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历山大的下场讽刺性印证了片名:对他来讲,女人不是母亲便是妓女,这观念使他成为第一受害者,既不能长久包养又不能永远做情夫,痛定思痛之余结婚乃是解决之道,但是面对浪荡成性的人来说,结婚意味着告别青春,面对残酷的现实。 |
|
洪尚秀一辈子都想拍却拍不出来的电影 |
|
真奇怪,第一次觉得利奥德长得和于佩尔一模一样,这个没有从68中醒过来的年轻人没有财产、抵抗一切价值、在咖啡馆看书、可以和两个女人做爱却也谈不上很想做爱。可能因为他前所未有的瘦,显出了一种法兰西式的寡毒和脆弱,上女妆和自我剖述时很美。利奥德在说,“母亲”与“娼妓”在听,他们都肆意随性,却又满腹心事,带着存在主义的哀愁。Eustache客串的应该是那个偷轮椅的艺术家,仿佛暗示了一种潜伏在旁的目光。三人聚首之后的一段室内,面孔在黑暗中出镜入镜,不觉得是摄影机移动,反而像是漆黑宇宙中灵魂的漂泊。 |
|
让·厄斯塔什的新浪潮余烬之作,如此冗长而极简,琐碎而迷人。慵懒的摄影机,永恒的中近景,黑白光影与有源声响。新浪潮的标志性面孔让-皮埃尔·利奥德依旧在性与爱之间彷徨游移,无所事事却不断谈论着哲学与社会,集酒鬼与烟枪于一身,永远颓丧、失意而不知餍足。大量关于电影的痕迹——尼古拉斯·雷、报纸大标题“莱昂内万岁!西部片万岁!”、布列松、茂瑙,米歇尔·西蒙。漫溢着怀旧感伤音乐的唱片机,收音机,咖啡馆,床榻。萨特,贝尔纳诺斯。恋母,女性解放,终将破裂失衡的三人行关系。| 向外科医生要求切掉一只手并为其书写墓志铭 | 我在高速公路上看到了1000年之后或之前的图景,草木从残败的路基中长出 | 世界将由孩童、士兵与疯子所拯救 | 我不做任何事,将一切交于时间 | 堕胎医生是新时代的罗宾汉,手术刀将剑取代。(8.5/10) |
|
一部永远不会向前迈出一步的电影。母亲也好,娼妓也罢,她们都是某种吉尔贝特“之后”的产物,甚至配不上用你我相称,她们不是女性,而只是女体。如果非要描述在五月风暴以后,新浪潮还占据着什么位置的话,那它的含义便只能是“原地打转”,与60年代的奔跑和迁徙恰恰相反。70年代的皮亚拉数度场景变迁,无一不死于循环;《出局》中的巴黎人埋头深耕细作,却幻想破产,殊途同归。也正因为新浪潮便意味着被落在原地,固执地、守旧地、懒惰地守在零落的这一侧,我们这一些从未追上现实,总是被自我磕绊兜转的人们,也必将一再回到新浪潮中来,这便是为什么与电影有关的一切,其实最终都与新浪潮有关。灾难之后,面对一个逐渐恢复秩序,又不再有迹可循的世界,现实是各自逃生,对革命和良心仅剩的缅怀便是不得动弹,任凭时间夺去所剩的一切。 |
|
坐了整晚伸着脖子看了将近四个小时,和角色们一起筋疲力竭。想想大概要的就是这效果。法国人拍恋爱真是一绝,当语言无法表达感情时,就来一曲香颂吧。新浪潮小王子有两个女朋友,一个跟老妈似的包养他,另一个整天只想上他… 别问为什么,里奥就是这么有魅力 |
|
本质上是个红玫瑰和白玫瑰的故事,名字取的真不好听~以后有机会要好好的再看一遍,今天一直断断续续又心神不宁,大概在票子搞定前都会处于这种状态【抓狂 |
|
《夢想者四夜》。68學運。音樂。收音機。菸酒報紙。屁話小孩李奧。女性(Breillat?)。階級。嘔吐。母愛。時間感。性/愛。「房間」。高度自我涉入創作下的限制? |
|
坐在戲院三個多小時不停看錶,但問我電影好不好,我會答,好好 |
|
3個多小時……影評號稱是新浪潮的終結片…順帶劇透之男主角是法國文青一枚,普哥+古典音樂愛好者www
而這位導演老兄Eustache的狂妄和真誠一如浪子高達。 |
|
