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后二刷。我不知道中间加的救歌女和剃头匠两场戏是干嘛用的?这两场戏半个多小时啊开玩笑吧? 李翰祥、刘永版乾隆第三部。其实是四个段子,首先是刘罗锅李昆受命诓郑板桥作画,君臣打赌的智斗来的勉强,刘罗锅那些说辞只能算是强词夺理,骗郑板桥也无非是激将法,写得平平;继而是把自己算死的活神仙,这段是最有趣的,一个字能拆出不同的说法,乾隆许他永不归西,结果他归了东坡肉的“东”;第三是爱骂人的扬州剃头匠,扬州话好评,但反复念叨几句脏话实在粗鄙单调,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略有意思,这口音让我想起某位长者……最后是刘罗锅智赚赌场,这段就有点扯了,微服状态的刘罗锅不过是一介老头,赌场对付他哪会这么便宜? |
|
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李翰祥扯起蛋来总是妙语连珠。 |
|
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剧在这部电影面前只能称弟弟了,乾隆刘墉鄂容安三人组分分钟笑到我肚子疼,岳华的郑板桥好有意思,红姐的客串也好吸睛。ps:猝不及防在里面听到扬州口音的台词,邵氏老片的惊喜可真多。 |
|
虽然是下扬州很多地方依然是照搬天桥套路,银桂金桂上来先调弦子结果拍出来的咸湿暗示其实化用老李说的天桥大鼓妞儿的段子,满街带大拉翅的实在是哪儿跟哪儿啊。老李混剧校的时候肯定没少进书场,但要单凭弦子这段就说看过评弹倒也未必,北方大鼓书同样要调弦子,不过北方鼓书用书弦,南方评弹用曲弦,大小音色区别略大(那时候还没有短杆大三弦这些改良的)。“山东人吃麦冬”是苏州评弹里常说的笑话,说的是山东人到苏州做客,席间吃到麦冬便问主人是什么,主人告知“麦冬”(莫冬/没懂),山东人以为主人没听懂反复再问。麦冬是南方植物,山东人自然“不懂”,但评弹里这段也是借以嘲笑山东人大老粗的,传统曲艺无论南北这种方言“地图炮”还是很多的。王沙是新加坡人,主要演粤语闽南话喜剧,但他这个扬州剃头匠演得不盯嘴是看不出来的。 |
|
台词妙哉!借古讽今,乐而不淫,俗而不腻。 |
|
今天竟然在潇湘电影频道看到这个片子,它竟然还能吸引我看完了,还竟然让我觉得好看,最后出字幕时看到“邵氏出品,必属佳品”时恍然大悟,对,没错没错,哈哈,所有演员都不认识,只有惠英红出场时一眼就认出了。这种没心没肺的老港片还真是有味道 |
|
这个系列太有意思了,这部也很绝,尤其是最后一个刘罗锅骗赌坊的故事,看了拍案叫绝,刘墉、郑板桥骂皇上和鄂荣安那段也很有趣。还有剪头发那段,原来现在网上“剪个b头”的段子这么早就有了。李翰祥可太棒了。 |
|
扬州茶楼的店小二,不断介绍扬州美食以及地方方言俚语典故(比如“老太爷啊”,比如喝荤茶),太逗了,吸引得我几乎无法换台了。现在的电影,很难有这么细致的内容了。太有意思了。可惜没看到头。 |
|
李翰祥的乾隆系列:都是小故事,还有地道的江浙话,蛮有意思的 |
|
拳脚功夫力助歌女抗扰,金口玉言难挡神算归天,刘罗锅再赢下去个人总资产将直追富可敌国的和中堂。扬州怪才郑板桥有三好:骂人男风与狗肉。感觉对于现代观众而言,第二项所带起的意外之喜兴致骤燃,旋即被第三项兜头一盆冰水彻底浇灭…… |
|
李翰祥拍清宫戏,就是对路,古色古香,值得把玩,君臣斗,一笑一颦趣味得紧,杨志卿、王莱、王沙的扬州话,地道!开场的宫殿外景是在韩国拍的,后面在邵氏棚里搭出扬州外景,制造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气,市井生活味,实属难得了。 |
|
78年此剧里的扬州话可比98年《海上花》里的上海话地道得多,妙趣横生。 |
|
被我老婆一说我才意识到我果然是老年人了吗。。。竟然很喜欢看。。。 |
|
“这个外景也是景福宫拍的吧,勤政殿屋角是大红大绿的配色,就是《营造法式》的配色。”
“景福宫很大吧,山君不知道《山中传奇》有一个镜头是在景福宫哪拍的,山君最喜欢山中传奇里的房子。”
