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自己的片子,我打五星。。。⁄(⁄ ⁄•⁄ω⁄•⁄ ⁄)⁄ |
|
导演一家人,一直有保存和记录家庭影像的传统(片中最早出现的素材是1997年),加上知识分子的文艺情趣,人物鲜活不拘谨,张口都能来上一段曲——已经有中国家庭很少见的乐观达然一面。尤其是导演确立了要创作的想法以后,对摄影拍摄的思考(机位、角度、构图),也令电影不乏美感。《四个春天》是家庭录像在这个时代,这个国度,所能做到的极佳案例。甚至对比《日常对话》,它来得更加随心所欲。父亲姐姐拍摄的素材(印象最深一段是父亲配了《水边的阿狄丽娜》),参与到电影成片当中,也仿若李珞《河流与我的父亲》的实践版。第三个春天的沉默,晦暗与情感凝重,也道出了生之多艰。中国人很少能记住三代以上的亲属,但对于从小陪伴,日常成长的亲人,一旦割舍道别,难免会有切肤之痛,正如每天春节,归家的燕子,总能唤醒相似的生命记忆。 |
|
母亲的超级能力,是听到铃声响起就知道是女儿打来。父亲的特异功能,是目送每个家庭成员远行都能庇佑一路平安。每年都要仰望燕子回巢,上山采撷春天,在空谷放歌,在田埂旋转。天井里落雨落雪,人世间有阴有晴。这俗世哪有什么超能和神功,不过是为她挂一旗白幡,留一双碗筷,种一点念想,等一轮春天。 |
|
纪录片直击穷山恶水黑社会是一种力量,记录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一种力量。我们的家庭叙事中很少见到这样豁达与乐观的父母辈,他们对生活中具体的一餐一饭一花一草一事一物真心好奇,真心感恩,真心享受。父亲无论遇到什么事,都笑着说“好玩得很”,看见红亮腊肠慨叹一句“安逸”,看燕子筑巢,看荆条发芽,吹一支蒲公英,这些不是文艺青年的摆拍,是来自真实生活中的点滴情趣,它本应是生活的本意,只是长久地被尘埃覆盖。这其中也有死亡和告别,甚至是最惨痛的那一种,但即便如此也是透亮的。这两位老人没有被时光钝化,没有被窘迫打垮,没有抱怨没有唉声叹气,过好每一天,生命都有界限与终点,所以意义是什么?不过就是盼树叶返绿,等燕子复归的这个过程。 |
|
日本有《人生果实》,韩国有《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我们也终于有《四个春天》了。辛波斯卡写“就让那些从未找到幸福爱情的人,不断去说世上没有这种东西,这信念会让他们活得较轻松死得较无憾”——是真的没错,毕竟平成的我们要上哪里去找一个会五六种乐器、会唱歌会跳华尔兹、会书法会视频剪辑、会修家具修电器、会种菜会养蜂、会做家务还超关心我的爱人啊!!! |
|
看哭了。倒不是说这片子拍得多么惊世(当然导演本来就是一枚文艺大叔&很棒的图片摄影爱好者,对影像有很强的敏感度,拍出一份质朴的诗意),主要是这对老人家太令我羡慕和感动了,这就是中国家庭最缺失的爱的教育啊,小时候梦想中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他们将岁月的苦难化为财富(生活能力极强,除彼此不依附任何人,对一切事物尤其文化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展现出超乎常人的乐观、豁达、坚韧与感染力,拍成连续剧我都愿意看。古稀老父自己拍DV学剪辑和后期太可爱了,十八般乐器唱歌书法才艺简直不要太多!姐姐病逝,但她还在他们身边。老照片和家庭录像有效拓展了背景信息量,同时也很抓人。个别处剪辑可以再精炼一下,但总体来说作为非专业出身处女作,扎扎实实不炫技,已经给我太多感动和余味了。 |
