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影情绪:哇露了!👉什么鬼👉哇夜店戏拍好好👉神经病啊👉模特裸戏棒棒!👉莫名其妙👉结束了。以色列反战小哥在融入过程中被利用拒绝的故事,隐喻外族融入过程中,所谓的“文明”不过是糖衣炮弹,接济也是抱着虚伪的目的,外族一旦极端发声便一脚踢开。PS:恭喜拿到金熊奖,和去年金熊一样开场几分钟就有大屌看。 |
|
看这部电影有两个预判失误
第一,我又一次不长记性的相信了金熊的质量
金熊的本性就是间歇性勃起持续性疲软
第二,我又一次不长记性的相信了别人口中的“大尺度”
鸡巴是挺大的,就是这满打满算才三场的全裸戏还不带性爱戏,说大尺度的不如去补130部GV
当然有一个预判是正确的
观影前我深刻怀疑以色列和法国两个发达国家间的文明冲突这一设定会不会没什么说服力
看完之后我得出结论,确实没有
以色列大屌帅哥在法的一切悲惨遭遇,全部因为他自己是憨批本批,和以色列没有半毛钱关系 |
|
十分失望,看完就懂為什麼此片可以獲得金熊獎了,德國人看會賊高興好嗎。故事講述一個好像蠻族的猶太沙雕,渴望變成法國人而且摒棄自己的國家,最後因為太傻太cheap,融入不了。片尾還能講出“You have no idea how lucky you're born as a French!” 豆瓣tag 很有問題好吧,說什麼“LGBT”“同性”,電影里哪兒“同性”了我請問?? |
|
前半程让人无比激动。以痉挛式第三人称主观镜头模拟意识在第二语言中的状态,对拉康理论极富原创性的阐释。揭示摄影机的无能——捕捉运动的无能,表现空间的无能(看塞纳河那场戏),电影是现实的同义词的同义词的同义词,漂移之后全是谎言。随着法语渐渐变成母语,这种第三人称主观镜头也渐渐消失。可是然后呢?电影就只剩下一些文化冲突老梗。不断用外部人物事件撞击主角,而不小心丢失了自己的立场。轻易引入音乐Motif,让这部本来向戈达尔式文本拼贴行进的电影,变成了欧迪亚式的文化通俗剧。《教师》是不朽的作品,这部不是。(但仍然比《方形》好十五倍。) |
|
最喜欢那些一看就知道“懂电影的人”会陷入纠结而我却异常兴奋的电影,这部就是。在我的观影经验里,这是为数不多用男性身体冲撞社会秩序的影片。前半段基情满满,后半段蛮力十足,中间又有一些小伤感,男主的野性和疯狂,刺破了法兰西这口上古老湖腐朽、不堪一击、假装高雅的湖面。男主角的故事像个谜一般,虽然有情欲戏,其实就连性向也表现出一种模糊状态。正如我理解的它的主题那样,border(边界)不会帮助我们什么,只会造成一种壁垒。男主是身体和精神上的流亡者。 |
|
男主身上有一股反差萌,长久呆滞,偶尔爆发,关键还......大。全裸戏分量足,无关xxoo,两男一女的快乐生活。以戏谑手段表现男主从以色列逃到法国后的经历,最后他疯狂撞门,但再也进不去。 |
|
剧本和影像密实的构思和魅力都在一种离心力作用下松弛得近乎有些随意,某种程度执行失败。只是在柏林主竞赛糟糕选片下,依然显露着创作意图和手段上压倒性高段位。 |
|
在电影院里笑最大声的,正是法国最虚伪最腐朽的所在。 |
|
男主有很多裸体戏,然而故事真的太傻了。支离破碎的身份认同主题,逃离不是自由,恰恰是因为不自由~~~~(以色列一直在中东制造难民,怎么自己的国民还能当难民呢?我有点懵...) |
|
#69thBerlinale# 主竞赛。赛前的头号种子,算是个比较抽风的WTF电影。这部影片跟导演2006年的短片[埃米尔的女朋友]有着明确的关系。尺度比较大经常露鸟……剧情方面其实比较荒诞,重点在于通过男主角“拒绝母语”的一系列举动,对以色列的民族主义与意识形态,和法国的“普世价值”的犀利无比的吐槽和反思。另外影片的视听也很有创造性值得一夸,剪辑师还是导演的母亲大人…… |
