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苦的边境与无尽的流亡。1.聚焦难民题材,深揭后冷战时期的少数族群之苦楚,安哲的政治关切一如既往。2.跨不过的边界线,唯有遥望对面的军事禁区,如鹳鸟般兀自独腿站立,生与死之间仅有一线/一步相隔。3.发生于安哲影片典型空间——小酒馆内的男女对视,如此漫长而深邃,却终究无法弥合心灵间的鸿沟。4.在吊车起重臂上缢亡的男子(想及[尤里西斯的凝视]中吊起的列宁雕像头部),恍若承担起了所有历史的重负。5.隔着界河的婚礼,悖谬式的超现实笔触一如库斯图里卡。6.又见标志性的黄雨衣人,连接并修整电话线杆的仪式性收尾。7.失踪的政治家变成了另一个人,但那个风筝的故事依然没有讲完:在撒哈拉沙漠,所有人都抓住风筝线飞向太空,寻找新家园,有的人则带着人类所写的全部诗集。8.“有时候,为了听到雨声背后的音乐,人不得不沉默。”(9.0/10) |
|
安哲片子的魔力在于:你很可能看不懂他要表达什么,甚至不一定有耐心看完。但总有那么几个神来之笔的长镜头让你难以忘记。止步边境线、酒吧里少女的深情注视、河岸上的无声婚礼和结尾就是这样。调度已出神入化。关注政治影响下的难民。DVD自带字幕之烂让我难以忍受。还好射手上有网友翻译的优质字幕 |
|
1.世纪末的绝望,无声的婚礼,苦涩伤感的追寻。没有答案,没有尽头,没有笑容;2.人生在万人簇拥中消失,爱情在甜蜜时割裂在绝望中结合,而追寻,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内心一个答案;3.往前一步是死亡,却也是勇敢和爱;4.看完安哲的电影总会在心里默想,真正的电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
|
安哲的宗教观其实透露给我们一个重要信息:他并不是一个伟大的影像诗人,而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因为《永恒和一日》在他的眼中没有区别,所以你在他的电影里本质上是体验不到历史感的。他的伟大之处在于,总是能用镜头语言凭空塑造出一种史诗感。尽管他的电影里总是设有客观视角,然而他的镜头却是极为主观化的。「导演」的痕迹无处不在,你所看到的都是他想要让你看到的。在这部虚实交织的作品里没有什么对于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所谓「末世感」只是源自人之最基本的存在主义危机。遗憾的是,时间在《鹳鸟踟躇》中根本不是一条流动的河,而是一条阻碍人与人交流的固定边境线。被困在此岸的作者最终在云端架起了一座桥,但这幅美景终究是荡漾在水面上的梦幻泡影。因此,这位文艺青年的政治主张在变幻莫测的政治舞台上必然是以「失声」收场。 |
|
和新娘的初见、河边婚礼、最后的电线杆和天空都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场景和调度,国界这种人为划定的可笑之物造就如此的时空悲情、而又要越过多少界限才能到达“家”呢?本是必死的人类却在短短的一生之中以社会之名制造无数的麻烦和难题,而将这些具体境遇中的难题转化为诗,便是艺术的神迹吧。 |
|
世纪末的忧郁,世界主义的安哲。最初火车上的剪影神似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时候,为了听到雨声背后的音乐,一个人不得不沉默。” |
|
#2800. [2012-02-23]初看四星:国境线和国境河,一个直接的关于后冷战降临的故事。放弃了身份的人,迷失在身份中的人。跨国境的婚礼。电视的介入,电影的自反。让娜·莫罗和马斯特洛亚尼那饱经风霜的容颜(再对比一下[三分钟]吧)。| 2022-08-20北影节重看。还是值一个四星,以及看了看当年戛纳片单,给个奖也不过分的。用了一点政治电影的类型元素,有点意思;电视媒介这个事其实又让我想到杨索80年代后期几部作品。另外这部片子开头处理的就是《另一片海》的难民问题!开场地点就是安哲去世的那个港口!以及这部片子应该是对安哲的签名符号“黄雨衣”阐释最充分的一部了!片子有不少名场面,不过还是有点不节制…… |
