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把科学问题当做爱情问题。塔可夫斯基和库布里克,一个是饱含了对全人类的爱。一个是完全没有进入人类情感的世界里头。 |
|
同样是科幻,库布里克谈人机、谈历史、谈哲学,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还原预测,无所不用;塔可夫斯基则一如既往地谈情感、谈回忆、谈宗教。塔氏极强的的内省力注定他只会把科幻当作人生的镜子、忏悔的神父,以至于整部电影中最惊人的部分不是哈莉的数次出现,而是克里斯在梦中对妈妈的一声轻呼。 |
|
“人类需要人类”到最后解谜的关键靠的竟然还是外美史常识,噗。人物存在不小问题,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缺乏说服力,便难谈打动。诺兰好莱坞,塔氏好难嚼;诺兰的爱是万能贴,塔氏的爱是神秘源。虽然前者被后者秒杀,不过事实证明这俩拼爱的说起虚无混沌的时候都拼不过没爱的库布里克。 |
|
必须承认我的观看方式出了差错,科幻不是理解《索拉里斯》的入口。它的姿态不是眺望未来,而是回望过去。即便飞向太空,人类要面对的还是自己,是人性,是最不可捉摸的爱。那缓慢的诗意不是文明的神迹,而显露出内心最隐秘的感情。水是一种最高精神,是意识的化身,把回忆都淋湿、浸透。最后一个场景真叫人感动啊。 |
|
正所谓“大师是给人指引方向的”,只是后来得道者们的作品很多都比这个要有趣了。 |
|
@BFI Southbank 有些地方抽象得让人抓狂,是完全超越理解力无论如何努力也够不到的沮丧。披着科幻外衣的老塔还是在各种地方露出它的本来面目,影厅里所有人似乎都在各自不同的某个时刻black out,结束全场松一口气= = |
|
本片与[2001太空漫游]和[阿尔法城]一同被视为哲理科幻巅峰之作。塔可夫斯基缓缓流动的诗意长镜头贯穿全片,节奏慢得考验耐心,但令人回味无穷。没有特效和奇观,只有对人性的拷问与自省。索拉里斯海仿佛一面镜子,投射出人类亘古难解的关于自身的弱点与疑虑。高速路,水草,大雨,神乎其神的结尾。(9.5/10) |
|
我想找条出路,到底有没有出路,我信佛,这有没有帮助。我试图接近幸福,可什么是幸福,我概念模糊。 |
|
用「飞向索拉里斯」的概念呈纵横向的统摄与探讨渺小人类的最基本单位:爱。飞向太空即飞向人类自身,老塔的电影不能单纯听和看(视听的影像之诗),更像是一种依附于哲学之上的阅读经验(警世启示录) |
|
8/10。老塔以诗意的力量洞察大地与心灵,开篇从房屋旁湖泊平摇到浓雾灌木中人物的双腿/上摇至脸部,浮沉河蚌、棕马跑动、鸟鸣的美景旋即切换成耳朵特写,仿佛聆听生命;单调狭长的日本高速路和幽暗隧道,当男主角在陌生异化的空间站感受亡妻/亲情的爱,太阳雨中门前给父亲跪下净化了羞愧之心归属家园。 @2016-11-05 00:00:59 |
|
#重看#siff@影城;人类困境的醒世恒言,索拉里斯如记忆之海,复刻的镜像世界,更是生命进阶的飞升,无论冰冷太空舱抑或家园湖畔,他的梦境里永远是父母相爱的时光,爱超越所有科学命题,星穿里无法说服我的一一兑现;结尾堪比2001般震撼,他跪在父亲面前,热泪盈眶。 |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只是假定了太空这一特殊环境来阐述思想,换言之题材只是表达塔式哲学的媒介。
他通过索拉里斯之海来引导观众——以形而上的思想引发我们的思考,在这点上,塔可夫斯基与库布里克是共通的。老库展示了科技与人类的未来,老塔提出的则是如何自知与自省,至于爱这么复杂的事情,让我们在无垠的宇宙中思考吧。 |
|
我最爱的电影里能排top 3。有一种湿漉漉的特别的美。 |
|