|
被波米布置了任务,不然很可能不会看了,三大的选择实在是越来越乏味和紊乱。这一部可能是最情理之中的一个大奖,的确有自己的电影语法,也算实至名归。然而他的局部发明和问题意识,都太内在于西方主流文化或者说朝向那个中心,摆脱不了那种封闭、无所适从之感,自我与他者的辩证法玩到最后就是这个处境,在语言、身体、国族意识上都是如此。但导演用这种带着强烈自省意识继续拍电影,已经算是很努力的知识分子了,把男主放到那样一个真空般的环境里,横冲直撞一番,其实就是一个再次寻找alternative的试验吧。只是这呼喊实在已经有过太多同义词。 |
|
呸 |
|
Nadav上一次是诗,这一次是字典。虽然设计感有些重,但是那些被讲滥的话题(移民问题、身份认知 etc.)和令人不安的真相(PTSD、以黎冲突 etc.)都在调度下有了新的角度和讨论。并且始终跟随Yoav的愤怒、焦虑和离开,投入到故事中去。PS 这个电影拍得忒“gay-baiting”了一点,那些“finger play”那些裸露那些和Emile看得人有些脸红,甚至产生了自己是不是太骚了的疑问。 |
|
非线性的首尾相接,没有人物情绪的弧光渐变,仅有瞬时的状态粉碎。将人种(身体)、民族(文化)、国籍(语言)这样的二维身份标识进行拼贴,升维成立体的“人”,再以阶级之刃完成降维打击。生产资料多寡的失衡击破分配关系的假象,是利用不是交换,是索取不是共享,历史是厚重却干瘪的,当下是浅薄却致命的。影像和文本一脉相承,诱导性、欺骗性、冲击性和频繁的虚晃一枪,摄影机无处不在,抖动与跳接不是制造幻象,而是掩盖骗局。 |
|
纸上得来终觉浅,踏破铁鞋也只是在异国的门槛前盘旋。(看完在电影院门口看到张艾嘉,不知道她喜不喜欢这部电影 |
|
一个把文明当武器,一个把武器当文明,法国和以色列,你选择伪善还是暴戾?我不懂导演在里面安插这么多homoeroticism是有什么用意,,更不理解以色列人有什么资格去发疯和批判别人,我的态度跟那个黎巴嫩女人一样,“抱歉,我不太想跟你说话”。真的,这个主角除了皮囊以外,还有什么吸引力呢? |
|
不喜欢。议题永远是重要的,但表达方式更重要。用一个非常怪诞的文本去探讨身份认同、文化接受,但到最后也没完成任何有力的冲击。在故事里放置了相当多要素,但影像层面是直白和浅显的,看不到更深更微妙的探索。在街上游走的手持摄影倒是很惊艳,在随意中又带有视点的切换。 |
|
当他们想救济你时,哪怕你失去意识躺倒在地,他们也会努力把你抬到温暖被窝。当他们对你失去兴趣时,哪怕你摇尾乞怜,那一扇普通的门,也不会向你打开。 |
|
HKIFF19 88/100 法国是以色列遥远的同义词,同义词近似却不相同。基于难民潮的关注,一个物质与精神双重的流亡者,移民在法国社会失语且赤裸,Emile与Caroline代表当今法国人,为外来者打开法国大门的一道缝隙。墙、门、栅栏不断展示,它们与男性身体碰撞。焦虑的外来者初入法国时是生猛的手持影像,主观试听是受限的,随着主角试图融入这种风格逐渐回归传统。从空荡的房间里赤裸重生,到大门紧闭。与《教师》里儿童诗人同名且同样对文字敏感的Yoaf,试图融入欧洲文化时遭遇身份认同的严重危机,这个周遭只是想摄取和消费你的“过人之处”、特殊经历和异域属性,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将被抹杀。Don't look up.因为你会看到一个巨大的空洞,“自由、平等、博爱”,背后是西方社会虚伪傲慢的“文化包容性" |
