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哈,李翰祥的乾隆四部曲之一,感觉更像是借古讽今啊——借乾隆之口说:雍正篡位诏书纯属坊间谣传,传位诏书需用满蒙回藏汉五种文字书写,即便改了汉文,其它的怎么改?你以为圣旨是个便条,写谁办事谁放心,就能拿着继位了?!~哈哈哈哈,太敢说大实话~ |
|
勉强及格。乾隆好可怜啊,到了第五部了,还是没能把刘罗锅的两万两俸禄收回去。这一部在结构上有些新点子,用乾隆回忆的形式,串联起两段故事,第一段是百姓们绑架了身份败露的乾隆,中间过程一环扣一环,乾隆君臣三人,终于还是喝下了蒙汗药(其实为什么要逼他们喝蒙汗药呢?直接亮明意图绑了不就结了?可见这批百姓也沉溺于乾隆的斗智游戏了),但这个故事收尾太匆忙了,乾隆趁乱一逃跑就结束了;第二段是改写了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但是把场面营造的颇大,乞丐的泔水汤成了皇帝招待群臣的美食,与其说强化了喜剧性,但我更替两个乞丐担心,毕竟这么大场面做出来了,还是很容易让观众带入感受的,李翰祥在本片里的营造,是担的起“大导演”的尊号的 |
|
1,唉,一般的老百姓不明就理,以为传位的诏书是张便条。噢,随便来张小纸条,什么人办事,什么人放心。什么人放心呐?办什么事放心呐?卖大饼油条啊?就凭这样的纸条就登基继位啦?简直是儿戏啊!2,这一带的谷仓啊都是外强中干啊,我们的大帅要向朝廷报大数啊,不然的话,我们这儿怎么叫大寨呢! |
|
导演不但可以去搞博物馆,还可以搞民俗讲座。这样的电影现在应该是绝种了,因为它充分利用了自己在传播上的优势,不仅仅是讲个故事看点美景抖点包袱搞搞动作提升一下观众的肾上腺素,他提升了大家对历史文化的联系。集合了民俗讲解、美食制作、市井生活,还专门让皇帝本人现身说法怒操阴谋论,虽是戏说但是也该让皇帝有这么个怼得地下组织哑口无言的机会,不然舆论老被低成本的江湖传说控制这多么损害国家政治的庄重感,你以为传皇位就靠写个小纸条啊,就算是小纸条也得转换成红头文件嘛。最开心的一段自然是皇上带领众大臣吃泔水,不过他第一次吃的时候那么香也是因为放了蛇肉进去,不然汤不会这么浑。怎么到了宫里就变成纯泔水了呢! |
|
十六年过去了,乾隆还是没把罗锅和每年两万两的俸禄拿回来,还倒贴出四万两和王爷封号。以刘墉代穿龙袍替皇上被画为引子,借君臣三人组之口带出几段陈年往事。三人在街头闲逛时,刘墉和鄂容安一问一答,是相声精明逗哏+蠢萌捧哏的表现手法。而被村民绑架的段落则看得人挠头,这么多人布下复杂局中局把三人组一绑,原来只是为了问「维民所止」,「传位十(于)四太子」以及乾隆身世这些民间流传已久的八卦(喂喂喂你们是不是太闲得慌了),而乾隆皇连珠炮吐槽式的回应令人捧腹。后段化用朱元璋「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段落,以同名单口相声为文本,虽说拿着明朝的典故套清朝的皇帝,但结合上部「金镶白玉牌,红嘴绿鹦哥」的故事,看起来也没什么违和感。王沙这部变成老村民头头了,目光如炬,依然是睿智精明的样子,无愧这一系列的最大亮点。 |
|
这个刘墉从长相到捞钱的本事都全方位向和大人靠拢23333 乾隆讲“五族共和”笑死,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段子和豆汁结合也是亏得李黑了(评论里有蛤蟆鼓和铃铛谱的考据 |
|
太好看了,我还是最喜欢李老师这种类型的片子~不黄暴,很欢乐 |
|
李翰祥的乾隆系列:都是小故事,蛮有意思的 |
|
借古讽今,还够狠的,又是大寨又是“办事放心”什么的。乾隆宴请群臣吃烂白菜馊豆腐做的“珍珠翡翠白玉羮”,其实和《神都龙王》徐克做个局让群臣喝童子尿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更搞笑。 |
|