#057#在索拉里斯星,人的意识可以通过海洋而被投射成为血肉之躯的实体,在这里,意识与存在的问题被具象化:你对爱人的爱幻化成的人究竟还是不是你爱的人?如果说《2001太空漫游》通过生与死、渺小与伟大的对立来谱写太空《奥德赛》,那么《索拉里斯》则是一部迂回徘徊漫游三界的《神曲》。 |
|
塔科夫斯基将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经典科幻小说《索拉里斯星》搬上银幕,由于看过小说,所以对于情节还算了然于胸。影片在获得1972年戛纳影展特别奖之前,塔可夫斯基曾被要求将高速公路上漫长的五分钟黑白镜头剪短,他毅然拒绝道:“我故意弄这么长,好让观众中的傻瓜们早点离开。” |
|
虽然表面上只是一种简单元素的编排,但不知道为何会给人一种力量之感。这种大师的长篇大作之所以长,大概是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催眠人。 |
|
此片讲的不是人类如何理解宇宙,而是宇宙该如何理解人类。。。 |
|
很多人说老塔这部电影拖沓,我就一直没看。惭愧至今才看,毫不觉得沉闷,每帧都喜欢。原来,观影体验永远只能是私人的,无法与人感同。当电影里的克里斯谵语道,吉巴利安不是死于恐惧,而是死于羞愧。我才意识到,老塔把很多事物都看成了镜子,甚至连太空也是一面镜子,它是自我的问题,是人文和道德的问题,是爱的问题,而非科学的问题。这世上,理解从来都是稀罕事。不如在自我这条道上一条路走到黑,反倒可能在另一个心灵里激起涟漪。 |
|
拷问人性与灵魂的形而上,黑氛围配乐牛 前一小时铺垫太长了影响主题表达 不过后面越来越精彩 老塔对周遭事物缓慢的变化忒敏感了 可是电影应是浓缩这一时间而不是放大它。。。长达三个小时的窒息单调容易让人冥想的drone 勉强4星 |
|
老塔的光芒只在一些地方闪耀,可是美好的东西都那么短暂。 |
|
@誠品_早安電影院 故事很簡單,就是來到一個「意識決定物質」的地方,發生一些怪事,以此形成架構,來審視「物質決定意識」一切慣有思維。有了這個架構,就如站在俯瞰世間的高度,可以信手進行一系列辯證和質問,譬如「愛一個人是愛其肉體還是愛記憶」這類高級問題。所以說他真是高屋建瓴,格局很嚇人。但可以感受到,他最柔軟的時刻還是雪地那部分童年回憶,以及最後的向父親跪下。可以說,為了拍自己的童年,他費盡心力搞了前面這一堆,是教徒般的赤子之心。後來這套東西被畢贛看到,他把它理解成「電影要先做很多障礙在前面」,才有路邊野餐,搞半天最後來一個倒轉的鐘,以及地球最後夜晚,也搞半天最後來一個迫使拿火把的媽媽跟人離開。他把示弱的時刻視為核心,把此外的視為障礙,和塔可夫斯基比較,編劇思維而言,是一條馬路和一座高塔的區別。 |
|
真是影院嗜睡者无法逾越的一座大山。 |
|
两方科幻的面包上下合拢,一块存在主义的肉饼悄然其中,几片文艺又惊悚的菜叶点缀,再配上老塔独家的意识酱料。
又想了想老库的那份2001。
于是大快朵颐。 |
|
披着科幻皮的哲学思索,塔可夫斯基拍的是未来与异星文明的交流,但人类自身的孤独回忆才是内核。人类需要的永远是人类,太空只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个人感觉比“2001太空漫游”格局更大,当然特效也太敷衍了... |
|
並不需要理解他的意圖,也不用對照萊姆的小說,享受構圖就是了。 |
|
【5】依旧诗意的流动影像,却与其他塔氏作品不同:本作几乎仅由水元素构成系统,漂浮、流动或氤氲,作为可视的精神载体。用缓慢的节奏换取平静,人物设置可视作《潜行者》的雏形。比起传统科幻,更聚焦人物内在,个体被比喻成星球,而索拉里斯的无尽汪洋即是思维的汇集,一种聚焦的、感性的深邃。在耳畔轻轻抚摸,在眼眶徐徐吹拨。 |
|