|
如果是抱着观看同志电影的心态来看本片,那观感一定很矛盾,因为你可能不仅看不懂这部电影(不是故事),你甚至可能看不懂这部电影的短评。晃动的镜头、跳跃的剪辑、凌乱的情节、大胆的裸露、晦涩的象征,这部电影充斥着获奖的电影技法,也充满了艺术片高欣赏水平的展现。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看完除了记住了男主和看懂了最后的撞门,真的只能莫名其妙。但男主是真的美,颜值诱人,身材诱人,臀部诱人,穿衣诱人,尺寸超级诱人!不是讽刺,我是真的羡慕那些在短评里能说出个一二三的友邻们! |
|
3.5。最近很久没有碰上会顿下来多想一会、不急着评价的新片了。“当我们和法方合作拍摄的时候,你经常会感觉到他们羡慕你的故事。这种复杂的关系处于两种文化之间,一种文化拥有一切,唯独没有真正的紧急或者戏剧之事,而另一种文化一无所有,却只有(拥有)自己的伤痛。” |
|
男主躺下,我就想坐上去;男主站起来,我就想蹲下去;男主远景,我就想扑上去;男主特写,我就想亲上去。 |
|
对这种含义模糊的电影很反感 |
|
6/10。门成为时刻在场的核心概念,当一无所有的约阿夫挨家挨户敲门求助,曾代表博爱的法国对他者而言只是一扇扇紧闭的门,正如约阿夫从未脱下的鲜黄色外套与周围深褐色服饰的人群产生隔阂,他从未对语言构建的西方自我成功突围,莽撞而不知所措地沦为撞不开木门的低吼。导演把戏剧角力放在两重语言的激烈碰撞上:法语课的教师让每位学生用母语唱本国国歌时, 约阿夫只是复述歌词,没有体会中途教师示意他停下,之后唱法国国歌加上了荒唐的肢体语言,以怪诞的方式挑战西方价值观对他者的规驯,另一段在做裸体模特的时候,浑身赤裸被照相师肆意控制和侮辱,他用希伯来语咒骂,瓦解了西方的崇高并主动回归母国文化。影片叙事松弛、跳跃得近乎糟糕,逛街、大使馆工作的情景和征兵制度的回忆跳切地组合起来,冷冽中缺乏轻柔,没法游刃有余地呈现抽象的意图。 |
|
《祖与占》之后,看过的所有由两男一女架构的浪漫都变得荒诞。
新浪潮之后,再看所有光影下的巴黎都显得暗淡。 |
|
Une déconstruction totale du sublime. 媒体场至少一半人提前退场 #就是喜欢你来打我呀#系列 |
|
《同义词》最大的特点就是导演将男主角作为一个容器而不是作为一个人,导演通过这个容器非常直接地表达他的所思所想,以至于到了接近说教的地步,但没有自主性或者说缺乏思想之美的男主,在导演的摆弄下充分展现形体之美。这就是影片让我困惑和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导演要通过男主的思考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另一方面导演明知男主是没有思想的容器只能靠肉体吸引观众。 |
|
躁郁青年露鸟多。 |
|
以色列导演的一部关于身份认同的法国小品。说实话这部影片很难给出确切的分数——很明显它是一部卖相很好的观众友好型电影,但同时它的内核又是矛盾的,不确定的。如同《浮生录》的开头,男主在浴缸中的裸体预示着新生命的诞生,于是“同义词”的堆叠便合理化为婴儿的喃喃。作为导演的半自传式回顾,影片以一种野生的摄影风格与主观镜头还原了这种外乡人的状态。三人的暧昧关系延展了人,作为一种文化产物的弹性。然而到底是同义词还是反义词?从他穿上巴黎中产递来的黄色大衣时,他就从来没有属于过这个地方。 |
|