|
鹳鸟的踟蹰是想越又不敢越过国境线的一只脚。看过的几部安哲里,故事内核都格外简单,无非是肉体或精神上的异乡客寻找身份之旅。只要稍微有一些戏剧冲突其实很容易进入:因为相较于殚精竭虑地构建出一个异质化的时空,安哲电影中的长镜头更多时候仅仅用于表示日常时间的流逝,通过长镜头的缓慢摇移和鸟瞰视角提取出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和神性。这展现了一种专属于天才诗人的敏感,极少数人才能拥有这种天赋,也正是它赋予安哲电影独特的迷人气质。将一切花哨技法减到最少,才能凸显自然的诗歌力量,可以说这是最高级的一种诗电影。结尾有些泄气,不如想象中好,遂减一星。 |
|
“把我遗忘在海边吧” |
|
12th BJIFF No.17@小西天。1.反向奥德赛:奥德修斯不是返乡而是出走,珀涅罗珀也否认了他的归来。2.镜头尽可能推远,也无法看清河对岸新郎的脸。河水横流水声像落雨也像啜泣,婚礼静寂如葬仪。“有时候人不得不沉默,才能在雨中听见音乐”。安哲的婚礼好悲伤,有点想念库斯图里卡。3.结尾架设电话线的人象征一种打破疆界的可能,仔细凝视,他们的双脚也一高一低,如国境线上踏不出那一步的“鹳鸟踟蹰”。 |
|
【让我仿佛穿越到了悲伤草原】总是,有个什么人可以说,这是我的,但我,没有什么东西是我的,有一天,我是不是也可以这样骄傲的说,你是我的?我很绝望,请把我忘记在大海深处吧。 |
|
在旅行的时候到来一定不要忘了那个,风在吹拂着,你望着远方。月亮的光会照亮逃亡中的我们。 |
|
片没补完,不知这是不是安哲情感力量最强大的一部?隔着河的无声婚礼令人落泪,原谅我现在暂时什么都说不出😭 |
|
被迫流浪和背井离乡带来的忧伤是难以用沉默、哭泣和死亡来抹平的。就像被吊在吊车上的那个人,就像希冀月亮死亡的那个人,就像河这岸难抑悲伤的新娘,无人能逃脱这种忧伤。边界是无意义的,残酷的人赋予他们意义,它们原本不过是一道漆、一条河、一片海。我们束手无策,可晚霞红起来了你看见了吗 |
|
边境上的绝望之谜。结局美到飞! |
|
雨雾/河流/手风琴/舞曲/婚礼/边境/寻找和淹没人海,以及后现代主体的不确定性与个体的迷失,安哲将熟悉固有的符号印记统统整合构成一曲浅唱在世纪末的哀歌,感染着每个用心倾听的观众。他尝试告诉我们:不管你是否爱自己的国家,都难免成为它的一部分。学会面对,比如带着微笑地进行回忆。 |
|
把五月份写的旧影评全删了,之前写的是什么玩意...有的电影确实不在大银幕看高清晰度的版本,就等于没看。更何况我之前看的那个版本,连字幕都不全
“他们翻越边境来寻找自由,却又在这里树立起新的边境”边境其实从来都不只是在地图上,更多的,是在那些持有不同理念,共同高喊着“我们必将胜利”的人心中。巴尔干近百年来都充斥着冲突与苦难,世纪末和现在又会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始终都存在,我们又何必假装它们只在世纪末出现?
但就算未来的前景惨淡,安哲也还是仁慈。他还是在影片中为我们留下了希望。
“有的时候我们必须安静,才能在雨中听见音乐声”就如那走出议院泥潭,隐居于世的政治家,出走,走出这持续百年的伤痕与苦难,站在世界之外回望那无声的婚礼,或许才是新世纪真正的出路
BJIFF 2022.8.20 天幕新彩云
|
|
国境线上的limbo。家/国/人。几个10分钟长镜头都他妈跟行为艺术似的。人间蒸发之男是常写常新的谜团,这个马切罗或许不是夜的马切罗但这个让娜可不就是夜的让娜吗!她那段独白一出就感动到哭,安哲是《夜》的真爱粉。 |
|
人物都太符码化了,政治家,记者,少女,孩子,都有直白的意指。某些场景导演控制得太过分。最后一幕是天才之想。 |
|
