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倫和他身處的時代一筆帶過,迪倫和他的私人生活濃墨重彩。攝影機熱衷在主角唱歌時反复懟到周圍角色的臉上來傳遞「你的音樂令我沉醉 or 痛苦」的信息,這鏡頭語言放在好萊塢都算是爛俗了。 |
|
自弹自唱的甜茶,对于复刻不情愿被困在固定类型中的迪伦有一定的互文意义。音乐传记片太是曼高德的舒适区了。 |
|
歌唱得都不错,但只是流水账地把名曲串联在一起,配上不痛不痒的三角恋。背景中暗示的时代变迁在贫瘠的文本里显得可笑,人物弧光也很难让人共情,甜茶明年再战影帝吧 |
|
[AMC Eastridge 15] 全场几乎都是老年人。落入音乐传记片俗套: 音乐串烧 |
|
3.5、平安夜點映簡直老年人專場、、、突然覺得bob dylan是極少數傳記片個人生活極度清水的音樂人了😅其他演員都還好、joan baez太有魅力了!突然get了為什麼是這麼多人的女神、老一代人音樂人裡bob dylan也算近十年裡還會出現在大眾視野裡的、包括之前參與錄製hes funny that way |
|
还是喜欢真正unknown的那段时期……
后面成名之后整个质感都变了😭
甜茶演的不错啊连唱腔都很像!依稀记得二零年刚粉上茶的时候 他就已经在看Bob的传记了!将近五年后终于看上啦 给甜茶打五星🥰前半段我特别喜欢 质感好音乐也好 上世纪纽约的那种vibe也好带感啊 应该会找时间再看一遍?后半段感觉就戴着墨镜走来走去不知道在干嘛( |
|
3.5 分. 提摩西不行,配角记住了好几个,就是记不住他,诺顿那个角色都比他好。最大的优点是音乐很好听,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鲍勃迪伦音乐的魅力 |
|
能在一部2024的电影里听到这么多迪伦的歌已经很满足了😭 |
|
对我来说最大的遗憾是几乎没有展现那个时代和他的音乐之间重要的关系,只是在电影中作为背景轻描淡写带过了。电影整体对于他的音乐是展现得很好的,而且真的做到了用音乐讲故事。爱德华诺顿虽然是个xxxx但是演戏确实是非常不错...以及我小时候是不是太傻了点我一点没意识到joan baez和bob dylan之间的关系...*facepalm* |
|
Is this really necessary? |
|
故事讲得好烂,看完只觉得Bob Dylan是创作很天才但有青少年病的asshole。歌还是好听的 |
|
影厅里听茶唱歌感觉非常美妙 |
|
看着Timmy咬着后槽牙学Bob Dylan说话两个半小时看得我坐如针毡,随后我立刻去翻采访,本人说话正常点,不过那种吞吞吐吐说话不清的感觉学到了……好无聊的电影,我对Bob Dylan一无所知,看完电影后除了知道Bob Dylan脚踏几条船,对于音乐创作坚持自己非常叛逆,其他依然一无所知。歌不是我喜欢的,当年看Girl from the North Country也是从头睡到尾。 |
|
这叙事不只是平庸,而是故事本身都没讲好啊。人物塑造没有什么弧光,甚至不如去看之前那部《Don't Look Back》的纪录片更能了解Bob Dylan的真实性格。故事方面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每首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都没有深挖,所有重大事件都是流水账似的一笔带过,连Go Electric的最后一幕也没有充分铺垫。听歌倒是听的挺爽的,没想到电影里这些歌还真是甜茶唱的。#AMC Century City |
|
这片真是trying so hard给甜茶造神但感觉也没造出来 有些脱离时代大背景全部都轻描淡写 始终不够完整 |
|
音乐类的传记片总比其他传记片更容易打动我,几段Bob Dylan对着Woody Guthrie的弹唱我都止不住流眼泪。前半段有点一般,后面越来越精彩。这部电影适合点一杯烈一点的鸡尾酒,前半段跟着音乐摇一摇,后半段酒劲上来后彻底融入rebel spirit。 |
|
喜欢艾莉范宁角色的感情线,她带迪伦参加protest,鼓励他唱自己写的歌;当迪伦在Newport对着台下的万千观众唱风中摇滚的时候她的凝视坚定又悲伤:他的音乐、才华和桀骜不驯,终究不再只属于她了。舞台上全新又陌生的他,多像一个complete unknown |
|
