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 或许人类最一厢情愿的人类中心想象就是:脱离(人类)语言就能远离人类中心主义。就像这部电影,世界观把非人类中心写在脸上,也有一些还算自觉的剧作细节,但是实际的叙事逻辑和推进效果,完完全全是把神话重写变成小学语文考试看图编故事…… |
|
在荒芜时代大洪水来临,化身为动物的“人类”向圣山漂流。被人类塑为地上灵性之神的猫,在神像顶端等来了诺亚之舟,孤身却常常惊惧的黑猫,孤身但情绪稳定的卡皮巴拉,和三只脱离群体的动物,虚荣自我的环尾狐猴,盲从的狗群中友善的金毛,叫板权威和宗族的鹭鹰。共同驶过文明的遗迹,所有船只都指向那同一个终点,水珠升腾,等待召唤,属于天的高洁之鸟羽化登仙,属于地灵的猫被凝结人类情感羁绊的玻璃球托起,顾虑蒙昧狗群的动物甚至没有登上圣山的机会,浮沉于人间又如何。洪水退却时环尾猴狐聚集在议事厅,推选新一任只看着自己的王,终究没有忘记共患难的情谊,终究只有独立的个体才能结伴更好的生存,鹿群是天命审判的灾厄象征,鲸是海中持剑又仁慈的天使。我们靠在一起看着倒影,我又是谁? |
|
太美了太美了!人类死绝后的世界太美了!洪水灭世之少年猫的奇幻漂流,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一个都不能少。导演用五年时间手绘自然奇观,每张截图都是屏保。想加入拜猫教… |
|
人类还能拍出这样的片儿,说明也许还有救。 |
|
一只小猫咪的末世冒险,以及如何和其它种类的动物共同生存,很容易想到那款叫Stray的游戏。叙事几乎全部依靠不同动物的真实特性和反应(甚至同类动物不同品种的不同性格,比如片中那只拉布拉多和其它狗狗的“表现”完全不一样),因此全片无对白,甚至把拟人化的笔触减至最低,也有极具想象力的段落设计。不过猫奴看得真心累,全程为大银幕上喵星人的冒险心惊胆战,每次它深陷险境不断喵喵叫,我脚趾都抓紧了,比看汤姆克鲁斯爬迪拜楼还紧张。 |
|
卡皮巴拉船长!敬礼! |
|
彩蛋最后还是给咱们大鲸鱼一个好结局了…不然我可得难受死😣 |
|
从一个人像一支队伍,到一个人组了一支队伍。 |
|
没有这只拉布拉多,从此狗界低众生一等。@博纳大悦城SRIFF2024 |
|
不知为何联想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甚至是七武士,也是某种公路片。献祭的圣人,狡猾的商人,憨厚靠谱的伙计,乐观的伙伴,扶持的老前辈,地痞流氓,面对类似末世灾难时如何一路成长。 类闯关RPG,同时自然类手持的晃动让画面生动不少。给大人看或许有些单调,但给小孩看又过于晦涩。 |
|
简直是在演我,从开始对一切都怀有戒备心,到慢慢接纳,付出,有点后知后觉,却又不想留有遗憾,有些人错过了,有些人还在身边,有些人留在了回忆里。 |
|
人死光挺好的 |
|
诺亚方舟,末世寓言。如果你是没有什么坏心眼的小猫咪🐈⬛,全世界都会帮你❤️。每种动物的特性都抓得极准,很难不爱!/ SIFF 2024 第4场@美罗城 |
|
本以为是随大流的环保主题动画片,一点也不。上船,下船,再上船,再下船,重复着生和死的赌博。小黑猫从犹豫下水到数次落水,再到熟练捕鱼。反反复复,以至于都快对这一生死间的紧张感到麻木。白鹤可以为了小黑猫折断翅膀,它在此时已经选择了死亡。然而面对小狗同伴的求助,它为了活下去选择视而不见,但也注定了它必须要离开小船的命运。潮水退去,动物们回到熟悉的土地上。没有动物可以守护海洋中的守护者,只能见证鲸鱼在陆地上等待死亡。这是一个关于一艘理想主义小船在现实主义潮水中艰难前行的故事。 |
|
22/05🐈⬛从Animatic版本到Salle Debussy 我们的小猫终于游进了戛纳💙💙💙 |
|