不如《雾中风景》打动我,依然是充满了安哲家国历史与政治的隐喻,说是隐喻,近乎明喻,电影美学上已经非常成熟了,世纪末的忧郁,这种状态也很现代主义,河流两岸的婚礼,边界线的象征意味。了解安哲,必须得对现代欧洲和希腊政治有所了解。 |
|
安哲所有电影都可以总结为
“死亡搁浅”。 |
|
这是安哲的“看不懂”之一。隐喻的东西太深,想表达的太知识分子趣味。因此缺乏通俗性。对这部我基本上是无感的。它似乎是关于难民话题的一篇影像论文。与同是难民主题的影片相比,我喜欢达内兄弟的《一诺千金》更多一些,很简单,看得懂,更通俗,通感更强烈。电影如果获得不了通感,就变成了对装逼秀的旁观。——通感与“看懂”还不是一个概念,有些看不太懂的片子,也能获得强烈的通感。比如塔可夫斯基的片子。 |
|
已经超越原始话题了,不仅仅是国境线,更愿意看作一个冥思之人对一切界限产生的嗟叹。安哲罗费尽心思的每一个长镜头调度,都像是一场巨型装置艺术,绝望的气氛,跟他一贯的阴冷色调“一拍即合”。 |
|
重看于siff@环艺;堪称完美!寻找过程类「尤利西斯的凝视」,桥上相遇类「琴声如诉」,隔河婚礼类「哭泣草原」,最后一幕黄衣人屹立于高高电线杆,美!一日见莫罗阿姨两次,果然气场强大,也唯有马斯楚安尼与之匹配了。
|
|
倒序看完巴尔干三部曲,忧郁丛生的世纪末。太一样,目光凝视缓慢如诗行流溢,不断地逃离与寻找永恒如一日,河流淌过弥散于雾中的风景,吊车上高悬的尸体如石膏沉默,无不是安哲味道;也太不一样,伴着手风琴乐声的蹁跹舞步、永隔河流两岸的漫长婚礼,给巴尔干平添几分索拉纳斯镜头下阿根廷的迷幻魅影。 |
|
7.0/10。记者男主来到希腊边境,在这里目睹了从各地来希腊的难民们充满悲苦与挣扎的生活。故事主题是对「以地理位置/国界划分identity的合理性」的思考(但整体的思考太模糊不清晰系统,也导致时常沉思这个主题的男主的角色形象没立起来)。影片大量通过高水平浸入式长镜头制造「少即是多」的深邃情绪体验(方法论上和贝拉塔尔一样很塔可夫斯基),但作为角色导向型电影本片对角色的塑造近乎为零,扣2.5。 |
|
边境线那头的士兵:mdzz |
|
鹳鸟踟躇,进退两难,跨过边境又是边境,新人男女隔着大河沉默结合,可鸟儿究竟因何要在这条虚构的线跟前停止扇动翅膀?像鸟一样独腿站立的人究竟又为何要给自我设限以至于不敢落下抬起的脚?电话线沿河拉起,我们能否彼此听见?「有时候人不得不沉默不言,才能在雨中听见音乐。」酒馆里男女永恒般的对视、婚礼,安哲的神迹显现。 |
|
“巴尔干三部曲” 1//世纪末的忧郁。好像天生就有在细微生活中捕捉美的能力,每一个分钟都好美,婚礼的场景特别超现实,看到最后的时候震撼到起鸡皮疙瘩。绝望弥散在每一个角落。 “将我遗忘在海边吧,我祝您幸福健康”。// 14.10.26 一晚上重看了这部和永恒与一日,太要命。 |
|
中心人物始终有一种向内的孤闭倾向,外在的旁观者始终保持一个疏远的状态,不会与主人公发生故事,好像是一种自然的疏远,这种感觉给人一种很强的心理上的距离感,加之整体都非常淡,一种不被注视的又有点舞台剧式的忽视感,最后一个长镜头叹为观止,被禁锢的年代与不可能的爱情、不自由的人生、无希望的未来构成了一段个人与民族的悲情史。 |
|
踟躇的内在是一种凝固态,向外则如同爆炸,这个祛中心的模型诗意地展现了绵延,如果说我这个说法太过傲慢,就说是绵延在借此向世人表演吧。越过线之后确乎不再是希腊,但希腊不是世界,如此,那条线便形同虚设。 |
|
安哲看得我最绝望的一部。人都是一样,每个国家、城镇都一样,每个时代都一样。人是不会学乖的,没有义人,没有未来,世界不会变好了。我们无从来,无从依,无从归;我们会不断创造“边境线”,彼此相恨。世纪末不是终点,没有末日是因为末日永恒存在。
btw,除了黄雨衣,他很多部电影中都有导演、记者这样的存在,这部中更是借角色口直接说只是记录,“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可这怎么是不在乎呢,这是太在乎了,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去记录、去思考。但他又太智慧了,智慧到吝啬讲完风筝人的故事,要你自己去找这个故事的结局,要你自己去总结人本质无望。 |
