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thBerlinale】请看请看请看。全程哭得我稀里哗啦的,谢谢伟大的女导演拯救看完another end和l’empire的我。献给被历史埋没而隐身的女性作曲家,我们被父权限制被宗教限制,但我们依然坚持旁若无人般唱歌、舞蹈、演奏、作曲。女性凝视真的太舒适,没有姐妹不能活。 |
|
好看是好看的,但是哪有这么简单的一条线故事。王子和公主一路有小兔子和小鸟们帮忙,顺利轻松战胜艰难险阻,最后幸福生活在一起。配乐风格是80年代italo disco混techno,几段浅尝辄止歌舞戏的拍摄手法也是照搬好莱坞,就没什么新意。好主题好立意,可就跟导演在首映后表现出来的状态一样,过于简单天真了。 |
|
@Belinale2024 一篇girls help girls的爽文,一路平坦到底,剧情确实有些草率。但确实在疲惫的电影节后半程庆幸看到这样一部轻松愉快的影片。开场的编排惊艳,后面的每场音乐段落都赏心悦目。贯穿全片的电子音乐时时提醒本片的当代视角。最后一场在教皇面前的表演是姐妹们的无政府主义狂欢,女孩们用流行歌舞尽情释放快乐的能量,而一旁的各路精英权贵们乱作一团,放在电影宫这个空间里展映也似乎把骚动的影评人们纳入其中。《芭比》之后又一部女性和大众文化的携手之作。 |
|
#74th Berlinale 直通高潮的断章演练 情绪佳 故事欠奉 |
|
这不挺好的一部女性电影嘛,那场高潮戏拍和剪的都不错,女性音乐人/作曲家以一种重新夺回自由的姿态为自己赢得了话语空间。尾声部分略冗长。唾弃本片的人是否和片中的男性角色一样认为这是一个该立即停止的离谱玩笑呢?退一步说作为爽文叙事又何妨?把这个当作槽点开喷之前先细数一下有多少以男性主角为中心的爽文电影好不好?@Berlinale74 |
|
这种质量的电影都能入围柏林主竞赛,可见今年柏林是有多差 |
|
片子本身没那么好,但是还是多给一星。生而为女人。 |
|
虽说在柏林电影节这样的欧洲电影节是不太典型和恰当的存在…被誉为傻白甜迪士尼公主爽片,但本片带有个人强烈的主观倾向和情感,因为在看电影中几次泪目,会觉得女孩们真美好,这样girls help girls的故事真美好。会沉浸在童话所带来的梦幻与感动当中,但历史之上有这样的女性艺术家们存在过,将她们最美好的一瞬留在银幕上又未尝不可呢?典型的双生花形象的塑造,以流动于世俗之外的灵动,跳跃与专注和努力在世俗之中,依靠正统的艺术和持续性的积累来打造出的更加典雅和尊贵的艺术。但无论是人还是音乐,古典与流行并不是孰低孰高,需要比较跨越的阶级,更不是完全持有各自调性,在自己的墙内闭门造车而不看向对方一眼。真正美好的艺术无论技巧如何,形式如何,总能与灵魂共振。触动人心的音乐打破生命的僵化状态,何尝不是顶级的美好 |
|
1800轻音少女,坦白讲,我有点喜欢!进柏林主竞赛属于是时代风潮吧,如果欧洲年轻一代真是这样的精神状态,那我也不得不说句respect,大革命已经遥远到可以这么可爱地去呈现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从《间谍之妻》到《利益区域》,连人体实验和大屠杀都在被用最新的数字影像技术去负负得正地讲述了,那么一部坦诚明快的上帝将死时代的童话的出现,也是可想而知的吧。观众反响极好,全场欢呼声满天,我倒愿意是由这部电影来引起,而不是《过往人生》。 |
|
viva Gloria! |
|
