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以摆烂直到PTA邀请又变成老戏骨指指点点,可以做功成名就的法兰西玫瑰却让家人蒙羞转台,也可以幕前直男恐同幕后和老baby痴缠花式play,当算法就是王法,影帝和临演不过都是蝼蚁,职业倦怠和热血梦想也没什么两样,AI审查阉割成为独裁者,而艺术家却被工具化,长此以往,还会有编剧艺术、表演艺术吗?当第四堵墙消失,花絮和正片的界限被抹除,我们不禁发出和杨妮克一样的疑问:这是否也是电影的一部分?在座的各位或捧腹大笑或悲从中来,别忘了,我们其实都在这条沉落的船上。当fiction与reality一样令人绝望,戏里戏外double kill透明无能的茄哩啡,我只能杀死自己一遍又一遍,直到真枪实弹。我愿称导演为新时代的阿巴斯,尽管它没有ass!!! |
|
恐同歧视被跪地求养狗消解,电影可贵在于毫无意义,世界真实性来源于虚构只为了睡你,重复死亡的漫长导轨之梦……法国昆汀最近几部片感觉越来越洪尚秀了,不知是好是坏 |
|
@CannesBazin 这一次如果在最开始,演员/角色的内与外还创造了部分歧义的乐趣,三十分钟之后,我再一次困惑于昆汀·杜飞做电影的动机。或许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虚无主义者,深陷于一个无限嵌套的怀疑论结构中,满足于创造一些浮皮潦草的笑料。但这既没有办法于生命有所慰藉,本质也不有趣,随着嵌套的深入,一种于人于世界的麻木乃至厌恶油然而生。他的电影没有让时间变得更珍贵,反而让时间变得廉价,诱导出生命里那些俗不可耐的部分,那些通向乏味和空洞的时光。 |
|
- 完成了戏谑的同时,也消除了任何危险,如同生成式AI的宿命。 |
|
B. 从对“政治正确”抖机灵式的戏谑出发,在“戏中戏中戏”的层层嵌套中上升到表演的本质、电影的使命与未来,乃至如何定义真实。但杜皮约无意回答其中的任何问题,每个看似建立起议题讨论基础的场景,最终都会被一个喜剧式的“反转”推翻(即便结尾看似最核心的“何为真实”的哲学探讨也不例外)。于是这场看似热闹的元电影游戏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与消解中走向虚无:没有答案,不知去向,就像最后一镜中无限延伸的摄影机轨道。作为纯粹的结构实验和演技大赏足够有趣,反倒是那些语调不明的“讽刺”显得画蛇添足:当它已主动选择触及社会评论的场域,闪烁其词真的还是种选择吗?2023.5.14 Debussy |
|
在时差还没完全倒过来的晚上看昆汀·杜皮约的片子至少不会犯困,从片头的红N厂标开始,观众就一直笑到最后。一部近乎杂耍技巧的元电影,在电影节首映的观影氛围大致近乎《银河写手》…😅电影讲述四个演员拍一部由AI导演执导的电影,但大部分情节内容都聚焦于正片之外的“废片”,用各种调皮的手法不断制造出“戏外戏”的间离效果,比如奇长的长镜头,演员直视镜头、笑场、忘词,突兀的后期音乐音效等。调侃了PTA、昆汀、卡梅隆等大导,以恶搞方式流露出对影坛zzzq、影院观众流失等行业困境的焦虑。算是一个有趣的小品吧,像是开幕式里的一环,但我很难把它放到电影维度里评价。 |
|
虽然是圈内笑料和元电影,但杜皮约嵌套式不断打破虚实界限的结构依旧很奏效,曾短暂用过的片名是“致我们美丽的职业”,让演员表演和演员本身在虚构和“真实”之间不断穿梭,在重叠反复的虚构中试图触及到“真实”。片尾蔓延的摄影机轨道让电影像一列不知道开往哪儿的火车,是杜皮约面对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电影未来和意义的疑虑。虽然一些梗某不如其它梗那么奏效,但依然不失为很棒的开幕片选择,似乎让人期待这届电影节能提供某种答案。 |
|
選它做大電影節的開幕片比片子本身要有趣,將觀眾的觀影和片場的製作還有虛構故事(甚至說“AI導演”的視界?)通過屏幕打通。是任何從業者都會會心一笑的電影——但不是經典quip也不是什麼難得的internal joke,如果幽默僅限於此也是很容易疲勞的。 |