|
「身份」在本作中成为一种迷思,相对应的是「国家」/「国民」以及「国境线」强行为人烙下的印记。「究竟要越过多少道边界,我们才能回到家」是安氏电影中反复提出的问题,主人公无数次梦回自己的家庭/家人,又一朝成诀别。「勿忘別離期,極目孤鴻遠」更是一种近乎绝望与绝情的叹息,却在当下获得更深的共鸣。 |
|
有时候很能理解杨德昌为什么讨厌安哲,堆叠意象形成的诗意与表达上的含混不清真的只有一墙之隔,于是一个原本态度诚恳的艺术家,也可能给人留下“满嘴谎言”的印象。安哲对宏大主题和镜头设计实在太过痴迷,但他对于叙事的重视又远远不够,所以整部电影都是由一些散落的诗句(或呓语)拼接而成的,它们精致而易碎,缠绕着浓重的哀愁,却无法换取我心中长足的感动。无声婚礼确实是一个浓墨重彩的情感段落,与费里尼和库斯图里卡的热闹形成巨大的反差,那悲伤无可排解,如浓雾弥漫在生命中。 |
|
戛纳的灰暗调调,艺术的电影和不能开心的电影。移民问题到今天都是欧洲主要问题。没人研究下题目为什么叫鹳鸟吗,这本来是民间传说里的送子鸟,是不是移民被现代国境挡住漫无希望的死寂的等待,所以连送娃都送不出去了才踟躇。(想多了科) |
|
雖選用了希臘紀錄片導演的視角,但刻意淡化了他的國籍身份,甚至使用大量外語避免國家的角度、或通過強調特定歷史階段來美化或醜化某一國家的企圖;他還不讓他人之言替我們發聲:在深入歷史紛爭的過程中,導演沒有發表任何畫外音評析,逼我們直接置身於難民的存在狀態,沉默、煎熬、被折磨、行屍走肉,黑色的直升機和大輪船繞著幾具在海面浮沉的屍體盤桓,新郎和新娘隔著洶湧的邊界河遙遙相望。等候室各民族間的嫉恨和攻訐是影片的副標題—穿越邊界,以為能尋找到自由,卻製造出了新的邊界。失蹤政治家是他對身份模糊性的詰問。疊起原來的演講稿、“有時為了聽到雨聲背後的音樂,大家都要沉默著什麼也不說”-聽生命本身的旋律,即心跡。人為劃定的邊界真就能代表國家尊嚴、乃至非黑即白的互斥?跨過这条界限,又因民族身份刀兵相見流血漂櫓,意义何在? |
|
基本上就是一幅幅画加上两幅画之间必须的运动…火车平移过的画的序列(“流民图”画展?)、监视器里双层嵌套的画,要不是为了一套森严陈腐的诗歌制式,何必把叙述苦难分离的乱象拍成故作优雅的仪式?除此之外声音缺乏想象力,弦乐、流水、教堂钟声,唯独少了的是“流民的声音” |
|
美到无以复加,痛到灵魂出窍。安哲镜头下地缘政治时空撕裂的幽灵与隐喻:哭泣的鹳鸟、阻隔的河流、分离的恋人……仍在今天的欧洲无奈悲伤上演。电影资料馆安哲回顾展2023.2.25 |
|
希腊的国境线,是外国难民的保护罩、同时也是外族人民与故乡的切割刀。身在异乡总是倍受约束,在“等候室”村庄里大量来自阿尔巴尼亚、土耳其、伊朗、保加利亚、黎巴嫩、叙利亚等外族汇聚,等待获批得以通往“别处”(更西方)的乐土。这些人就像鹳鸟,大迁徙到环境好的地方生活,却总怀念故乡,年迈了总想回归故土,他们踟蹰。他们在电线杆上挂着,在树木,塔基,吊臂上挂着,就是休息的候鸟 |
|
1.故事发生在国界边境,联想到《共同警备区》;2.吊车上悬挂死亡男子,有人联想到《尤里西斯的凝视》,而我则是想起《黑猫白猫》;3.“有时在雨声的背后,为了能够听到音乐,大家都沉默着什么也不说。” 4.国界两边,河流两岸,又一场会让我留下印象的《无声婚礼》;5.就目前看过的五部「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导演电影作品而言,一般情况下更喜欢故事性强的剧情片的我或许无法大爱上他,但他还是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更受我个人的青睐。 |
|
边界都是人为划定,国家之间的边境需要标志线提示,人类身份的边界存在社会属性区分,所谓世纪末1999年12月31日也只是创造出的一个临界数字仪式。我们需要跨越多少条边境,才能抵达自己的家园?