这是我看过最好的关于难民的电影,男主是一个容器一个符号,所以他的动作带有机械感,回过头看,他所经历的一切都在表达难民方和收留难民方之间的关系,但妙就妙在拉皮德几乎完全没有明确这个意图,以色列也并非大难民国,所以又增加了移民的层面,其实很多移民也是某种政治难民啊,什么性向啊三角关系啊双簧管和种土豆啊无聊就是我啊,虚虚实实的日常都是扎根于难民问题,揶揄讽刺幽默统统上阵,效果是这个故事既丰富好玩又向心力巨大;最后女性说完男主是用来amuse us之后还落了一滴泪,男性就敷衍了一下然后彻底消失了,那扇门,从无知觉被抬入到畅通无阻到用头撞开再到最后撞不开变成墙,不就是近年的发展过程。 |
|
2019HKIFF 北欧冷色调和荒诞性不约而同想到《魔方》,但是无厘头程度超过后者。有关异乡人失语者,在他乡无法融入后的慌张,抵触和家人用母语交流,缺乏身份认同。尺度挺大,ZW看着很疼,用闯入攻击的反义词对抗无聊的拍摄者。put your hand on your penis,诸多笑场。身为法国人你不知道你有多幸福。don't look up.结尾堵得很。 |
|
那达夫·拉皮德用的也是主题先行的做法,间接的用了一些略荒诞的情节奔着表达而且,解读起来也稍微有点复杂,虽然很多对白和情节的用意已经非常明显了。男主角一开始对着镜子说,凭这身皮囊也可以融入法国,最后你才能明白这句话的用意。去年那部柏林金熊奖电影就很新鲜,今年这部在视听语言的风格也有一些独特的地方,又是那种容易让人兴奋的视听尝试,摄影和剪辑很值得玩味,虽然骨子里还是以往比较常见的那套剧作处理方式。 |
|
不好看!后面不知所云,不就是老生常谈的身份认同、移民问题。有很多亮点,比如开场不同房间不同色调甚至看出了不同时间的切镜头,很喜欢几处爆裂的音乐,比如女主在男1男2一起听歌时猛地开关灯,摄像机镜头也跟着剧烈上下摇摆。每次整段切镜头都是声音延续超出画面,一开始还有新鲜感,后来就觉得无趣了。大鸟不错,为什么类型有同性??? |
|
系统的补一句:完全无法有代入感的沉浸。电影在主客观视角自由切换,在身体语言诸多符号之间自由切换;在世俗领域,导演是无法融入法国主流社会的异乡人,在精神领域,又是手握话语权虚荣无力的知识分子。复杂的身份和现实技巧共同编织的精巧小品,接受放弃共情的间离感,但在趣味和聪明之外的启发感无法满足。 |
|
鈴木忠志:我認為一個所謂有「文化」的社會,就是將人類身體的感知與表達能力發揮到極限的地方,在這裡身體提供了基本的溝通方式。而一個「文明」的國家也並不代表是一個有「文化」的社會。文明源自於人類對身體機能的需求有關,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或許可以解釋為人類為了擴大、延展身體的基本功能,比如眼睛、耳朵、舌頭、手跟足的機能,所做諸多努力的結果。譬如望遠鏡、顯微鏡這些儀器的發明,就是人類渴望想要看得更多、更盡力地去激發視覺功能的結果。這些為擴大與延展身體機能努力得到的產物,其累積的效應就是「文明」(中略) 為了趕上時代潮流,它所導致的惡果之一,就是人類將「身體機能」和「肉體感官」拆開,當人們根據動物性能源,而產生的自然溝通行為變弱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感知與各項功能也都已歷經了戲劇化的轉變。 |
|
4.5 让人想起新桥恋人。同义词绝对是今年最有想法的电影之一,尤其是和苏雷曼的《必是天堂》放在一起,就会清楚地感受到拉皮德技高X筹,意识到他是如何透过镜头运动、场景构建以及身体本身来表达他对异国文化更深层次的想法。遗憾的是这些想法虽然贯穿但并不太有机,整个电影虽然具有内在的完整性,情节上却显得有些破碎。 |
|
我建议柏淋退出三大 |
|