有点一言难尽,落入了我最不喜欢的那种传记片模式的窠臼,试图展现一个丰富的Bob Dylan,可是音乐、爱情、政治...每个方面都沾点边,但每个方面都不出彩;人物也是有点纸上谈兵的意思,唯独甜茶跟Elle Fanning的这条线让我动容了一下。以为导演可以重塑《与歌同行》,哪知道更让人看到了华金塑造的Johnny Cash有多好。 |
|
音乐传记片都是为了冲奥。看电影感觉就是甜茶本人而不是Bob Dylan。 |
|
why bother? 搞个演唱会重映不比这强八百倍吗,只能从真人上些微借点光 |
|
真的好喜欢60年代的纽约 |
|
按照时间跨度分为前后两部分,走进民谣和告别民谣(今后霉霉传记体电影可参考走进乡村和告别乡村)。剧本其实写得并不好,前半部分穿插的诸多历史事件蜻蜓点水,后半段以newport民谣音乐节为时间线,却没有讲清楚迪伦转变风格的原因和动机。各个角色也是走马观花。甜茶这是要当小小李子吗,演这种人物传记电影,却丝毫看不到角色的成长变化。 |
|
Didn't you? |
|
@AMC lincoln Center 像看了带解说的演唱会,不喜欢甜茶版本的Dylon,难以想象Dylon当年居然是如此的jerk且唱歌难听。有点像是摆pose而眼里缺乏睿智的灵魂。/Joan的演员唱的很好,但是跟Dylon在一起姐气太重/导演让Suzie演成一个中西部傻妞儿毫无东村气质,我总能想起来一帘幽梦/旁边坐了很多当年的silver hair 迷妹带着丈夫和老姐们儿一起全场k歌/饿晕了从电影院走出来看到UWS街道感觉电影还没结束 |
|
电影进行到中段时意外地好看,茶渐渐适应了迪伦这个persona,导演也没有试图解释天才的运作机制,而是用某种庸人视角来旁观迪伦——导演不是天才,即便是天才也很难理解其他天才,但普通人面对天才时的态度显然可以被呈现(所以Suze、Pete Seeger和Joan Baez在电影中都有属于他们的动人时刻)。可惜这个视角在最后一幕里没能持续,而茶显然也驾驭不了爆炸头时期迪伦的爆炸气质。我们的时代终究只能批准这样一个PG-13版本的迪伦,要真正领略他的魅力,直接去看The Other Side of the Mirror足矣 |
|
主创对得起这满场爷爷奶奶的粉丝票嘛😅 |
|
今年甜茶看得有点多了,跟 Bob Dylan 也不熟,平安夜选这部其实有点犹豫的,看到短评里说大半篇幅都在唱歌,hell yeah!就来了。时间线到专辑 Highway 61 Revisited 之前,也就是 1965 年,对于我来说还是太复古了,台下的人为吉他插电而暴怒的时候我:干嘛啊?好好听啊!你们不喜欢吗?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实在是油盐不进。感情戏一般,take away 是他喜欢在贤者时间写歌并且不让别人睡觉,整这些还不如好好点题。特别招人喜欢的角色,目前不清楚人物弧光来自迪伦本人还是甜茶,但是听着歌,看着台下/录音室外面亲友笑得像老父亲一样,还是会嘴角上扬。How does it feel?愿你不必随波逐流。 |
|
没有展现bobby的魅力,也没展现出他的才华、也没展现出时代的背景,只有一个任性的男人和一段三角恋 |
|
Every time it gives a close-up on a character’s reaction scene, the movie gets worse. Best music biopic in years tho | 甜茶颜值又回来了 好会拍|strong 4 |
|
#12/18IMAXEarlyAccessScreening 平庸之作 从此片中看不到任何bob dylan的charisma 醉乡民谣是这片贵替 round of applause to monica barbaro, she’s stunning! |
|
After all, they are all my music heroes. After all, I have strolled down Greenwich Village. After all, they’ve saved me from the edge. Not dark yet, not done yet. |
|
比预期好,甜茶演的bob dylan虽然小身板,但是戴上墨镜顶个爆炸头,还挺像那么回事,毕竟也是大明星架子绝对有的。音乐很好听,心疼诺顿的角色 |
|
5年也不怎么长,但是什么都想拍一点就太贪心了 |
|
第无数次怀念《醉乡民谣》的一天。前半程老问题,Dylan金曲串烧+模仿秀,文戏很赶很肤浅。后半程讨论艺术家星光背后的孤独和自我追求,好很多。甜茶很有魅力,但除了道化服,和Bob Dylan不太沾边,尤其口音和音调模仿,拙劣刻意,全程难以入戏。反而Norton演个平和老艺术家更令人耳目一新。 |