比预想的要好很多。虽然作为长篇首作确实有略显不足的地方,但胜在通过音乐传达出的情感和对灵魂自由的渴望都是真挚的。因此结尾即使客观上有些失真,但个人倒不介意把它当个理想情景再延长一点 |
|
音乐是武器,是自由的颂歌 |
|
Sing your thoughts, sing your life! 音乐人拍电影这个音乐水平也太突出了!没想到今年的主竞赛还能有一部双女主爽片看得我老泪纵横((配乐不是italo disco 是导演参考Vivaldi写的pop |
|
何止是女性作曲家和音乐家隐入尘烟。说累了girls help girls,让我为你颂歌一曲,我的姐妹。不知道为什么就哭了,是美好的旋律啊! |
|
荣归乐与女! |
|
有像《圣母》一样在不停的矛盾冲突中最终激发出强大的女性团结度的主题情节,也有像《某种物质》一样将试图讽刺与鞭挞的反面人物刻画得如同卡通片一般滑稽可笑的小料辅佐,但最厉害的却是全片真正做到了用音乐去推动故事的发展,让每一个音符真正成为情节节奏的注眼,在一次又一次旋律的螺旋式上升中最终让所有观众都达到与乐曲的终章完全一致的情绪顶峰,也同时在这一刻让人明白,原来真的有这样一群默默隐藏着自己能力的女性,当她们的能力历经磨难之后终于现身世上的时候,我们才清晰地知晓,原来荣归主颂的这个“主”,其实是女字旁。 |
|
2024BIFF 开场前看到了导演的寄语就很喜欢导演这个人本身,无需多言,一看就是女生主创做出来的片子,女性友谊万岁!自我表达万岁!看电影的过程中除了能够感觉到音乐的流畅,还能很深刻地感受到镜头的呼吸感,果然在映后导演提到了,所有曲子都是她自己写的,现有曲子后有分镜,真的像mv一样舒服!看完其实是小小流泪的,结果一打开豆瓣,好嘛,压抑了一整部电影的女孩们直接被打为凤傲天,吃了那么多的苦有些男人可是一点不提啊😅很难否认有一些光环加成,但也正如导演所说,历史上的作曲家都是男性,为什么没有女性作曲家呢、于是有了这个剧本。另外印象很深的一点是,导演自己是学音乐的,女主之一是一位摇滚乐手,因为平时妆容很摇滚所以没人认出来她hhh导演说会在韩国上映,也希望来中国吧,总之是2024年以来最喜欢的电影! |
|
Such a girly and lovely film |
|
这不挺好的一部女性电影嘛,那场高潮戏拍和剪的都不错,女性音乐人/作曲家以一种重新夺回自由的姿态为自己赢得了话语空间。尾声部分略冗长。唾弃本片的人是否和片中的男性角色一样认为这是一个该立即停止的离谱玩笑呢?退一步说作为爽文叙事又何妨?把这个当作槽点开喷之前先细数一下有多少以男性主角为中心的爽文电影好不好? |
|
…这种程度就是爽文了啊?爽哪了啊短评就嗷嗷叫 我还以为起码是John Wick的爽度 |
|
一部四处开挂的大女主爽文,以现代的思路和价值观去写上世纪的事儿,非常有观赏性的结构和各种元素,无论是女性主义还是音乐的铺陈和表达,都和电影的年代设定不相符,但又是某种打破类型和题材偏见的一种当代性的尝试。 |
|
好有力量的电影。女性在音乐创作上的困难和努力,和她们面对生活压迫的隐忍中的反抗。教堂演出那一出好励志好幽默。对男人和男权社会规训的不屑一顾,就是我们最潇洒的态度。 |
|
全员顺拐卡通片,没有任何复杂性可言 |
|
简单有力量 配乐绝绝子 看完神清气爽! |
|