“是的好看,F君后来研究那些宋代建筑,反而觉得不好看。中国建筑僵直凝重的多,就是感觉有牌坊般的鬼气。其实并不亲民,更适合拍鬼故事。《乾隆下扬州》这个故事呢,其实李翰祥是抄的,不知道你有没有印象。就是我刚认识你时和你提到的《秋灯夜雨录》里的雅赚,和《萧翼赚兰亭》一道说的,后者他拍成了《风流韵事》。大鼓书一看就是把《老残游记》里的金妞银妞拿出来了。”
“那自然,李有几个原创,就没有原创!李翰祥近百部电影,都是改编人家。” |
|
李翰祥拍这种片是在圈钱吧?拿着地摊买的笑话集编部电影? |
|
我幾次以為要演完了幾次它都沒完。惠英紅出來的時候我想起戲說乾隆續集里的罔市。鄭板橋好男優這種事都能在ccav播了,真是。 |
|
乾隆系列继续,段子李继续插科打诨,这几部算是大大满足了李老师对野史的热情吧。 |
|
一部妙趣横生的喜剧片,各种桥段实在是太好看了。乾隆真是特别大气,刘墉大智慧小聪明全用上了,几个小配角都特别出彩,算卦的剃头的太逗了。而且当年邵氏的布景也是十分精良,在屋里就把一部古装片拍完了。突然想把这个系列补完了。李翰祥大导演一辈子都想拍严肃的古装大片,在香港却拍了多部风月片和这种古代小品,80年代两岸合拍片才有机会拍自己想拍的。8分。 |
|
李翰祥拍乾隆可能就跟唐伯虎点秋香的原理一样,秋香姐独自回头,看起来就很一般啊;若是和一群人一齐回头,那就是回眸一笑百媚生了。 |
|
1李大师的野史趣闻小段子总是妙趣横生。2慢说的扬州话和南京话有些发音相似,有亲切感。3惠英红茶馆显身手。4算命一段很有趣。5郑板桥三好:骂人、男优、狗肉。5星/百度视频 |
|
看的第一部邵氏,大大的惊喜!简直是小年夜的精品甜点一枚啊。各种欢乐元素。皇桑好俊逸优雅温油,刘大人和鄂大人PK很萌嘛,趣味无穷,令人非常之舒心,果真,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真是,太喜欢了。见《琉璃翡翠玉》 |
|
不带这么挤兑郑板桥的哈哈哈哈,张亚东无辜中枪真可怜。 |
|
此为《乾隆下江南》的续集,上集最精彩的捉弄纪晓岚的好戏,这集换作刘墉智骗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
|
调音调出情来orz膜拜
PS.这片子张亚东他妈肯定没看过 |
|
李翰祥喜剧,下江南的续作,这样一部喜剧电影获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十分难得。全片四个段子组成。刘墉智骗郑板桥,借机讥讽乾隆的诗平仄不分,字有肉无骨,贬损鄂容安更是骂人不带脏字的教科书,缺德带冒烟。算命先生被封永不归西,却归了东。在作死边缘疯狂试探的店伙计和剃头匠,扬州土话甚是入味,'实不相瞒,鄙人姓钱名龙',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妈妈的,你是条母狗'。 |
|
個人觀影史第1720部。李翰祥這回用影像手段當了一次說書先生,講了幾個非常有意思的戲說乾隆的野史小故事,讓看者看得津津有味,特別是算命先生神機妙算最終把自己算“沒了”的那段,黑色幽默得來——我封他永不歸西,沒想到他歸了東了——更拍出了中國社會特有的那種江湖味。更有意思的是那些操著一口地方語言、一本正經尖酸刻薄地刁難人的街頭人士,讓故事本身的市井味道更濃。比較值得詬病的是演劉墉和鄂容安的演員外形上太市井、太沒天朝高層官員范兒,當然劉永的乾隆還是很像模像樣的。 |
|
★★★☆ 我估计张国立肯定看过乾隆系列的电影,他的《康熙微服私访记》《铜牙铁齿纪晓岚》都带有这种风格 |
|
7.戏说乾隆,为什么认为本片在李翰祥的稗史系列中更有趣味,是影片在剧作上突出了改编作品中两个难能可贵,也是其他作品中很少出现的品质,其一是愿意再创造而不是一味的复现,二是内容的影像化,而不是更小说更戏剧。 |
|
7分,确实比上一部《乾隆下江南》好玩一点,可以当作历史趣闻科普类电影看,这也是它唯一的优点了。单从电影制作角度上说,流水账还是该少不少。另外出于历史原因,封建糟粕仍然不少,但比《乾隆皇奇遇记》克制好得多了。李的这几部乾隆,搞得封建迷信只是为了增强电影趣味性,王的那部给我感觉在宣扬君权神授,想要复辟。 |