庞大的猫型雕塑证明猫是末日中的主角冒险者,狗是盲从但忠诚的愚者,狐猴是精致利己者,卡皮巴拉是善良有加但普通的庸人,蛇鹫是严肃古板的智者,鹿是感知厄运的通灵者,鲸是持剑守护万物生灵的天使
灾难到达顶峰时,悲观的智者放弃一切羽化登仙,只剩冒险者继续苦苦挣扎,被代表希望和文明的玻璃球托起,终于等到洪水退去,水位下降,曾经在天际翱翔的天使陨落,可通灵者表明灾难会再次来临,冒险者看着水中自己和同伴们的倒影,大概所有人心中都充满迷茫。彩蛋里鲸回到水中,可知洪水再次泛滥,那么冒险者呢? |
|
小猫为主角的末日公路片,把所有常见动物动画中的拟人塑造完全摒弃,不论是在本届展映还是近期院线中都是一股清流,如初夏的西瓜般解暑、利尿 |
|
这是我今年看过最可爱的电影,导演一定养猫很多年,紧张的、开心的、害怕的、舒适的、玩耍的样子太像了!!!玩尾巴、从桌子上推东西、喜欢站在高处、玩光影、清洁自己,每一个猫的小习惯都捕捉到了,没有一句台词,却可爱晕了!少年喵的奇幻漂流,好美好可爱 |
|
#SIFF26# 太喜欢了,今年上影节看得最喜欢的一部片子,小黑猫的奇幻漂流。镜头始终以低机位记录动物的神情,代入感很强,全程没有一句对白,但是完全把动物之间的交流展现的淋漓尽致,细腻动人,性格立体,又可爱又惊险。影片结尾,洪水退去,船开到了树上,似乎回到了片子一开头时的那个场景,就好像是一个轮回。白鸟注定属于天空,巨鲸必定畅游深海,而这些勇敢冒险的动物们,则属于广袤的陆地。所以我觉得这个片子在表明,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是海洋时代还是陆地时代,每个个体都有它需要征服的旅程。同时片子并没有出现一个人类(仅有石像状的手),说明人类曾出现过,而动物们通过水面镜子等反射,看到了自己的面貌,也诞生了自我意识。所以片子似乎也在表达,去人类中心主义后的大自然,谁才是真正的主人。总之,小猫小狗就是坠吼的! |
|
2024siff,第三部。
私心五星,太喜欢了。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但没有少年(不是。见证两次世界“瓦解”的瞬间,everything folws, then everything crashes. 全片尽力做到去人类化,哪怕主要都以哺乳动物为中心来达到共情,也更像是在看爱登堡老爷爷的纪录片而不是动画。在一切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时,仍有鸟在栖息,有极光环绕,有从存在之始到我们看不到的以后的巨石永远静默凝视。把时间归还给时间,把世界归还给世界,而我们仍是我们,多么宏大而微妙。
鸟把狗的球推到水里那段全场爆笑)
想玩stray了… |
|
好温柔、好有爱的动画作品啊 |
|
猫奴会心一笑,果然只有猫猫才能统治这个世界。 |
|
五年前曾有幸选了Gints的长片首作Away在纽约首映,如今在戛纳的德彪西大厅看他的第二部作品,真是非常欣慰。尽管相比前作一个人搞定所有要肉眼可见的有钱、有人了很多,但依然保留了无对白风格,而以极具想象力与风格化的画面来展现这么一个独特版本的“大洪水与方舟”,配乐也是一如既往的出彩 |
|
好好描述一下感受:好看~
没有人类的世界还是很和谐的~╮(¯▽¯)╭ |
|
因为是大洪水寓言,动物的行为难免需要拟人化,但导演又不打算彻底的拟人化去塑造这些动物,现在这种做法会削弱叙事性,电影的定位其实是没什么娱乐性的文艺片。剧情在一个小时左右,当那几只狗狗上船之后,随着小猫的下船出走,之前船上动物之间建立的关系全部被打乱,可能性的冲突都被导演刻意回避掉了,随着大洪水的消退,电影也在头重脚轻的观感中快速结束了。 |
|
非电影。 |
|
#SIFF#算是我的第一部上影节电影。画风是真的惊艳,全程没有一句台词,故事也是真的没什么故事。今年一种关注被动物电影充沛。 |
|
