里读到加缪说的,道德是爱枯瘦干瘪的替代品,责任,那个“你得”代替了那个“你是”,它还能是别的模样吗?
本片是未麻的部屋灵感来源吗?还想到了受监护的女人,穆赫兰道,黑天鹅… |
|
我开始怀疑吉娜·罗兰兹跟凯特·布兰切特是不是有血缘关系,相似的外型,同样刚柔并济的演技,最后收得干脆利落,有点意犹未尽。 |
|
卡萨维茨集大成。你也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突然从昏暗的深渊里爬了出来,就像发生在《首演之夜》里那场突如其来的死亡一样,但你知道它肯定是个令人绝望的悲剧。到底是什么触碰到你的隐秘,又影响着你的情绪,从而控制你的动机和判断,那些莫名的怀疑混合着恐惧无处闪躲,因为现实与虚构早已模糊成了一片。 |
|
6星期待变成了2星片子,压住冲动没打1星。简直就是调度灾难,戏里戏外的混乱不堪,摄影属于都不如拿手机拍视频的那类,用无数的大特写想要表现一种焦虑,好像导演趴在我耳朵边上怒吼:我只会用特写。而全片最终成功塑造出的焦虑、甚至在首演之夜前还伶仃大醉,居然仅是一场(不出彩的)即兴表演就达到和解(而这场看着就尴尬的演出场下居然一片叫好,整个尴尬贯穿了戏中戏),全片至此全面崩塌。唯一喜欢的一点就是那个17岁的心魔。 |
|
5- 其实明白它的结局完全可以更有杀伤力---前面铺垫得无懈可击啊!最大的获益是Gena Rowlands,简直神作。 对白美国好莱坞鼎盛时期经典式样 人物却细微化起来 有一阵子我觉得自己看到了柯南伯格或者林奇。 嬉笑怒骂下来,亦不拘泥女性本身,而放眼双性人冗长半生之跌宕起伏 |
|
黑天鹅与之相比真的可以说小巫见大巫了(这样的表演居然都没拿奥斯卡提名真的瞎了 |
|
不幸,这部名导名片全部踩在我的雷点上。我本身最吃不进的艺术形式之一就是话剧,只要有个实实在在的实体舞台在眼前,我怎么也无法入戏,台上演什么,心里都有个底色旁白“在演呢”。女主的人设看得我快厌女了,仗着自己是名演员,疯疯傻傻,作天作地,所有人都围着她转,哄她安抚她,真棒没问题你一定行的我们都爱你……疑惑要换个三线女配这样试试?喝得烂醉摇晃着登台首演真是绝了,《醉拳》卡萨维蒂版?脆弱、情绪化、没有安全感而胡闹、无意义的焦虑本身就是女性更容易有的情绪弱点,这部片无限放大,影响工作影响周围人,看得人烦透了。 |
|
Gena Rowlands真耐看。这部就是太长了,不然实在比鸟人好看。演到后来越来越像凯特布兰切特。应该说是凯特受她影响才对。 |
|
Gena Rowlands 在本片中的八字眉足以载入影史!这哀怨的眉形将她的 Myrtle 和 Bette Davis 的 Margo 区别开来,使本片成为《彗星美人》更哀怨、更迷惘、更鬼影幢幢的变奏——All About Eve 是关于 glamour 残忍的再生过程,女明星由更年轻的女明星来击落;而《首演之夜》直接宣布「All glamour's dead.」,女明星深陷舞台的暴力(「It's mandatory to get hit.」)而拆解她的并不是具体的人,而是虚构的角色、年轻的鬼魂。女演员叙事无论怎样迭代,其核心总是作为 the first woman 被 the second woman 取代,不仅是年龄焦虑和对后浪的畏惧,还有自我(「I'm not me.」)和 womanhood (「You're not a woman.」)在戏剧中的消失。Cassavetes 用摄影机嵌套几层戏剧关系,建造出一座给 women under the influence 的镜宫。 |
|
#PCC #GenaandJohn 本片以舞台剧的形式探讨衰老,爱与死亡还是比较新奇的,舞台上的故事与“现实”的界限变得模糊,而台上这模糊的组合也似乎对照了台下的二老,尤其是结尾处的演绎,脸上的皱纹,脸上的愤怒,我们的曾经,让二老都去外面透了口气,不过,谁又说的好那透口气的人不会是自己呢。粉丝的死亡仿佛那压垮女主的最后一根稻草,无爱衰老让她在台下饱受摧残,但是即使这样台上迸发出的生命力都是罕见的。镜头很棒,大量的虚焦,利用门框压缩的空间,镜子的使用。还有大量的红色,红色的舞台,酒吧,窗帘,门,化妆间和家。现场收音效果太棒了,即使舞台上有部分效果不佳,但是还是喜欢那质感。配乐来的恰当好处,尤其那一声钢琴响起,夹杂着死去粉丝的吐槽,看得我一愣一愣的。不喜欢跳剪,虽契合主题,但仍不喜欢。 |