|
没人再看爱情故事、“泰坦尼克号齐声唱是电影里的事”、#Metoo、AI、抵制文化…还有时而真实时而虚构的玩弄;短短八十分钟,它承载了相当多的火力与属于作者本身的表达。大段大段的角色争执、乃至近来这种没有新意的重复很劝退,但结构上连同整个卡司又很喜欢。很参差的观感。 |
|
6.7 演员可以是任何人,演员无法成为任何人,表演所承载的虚实结合的特性与层层套娃的结构相互呼应;但诚如杜飞自己在发布会上所说,最终它仍是写作的文本,没有即兴,没有真情流露,来自导演/编剧的无形的掌控力使其无法真正自证。 |
|
你們每個人都太抽象了。在一波接一波的「地獄笑話」之後,印象最深的地方卻是AI一直在強調自己可以規避風險達到(數據上的)最完美,但完全忽略了真實的情緒。 |
|
我们加速驶入这样的时代:世界是一个全景敞开没有死角的无垠剧场,表演是一种随时可切入又切换的身体状态,真实是一声不能被听见的枪响,未来是一段连绵不断的退行。杜皮约更戏谑且忧伤地道出他的信条,“你的意见并不重要”,艺术的魔法也已经消弭——它不过是浸润的、边界不清的恶性肿瘤,在现实中繁殖无意义的浪漫和叹息。 |
|
第一时间想到的竟是滨口龙介的《亲密》,追问表演的意义,是掏空自己的心,还是控制自己的欲望?再反问观众,你爱的电影是什么?是被电影骗过的一刻,散场后甜美的梦,还是八卦、争吵、虚荣和权力? |
|
Dupieux为什么也走话唠+一镜到底风了啊?突然土鳖了。以前的冷幽默没了,变成了吃饭时作为背景音的肥皂剧。(片头Netflix标志出来的时候,我身边好几个年轻人都轻声表示了疑惑,估计看完就不疑惑了,这妥妥Netflix上一抓一大把的电视剧。)最后还把拍摄用的轨道拍了个一镜到底,真的大可不必。太土了,糊弄谁呢。 |
|
完美开幕片:既众星云集,又充满了对时下电影业内各种乱象的思考,而且还是部轻松幽默的喜剧 |
|
不哗众取宠的杜皮约,塞满长对话,就哗不了众。玩弄戏中戏中戏的元电影,倒是电影大玩家杜皮约在行了,他是真的做到了以电影为笔,去提出问题、表达见解,每一部大玩特玩的电影都有所声扬。这部新片,玩味了创作与现实的界限,这里的创作不仅指导演、编剧这样传统的创作者,也指AI、片中探讨如何表演这部片子的演员。大家都是创作者,花絮和正片哪个算是更正式的成品?创作者的身份本质是什么?这年头,电脑也可以是创作者了。我很欣赏昆汀·杜皮约的能力,一个敢于表达、能于表现的活跃分子。 |
|
⭐⭐⭐6/10《第二幕》合格节展开幕,但在First略显曲高和寡。
杜皮约用元电影的方式预示了一种未来的,铁达尼式的草台班子,不同于其他导演密集对话的尬聊,其用Ai自编自导的荒诞现实,给予那些用Sora画饼的虚拟制作以痛击,同时不忘借技术命题,用“数字化减重““台词自动纠正”扣薪的方式,顺路嘲讽制片厂制度下演员被架空的事实。
同时,和《橡皮轮胎杀手》类似,杜皮约这次又把车作为自己的一个意象而存在,但又不像《克里斯汀魅力》中那么依赖。主要由斯蒂芬驱动并展示。斯蒂芬由车打开第二幕的戏剧空间,又在车里两次“结束”自己生命,车作为其对抗虚拟和现实生活的保护壳,也参与了这层模糊暧昧的剧作。值得一提的是,里面对双性恋的注释用了混动新能源车的比喻,也算一大令人忍俊不禁的亮点。 |
|
很有意思地和片名对照的,杜皮约的戏剧结构中顺滑地隐藏了幕与幕(场与场)间的转换。某些部分给人“颠簸”的感受(而非震荡/转折)。让我想起大二戏剧课初次回课,几乎每个人都受到“幕间切换不够聪明”的评价(可见它很难)。流动与停滞、啰嗦和沉默的配比似乎也很巧妙。不过这是其唯一的优点了,对它真正想抵达的话题和最核心的喜剧部分,似乎完成得非常无聊,浅薄而且老生常谈,也许不如短视频?我不知道。不过演员(而非表演)又是极好的。 |
|
B+/ 《在警局》之后最好的杜皮约,大概是这几年他的概念游戏最清晰也最直观的一次。先用漫长的长镜捕捉语言的游离偏斜,将现实和虚构的关系用最常见的情境构建铺开;而当我们以为这再次回到之前的旧把戏时,它突然将观众生生投入极度切近的身体表演强度之中,并坚定地宣告:现实的差异在虚构的过程中从未缺席。电影因而不仅是穿透现实的艺术,更是捕捉偶然与呈现错位的艺术。结尾漫长的告别中,无尽的摄影机轨道成为一种音乐性的忧郁载体。而在这种图像的节奏中,作为“人”的导演杜皮约与作为一种AI技术义肢的摄影机作着沉默的搏斗:这种与机械性的交融与对抗并非这个时代的产物,它从未缺席过,因而我们仍然能保持目光的开放。 |