|
午間老年人專場,Monica唱的太好了演的太有魅力了🥺,boyd的這個Johnny cash哈哈哈,電影劇情可看性就那樣吧但我是來聽歌的,小聲唱著唱著它斷了我還在繼續唱就很尷尬,anyway挺好的 |
|
欣赏不来,音乐、爱情、政治、时代变迁什么都想讲,最后什么都没讲好,还不如从一开始就选择一个点深入 |
|
12/18 AMC 18 IMAX提前点映。蒂莫西查拉梅这种含着金汤匙出道大火的票房金鸡,一路走得顺风顺水,总是让人觉得命运会在某些地方使绊子。这次演鲍勃迪伦,上妆后让我以为他的花期总算结束了,但一看结束的访谈,才发现是假的。总体上说电影还不错看,音乐表演全是演员原声自己完成的,结束后偷听到的观众评价总体上都很正面。个人认为最出彩的部分是Monica的歌声(见仁见智的像)以及范宁的心碎。比较不解的是这影片也不是通过imax摄影机拍的,上映的也不是imax的画幅,只有最后的录制访谈是imax的比例,感觉没什么好在IMAX厅点映的,正式上映后去看杜比就够了。 |
|
12/18 IMAX提前点映! 7/10…? it’s a vibe… 像一个两个小时的ensemble民谣音乐会,因为主要在靠歌讲故事。在想如果不是几乎电影里每首歌我都听过无数遍都能唱了(因为太熟了,让我突然把他们当作一个个叙事的独白有点困难)会不会觉得好看一点,其实也说不定。大家唱的都蛮好的倒是,Monica唱的和Joan Baez太像了,其实所有人都唱的太像了反而有点奇怪,再次因为对这些歌太熟了仿佛在看parody…… anyway, IT’S ALL OVER NOW, BABY BLUE 🎶 |
|
故事讲的就挺稀碎的 |
|
8/10。不刻意粘连宏大叙事,但也不刻意anti宏大,曼高德真正做到了去拍一个“个体”、只关注“小”。也是,年少成名的天才Bob Dylan哪来跌宕起伏式的挫折,沉浸在金曲的海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就好了,看似鸠占鹊巢的感情线也不是简单的书写,利用老片《扬帆》既呼应也暗示,如果忽略掉Joan和她的感情线,Bob和Sylvie之间甚至被拍得极有纯爱感(当然联系现实的话就笑笑),电影最后反而结束在了反高潮式的音乐会嘘声中(反正对于我一个不了解他生平的人来说挺反高潮的)。都说曼高德是行活导演,但偏偏是他这种“去作者性”使得本片看上去一点不会ego(拉踩一下老雷的《拿破仑》)(曼高德这样和格斯范桑特有异曲同工之妙)。三位配角演员诺顿、范宁和莫妮卡巴巴罗过于抢眼,甜茶反而中规中矩。 |
|
Christmas Eve满座电影,鲍勃迪伦的人生节选。好多好多的歌好碎片化的剧情。Cineplex.IV. |
|
好无聊的片子,Bob Dylan的生平是一笔带过的,背景是潦草介绍的,情感经历是大书特书的,而且搞的女的都像傻白甜一样。 |
|
流水账一样的传记 拼命学到了一些表情 学不了一点内在 很表面的还原 |
|
让他写出那些歌的时代背景一笔带过,一到私生活家长里短事无巨细,想到类似的拿破仑也是一样,看来最近流行狗仔式传记片,好像在银幕上看狗血深夜节目。多么可笑的二十一世纪,给曾经直面时代的勇者拍传记片,却顾左右而言他,连再现时代的勇气都没有了。 |
|
张小斐老师已经开始参演奥斯卡级别的电影了么? |
|
甜茶真的好像dylan,说话含糊不清演的真好 |
|
看完只想问导演你在干嘛?到底要表现什么讲什么,感觉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片中的音乐家我都有听但全程还是皱眉看完,是不是应该讲讲音乐上的influence,社会的时代的艺术的,一些戏是有这个意图但巨失败,以及三角恋的呈现,真不知道在干什么…甜茶像在上什么百变大咖秀,模仿得有点像只是很假,但歌唱得还可以 |
|
糟糕的创作取向,昏昏欲睡 |
|
NYE @AMC |
|
2024最后一部电影的标记留给最爱的提摩西!影片最多三星,多加一星给甜茶的演技和bob dylan的歌曲。剧情真的实在是太无聊了,全靠bob dylan的歌曲来串场。后来看了timmy和bob的造型对比,真的出神入化。而且居然后来是现场录音!总是能被他的演技打动,演啥像啥。还是我最爱的演员!elle fanning也很美。timmy在采访里说如果这个影片能让年轻人重新爱上bob dylan的音乐那他会很高兴的。回家就一直循环播放timmy唱的soundtr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