作为调查研究对象的马斯楚安尼,开始只出现在沉默的远景和过去的录音里,直到影片一小时后才真正出镜讲话。男记者和那个姑娘也是在无言的久久注视间开始故事。从揭秘调查类型化入题,后半逐渐模糊化因果,否认推测身份的结论,不提失踪后的二次旅行,未来的行踪继续众说纷纭。穿黄色雨衣的电线工人们搭建起漫无止境的传输电缆,爱与电波是可以跨越边境的吧。 |
|
移民踟躇在边境,犹豫着离开自己衰微的祖国;政治家在动荡局势前踟躇,眼看信念分崩离析。镜头一贯克制,如雪景寒冷深邃,片末远景积蓄全身力量,为这场游民沉思录画上句号。 |
|
领先2010s开始泛滥的难民题材电影20年,可以说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反思。不拘泥于难民问题本身,而是更深入的探讨了国家、民族,以至于各种观念共同体之间人为形成的边界。正是这些边界将人以群分,无法相互理解。而人类的历史本质上就是各种观念共同体冲突的历史。安哲由此进入更加宏大、抽象的三部曲写作,以其悲悯之心成就了大师之名。 |
|
#2022BJIFF##纪念安哲#“有时候人不得不沉默不语,才能在雨中听见音乐。”其实Marcello也可以圣洁如先哲,同流合污不如隐匿世外,忘掉记忆告别一段过去,不仅是因为对现实感到失望。边境三部曲之一,希腊难民群像揭开差序不平等的世界真相……影史最震撼的神结尾,边境线上无声的一场婚礼,隔河相抱的青梅竹马,被无情辜负了的伤心人。如候鸟一样踟蹰不定,天地渺渺沟通太难,那群身着黄衣的工人爬上电线杆,如同在修建直通天际的巴别塔……聪明的,我们的明天会变好吗? |
|
5+ 这是真·金棕榈级别。长镜头超越杨索,没声音、有音乐的安哲有点无敌。从群像走入个人,从本国走出边境,政治固然一直是让人失望的,但安哲并没有就此放弃。渺小个体是这个世界的出路,从来如是。“我很幸福” |
|
鹳鸟本应翱翔,奈何踟蹰张望!列车上的难民,世纪末的预言,隔河而望的婚礼,永远走不出的边境,结尾无声长镜,无一例外都展现出了一种归属感的缺失…连看安哲三部作品,其中对于人及其归属感都有极具深度的表达,诗意的影像中夹裹着对故土的依恋和对人性的关怀,安哲已经成为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了… |
|
没太看懂,但能在巨幕厅看完也算了了心头一愿。散场时很饿,在附近随便找了家店去吃披萨。一进去竟然有很多西班牙人(还是葡萄牙人?)与中国人在狂欢。他们随着音乐起舞,举杯,欢呼,越过电影中的边境线,打破了所有的压抑与隔阂。这个小酒馆如此快乐,好像世界上从没有过苏联解体,没有过柏林墙,也没有过新冠疫情。这是头一次走出影院,反而因为眼前的生活高兴了起来。 |
|
苏联解体后的世纪末预言,又像是安哲自身电影、心境的推断和延续,永恒的雾气,巨大的静默,人与人分食三刀冬寒。边境是由始至终的在场者,这次成为庞然的主角,交错出颠沛流离者几近麻木的死寂,他们偶尔炸爆裂出鸟类的悲鸣,更添枯索。无处为家,上帝抛弃的荒野就是归宿,那场隔岸而治的婚礼,从仓皇但理应欢腾的寂静里,泼洒出失贞的圣洁,一如片头那个男人,木筏托起录音机,歌咏着令身体躁动的满月,却不知爱去往何方。Gregory以媒体与个体的双重身份穿针引线,投射在马斯楚安尼角色从政客到难民的模糊性、断裂性,不是凉梦一夜,而是现实一种。回头再看海报,梦里也找不到这彻头彻尾的穿越自由。四星半。(一直以为《永恒和一日》《雾中风景》背景里的骑行者穿着黄色雨衣,但似乎是这里线路检修工的防电制服?)#北影节12#19,资料馆 |
|
踯躅:再一步便身处别处。长镜头:1六节车厢六个家庭,沉默带领我进入新闻的最深层。2河岸的婚礼,河流的界限阻断爱情,众人沉默,新娘新浪分别将头巾和黄花抛入河中。3酒吧凝视。《世界末的忧郁》:共同体理想的幻灭,割裂,“恐怖是夜晚流动的河水”。希望:黄色工人包括老政治家爬上高杆修电话线 |
|
只要跨过去一步,就一步~~~~ 没跨,当然你还是安哲。就像是边境的瞭望者,他的眼里只有深邃和苍茫,他沉思,又关怀了历史和现世。他的悲怆和苍凉,导出了沉重的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