猫猫好!没有对白的动画非常考验制作团队的表现力,完成度很高,画面也有吸引力。不得不说这届戛纳一种关注有些片子比主竞赛的更像“给人看的”。 |
|
只有鱼鱼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
|
猫好水豚好狐猴好狗傻但狗也好。没有人类的世界都很好(。)非常温柔,选择的家人真温柔。 |
|
10.11 没有人类的世界真的太美好了。 |
|
猫咪视角的水上公路片,有股独立游戏的即视感,风格简洁却富有表现力,全程无对白的设定反而突破了语言界限,更能让人专注沉浸其中。滔天洪水淹没陆地家园,漂流小船成为栖身港湾,人类文明消亡绝迹的末世,动物们在逆境中团结求生,结识各色伙伴,收获珍贵友谊,惊恐敏感的小黑猫从畏缩到勇敢,从排斥到接纳,在适应新世界的过程中完成了成长试炼,白鹭飞升,鲸鱼搁浅,汹涌的洪水周而复始,登船的乘客来了又去,旅途中获得的力量将会支撑你度过挑战和危险继续朝着未知前行。《机器人之梦》后又一部惊喜满满的小众动画。 |
|
#SIFF2024# 全球變暖,氣候惡化,海平面上升,人類逃離地球尋找新的家園,而被留下的生靈如何生存與相處則是這部電影要呈現給我們的。就在這個後人類時代的背景下,一隻可愛的小貓咪與它的小夥伴們共乘一隻「諾亞方舟」四處漂流。電影用第一視角極有代入感地讓我們與之一同經歷驚心動魄的冒險之旅,體會沒有人類的世界更為純粹的運轉法則。雖然畫風不是那種細膩的仿真效果(比如毛髮),但全片勝在充分調動觀眾的情緒,沒有對白卻令人無比投入,極有想象力。 |
|
毛的质感在鸟类上很不错,但是主角猫猫狗狗上反而不太好。风格奇幻迤逦,不过故事感很弱。适合放在VR眼镜里做沉浸式短片,不太像电影 |
|
一艘船上的五只动物代表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水豚追求吃喝拉撒睡,是最基础的生理需求,也是小猫第一个同伴。狐猴代表安全需求,保护财产,避免威胁,但狐猴保卫的是一堆毫无价值的瓶瓶罐罐,他是二号同伴。三号是金毛狗,代表社交需要,无论是坏社交(狐朋狗友),还是好社交(与小猫),都是对爱和归属感的需要。然后是鹭鹰,对尊重的需要,人类理性中最高贵最接近神性的一部分。最后小猫则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它不断在大洪水和漂流中经历五个需求的变化,最后在拯救河豚的行动中完成自我。片中数次表现小猫落水,片尾它亦凝视水中倒影的自己。洪水代表潜意识,鲸鱼代表想象中自由的自我和搁浅时恐惧的自我,所有的自我需求都隐藏在潜意识的深水区里,等待下一次的潮起潮落。 |
|
【丝路电影节·博纳大悦城映后场】小黑猫的末日公路(航海)片,因为突然而至的大洪水不得已踏上旅程,同行伙伴有拉布拉多、环尾狐猴、卡皮巴拉、白鹭,听起来就足够有趣了哈哈。影片中没有出现一个人类,但到处都是人类留下的痕迹(桌子上画着猫猫的纸张、船只、各种形态的雕像、巨大的建筑、还有明显曾经是宠物的主角们),没有明说但应该是类似于《猩球崛起》这样的背景设定。全程无对白显得音乐格外抓人,小动物追逐的紧张刺激,洪水呼啸而来的压迫窒息,猫猫下水捉鱼的灵动欢快,都让人印象深刻。各种小动物动态都蛮逼真,一定会让家有猫狗的铲屎官会心一笑,映后环节动画导演说预算有限,是用免费的blender软件制作完成的,更觉得团队了不起。最有缘的是,晚上回家路上遇到一只几乎长得一模一样的小黑猫🥰 |
|
从去年动画艺术祭robot dreams中的狗,到今年踏上动物版诺亚方舟的猫,都是全无对白,全靠眼神肢体和镜头传达情感,依然动人极了。猫的警觉傲娇,狗的忠诚可爱,大鸟的大家长风范,卡皮巴拉的安全可靠,狐獴(?)的机灵狡黠,在极高还原动物形态和习性的同时(很喜欢猫猫追逐光斑那一段),构成残酷中不失温馨的末日童话,观影全程充满了惊喜和意外,在文明的废墟上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些毫无关联的动物如何一步步成为密切的伙伴,非常喜欢~明日是旱是涝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刻的倒影中,映照出并肩的彼此❤️ |