2019柏林金熊奖。1.拉皮德以荒诞、夸张的笔法书写了一部深揭移民问题的影像寓言。2.运镜与调度上,创造了一种断裂的、非连续性的、限制性的影像:手持镜头时而以第三人称视角紧贴人物,时而进入变形、扭曲、剧烈晃摇的主观视点,每段类·主观视点镜头最终又速摇显露出主人公,摄影机在此灵动而狂乱,既介入又疏离,与主人公的纠结心理相得益彰;此外,几无全景与大远景镜头,限制性的影像与狭窄化的空间亦突显出主角所受的外在束缚。3.通过身体性、语言性来呈现移民与流亡者的两难处境:身体成为谋生工具/色诱灵方,却也在西方的想象性凝视中被钉死为异域的他者之驱;无法分辨外语中的同义词,永远无法真正融入他国异乡,而对母语的绝然弃置又使自己迷失于无根之荒原。4.荒诞情节恰似内心外化:办公室纠缠角斗,地铁强行秀身份,撞不开的门。(9.0/10) |
|
首先,这是一个关于自我身份认同的故事。一个想跟自己的母国脱离干系并融入异国社会的人,绕不开的核心议题就是身份认同,可是,你想抛弃的旧文化你未必真的舍得抛弃,你想接纳的新文化你未必真的能够融入,语言、文化与思维在此三位一体,也让全片先锋抽离的叙事方式得以黏合在一起。然后,一脸呆萌的男主角可能是个泛性恋。本片两男一女的配置从开始就会引发观众预期,男主与男配有着言语上的暧昧,男主与女配有着身体上的撞击,但是本片既不存在性取向议题,也没有浪漫爱情。或许我能给出的一种理解是,男主在没有做到身份认同之前,压根还谈不上对自己性取向的探索,我是谁比我爱谁更为基本。【香港文化中心】 |
|
一个关于“身份”的寓言,关于犹太人,也关于当今欧洲,退伍士兵离开以色列无疑是对以色列穷兵黩武和狭隘民族意识的反击,他要拥有一个全新的身份,在巴黎,打开字典,说出最地道的法语,但他仍然被困于迷宫之中,那些过去的记忆,伴随着《特洛伊》中赫克托耳的故事,欲说还休,在以色列移民和法国人之间摇摆,三角关系,高唱《马赛曲》和重新说出希伯来语,文明的假面之下,当下欧洲的危机,不仅是话语与现实的落差,更是内心偏见与狭隘道德的共谋,拉皮德在巴黎完成了对祖国的对话,以色列越来越成为了一个孤岛,压抑的、沉闷的、禁锢的、堕落的,交出自己的语言,交出自己的行李,交出自己的身体,最后呢?他仍然不属于这里,婚姻也不能赋予身份,大使馆同样不能,只有带着自己的故事离开,那扇门永远地对他关闭了,里面的自由、平等、博爱也只是伪装 |
|
影片开宗明义,摘掉一个偷窃行李的镜头,不去追问谁犯下的过错,只是单纯追寻一个“一无所有”的移民的身份认同之路。导演由于自身跨文化经历和移民背景使他对法国的社会病症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对于“身体”和“语言”的象征性指涉以及附着在三角恋情背后的对待移民的暧昧态度都是相当有意识的艺术表达,既有拳拳到肉的力量,也有哲意深微的思索,是移民题材的精准呈现。 |
|
A / 超验感不再由大幅度的“舞台×电影”双生而达成。前者被嵌入各个微观的生活场景中,摄影机不仅直接与之冲撞,更直接产生多次方的“共鸣”。这种“共鸣”已然不仅作为人物状态以及人物互动的存在方式,更是在形式被提炼到“零度”之后,直接作为电影摹仿的幻觉、一种人物生活状态整一性的假像而存在。当最终Yoav犹豫着无法走上舞台时,两者的谐和才彻底崩塌——如此拉皮德,却又仿佛是拉皮德对自己的辛辣嘲讽。 |
|
本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继《系统破坏者》之后另一部主角衣服出彩的影片。个别场景确实很令人回味,但没别的感想了。3.5 |
|