|
真挚的记录,有一对普通老人能遇到的欢乐:香肠熏得好,燕子回巢,邻人送来腊梅苗,「闹热」。也有一个中国家庭能遇到的悲痛,这些我的祖辈也有,但十多年来一直被大家刻意回避掉了。片子叙述极为简洁朴素,没有任何刻意的技巧。凝练了日常生活的韵味,又高于日常生活,这个家庭的生活自有旋律,就像那些餐桌边、山野里、病榻上、坟前、旧视频里响起的歌声。 |
|
最喜欢父亲兴高采烈地说“今年燕子又来了”,母亲:“我喊你爸少高兴一点,到时候这些燕子一走,心又灰几天。” |
|
家庭私影像,两个老人的生活态度很棒,特别让人羡慕。这样的故事会让很多感动,是因为,这其中的夫妻关系与生活态度,恰好是很多人不曾有,却又非常向往的。 |
|
共情真的是一种很高级的情感,无论悲喜都如沐春风,是燕子回巢的呢喃,是半亩方塘的春水搅动,是厨房的乒铃乓啷,是迟迟不愿挪步的送别,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噙着的泪,是用DV记录家庭生活的镜头。父亲这一代知识分子拿的起乐器学的来剪辑,即使年纪大了“每天也要为这个家做一件事”,母亲总是囿于厨房但总能笑呵呵地唱起旧曲,还经常地木楞停住想起亡去的姐姐。两位老人鲜活可爱,我也是第一次注意到我有时候竟然会错过这些身边类似的细小美好的东西,我突然懂了离别车站奶奶的驻足,懂了外公每次提前煨好的鸡腿,妈妈微信上时不时的关心和回家爸爸严肃又关切的谈话。冬去春来,花谢花开,蓬勃如朝阳上升,情似春水粼粼,踏着三部舞曲,哼着小歌,等一个一个春天来。 |
|
#FIRST#导演的影人头像真的不是来搞笑的吗?陆庆屹从豆瓣红人到纪录片导演,自述生活的家乡贵州地区是个黑社会地带,却能拍出如此柔软浪漫温暖的片子,全是源于对父母的爱。姐姐段落开始全场周围都是哭泣声,王传君章宇泣不成声,时间和画面都和导演本人一样真诚。 |
|
人无艺术身不贵,不会娱乐是蠢才 |
|
之前已经看过不同剪辑版本,以为会麻木,但看到放映的最终版,还是忍不住泪崩。这对父母实在太独特了,他们的日常生活透露出鲜活的诗意,也让我看到婚姻可以如此融洽。片中他们时不时唱起歌来,还有音乐、舞蹈和大自然的滋润,极有生活质地。开头收尾都很好,丧歌和击鼓声十分震撼,看完后余味悠长。 |
|
这个片子有多好呢?看完回家,放下包我就抱着我妈哭了一会儿。
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的坚强,每个爸爸都有自己的忍让。为什么我们总想把自己的日子过程别人眼里的样子,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诗啊。 |
|
劳作、闲聊、歌唱、出游山野、病、死、丧葬、祭祖、告别......人可以活得这样真实、坦然、艰苦中富有尊严、有大自然和艺术伴随、有美——艺术就是人的表达。 |
|
四个春天最打动我的,一是这对老夫妻在花式劳动与自娱自乐中所创造的自洽晚景,二是人与在地食物、在地环境、在地习俗的民族志关系,三是这个家庭在改开时代的大国流散中体现出的难得的内聚力,二老日常拾掇姐姐坟头的段落真的很戳心。 |
|
很感动。见过太多不幸的家庭,所以对西方的悲剧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我在想如果这样的家庭是社会的主流,那么整个艺术的面貌或许都会发生改变……作品带给人的影响毕竟有限,需要长期积累,而一个活生生的人给世界带来的变化更直接,也更深刻。这是我昨天和一个朋友说“养育孩子也是很大的成就”的原因。 |
|