|
#10443. #26th SIFF# 前入围2024戛纳一种关注。3.5。感觉是使用了游戏引擎或者游戏动画制作的技法,虚拟摄影机用出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长镜头,戛纳这种大电影节选是绝对没问题的。世界观不太完整或者说导演不是特别care在电影里铺世界观,这就导致影片能达到的高度有限了(但至少还有一个反人类中心主义的废土-神话叙事在)。黑猫真可爱,水豚更可爱。 |
|
哈哈哈哈,这片子里猫很人、鹭鹰很人、卡皮巴拉很人、环尾狐猴很人,就金毛,怎么还那么狗啊。 |
|
导演和编剧用一个可爱的艺术方式表达着最绝望焦虑的故事 赖以生存的家园消亡 必须走出舒适圈 面对着生态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残酷变换 不停地进化 适应 应激 当然导演想要讲述的内容可能更多 包括那只绝望飞升的白鹤 象征什么呢?导演QA并没有给出具体阐释 但是提到了它的绝望和自毁情结 相对应的是黑猫开始的故步自封 到最后的团结一致和对其他动物的依赖与信任 |
|
大部分蠢材编剧都应该学学这部戏的编剧怎么去刻画剧情的,一句对白都没有,就是完全依靠小动物的行为去推动,而这个世界上很多蠢货编剧连90分钟的戏都驾驭不了,只会疯狂用没用的废话台词注水。 |
|
29th biff 1.动物设置一大堆很多其实都没什么意义。2.动物之间莫名其妙产生的情感不是很能理解。3.我想看最真实的动物世界下的一些东西,过分拟人化和引射人类社会下的东西为什么不直接让真人来演?4.很多逻辑和场景莫名其妙,没什么意义。5.全程观众笑的挺开心的,我在旁边挺尴尬的。 |
|
好美啊! |
|
莫名觉得有一点像《男孩、鼹鼠、狐狸和马》,只不过这部叙事和主题要更加宏大。
谁会不喜欢小猫呢…可爱也机警、怕被喜爱也怕被抛弃、小心翼翼地交付真心、恐惧一切也给一切留下善良和爱意。
当然,金毛、卡皮巴拉、狐猴、蛇鹫这四个也好可爱…每一个物种在末日中的团结和爱都是美好的,对于很多细节神态刻画得也都很像。
在末日中行走的诺亚方舟,没有人类也使得一切都太美好了。支持“去人类中心主义”。
我们在末世相遇,在末世依偎,讲着彼此不懂的语言,共同渡过灾祸难关。一切都在循环往复,但还好这个世界还有小猫和金毛,还好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成为更亲密的家人。 |
|
想到了之前玩的一款游戏《stray》,都是以猫为主角在后启示录的世界里进行探索,而本作大量的跟随长镜头也让两者在延伸场景的作用上产生了一定共通性。不过与前者相反的世界构建却在视觉上显得更加舒服、养眼,可能这是导演作为宫崎骏资深粉丝的厨力吧,且这也很像他对宫曾经话语的回应,“东京被大海淹没,电视塔成为孤岛,曼哈顿成为水下之城……没有了金钱和欲望,绿色的杂草将接管世界” |
|
从始至终感受着来自猫猫身上难以言说的哀伤。 |
|
#SIFF 三星半。在一个末世的后人类世界里,不同动物在诺亚方舟(帆船)上的奇幻漂流,视觉和音效上的愉悦显而易见,一些古怪动物的设定也很有意思(比如热爱金属部件的长尾猴)。故事整体平平,也有不少陈词滥调。 |
|
好猫的猫啊。 |
|
只有黑猫的九条命能活过这沧海桑田。 |
|
一则关于末日的小诗,清新脱俗,超然物外。天空与海洋,现实与倒影,即是轮回,也是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