李翰祥导演才是首开“戏说乾隆”之风的鼻祖呀,比“戏说乾隆”、“铁齿铜牙”、“宰相刘罗锅”、“微服私访记”之类早了多少年,由他执导的四五部乾隆戏,都是斗智斗勇、斗嘴皮,有市井气、俚俗味,蛮有意思,刘墉、鄂尔泰这两个配角也搭配得好。 |
|
李翰祥乾隆系列最后一部。祥叔的民俗风情和语言文字的功底都极其了得。都16年了,刘墉每年2万俸禄积攒到了32万,这回代穿龙袍,四爪银蟒,又新添每年4万。山村黑店样样俱全,老板娘套词不错,“一姐俏,二姐娇,三寸金莲四寸腰,三弦二胡琵琶箫,南腔北曲靠山调,是要哪套有哪套”。几伙人演戏大摆龙门阵,就为了下个蒙汗药,探知宫中秘史,也是服了。珍珠翡翠白玉羹,朱元璋的段子被移花接木了过来,这杀蛇取胆、生剥蛇皮的制作流程,真是细致到家了 |
|
李翰祥真是把说相声的天赋用来当导演了,比起前几部还是有些情节的,这部整个就是对口和单口的合集。但中间乾隆对于“雍正改遗诏”和“乾隆是汉人”这两件民间盛传的野史的澄清在这样不严肃的题材里倒是难能可贵的严肃史学态度。 |
|
皇上说屎是香的,你也要在一旁附和说好吃。君臣斗智,并没有一味把皇上塑造成一个白痴,只是臣子细心观察、临危不乱、巧答难题,才一次次化险为夷。君臣斗智,斗的不是智商,而是智慧。如此题材放在当下,很容易拍成一部蠢剧。 |
|
有些段子是从民间说书的那里讨还来的吧 |
|
你就老老实实完全接受,别抵抗。那些学问,那些见底,那些杀蛇捕蛇,那些风雅。都是要敬仰的。服服帖帖的敬仰。 |
|
央视6套放的,看了后半段,就觉得还蛮欢乐的。他们抓起来乾隆,问是不是他爸爸改了遗嘱,他是不是汉人,就觉得字字戳中我们那个年代老百姓的八卦(怎么感觉我像是乾隆年间人?)后面大寨的那几句,也真是笑死我了。我的非专业视角是,给我感觉节奏特别好,态度也特别真诚,有些明明是老段子,也很想看下去。 |
|
刘墉和普遍认识里不大一样,朱元璋的典故挪到乾隆身上也未必那么妥当吧。 |
|
处处都是抖包袱耍贫嘴。 |
|
这部戏里面不仅科普了很多知识,最后的大反转 还真是 笑点百出。剧本写得真好。 |
|
君臣斗还是好看的,李翰祥融合了一些民间小故事,最精彩的就是皇帝被抓怼地下组织那段,“什么人放心呐?办什么事放心呐?”还有外强中干的大寨,借古讽今,李翰祥牛逼。 |
|
刘永的皇帝、詹森的恶人、小红姐温柔的骗子,李昆的刘墉,很好玩!但现在这样的电影估计很难卖座了! |
|
6分,李翰祥这几部乾隆系列基本上很难称得上是电影,基本上想到哪拍到哪,随着性子拍,有点像小学生写日记。《乾隆下江南》《乾隆下扬州》还算有点收殓,后面两部太杂乱无章了,只能说趣味性在,电影就不算没有价值吧。 |
|
当年的配音真是妩媚动听,惠英红真漂亮~ |
|
乾隆皇五部曲最后一部。
比较有意思的是澄清了“传位十四阿哥”被篡改成“传位于四阿哥”的野史,珍珠翡翠白玉羹... 至于本系列刘罗锅斗智部分,简直强词夺理偷换概念,实在无聊 |
|
7.1 一姐俏,二姐娇,三寸金莲四寸腰。三弦二胡琵琶箫,南弦北曲靠山调。相声段子一气乱炖,没有斗智只是遇险,朱元璋珍珠翡翠白玉汤移花接木,好嘛,朕每年要多管他四万两! |
|
2020年来看30多年前的电影,看来很有乐趣。 当今却是少了这番乐趣。 说说相声也不错。 乾隆皇上居然是包头的 |
|
这个系列真精彩!简单从世俗水平的历史文化沉积素材里挖一下,结合上邵氏娴熟的电影技法,就有这么出彩的桥段,演员的神采也都展现出来了,连续两段相声蛤蟆鼓和铃铛谱轻松串联到市场游走的场景里,真是开心快乐! |
|
历史宫闱片大师李翰祥导演又一杰作! |
|
维民所止,传位十四王子还是传位于四王子也就算了,竟然还曾敬写信给岳钟琪,对李大师只能五体投地。 |
|
上完班累毙了。摊在沙发上,一般cctv6和cctv9放啥我就看啥…今晚放的这部电影台词精炼,而且剧情可真有趣,就像小时候看的那些连环画一样,权当听故事了。虽然是快40年前的电影,但是精致的大场面可真不少,杀蛇的细节也是有点把我吓到。我应该也不算老吧?感觉看见好几个熟面孔。惠英红美! |
|
拍片前李翰祥先生该读读一本叫《好兵帅克》的书,我觉得这样能使影片更好看一点 |
|