看完只想说我的妈呀,居然笔挺挺的坐了四小时看一个渣男耍嘴皮子。开场半小时我就开始厌恶这张男人的脸,真想冲进银幕里胖揍他一顿。电影名字已经点破了一切,男人的眼里女人不是妈就是妓,最好两者兼有的就必须娶回家了。对比这男人的无耻,这两个女人真美好啊。尤其最后Veronika一段长独白:这世界没有妓女,法国新浪潮的振聋发聩。说实话这电影看得有点累,主要是从头到尾都是固定镜头的大段大段对话,眼睛必须紧盯字幕。语言密集信息量又大,还动不动穿插些歌词和诗,文艺逼格拉到最满。50年前的法国人,烟酒不离手,鞋子不离床,男人戴丝巾也如此好看。这样随性的活法好像和经济发展一点都无关,反正我永远不可能接受一个渣男穿着到处溜达的鞋靠近我的床! |
|
10/10。一个一男两女的爱情故事,一个富有一个性感。富有的对他来说像母亲,性感的对他来说像娼妓。
影片将那种「失去目标」的颓废气质(也可以说是迷茫)展现到了极致。黑白的单调画面、冗长固定的中近景长镜头、三人不停的谈话聊天走路抽烟等(家里躺床上、咖啡馆、饭店...各种地点)、以及故意拉到让人疲惫的整整三个小时的时长、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展现那种气质而做的电影语言设计。 |
|
Depression and disillusionment disguised in often times comedic and absurdist tones, like those talks of their old friends carrying out suicide or attempt of suicide one after another, it sounds funny except it's not. Two women may seem to gain the upper hand towards the end except they are not: Veronika laments the faux sexual freedom society pretends to grant, then immediately gives in to total defeatism, proclaiming real love only exists out of the desire for procreation...she's just as a post-68 confused and lost child as everyone else. |
|
【#2000】永恒的电影。作者?新浪潮?风格化?一切都消失了,这是独白的电影,一切都幻化在只属于镜头前这三个人的时空里,片长庞大几乎被忽略不计,因为速度感与空间的严谨是如此顺滑,刀锋般的淡入淡出,永远不拖泥带水地为一切作出注解。 |
|
大概是现阶段最不愿意看的一类电影,无休止的情感问题、知识分子的宣泄、哲思的抒发让人甚是疲惫,这是某种语言构建美感的电影,成于语言也会困于语言,抽离了情节甚至是运动的纯语言电影会让人越来越疏离,无法理解这些让主人公痛苦的事情究竟如何影响了他们,总是在两段感情中纠结执拗于具体的选择,于我来看只是某种甜蜜的烦恼罢了。 |
|
神奇。对话成为了取景框的光影,音乐成为了詩節語言,煙酒是支起時間的磚瓦,一片片疊加在一起:可以永远进行,可以随时停止;進行時知道這或許已是終局,畫面淡出時知道它遠未結束。我彷彿被影像麻痹著進入了清醒的狀態,看到一切都是可愛又可憎,忙碌地奔向彼此卻又逃離,母親與娼妓撕扯轉化,我們仨總有一個得在死去的路上。 |
|