|
导演的作品总是能擦掉了虚幻与现实,真实与表演的边界。。。这一下又一下的,反复玩,真高级! |
|
【电影元中元😂】《第二幕》作为开幕片,确实很合适。沉闷中不时跳出一些欢快,从元电影的概念引申到AI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又是多层的叙事嵌套,呈现出“电影元中元”的状态。
前半段大量的长镜头、长对话,有些犯困,但到影片点出片中所拍摄的电影的导演是人工智能时,叙事的层次才接近架构完成,结构在脑海中完整起来,又总是想去AI的威胁。
片尾的超长滑轨,几乎已经成为每个影视民工心中的梦魇,好像也暗示着传统影视的衰败 |
|
4
已然无意将嵌套和层次间的跳跃作为题眼和幽默的爆点。结尾平行而密度不均的轨道在二维平面上以投影的形式向银幕外无限延伸(又或只是半路停止?)。整部影片被修正为一种设定在空旷空间下的“逃脱”类型:人物深陷于科技改造下的无限幽闭焦虑,以戳破摄影机/场记/导演存在的方式尝试接近真实--一切将俱是徒劳,围栏已然从戏剧空间跳出第四堵墙,渗透向远方无限的物理空间 |
|
Netflix的logo出来是全场第一笑 |
|
#10556. #18th FIRST# 前入围2024戛纳特别展映+戛纳开幕片。中法建交的东风吹到了西宁,这部片给戛纳开完幕就来开FIRST……业内笑话挺多,有些地方是挺好笑的,几个演员一秒变脸的能力还真的是很强,但实话说啊也够无聊的……这元电影的风啊,环球同此凉热。结构上倒是有个有趣的点,跟AI导演汇报那段,到底是片场花絮内容,还是AI导演写出来的/生成的(自我指涉并自我包含的)影片内容?在摄影机(和整个摄制组)不可见的情况下,可见的移动轨道似乎又在暗示着什么…… |
|
三星爆笑喜剧吧 非常法国议论文一般的三重mise en abyme (MDR 这个词还是理工男教我的)批判艺术界/影视圈对于社会问题的失语和无动于衷,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纠结zz正确,高傲得不得了,说一些顾影自怜的话,但是从上到下都在腐朽lol。然后最后的那个滑轨也挺厉害的,观众就是第四重影响的制作者。 |
|
如果因为这部片,戛纳电影节改名戛纳85分钟电影节,那我愿意夸一夸它。导演是不会被AI化的职业,然而被AI化了,全片是这样的法式幽默,大段大段谈话场面,时不时搞一下穿帮,调侃一下PTA、斯科塞斯、卡梅隆、昆汀,再解构一下电影舆论场域里的性别、取向等议题里的刻板观点。杜皮约大概在法国算三流导演,挺鬼才的。 |
|
第四千部!Tres tres tres喜欢这部!片头曲在高潮戛然而至,似乎预示影片的每个独立事件都将卡在第二幕高潮处直接结束。胖男人在车内的痛苦纠结作为影片真正三幕的切割。电影的虚实边界依然是杜皮约最爱的母题,这次直接带来多重嵌套的戏中戏,结构上直接秒杀其他元电影。戏中戏中戏的演员直接背叛电影,对着镜头讲述自己的想法,调侃了取消文化,而对LGBTQ疑似“发表危险言论”的角色在“戏外”身份则被设置为男同性恋。杜皮约总是很敢大胆地挑战各种边界,却很自然地消解了可能带来的冒犯感。但也在本次的观影中感受到了杜皮约电影的精英感,他始终只想对一小部分人对话。片尾到底是火车轨道还是摄影机的轨道?音乐超爱。 |
|
肚皮约才是真AI。鉴定完毕。以后AI世界只有肚皮约可存活。 |
|
上一次调侃剧场,这一次调侃电影。说真的,上一次比较好看。 |
|
用戏中戏的结构打破第四面墙,昆汀·杜皮约再次讽刺拉满,将全世界都扫射一遍,只是戏演到了第二幕,接下来要怎么收场,他也很迷茫。 |
|
突破墙的尝试 AI的某种探讨 |
|