一年多前冬天刚刚开始的时候,在饭叔那里看过一小段粗剪的片子,当时已很感动,感觉饭叔的爸爸妈妈真是一对极难得的父母,这难得不是说他们对子女的爱,而是他们生命中无时无刻不充盈的艺术的氛围,对自然的醒目的观看。那时尤其觉得饭叔妈妈像是地母一般的存在。昨晚第一次看完全片,却觉得爸爸的形象在影片里更丰富了起来,站在山坡上和在电脑前歌唱的那一幕太动人了。整个影片的节奏其实非常清楚,也很紧凑,虽然它看起来像是年复一年的碎片,但周而复始之中流变产生,第一年春天营造的是过年气氛,第二年春天则着重在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第三年亲人逝去与回想,第四年缓慢的复苏,如同深冰的河流,在又一年春天终于裂开新的裂缝。人生的意义,老年的爱情与相伴,生活的辛苦与诗意在这里凸显。 |
|
时常想电影是什么,我们看电影是为了什么?以前觉得是为了寻求答案,看不一样的人生,现在觉得是为了让我们不要忘记。看这部家庭记录型的片子,片中的父母就坐在我的身后,我随着他们哈哈大笑,也随着他们泪流满面。心里会觉得原来温馨的家庭是存在的,爱情也是存在的,甚至有那么一刻想结婚了。真好。 |
|
平凡的中国夫妻,鲜活的人生活法。神作级别的纪录片,特别丰富,有故事片无可替代的魅力,且有故事片的效果,中国故事、当代意识、中国家庭、生存哲学,尤其父母的人物形象复杂鲜活,具有很强的文学意义,父母二人把生活真的活出来了。真实就是有巨大的无可比拟的力量,直接击穿内心,让泪水涟涟,温暖幸福适度安逸,这种记录是伟大的。在西宁看的第一遍,我想带着老婆再去看第二遍,带着朋友去看第三遍。让我为之动容的是两位老人经历了那么多,但是他们内心还是暖和的、是纯真烂漫的、是柔软的。而他们作为中国这个时代的“父母”是多么的博爱友善啊。然后这也是一部很好公婆宣传片,哪位女士嫁给导演,肯定很幸福,公公婆婆太好了。 |
|
阿兰·德波顿说,「现时的生活正像是缠绕在一起的长长的胶卷,我们的回忆和期待只不过是选择其中的精彩图片。」这部电影正是一个理想的实例,告诉我们经由精确的筛选和恰当的裁剪,可以在短短的100分钟里了解一个人、一个家族到什么程度;讲述人类最原始、深切的感情,也不一定都需要用到一波三折的故事。能将我们熟视无睹的琐碎生活讲述得充满美感,毫无尿意,这需要同时具备许多条件:导演的创作自觉,他与他的创作对象的互信,主角们本身的宽容和主动,以及这么多年里生活尽量没有给他们太多的干扰。因此,能看到这样的电影,是我们的幸运。藉由它,我想我们可以尝试以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故乡和亲人,并且明白如何更好地度过日常生活。 |
|
从日常生活的琐碎表象中,渐渐浮现出两个独立又相依的生命的内核:纯真,坚韧,温柔,爱意流淌;明珠一般,人世的磨折益增其光辉。无论看多少次都热泪盈眶。赞美你千千万万遍。 |
|
这种片子的电影属性很弱,其实就是一个家庭录像,甚至都不能算是私影像,导演根本就不想通过父母的经历或者姐姐的去世表达点什么,所以根本就不提关于姐姐的经历,关于家人的信息量都是最皮毛的一带而过,导演只是记录了四个春节,每次回家过年,父母都是熟悉的流程,记录的是鲜活的生活,他记录的就是他眼里的年吧。这种东西当电影看的话,超级没劲,导演根本就没有电影意识,摄影看上去很努力了,但本质上还是静态摄影,这种纪录片能打动人可能是因为每个人似曾相识的春节回家经历吧,而且全天下的父母大抵也是一个样,被这种回家过年陪父亲感动属于中国人的本能了吧,最后给父母多加一颗星。★★★ |
|
1.之后二刷的时候,一定要掰着指头数饭爹饭妈会的技能数量!
2.这是史上最高级的征婚广告吧?看到这样的婆家,如果我是女的,脑海里就一个字:嫁!