|
難分臺前臺後的後台空間讓一切絕妙,每一扇開敞的房門都像是一次不經意窺見的異世界穿越。 |
|
卡索维兹,正能量患者。娄烨原来是变奏版的卡索维兹,一正一负。独特的女人,定格的结尾画面,根本挥之不去。 |
|
7/10。卡萨维茨的特写真正透过人物的面孔直接推动叙事:死去粉丝的幻象意味着女演员对找回年轻的渴望,幻象第一次造访,她不安的表情逐渐被相互凝视的欣喜、双手触碰和唇语的问好所取代。因情绪失控而排练失败的女演员来到化妆室,虚焦对侧颜的特写随着演员的视线,看到她对镜自视时出现的那张青春洋溢的面孔,这实际上是她通过与‘‘粉丝’’的交流来坦诚自我、获得满足,当她为抗拒幻象逃离自己的房间、打开编剧的门,用脑袋使劲撞门来释放精神上的痛苦,在击败幻象时,镜头跟随人物移动与她一同注视被击倒在地的幻想中的女人,此后视点跳出角色转向观众,摄影机位置被安排到观众席上,作为旁观者注视到女演员从舞台向人们进行的眼神、手势互动,帷幕落下前对戏的男演员让她配合伸出一只脚、朝他走去并抱起对方的脚,女演员直接照做,正视了自我内心。 |
|
演员这个职业最可怕的地方恐怕就在于要不断地去推敲人生,而人生根本经不起推敲;要不断地去燃烧自我,而这实际上是自我透支。卡萨维茨对于好莱坞的意义不仅是突破了传统的古典戏剧结构,这次还用一种戏中戏的方式告诉大家原来戏剧也是可以超级现代的,这种戏剧完全是即兴的,演员僭越了编剧的职能。 |
|
完美的戏中戏演示,对女演员内心的探索堪比《日落大道》,逝去女孩的幻象一方面作为年轻的符号投射了女演员对年龄的芥蒂,另一方面也是女主沉溺酒精后的分裂状态所致,当然卡萨维茨还不满足于建立一个孤独而大龄的女演员形象,后半段即兴式发挥又是对表演本身的探讨,也能看出他是支持演员牵引角色的这种表演方式的,吉娜·罗兰兹的表演也对得起这部戏,她的每一次崩溃都能让人切身地体会到绝望感。 |
|
重温!这才看出来为啥阿莫多瓦这么爱这片,戏里戏外的双重故事,第二个女人,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幻想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罗兰茨最棒的表演,好多镜子出现,暗示着我们不愿意面对的那个真实的我,告别青春的最好方式就是收获爱情,如此疯癫任性的演出就是送给旧日自己最好的礼物 |
|
+ 女演员为了逆反戏剧而改写的台词远远没有原来的戏剧语言写得“好”,但罗兰兹和卡萨维茨正是爱着这样的所谓“坏写作”(正如这里的音乐也是钢琴和管弦乐的粗粝声响;这会在《爱的激流》的音乐剧片段中再次出现,而我直到今天才理解了它):他们(必然不是John Waters等人,思考一下为什么)是据我所知在电影史上最能持续贯彻这一点的人,这是一种最可贵的文学,也使他们成为电影世界里最好的共产主义者之一。另一方面,这部电影的缺憾也很明显:处理流于漫画化,时而(例如讲述幽灵时)有一种糟糕的美国(美国类型片)性;此外,生命(女孩的死亡)、戏剧(艺术之暴力)、社会/自我(衰老)三者是三种道德问题,虽然有着强烈的、足以打破不同世界间墙壁的联系,但如果像电影后面那样混为一谈、全都假托到后者上,则是一种误导性的简化。 |
|
拍得略作。同题材数不胜数,这部除了年代外并无新意。美感欠缺是关键,对于这样任性的跳剪和特写欣赏无能,尽管铺垫再三女主的荒谬行为仍不具备说服力,反正我是觉得她完全不值得同情。戏中戏可圈。可能不会再碰卡索维茨。 |
|
the stage is so boring, youth is dead, I'm 17 years old, I like sex, 《未麻的部屋》跟此片其实差别很大好伐, |
|
用电影来表达舞台剧戏中戏的效果要好过剧场,可以捕捉到很多零散的细节。面部特写果然是表现戏剧女明星情绪最好的方式。戏中戏的模糊界限和充满未知令人着迷,但总觉得现场观众的反应要么是在说观众是愚蠢和被动的,要么是说舞台剧is overrated。Van Hove说本片灵感同样来自All About Eve,但就算开场就Kill Eve也照样阴魂不散,Eve真是厉害【 |