一种行走的眩晕,类似POV的主观镜头,摄影机模仿了人物的眼睛,伴随着法语单词的murmur,暗示着观看者正在感知着某种处于生成之流中的身份,巴黎成为被观看的“他者空间”;丢失的行李意味着身份政治的崩塌,以及与国家历史,自身历史的解域。
解域同样也将寻求着建域,自我的消失永远是“少数群体”的愿望,但是这个空间却充满着反向建构性——持续不断的“过去”之幽灵,手机,电脑屏幕,以及“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对于其以色列身份的确认,当摄影师要求他用希伯来语说出淫秽的话语时,这是一种形而上的“强奸”,插入的主观镜头令观看者与Yoav分享着这个诡异的镜头,隐藏在Ipad后面的可怖大他者,《同义词》几乎是围绕“无法建域”构成的卡夫卡式文本,与政治无关的是:他者空间注定是一面拉康之镜,弗洛伊德之梦,而非生成之高原。 |
|
《同义词》之于《警察》正如Yoav所习得的之于任一种语言,组织形式不断对表象复刻重组,内里彻底剥离所指只剩下躯壳。政治、身份可以是一切的同义词,被字典、被课程、被主人公、被导演、被观众复制粘贴,在语境的缺失中被冲撞。《同义词》之于《警察》正如Yoav所习得的之于任一种语言,组织形式不断对表象复刻重组,内里彻底剥离所指只剩下躯壳。政治、身份可以是一切的同义词,被字典、被课程、被主人公、被导演、被观众复制粘贴,在语境的缺失中被冲撞。《同义词》之于《警察》正如Yoav所习得的之于任一种语言,组织形式不断对表象复刻重组,内里彻底剥离所指只剩下躯壳。政治、身份可以是一切的同义词,被字典、被课程、被主人公、被导演、被观众复制粘贴,在语境的缺失中被冲撞。 |
|
电击般的体验,一切都被变幻的摄影机韵律注入了强大的主观力量,气息和步伐皆完美到极致,却又能健步如飞般展现冲撞的渴望。 |
|
躁动不安分的镜头下,人物的每次登场都可视为一次对“平静”的闯入与离开,因此情绪的表达方向都是暧昧不明的,从精神上的入侵到床笫之欢,电影尝试从所指角度出发来无限制地扩展能指,由此男性身体便成为不可缺少的陈列物品,通过耳机(耳朵)、灯光(眼睛)、叫喊(嘴巴)等感官体验联结起边界与性向两组概念。但同时,男性通过自我麻醉短暂地实现逃离,却没有勇气直视文化,这使得情绪的流动痕迹逐渐清晰,而正面交锋的失败让男性不得不把身体作为最后武器用以抗衡,未曾料想社会系统早已摧毁机能使身体沦为hamartia,就像其崇拜的赫克托耳一样,免不了注定的悲剧收场。 |
|
這也是一部毫無隱喻,特別露骨的戲,即便在柏林系,內核也和畫面一樣,全裸氾濫,只差把對白改成橫幅掛起來了。它的內核沒能大於它的觀照,不過因為導演的膽識——不是講內容,而是那種詭異的荒誕,從強烈的黑色幽默和同性暗示到膽敢冒犯一切溫情主義的無所不為——讓這部戲猶如過山車,在人道主義和難民議題,身份認同的平面飛越翻騰,凝練度和內涵都不見特別的情況下。整個創作很麻辣,極具挑逗性,也算是特立獨行。 |
|
這跟美術館那些你瞥一眼就走的東西有什麼兩樣,只不過你有了一些知識,拿來分析它,發現它標新立異,你就覺得它厲害了,可是,你的身體有回應嗎,它除了給你智力上的優越,它對社會有任何價值嗎?我搞不懂文藝青年了 |
|
3.5;抛却母语与种族身份,赤身潜入以“言论自由”标榜的法国大革命遗风,词语是抵达外界沟通的介质,而身体才是实现融入的容器。主观镜头切换到他者凝视,以及快速晃动的镜头,均有一种抽离肉身的脱壳感——肉身已置异邦,而精神上的割离却要艰难漫长得多。以一种接近隐晦而幽默的方式呈现批判虚伪与自私,21世纪的犹太人的处境同一千年前殊无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