《飞向太空》和《2001太空漫游》的一大共性在于,它们都揭示了这样的母题逻辑:远行(Departure)的内核总是回归(Return)。而且,这种“流放”性质的回归与其说是奥德修斯的史诗式,不如说是俄狄浦斯的悲剧式,因为正是后者铺就了创伤的实在界原质,从而不断侵入无意识主体自以为安稳的平常生活。就像电影所展现的那样,“家庭—>太空”的线性行程完全无法阻止符号秩序的逐渐错乱,最终只得导致”太空=家庭”的幻象结果。于是,所谓的“Solaris”似乎就是大写的”Soul”或者”Mind”的外化状态,汹涌的海水和绚烂的光线作为物质质料,一道组成了一面具有审判和告解意义的终极之镜,沉浸于它的映照,纵使个体“出走”多远,也终究无法真正“离开”。结尾的海岛似乎也暗示着:Solaris与Earth别无二致。 |
|
一贯喜欢的晦涩的哲学科幻。既然都拿它和《2001:太空漫游》比,那么至少我想说:在场景设置上,后者有更明显的反特效的科学宇宙布置;音乐上后者明显磅礴而前者太冷静;剧情安排上后者才算得上真正的科幻史诗,前者无非在借用这一幌子而已。但毕竟,也只有一个叫库布里克的天才啊。 |
|
老塔这片太小看科幻了~不过话说回来,能把一个SF按着聊斋的思路拍出来,也真是一种技能。。。以及我终于知道为啥讨论interstellar有人拉出老塔了,这就是爱/就是人性的思路真是够了。。。 |
|
飞向太空,穿梭无尽公路后一下回到平静湖面;到达太空,纸条制造树叶沙沙声,搭起浮士德的书房…
想到假面,视角转变和嵌套,镜头是人的目光,转过来,观众看着叙述者也看着自己…老塔对水的运用,人物说话,雨洒下来,像语言&回答…
伯格曼说老塔的伟大之处是他在梦幻的空间怡然自得,从不解释,那是自己偶尔才能进入的神秘境地。和太空漫游相比,饱含情感和毫无情感,回到过去和去到未来…
面对“他们”,摧毁他们或摧毁自己或挣扎接受;客人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内部意识,it’s not they, it’s us…“不要把科学难题变成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诺兰看到这句也许灵机一动:那再加上亲情吧…
冷战时代背景,飞向太空的现实基础;冬猎在俄式美学里的重要,也是战争与和平里娜塔莎最难忘的时刻;电影三圣和他们父母关系里的相似 |
|
二刷了 仍然叹为观止并困到要死 |
|
催眠神器。 |
|
塔可夫斯基的失敗之作。靠念白來傳達理念,如同誦經一般讓人昏昏欲睡,還不如積極找尼采、悲觀求蕭沆,直接讀本書。四十分鐘的鋪墊完全莫名其妙,如果從盯著屏幕的一臉癡呆中都能析出深情,那有什麼理由不擁抱現代?東西只有一點兒,拉長了一倍有餘,拿手的詩意被自己的嘚吧給閹了,最後只剩催眠…… |
|
如果当作科幻恐怖片看的话,应该能排进我最喜欢的恐怖片前十名,好几段吓尿了。 |
|
巴赫的配乐,勃鲁盖尔,丢勒,安德烈·鲁勃寥夫的画,托尔斯泰式的大爱无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人性困惑,一部美轮美奂的唯心主义非典型“科幻片”。另外感慨下老塔电影的布景真是太棒了。 |
|
啊,这个马克两年了的玩意终于看了。老塔和老库一样,否定了人,置疑了人,也肯定了人。伟大! |
|
专治各种失眠 |
|
不得不说是闷片,男主开场看湖一fin钟,结尾看湖一fin钟()然而巴蛤配乐、荷兰风俗画与失重场景皆无比美妙。女主就是绫波丽,一代目、二代目……略。这样看来庵野确实从索拉里斯中获取很多灵感,用一种更能被流行文化与年轻世代接受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
|
空间站的生活是一种宗教体验,造人、爱人、忏悔、飞升,最后连受洗都有了。图书馆的辩论非常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种长篇累牍的自我剖析,角色们也毫不掩饰地列举陀、托,直白地告诉观众这就是作品的底色。 |
|
真心不喜欢这种肉了吧唧让人昏昏欲睡的科幻,电影看《索拉里斯》和《潜行者》两部,决定自此戒了这个导演!别再说它和太空漫游同样伟大了好吗,现在太空科幻都在延续或发展这2001的某一部分,而它却依然在孤独杵在上世纪被小撮冷粉膜拜。 |