|
#新天地UME# #SIFF2019# 4.3 分。第一部卡索维斯。看的时候有点不在状态,因为太累了。但是喜欢这片子里的虚焦,感觉都是精准的心理状态外化;同时最后那个有点尴尬的即兴表演结局,可能妙也妙在尴尬而非稳妥解决了危机上。 |
|
罗兰兹身着红裙与卡萨维茨在台上的那最后一场戏是全片的高光时刻。昨天刚看完爱的激流,总觉得两部故事迥异的电影所讨论的主题实际上是一样的——求而不得的爱,不复返的往日荣光,终将迎来的永恒孤独,和挣扎之中偶尔迸发的光芒。比起爱的激流,首演之夜的结尾倒还是给了人一丁点希望。 |
|
#siff2019-4 卡萨维茨太疯了 我一路狂奔从地铁站跑上五楼到影厅门口的时候和女主醉酒爬进剧院的样子真是如出一辙 |
|
对于我个人而言,属于最最“理想”的那类电影。 @LaFilmothèque |
|
我甚至分不清最后那段在台上的表演是不是卡萨维蒂和罗兰兹两个人在本片拍摄中的即兴演出……三星半 |
|
When you are depressed and drunk af but still have to work. 喜欢最后的戏中戏。 |
|
德勒兹将卡萨维茨的作品归为“身体电影”。second woman这出戏本身不重要,这个人究竟是谁更重要,或许是导演的妻子,她在导演跟女主Myrtle打电话时失控的肢体、在看戏时的眼泪特写以及她和Myrtle拥抱的结尾定格镜头。女性的衰老、神经质与失控,有力地找到了出口。#SIFF2019@和平影都 |
|
9.7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bravo”,看傻了。癫狂的最后却流露出了极致的自然,可以说是我最想拍的那类电影了。 |
|
酩酊大醉来到首演现场,台前幕后究竟演的是自己还是别人,完全即兴表演的第三幕是最精彩的,满堂彩,缺少了“希望”便能演出“希望”,有些人属于舞台崩溃成什么样子也属于舞台,突然想到了陈丹青的一段话“天生的意思,不是指所谓“天才”,而是指他实在非要做这件事,什么也拦不住,于是一路做下来,成为他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
|
人物动因不再被大书特书,混乱焦虑成为人物行动逻辑的内在秩序,忧郁气质已深刻演员的脸庞,我们只需一瞥即能接收到一个人身上积沉的历史。剧场内即兴表演脱离导演剧本掌控,剧场外逃离人生范式的枷锁。手持特写-固定机位调度系统在简单的剪辑中完成真实-演绎的渗透模糊,仿佛卡萨维茨在虚实边界上跳着探戈。吉娜·罗兰兹美。 |
|
实在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之处,即兴演出也完全没有get到点,两个多小时的描述也没觉得是积攒爆发力,豆瓣翻了几页也鲜有一个差评,看来是我造诣还不够格吧 |
|
作为卡萨维蒂最直面自己创作危机的作品,《首演之夜》致力于在艺术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但影片最终对于危机的克服却叫人难以买账。卡氏作品里任何的私生活场景都充满了戏剧性,而女主角最终在舞台上正是找到了这种能量,把她舞台下的矛盾戏剧性地呈现了出来,最终完成了艺术和现实的融合。但要想传递这种能量,要么就使用卡氏常用的大特写,要么就得让观众真正坐在台下。借由远镜头传递出来的这出半戏剧看上去总是有些奇怪。 |
|
卡索维茨的本子整体还是挺情节剧结构的(不然俩小时多的时长也难熬下来),最精彩的当然是他的燥郁风格的表现。分镜一大段一大段的玩儿替换,相当熟练而且不含糊,其灵敏性都可以和罗伊格这种玩剪辑的相提并论了,真不错。而且背景音乐所作的分割效用也是绝佳,真正表达郁闷情绪就靠这个了,与画面产生的反差效果也是独一份,更别说前继承明奈利,怀尔德,后启发老马,斯通的纪录片片段插入的节奏调整和话题探讨(开头舞台模式真的绝)。真,不愧是你
重看加一星。燥郁与孤独真的绝了。对后生诸类片的影响也大(话外音少这点真的很对,以及长焦单人镜配上灵活的剪辑,w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