李翰祥乾隆四部曲补完。cue了大陆大跃进学大寨的梗实在是高!珍珠翡翠白玉汤大概就是京城名小吃豆汁的起源吧,刘慧玲这一部和三姑娘那一部里风骚老板娘的角色真是一绝。 |
|
前几天看了乾隆下扬州,昨天看到这片,看拍摄时间差了四年,但好象是续集,有点味道 |
|
竟意外是翰祥“乾隆四部曲”中最好的一部,结构上最花心思、全片倒叙叙事,既串联回顾了前三部君臣斗智的经典情节,也带出两段新的乾隆微服出巡遇险故事,而且无论是“绑架乾隆”还是“珍珠翡翠白玉羹”,都是叙事性情节性非常好非常强的故事,既是后来《康熙微服出访记》的直接鼻祖,但也瞬间在创作立意和艺术修为上将无数后来者秒成渣。翰祥导演谈笑间的文以载道、借古论今犹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让人意犹未尽,说到底他并不关心政治本身,他的兴趣只在于戏说乾隆的文化梗本身。 |
|
几个段子都听过了。 乾隆亲自辟谣传位的问题也有点意思。
最后的珍珠翡翠白玉羹 倒是朱元璋的故事。 属于穿越啊。。 |
|
精彩,情节上峰回路转多次用插叙作了非常好的悬念,又有众多出色的配角出场,不仅在趣味上故事美学都颇有观赏性,里面的俏皮话都非常有趣 |
|
还蛮有意思。原来82年香港电影就有过这样的尝试。 |
|
哈哈,还是最爱剃头匠茶馆伙计吃八方,老顽童打了个酱油 |
|
相声tv的感觉,几个演员素质真是不错,愈发觉得刘永的可塑性强,前面的连环计设局真是绝。 |
|
民俗细节考究到极致,太有意思了。珍珠翡翠白玉羹那段故事最好玩。 |
|
有头有尾,从第一部刘墉巧语得两万两俸禄,之后皇上和鄂容安千方百计想要把这银子要回来,结果总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最终又平添俸禄,还封了王爷。不过,把朱元璋的故事放在乾隆身上,差强人意。总的来说,这个系列还不错,之后中国大陆这边的《铁齿铜牙纪晓岚》显然有模仿之嫌。 |
|
三星半,很有趣的一部科普电影,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来标记时才发现导演是李老哈哈,怪不得各种民俗张口就来,什么铃铛啦,还有客栈老板娘说的粉头绕口令啊等等,看电影还能学到知识,不错啊。 |
|
很多都是说书里的故事,有趣。李翰祥在那个时候拍清宫戏 拍的真有味道 |
|
这一部感觉比下江南和下扬州好看多了,借古讽今真的是到现在还不过时,外强中干,办事放心,上行下效,还有乾隆皇帝吐槽自己那段也挺有意思,维民所止,雍正改诏,汉人皇帝,真的是太有意思了,把一些民间传说,野史趣闻改编成段子拍出来,有些段子似乎现在还在流行。当然最有意思的还是最后一段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当真是一大奇观,简直要笑喷了。 |
|
第13部 2010-3-3 电视上看的。他说他很喜欢这种怪怪的片子。台词很好,写得像相声一样,还长知识。 |
|
中后期的老李戏说里比较凌乱的一部,但故事讲得还算有趣。 |
|
台词真见功力,一如清吏科普。惠英红一段计中计真妙。 |
|
最受不了刘墉的斗鸡眼了。 |
|
老港片这种地摊文学式的野史风格,完全不同于我们现在认知的古代人伦逻辑,那个世界君主并不是威严不可侵犯,臣民也不是或忠或奸,或大儒风度,或淳朴善良。老港片的古代世界用着现代化的口语风格台词,塑造的是缺乏道德感和没有繁文缛节的古代人伦关系,这里的人们不只是风花雪月,吟诗作对,也吃喝嫖赌,这种充满草根精神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观(一如周星驰的喜剧),虽然貌似难承载厚重的正史,但它却在民间传说轶闻趣事中还原了人性,人们不只是生活在历史进程之中的卫道士,如薄迦丘十日谈所表现的,人作为一种私性的存在被承认,被认识。仔细想想很难说这是比现在的我们更不成熟的历史观。 |
|
珍珠翡翠白玉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