3.由于饭叔比我大一辈,所以看片的时候就特别想我的外公外婆,太多相似了:写字、做香肠、拜坟😭
4.人到老了,一定一定要诗意栖居。有工作的时候,估计是没办法做到的😭 |
|
放映、观看私影像有什么意义?一部被摄对象既不够典型又不够非典型的纪录片,有什么意义?是借由共享的环境和共享的影像,将个体经验上升为共有经验,以昭人类悲欢并非不相通;是当下性总在蒙蔽我们对生活更宏观的感知与观察,而影像能帮我们完成与当下性的对抗——这其中的秘密是:之于光阴,宏观往往就来自微观之和。
前面又没说人话了是吧?好:衡量这部电影是不是好电影,我觉得只需要一个标准,就是你看完有没有拿任意设备去记录日常的冲动。我有,所以我说它是。 |
|
“每天为家多做一件事” 朴实如自己的父母,宁愿多走两公里去挑井水,也不愿喝便捷的桶装矿泉水…几处泪点,越大越体会家庭的不易,生活的苦与乐,父母知足常乐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带去北京的家乡菜,每次送别的不舍,最戳心。 |
|
3.5;以本片收官2018堪称完美,散场时邻座一阿姨寥寥一句抓住精髓:“又悲伤又欢乐,人生的悲欢离合啊,全在这里了!”四季时序的轮回暗合生老病死、聚散离合的天道恒常,朴素而真切,挚诚且感人,美轮美奂的空镜与配乐、台词搭配得相得益彰。日常记录琐细如无声细流般徐缓静柔,燕子归去来兮,几度花开花落,那些永远无法预知的悲哀,意识到终将分离的苦涩况味,竟神奇地在古意丧歌中被精准描绘,父母的生存技能和智慧指代了人类繁衍不息的根源。剪辑甚好,对庞杂素材的梳理和采纳都是一种私人的生命体验。 |
|
不是很理解摄影机为什么要佯装冷静的疏离于父母之外,创作者好像藏匿在家庭之外,远景长焦拍父母时,老觉得为什么不放下机器参与下父母的互动呢(相反父亲的私人纪录则感觉诚挚很多),要我说,与其假装客观地拍父母,还不如放下机器好好陪父母聊聊天,毕竟一年才回一次家;也不理解为什么可以在姐姐葬礼上还在拍摄,剪辑时还闪回了几个姐姐的画面,那种处理和拍摄对我而言都是非常残忍和无情的。这个片子给我的感觉就是要用“家人”来拍一部电影的目的和虚荣比“家人”本身要重要得多,所以看电影的过程很不舒服。若非像《日常对话》这样有用影像表达的强烈动机(毕竟在曝光家人时,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焦灼,是用电影寻求和解),我并不觉得私人影像有公开化的必要,何况电影还要参展、宣传,整个行为予我而言都很吊诡。 |
|
正好有缘在上海看到了饭叔的导演试演场,出品人是盘子。我喜欢的理由大概跟很多人都不一样。我觉得这片子拍出了空巢老人的忧伤和快乐。在这个意义上贵州小县城和北上广没有区别,我都能想象三十年后跟我老公相依为命的未来。 |
|
最好的家庭影像 打心眼儿里喜欢四个春天 自然之至 好坏 悲喜 生死 往来 满地都是人生果实 含心藏真 (更何况这是一部真正在豆瓣长大的片子 吃了妈牌腊肠 给饭叔摇旗呐喊 |
|
疯狂赞美我盘导 片中父母太像我爷爷奶奶了 退休物理老师技能点真多啊 有点艺术气息和钻研气氛的家庭 终归不会那么压抑 人这一生能够有点艺术 没病没灾 和家人共度 这是坠吼的 趁父母身体还好 多带他们出去旅游 每个家庭都需要一些家庭录像 家庭的历史 独属于自己的诗意表达 |
|
停留在用画面讲故事的阶段,根本上来说导演对影像的认识不深。有摄影剪接的意识,但是那些看似在构图上下功夫的镜头其实并不提供对事件的理解,大体是游离于叙事外的;剪辑的节奏很乱,有些镜头太短,有些又过于重复或太长。
闪回镜头尴尬,过去的影像过多,结尾拖沓冗长,估计还能删半小时或者更多,但导演作为局内人应该有很多私人情感和考量吧。