|
妙语如珠刘罗锅、难得糊涂郑板桥、扬州小调二伶女、神机妙算测字生,骂骂咧咧剃头匠,花会赢得黄马褂,汗如雨下翰林院。绘扬州风土人情,讲台词精彩地道。西瓜视频 |
|
本片是乾隆皇系列的第三集,前半段是君臣與雅士之間的雅趣和鬥智,其中夾雜了劉墉智騙鄭板橋,乾隆皇剃狗頭,劉羅鍋智鬥標花會等段子,在嬉笑怒駡中充滿了人情世故的幽默,後半段是比較俗套的搭救民女,稍顯一般,整體延續了系列的戲說風格,李翰祥以此片贏得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
|
剧情上紧接《乾隆下江南》前半段中乾隆和刘罗锅斗智的段落,乾隆借下江南为机会,想争回一口气,处处故意为难刘罗锅,而刘罗锅则见招拆招巧妙化解,期间穿插的是风土人情和当地习俗。故事大体分为五段,刘罗锅在线的段落恰好是一头一尾,中间三段刘罗锅下线,故事就变乾隆和鄂容安的街市奇遇了。刘罗锅以激将法+投其所好让郑板桥画梅兰竹菊献给圣上拍得单调, 似乎也没展现出他的智谋;倒是结尾段戏耍花会,以骗制骗,扮猪吃老虎,让贪婪的花会老板上了个大当拍得有趣。中间三段各有意趣,乾隆和鄂容安更多是作为配角和观众存在,风头都在巧妙测字(同一个字同一套时辰八字拆出不同说法好玩),甚至算出自己命运(连皇帝也无法左右)的算命先生;剑眉星目,看上去就非常不好惹的民女小红姐;以及口灿莲花,在上一部就存在感爆棚的扬州小二王沙身上了。 |
|
很精彩 骗郑板桥和后面骗赌博的桥段在以后的电视剧里面都有类似的模仿 不得不说李翰祥编剧的强悍。 |
|
5分,宝【饱】?--我都饿晕了我。。。。。【5-6分】 |
|
就是野史改编的脱口秀吧,好玩是好玩,不过就是一乐。刘墉和郑板桥骂人那段,真是骂人届的天花板了,想学习的可以学起来。 |
|
香港电影无厘头之雏形 |
|
老三:妈妈的,一大清早到现在还没开过张,一开张你就放狗屁!
鄂容安:你怎么骂人啊?
老三:我讲你放狗屁还是恭维你呢,还拿你当个人偶尔放个狗屁,不然的话,你就是狗放屁,你不是人,你是条狗!
鄂容安:你!
老三:我说你是狗放屁,你还是条好狗,你看你这个样子,根本就是一条放屁狗,妈妈的,你是条母狗! |
|
在李翰祥的乾隆系列里,这部相对无聊一些。不过,李昆还是可爱的。 |
|
刘勇演的乾隆着实不错。 |
|
李翰祥的”戏说乾隆“系列得意作品,其中对乾隆这个人物的塑造基本符合封建皇帝狂嫖滥赌和地痞无赖一身武艺的美好愿望,当然扬州人民不会忘记满洲人的恩德 |
|
雅俗共赏,发趣诙谐,刘墉和鄂大人串通好深套乾隆爷,罗锅是第一主角,这铁三角成就中港古装半壁江山,乾隆如风中之絮,水上之萍,流连在市井的公路片里,路过一个个的过客,完成大库的转移支付 |
|
伤心岳母 |
|
李导乾隆下江南,借古讽今,笑语珠联。巧赚板桥入局处,才骂皇帝,又骂臣奸。 |
|
文绉绉+方言,这比看书也有趣多了 |
|
李翰祥拍乾隆拍的挺有意思,这部是下江南的续集,不过虽是乾隆下扬州,倒不如说是刘罗锅下扬州,骗郑板桥画画,花会赌垮东家,都是刘墉的戏份,乾隆只有中间救爷俩和剃头匠两段。全片四段故事,两段都是刘墉。李翰祥真是把民间传说,野史趣闻拍的妙趣横生,别有味道。不过乾隆七下江南肯定是有不少故事的,看这样的老片子还挺不错的,再加上邵氏出品,必属精品。主演都不不熟悉,但中间惠英红一出场就认出来了,那时候她还真是年轻,英气逼人。 |
|
李翰祥乾隆系列第二部,刘罗锅与乾隆下扬州时候发生的一系列民间故事。李翰祥导演除了风月电影还能有如此风趣的生活性情,实在是令人敬佩。 |
|
段子王 |
|
轻松愉快轻松愉快,各种段子连起来,大型小品现场。剃龟头、死人头、狗头,真是剃了个狗头啊! |
|
李翰祥的乾隆系列应该算是此类谐趣型清宫戏说剧的鼻祖吧,能明显感受到他身为南渡影人的审美水准和文史趣味,不过总体看来,这仍旧是一盘邵氏影视城美学为基底的小品串烧。 |
|
杨州话太好玩了。山东人吃麦冬,一懂也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