译名让我对剧情有误解。本应只演奏颂歌的女孩们,意外发现了一架钢琴,她们通过钢琴找到了音乐带给她们的最本质的快乐。为了迎接教皇的到来,教堂的乐师需要创作最新的颂歌,可是他无论如何也创作不了满意的曲子。我原以为最后乐师会采用才华横溢的女乐手们的曲子,或者教皇听到了女乐手们创作的流行乐会很喜欢,结果没有。女乐手们在教皇面前演奏的音乐让教皇勃然大怒,她们被逐出了教堂。但女乐手们也因此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她们找到了属于她们的舞台。音乐很好听,结局也很光明,但我对那个时期冒犯教皇的后果不那么乐观。 |
|
#74Berlinale Premiere
观众缘好是可以预见的。这种简单直白的剧本和没什么门槛的视听和表达,不放在死气沉沉的柏林主竞赛,就是在普通院线也大抵是会爆的。
这剧本都算不上是大女主叙事了,这tm妥妥的是凤傲天叙事啊。第一次摸钢琴就玩出左手主旋律实在太难绷了,爽文都不敢这么写,莫扎特都没您这么天才吧。但话说回来,对阶级森严的古典乐发起音乐革命,不把女主写成天才也就只剩血脉压制一条路了,这两个哪个更土味我也实在不好说,以及极为脸谱化的配角们。这一眼望到头的王道叙事放在日漫或是JRPG里还能接受,在柏林主竞赛实在是太幽默了。
加之音乐革命的主题但音乐的运用也称不上太严谨;最后也是用最肤浅的方式来实现人文关怀的价值。但就跟这电影最后拍的一样吧,观众喜闻乐见,我们这些原教旨主义者算什么呢。 |
|
3.5 高亢激昂之间传颂着一曲觉醒之力,导演最大限度让旋律感染到每一个人,抛开剧作上的协同因素,这份力量值得推荐~ |
|
很不错的女性电影。 |
|
好奇怪 |
|
帕瓦罗蒂坐在下面听到1800年的意大利歌剧融合了disco和现代techno不知道会不会愤然离席,平时不听歌剧还是别硬塞音乐了,和电影的不匹配度让一个本身觉得音乐剧再差还有音乐听的我坐在下面昏迷, |
|
这部是我今年柏林看到映后反应最激烈的一场,出什么“现实中有多少女孩被孤儿院破坏音乐梦想”的时候欧洲人就嚎起来了。水准其实还可以,尤其是真唱实演奏的画面所渲染的情绪能够补足一部分主题幼稚带来的滑稽感。不明白怎么进来主竞赛的,不过喜闻乐见 |
|
(2.8/5)虽然叙事上问题还是挺大的,架空轻飘,但音乐的力量还是很加分的~ |
|
立意大于剧作,这个故事本可以挖掘得更深,现在呈现的效果就是一切发展得过于顺畅了 |
|
在今时「精神病院排满了失眠中老年女性」和今日「高中生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语境下,二十一世纪朝简「练静」乐会不失为一套指导天选牛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护理方法,而十八世纪意大利《荣归主颂》歌剧亦不失为一座引领迷途羔羊「按时上课,按时做操」的精神灯塔。意大利(社会底层劳动妇女们)举办的《我的天才女友》音乐会看似是「姐妹们」另起炉灶,实则依然是老牌帝国主义建制和新兴纳粹主义政体的《亲密》盟友:一边「明火」执仗,一边「拱火」援乌——这首用人类苦难谱写而成的「主旋律」颂歌不仅被「主教」献给了又脏又蠢的盟主,而且《幸福的拉扎罗》还要为继承了「新法西斯主义」基因的意大利极右翼「兄弟党」谋幸福。古老的《奇美拉》神话虽给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难民提供了短暂的精神庇护,但细究起来也是「玩火自焚」相当不靠谱。 |
|
太喜欢这部电影的开头了🔥致我的天才女友:你当飞向更自由的地方🔥 |
|
釜山电影节看的,剧情不给力,音乐还凑合,意大利女导演本人倒是魅力十足。 |
|
曲子是不是太流行了点,但观影很轻松 |