听说这片年底前就会公映,不得不感慨中国可能是首先发明合家欢纪录片的国度。 |
|
四星半。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家啊,吹拉弹唱养花养鱼缝纫烹饪,身处乡野却比城市人生活丰富精彩得多,果然是“人无艺术身不贵,不懂娱乐是蠢材”。太少有中国人能活得这么快乐。 |
|
看后再回想这个片子,忍住了降分打两星的起意。摄影上的部分亮点,皆是偶然产物,整体的剪辑节奏凌乱。纪录片也是需要叙述的,记录本就是叙述的一种,因此,简单的时间流是撑不起来整个表述的,还需要再区分、再调配素材的逻辑,进行适当的取舍。感动么?看的时候我是被不少场景感动了,但这个感动我不想要,因为它太廉价。我很尊敬两位老人,也被他们的真实所触,但这恰恰让我不能接受导演做这件事的可能的动机。说实话,这个片子的剪辑(创作)结果乏善可陈,甚至不如老爷子自己剪辑的家庭录像,因为后者的结果和他的需求是一致的,美,不是这里面的要求,但是,导演做这个片子的抒情性,却是可疑的。我不想说但是也不想回避看片过程里不断感觉到的暗流:“卖惨/卖萌”,“回避/投机”。 |
|
以为我会哭,但是没有,只从静谧如溪流的日常里,在一家人的悲欣交集中,看到了难得质朴踏实的生活。这种质朴不是任何现代性的反抗,而只是那么一点宝贵的精神气,聚散无常,生死无常,它却始终安安静静地在那里,蓬勃生长。 |
|
时光荏苒,你已不记得毕业照是什么时候拍的。
岁月无情,前一秒还说你像八零后,下一秒美好的生命就转瞬即逝。
珍惜当下,珍惜眼前,因为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血浓于水,能在茫茫人海中成为家人就是缘分。
相聚太难,上一次全家团圆已是1994。
不要因为离家太远,而忘记了回家的路。世界再大,也要回家。 |
|
可以想象,沈复和芸娘老来的样子应该就是这对老人的样子了。老来充满生活情趣,精神高雅,充满诗意,内心平和恬静。哪怕生活一再不如意(从姐姐那段开始氛围子一下沉重了,一度眼眶湿润),他们竟然也是如此坚强和热爱生活。每年燕子的归来和离去,与目送远眺亲人渐行渐远的背影,每年亲人归来团聚的录像,和春节围炉聚餐的小热闹,这前后象征手法,质朴又巧妙的摆拍镜头,内心暗涌波澜,让人无限唏嘘。人世间,终归也逃不离时间的枷锁吧。反正是最后一天了,确定是18年看过的华语纪录片最佳。8.7 |
|
儿子对着自己的父母拍下的四年。谢谢导演和他的家人,呈现了真实人生这样艰难又多姿。这个电影给了我对“真实”更多的信心,天知道这种信念多么难得和可贵。各位友邻快去看!!要是看完觉得片子不好可以找我要票钱。 |
|
明明就是不普通的家庭,成员各个多才多艺,诗性豁达,集体异常和睦,上世纪就已具备影像收集意识。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家人一起做的一件事,经历着时间,经历过喜悦,经历了死亡。有关春日碎片里的生老病死,印象最深的是亲人的离去。未曾预料的逝去带给家庭的震动,必然使导演本人生发更多更私人的感悟,也促成纪录片的情绪变奏。明明就是不普通的家庭,却因为纪录者得心应手地施展运用爱与了解之歌,共情的我们听到都感动。 |
|
怎么会这么好呢?成我最喜欢的纪录片了。没报任何预期,没看任何资料,看完无比恐慌,这是纪录片?这就是生活本身,剧本编不出来的,结构设计不出来的,那编剧做故事情节的意义是什么?我得好好想想。活着真好,我爱这个导演,爱这导演一家人,他们无比强大,美好。怎么会有这么充满爱的家庭?可能是我太久没看见了,哭到脸都变形了又不敢发出声音,从来没有这么感动过。 |
|