大約在影片中段的咖啡館對話戲,鏡頭變成中近景,亞歷山大與維洛妮卡「正視」鏡頭對話,營造他們向鏡頭外的觀眾「自白」的效果(〈歡樂時光〉濱口也常用這個技巧)。同一個(三人)場景下,當亞歷山大喋喋不休,反打的鏡頭是維洛妮卡的視線望向他(表達愛意),不複雜卻有效的調度,對女性心理微妙的捕捉。當然還有結尾的一動一靜的處理,維洛妮卡的長鏡頭獨白哭泣,對應瑪麗在〈巴黎戀人〉歌聲中的無聲哭泣。所謂母親與娼妓,按照導演理解是女性身份角色的定位與轉變,當男女之間因為愛情擁有了性,擁有了孩子的結晶,那麼女性就變成了母親,無論是對於孩子還是對於男性,都是母親。當兩者並不因為愛情而單純只是因為性聯繫在一起,在男性定義為就是「娼妓」,和每個男性都能保持性的關係。維洛妮卡說愛情是簡單的,最後的求婚是印證母親與娼妓的誕生 |
|
直率又轻盈。直率在于,厄斯塔什完全不吝于批判其他电影,极尽讽刺之能事;对三者共处一室这样的场景也绝不避讳;完全不惧怕使用大段独白或让人物直视镜头来展现人物内心,以上这些对绝大多数导演来说恐怕都是大忌。轻盈在于,厄斯塔什不急于构建冲突,而是让相遇在偶然与必然之间展开,成为一个缓慢的时间过程(“我什么也不做,我让时间来做”),徐徐展开的关系和对话,不仅接近生活的本质,也让六八之后知识分子的迷惘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以上这些,全都是滨口龙介! |
|
7分。看不懂欧洲男人的体面,文艺男就能一个星期不换衣服吗?——感觉男主是放在今天也会觉得抽象的程度。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妓女。”——反观法国女人,思想水平领先世界一百年。 |
|
@抵达冰厅 / 一下就get到了,即使眯过去两次醒来也丝毫不影响观影,由语言编织成电影的出发点便是呈现状态,其重要性甚至盖过语言本身 / 提前五分钟去都抢不到座,坐在前排脖子已废,中文字幕轴反复横跳,且看字幕就看不到人脸,放弃字幕后迅速入眠,和洪尚秀一样除开文本没有肌理可言 |
|
杜拉斯说,里面有极好的对话,我认为如此,总的感觉让我很喜欢 |
|
四小时大闷片,看完我脸都黄了。母亲与娼妓是导演对于女性爱情观的两种定位,一种是神圣的被爱的需求,一种倾向于自暴自弃。为了渲染气氛和放大细节而将片长拉伸到四个小时,展现了导演力求文艺的美好愿望,但是,那些看过的人你们真的一边哈欠连连还一边觉得棒极了么? |
|
变奏之I : 处身性与言谈被把握为人的基本存在规定. 实际上"故事"是相当美国化或曰百老汇式的,但厄斯塔什将它制作为如此体量,使得一切方向感都被稀释而且扰乱了;在烟酒性爱的作用下,我们已经和人物一样不能确定自己看到听到的是什么东西,二百分钟迅速地划过,剩下的只是挥之不去而不可名状的情绪,一种毁灭的时间. 假如最后Alexandre不提出结婚的话,可以想象这将是一部永无结局的电影. |
|
大段的对白让人注意力涣散,对白之外的东西才是更有趣的。主角的那文艺到死的状态很有意思,不知道他哪里来的那么多骚话,一套一套的,让人觉得又有趣又好笑。贡献了不少有趣的场面,最后那个长段特写独白也是太绝了。看的时候让我想起了不知道哪里来的一句话叫做:"生活中一切事情都是关于性,除了性本身,性关乎权力。" |
|
9.6 看完这部也完全理解了《下流故事》,厄斯塔什只需要几个简单的设定来交待情景,除此之外便是通过语调/声音/机位的变换不断地让角色讲述着那些或是荒谬,或是色情,或是悲伤,或是虚无的想象与往事,从而一步步深入挖掘文本符号背后人物状态,将情绪蔓延至看似美好的伦理关系下无可救药的精神崩塌,并有意识地友善讽刺了文艺incel男令人发笑的生活状态和脆弱自尊。btw,利奥德在这部电影里的每一个穿搭都好喜欢好喜欢,想学。 |
|