|
好看,虽然我是五音不全。但是我喜欢快乐 |
|
6/10 |
|
女性的才华总是被父权社会所隐蔽,而电影呈现了一场多么触动人心的夺权。音乐构连起了这场女性情谊,弥合了彼此的隔阂,惺惺相惜并真诚慰藉,当她们的光辉裸露,男性之庸便就此黯淡,最后一场高潮简直看得让人落泪 |
|
6/10。以赋权为中心的女性爽片,全程顺拐有如神助,最后为教皇表演一场大闹教廷,可笑的权贵精英们乱作一团,竟然赋予了姊妹情谊改变音乐创作史的能力,整体情节的潦草令人担忧。影片将大众流行音乐与古典乐范式融合,来呈现近代威尼斯的历史变迁,一群从小被遗弃到寄宿学校的女子忍受着宗教僵化的管理制度,通过音乐与情绪感受的联结,重新找回生命的活力,女人们劳作的声景被特蕾莎视为一个独特的存在信息,激发了她凝聚人心的弹奏才华。当内敛沉默的特蕾莎弹奏着奇怪的音符,吸引着露西亚的伙伴们快乐地合奏,露西亚严肃的古典乐却叫人昏昏欲睡,情急之下她对特蕾莎的攻讦,包含着音乐划分的等级秩序,她所信仰的理念遭到了打击,贬低不识字的特蕾莎以抵抗对新兴事物的恐惧。结尾那些历史灰尘中被遗忘的女人,在公共空间的表演展现了坚持创作的历史。 |
|
【4】立意,叙事手法和歌剧融合非常好,但观感很差。一方面是整个电影是跟宗教有关的,而基本跳脱不了女性反宗教压迫的叙事,二是电影拍的太顺,堆砌了议题让整个电影有内容,实则非常空洞。导演很厉害去让主创们真唱,以及有思维地勾勒,最后大闹教堂那场戏就很明显看出新导演水平能力不足而拍成一场闹剧收场,也以闹剧收场。终究是真主的宣传片吧。 |
|
幽默风趣的意大利女导演,作曲家与歌手首部导演长片,开头结尾的歌舞不错,其余平平,可惜预算低威尼斯的外景太少了,简单的故事放在电影节主竞赛确实有点奇怪,说起哑巴,这场竟然遇到了边观影边用手语聊天的? |
|
MVFF 10/10 主演到场Q&A了 画面和预告比原片精彩 全片实在是逻辑上不大可信 剧情硬伤 |
|
结尾突然但太梦幻了叭
那个年代的女性有这样的自由结局就好了 |
|
目前主竞赛最佳 |
|
超级幸运从一众影片里选出这部。包含一切令我动容的元素,音乐、女性之间的爱、宗教,荣耀归于所有在修道院长大的女音乐家们! |
|
何必要囿于女性的身份,反而圈地自牢。在结尾来一场女性的想象狂欢,是对严肃的消解,象征意义大于了现实意义,毕竟教皇的权力是真刀真枪啊。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的颠覆,确实预示了一个更加平权的时代。现代钢琴的出现,展现了新技术的解放性一面。地下仓库秉烛练琴的夜晚,音乐爱好者都会为之心动。 |
|
真的好像迪士尼不过迪士尼现在也不怎么样,倒是可以跟今年的《泳者之心》并列一个奥斯卡奖,搁电影院里不会有人说什么,但是进了三大主竞赛会被诟病也正常 |
|
迪士尼快买走自己放吧,或者Netflix也可以,又是一个Brigderton。整体故事力量太简单了,但是夹着一个秘密生子还被送走就很emmm。女主角是天赋异禀的,毕竟刚碰钢琴就可以拉左右手还能写黑键练习曲还能爵士还能钢琴弹唱,为这个故事增加了太多的童话色彩。高光时刻都在最后,大家一起唱唱跳跳流行乐什么,还把市长吹死了,很欢乐。最后的结局也充满了童话性,女子巡回乐团了就。本片观影期间,想到了《犬王》很多次,想到了渡边信一郎很多次。以后会多个心眼,凡是意大利片,后面带一个感叹号的,十有八九歌舞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