很少有电影(纪录片)中会展现这样自然有活力有趣味的家庭,诗意来自生活也来自土壤,歌声组成情绪,成为私人影像记录中毫不矫情又弥足珍贵的记忆。南方的春天真好,可以用万物记忆,我家乡可能就是四场沙尘暴,电影五分钟结束… |
|
作为个人/家庭纪录没问题,作为面向大众的电影有问题,纪录片不应该是这个样子,还是要有主题的。不能说拍了四年、剪了两年就应该被认可。
但是导演本身是幸福的,刨除影片形式带来的不适感,影片里的很多画面还是充满生命力的。个人观感而言,属于可看可不看,看了也会有收获的那种类型。不建议营销走煽情或卖惨路线,也不建议使劲儿捧,实事求是为好,万一捧杀过头可不好。 |
|
有摄影意识,没电影意识。 |
|
日常生活的皮毛都没有摸到,对家庭关系的理解也停留在父慈子孝的伦理纲常阶段。剪辑混乱且功利,摄影差,中间居然放起了ppt,令人窒息。普通人在摄影机面前会自觉不自觉地改变行动模式,尤其是片中的几位,表演欲爆棚,隔应极了。在这个意义上,拍摄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纪录片未必比别的影片更接近真实。还是要学一点人类学方法呀。ps:根本看不出是贵州家庭,毫无潮湿感可言。太差了。 |
|
内容对这家人很重要,但为什么要给我看这些内容?也没啥隐私能勾起点好奇心的,幸福不幸福的和我有啥关系呢?这片子没必要给不认识的人看,亲朋好友之间放放可以了 |
|
开场几个镜头就告诉我,这是个业余导演的作品,而且字幕出了一个bug(全片的英文都用的Arial,但第一个春天的February跟汉字一样用了魏碑)。这是一个没有电影意识的家庭录像作品。“感动”不构成一部录像作品可以被称为好电影的理由。
作品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呈现了中国家庭少有的一对老年夫妇。镜头里的他们,互相之间恩爱扶持,面对人生达观自在,活在自己简单却丰富的精神世界里,对于子女的生活不加干涉也不强行寄托。如果中国多一些再多一些这样的老年人,我们都会更快乐。【百丽宫天环】 |
|
因为排片辣少,干脆逃班去看了《四个春天》。“好安逸哦”这句话温柔地在耳边绕了又绕。头上有瓦,心上有人,一家团圆,平安喜乐,多少祈愿不过如此。 画面极其美,家庭极有爱,整个纪录片呈现出一种“帝力于我何有哉”的舒缓,颇为动人(有人也许会觉得记录方式散漫),最哀痛的不过是老病死。但正是这脆弱且不堪一击的忍耐之美令我坐立难安,仿佛没有什么需要对抗,只有接受——我却不能接受,是我的问题吧。爱是好东西啊,自由地生活也是,中国的老百姓实在太能忍耐,太温顺了 |
|
这大概就是是枝裕和所说的:“世界如此精彩,日常就很美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平淡的生活之光,寻常人家的朝夕晨昏、聚散离合与生死歌哭,作为电影来说,有些地方还是稍显稚嫩,如对素材的处理等,但如此朴实的记录已经足够动人。姐姐的生病与去世一段,和父母一样哭成了泪人。 |
|
人间哀欢,歌哭送之。春光正好,遍插茱萸。 |
|
这部电影所捕捉记录的,不仅仅是陆家的个人生活,也是一种逐渐消失的生活方式。
随着城市化的加剧,离开家乡的年轻人,不论过得怎么样,都回不去了。
我们在电影中看到,陆爸爸陆妈妈会在各种年节,准备相应的物品、吃食,这些传统,我们这些年轻人,几乎全都不会了。
生活被消费掏空,吃有外卖,用有淘宝,一切随叫随到,生活有了更多空闲,却也去掉了很多与时间亲近的机会,与生活耳鬓厮磨的可能。
一切向前驶去,没有回头路。
感谢这部电影,让我似乎回到了小时候,重又尝到那种最日常,也最美好的生活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