厄斯塔什对角色的刻画好细致,而且他很擅长发掘演员/角色的魅力。我从来没有喜欢过利奥德,他演的很多角色都是那种絮絮叨叨、自命不凡、用情至深(自我陶醉)的渣男。但是在这部里我切实地感受到他身上的光芒,并为之动情。亚历山大望着维罗妮卡唱歌,望到她都不好意思。随后他像要掩盖什么似地放起了广播,又口不择言地说了一堆无关紧要的废话。最后他说起那枚五月革命的催泪弹,说起他对死亡的恐惧……那时他的眼神和嗓音真是动人呀,充盈着难以名状的情感温度。这部拍对话的方式我也很喜欢,比如维罗妮卡和亚历山大在咖啡厅有一场对话用了许多演员直视镜头的正反打。我感觉此处的间离效果是双重的,似乎人物们既不是在对彼此说话,也不是在直接对观众倾诉,而是被抽离、悬置到了一个无人聆听的虚空。对话时大量长时间的单人特写也有相同效果。 |
|
私密性和敏感度极强的作品。厄斯塔什的夜总有一种迷人的解域化魅力将情绪与地景融合成纯粹为人物形态服务的灵活状态,氤氲在一片昏黑的不解中暗示这既如同精密的谋划但又仿佛充满着叛逆而随性的独行意志,新浪潮的余温还在升腾。人物以小景别锚定居多并很少有肉身的切出,这似乎指向了侯麦。但是在用语言和表情结构场景之外厄斯塔什明显赋予其更多的发挥时间与空间,几处长镜头不仅仅提供了情绪的释放同时也是一种细腻的观察,婆娑的泪光,愤怒,失意迷惑通通潜移默化的偏移着视点与重心——“母亲”与“娼妓”这两个象征性的身份符号最终凝缩成了统一的“女性意志”,在影片后部完全实现了权力的翻转,男性此刻是失语和被动的。但实在的现实却拒绝这种情况的发生,这种内部与外部的撕裂最终构成了一种戛然而止的喜剧化表征出现在了最终的段落。 |
|
8.9 奇迹般的,反复的,黑与白、夜与日跳跃的中间与混合。一年内第二次看,还是有点感动,尊重每一段小的现实,充分来自于真实的经历、想法,保留街上路人近似于穿帮的“偷看”,以精确(包括速率上的)的方式尊重完整或完整感的独白、音乐、一些沉默的投入、及演员明显难以抑制的激情和悲伤,似乎那些场景是带有消亡气息的,可以永远说下去,直至无话可说,直面镜头留下最后的遗照。巴黎的水边像有游魂,有谁在盯着你们呢。夜晚中带有一些表现主义色彩的光线,丰富又很柔和,但夜晚一定会结束,淡出。#HKIFF2024.4# #独放2024.9# |
|
没看多少,太垃圾了,根本不可能看下去。别跟我说年不年代的,放啥时候都烂,假的要死。叫这么个傻逼名,拍给大学生看的 |
|
Alexandre特别像米兰昆德拉笔下的poet,在女人堆里长大,在女人之间游走,身上散发着一种cowardice和big ego的杂糅。在其眼中,女性若非“母亲”,即是妓女,等价于某种极端二元化的客体化,于是根植于男主的一言一行。一幕幕的剧作结构算不上精彩,但是奈何讽刺的太到位哈哈哈,三小时观影还是过得很快的。 |
|
一点啊看不懂,能在法国新浪潮电影中找到乐趣的人我都真心佩服。 |
|
让-皮埃尔·利奥德演得最好的一部却不是特吕弗的作品。HKIFF48,英皇尖沙咀。 |
|
2星是打给普通观众看的,因为你们绝对忍受不了如此平淡的三个半小时,演员们走来走去喋喋不休,说着你一句也记不住的台词,文艺片不属于你们,不要浪费这个时间来看它了。而能从中做出艺术解读的打5星的观众根本不会在意这个2星,他们自然会看会喜欢,或者仅仅是为了装个… |
|
预言了自己的死;厄斯塔什的“温柔” |
|
长篇累牍游离于外的宣告扯淡,所有的意欲享齐人福最终会水月镜花 |
|
6/10。厄斯塔什为一个自私且不可靠的年轻男人描画了一副不堪的肖像,他用无休止的谎言和争吵同情人们周旋。片名的母亲与娼妓显然是一种指代,在亚历山大看来,女人无外乎这两种,于是徘徊游走在给他经济依赖的玛丽和给他激情的维罗妮卡之间,当他们同床共枕的时候,这场多角恋游戏的主角们,所有的琐碎、敏感、脆弱都毫不保留,母亲与娼妓的身份界限最终化解。酒精、唱片和文学成为了指代政治幻灭的道具,相比有工作的女人们,戴起墨镜在咖啡馆大谈严肃哲学的亚历山大,整日无所事事,积极参与五月风暴的那一代人认识到社会变革的无望,新自由主义只是让男人更容易与女人做爱。手夹香烟的维罗妮卡,慵懒吞吐之间,爱的话语成了时代的挽歌,夜晚长椅上她声称要和亚历山大做爱,懦弱的男人犹豫了,最终,面对求婚的维罗妮卡呕吐着,接受了他的混乱和剥削。 |