|
9.7;世界大得不可以去擁抱,你腳印又小得轉眼散失於命數 |
|
在现在的年龄上终于有能力开始攀爬塔科夫斯基这座我心中的大山。此片画风阴冷、沉郁,内核却是极其温暖动人的对爱与自由的渴求。“We’re here to experience people as a reason for love.” 哪怕飞上外太空,也是带着对爱的回忆及对理解的渴望。太空站是很完美的子宫喻体,科幻只是形式,爱的命题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科学问题”。老塔以此片进行的哲学沉思,给观者带来被宇宙所抱拥的温柔与被爱之感。与此片相遇的人们都是幸运的。 |
|
对我来说全世界只有一位导演每看必睡,那就是老塔,这部半夜看更是云里雾里困意袭人。主旨大义我还是不扯了,就觉得那个年代在美术和特效水平还很有限的情况下,能做到避免五毛特效,看起来不low就挺厉害。看完还讨论了这个疑问,就是貌似大银幕看老塔总会有些音效特别声大刺耳,这也算特色之一? |
|
悬疑气氛还是很浓的,但悬念导向的不是剧情,而是人的内心。影片通过反复地回忆、内心独白,把太空站、索拉里斯星的神秘海洋以及地球的旧日生活勾连起来,神性的智慧、人性的痛苦、爱的意义,都在此反复被追问和探寻。结尾的长镜头很有意味,似乎象征着对科技的警觉。btw,女主角娜塔莉亚·邦达丘克太美了! |
|
二刷2024.11 人类走不出自己 Sartorius对前妻说“你甚至不算人”的时候用的还是вы/您;幻象人跟人越呆越像人越意识到自己不是“那个”人还死不掉@和平||一刷2020.7 Very塔。人类不需要其他世界,只需要镜子。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堂吉诃德式的。其实有点想起爱死亡机器人的裂缝之外|| 坂本龙一还要看Solaris汲取灵感呢 || 诶我现在对“一个人流着泪对另一个人说‘你不爱我’”这种镜头,真是内心毫无波澜。It won't matter. || 最傻的是看到一半死机黑屏,还以为剧情需要塔老特意为之,默默磕了三颗瓜子才发现不对劲。 |
|
与《2001:太空奥德赛》的智性关切不同,索拉里斯星 直指人类的爱与记忆,这是否与导演背后的东正教传统有关联。。。 |
|
和库布里克太空漫游里冰冷的理性和上帝视角的审判相比,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明确地流露一种对人性本身的解构和剖析。
库布里克完全断绝了人类情感,用漠不关心的视角去思考人类之外的世界这一永恒的终极命题、并且卓有成效,我相信未来一百年内都未必会有人推翻他。
塔可夫斯基只不过是借用了莱姆小说里的一个梗概和元素,本质上还是在谈论人的本体/理性和感性的交锋,以及通过相当相当多的意象和符号以及朴素滞缓的镜头调度来撑起漫长的叙事表达,留给观众的既是思考的空间、更是一场有关耐力的考验。
在太空漫游里看不到的情感,反而是飞向太空最为重要的叙事载体和媒介,所以我说,飞向太空不过是披着科幻外衣的一部文艺片。
显而易见,库布里克和塔可夫斯基,一个根本没把人当人,一个把人作为了自己追求的全部。 |
|
用意志产生物质然后贴上各种好似大哲学家的矫情台词,用唯心主义讨论人性与爱情的科幻片,我就不讨论大道理什么的了,关键是你把我看的快困死了,就这,不好意思,我欣赏不来~! |
|
在塔可夫斯基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在水底油油招摇的水草~ |
|
当人类已经成为可以飞越宇宙、创造生命体的上帝,那么“谁来做上帝的上帝”?我们不需要一个新世界,我们需要一面镜子。老塔在遥远的太空中用诗意的语言呼唤人类回归自己的心灵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