|
9.5,最知识精英的腔调,却拍出了最下里巴人的世俗风味,三人行的大胆直白在不断重复的日常絮叨和唠嗑的过程中达到高潮,三个半小时的电影并不喜欢营造冲突,但却不断能感受到非常丰沛的情感延宕力。电影呈现五月风暴后最典型的法国城市知识青年的形象,敏感多情、渴望受到保护、无所事事却又愤世嫉俗,这完全可以理解成一种左翼理想破灭带来的ptsd。闲聊中大量的引经据典和掉书袋增加电影在故事之外极大的信息量,也让影片非常需要一个好的翻译,但非常遗憾,这个电影中字翻译垃圾到就是坨屎啊,这还是非常影响观感的。 |
|
#HKIFF48#法国人有自己的“燃冬”。一直到结尾之前,都觉得是红白玫瑰,一个像母亲,一个像妓女。结果最终变成了:一个女人,要么像妓女,要么像母亲…… |
|
文艺男絮叨,忽如其来的说教,无法支撑的情感驱动。和电影里面批评的creation一样无趣。 |
|
就好比,王大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
|
我来拉低分数的 第一是因为时间三小时二十七分太久 第二是因为字幕太不负责任 字幕组拿翻译器糊弄观众 第三 不停喝酒吃饭睡觉还没羞没臊的3p 带坏了我这样的纯情女青年。 |
|
有生之年在tiff看了四个小时,世界上没有妓女那段独白真的震撼我了! |
|
将近4个小时 要有耐心 |
|
9.3;Oh, woe is me |
|
始终对新浪潮喜欢描述的“三角关系”有些欣赏不来,更不喜欢那些终日游手好闲却又快吊书袋的知识分子。这样一段反复折腾的关系竟然讲了3小时,更是催眠利器。母亲与娼妓这样一个不完全的选项设置被作为大前提置入影片,似乎支撑了Alexandre反复摇摆的动机。Veronika那段临近结尾的情绪崩溃和那个道出了他们之间关系本质的独白,似乎是一种思想层面的觉醒,可惜思想和行为并不总相同,哪怕带着一些反抗精神,她最终依然滑向了对“母亲”这个角色的选择,纵使不情愿却也接纳了那个父系社会对女性角色简单粗暴的划分。3.5/5 |
|
一个凑巧,去巴黎前最后一部看了法国人拍的有关巴黎的电影,也只有法国人,可以一边说着最高深莫测的道理,一边做着最匪夷所思的勾当。安托万这张脸,生气起来也是毫无说服力啊。#HKIFF48 古天乐电影院 |
|
左搂右抱,特吕弗一手拉扯大的安托万依旧困扰于女人之间,挂念着家里的女友,又惦记着一眼相中的护士,一个也不放过,正如片名暗示,玛丽如同母亲,维罗妮卡自称娼妓,三人同床,看似的优雅宁静早晚失去平衡,亚历山大离开母亲,选择了婚姻。 |
|
片名可以当成两个女人的两种状态,所附着的则是具有时代特色的男性符号。而繁复对话的构建就是将这种附着产生根本性的反转,最终走向注定发生的崩坏。个人觉得整体有点冗长,但还是有趣点在的,甚至能看到同期的候麦和后期洪常秀的影子 |
|
#HKIFF48# 想起了滨口龙介的电影(先不论辈分),对话的有效与无效、递进又重复,导致情绪与身份在不断悄然流动,发生对话的场景,私人居室与公共空间的来回切换,也以一种重复的强调勾勒那个时代的巴黎日常与现代。(补标) |
|
好厉害!一开始的爱情和语言都那么虚假,却在不断延伸的对话中生长出一种毁灭性的力量,最终把虚无空白的生活切开了一个伤口。谎言被虚无主义漩涡解离后,遗留下的竟然是坚固的存在,V-effect建立起的距离与隔膜最后被特写的喃喃自语给摧毁了,直面创伤剖面的时刻你才能获得直视深渊的力量,而这个深渊就是一片空白。到了终末的节点,所有的游手好闲和玩世不恭都被消解了,每一个为对话画上句点的独白长镜头都缓慢流溢着高度提纯的情绪。厄斯塔什的特写有移山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