“现实就是现实”。像是一部更具象也更聚焦当下的简装版《神圣车行》,日益下沉的时代,议题交锋愈发敏感,AI和大数据算法侵入每个角落,我们的生活也没有变得更好,在这种语境内,好莱坞白左的产品还有意义吗?或者说电影还有意义吗?对于这个问题,杜皮约用最后那个注视摄影机轨道本身的长镜头,呼唤电影诞生之初影像本身的魔法。而在外部,本片被选为今年的戛纳开幕片是对电影本体的补完,如宣言般呐喊,“第二幕结束了,接下来的第三幕将是由人类创造的最新作品,电影依旧活着” |
|
这是疫情之后连续四年法国导演作为戛纳开幕片最短小精悍的一部,不仅轻松活泼引发众人大笑,又揉杂探讨了深层次的哲学问题,关于现实与虚构,人类与机器之间永无休止的操控与反操控 |
|
有意思 |
|
什么是一个孑然一身的第二幕,换言之,由谁占据了第一幕也就是开端的位置?杜皮约在此确认的是重复的承诺在他作品中的价值:必须重复又或者惟有重复。这其中当然有一种所有戏谑形式都无法回避的宿命,一种虚无主义的诱惑,稍不慎我们就跌入重复者彼此间无穷的反射中,就像现实和虚构可以任意倒转,而“笑”成了仅存的可悲的side effect。可兴许只有观众或演员的在场有望拯救这令人生厌的循环,他们在这过程中所倾注的注意力和情感不会只作为牺牲品被遗落在受骗者和骗子的角力之间,也创造性地把珍贵的差异漏出来,而这可能便是电影的意义,也是一个AI监督无力提供的。酒馆里的围观群众问:“你别告诉我/快告诉我我们还在戏中”,是这一刻让一切有了意义,否则我们也将无力凝望片尾的第二次自杀,因为它亦可轻易地变成另一个“第二幕”。 |
|
3.5。1.关于拍电影的电影,其实戏里戏外都是对行业的讽刺,直接搞掉大导预定的演员,LGBT等各种政治正确话题,还有对剧本、导演以及不合理的薪酬制度的讽刺等等。2.长镜头对话误以为真实,其实是毫无走位的演绎。 |
|
最特别之处是几位明星都被雕琢出了疲于奔命的社畜感 最好笑的笑话可能是这部嘲笑AI算法的片子是被网飞赞助 |
|
【7】有爱,幽默且悲伤的电影。轻松愉快版本法国人自己的《摄影机不要停》,本身之于“元电影”最大的不同是刻意地隐藏了摄像机的存在,从开头到结尾,拍摄完成与结束都可以当成一场戏。元电影的第一幕四个人轮流上演双人正反打,用调侃,先锋的话题进行聊天,争斗,最后戏罢离场。电影里的恐同是“给我100万我也不会跟男人睡在同一张床十分钟”,电影外是相处两年的老gay钓小gay。结尾收的太好了,很悲伤,让艺术成为艺术,让小品变成电影,成为了第二幕戏剧。 |
|
昆汀·杜皮约真是越来越好,看似随性的制作处处见出巧思和灵感的迸发。娱乐性、艺术性、探索性兼具。那些执着于拍“电影中的电影”的青年导演,但凡从中学到一丁点,也不至于把电影拍得这么难看。 |
|
学伍迪艾伦两年半的练习生出品不错 |
|
蛤? |
|
看了部尬的赶紧再开一部肚皮约回到舒适区整个人都好了。数次笑得邻居报警……看了圈都说喜欢后面揭示AI部分多于前半我正好相反更喜欢前半:非常好阴阳怪气并使人分不清哪里在演戏哪里在演戏中戏搞脑子水准已入化境,乐死我了。谢了肚皮约,下一部啥时候上我等(。(还有哇靠Lindon给人感觉这么直演gay也很……新鲜(。 |
|
剧本写的很聪明,最后不忘致敬教科书。实质还是小品(sketch)集合,不过用长traveling来完成。让直的不行的男的骂完gay再来亲亲,好手段!卡司手段高。让院线经理高兴的片,1小时15分钟,🥳,从早排到到晚6场没问题~ps: tjr misogyne |
|
6.0。尚佳的開幕片選擇,但杜飛無止境的虛無主義結構已逐漸讓人厭煩。 |
|
#Cannes2024-01 戛纳开幕片选择喜剧消解了电影节的庄严氛围,但是影片情节与台词之荒诞又让身着华服的贵宾们在“到底该不该笑”之间犹豫片刻。一对恋人,一位父亲,一个好友,四个人的餐桌戏,戏内是烂俗的爱情故事,戏外却透露着演员之间的冲突龃龉,结尾一转,方知这是戏中戏中戏,结尾仿佛永无止境的推轨又把视角延续到影片之外。“第二幕”在三幕剧结构中意味着递进,主人公尝试解决问题,却发现矛盾愈演愈烈,情况越来越糟。昆汀·杜皮约喜欢探讨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巧合与调转,嘲讽“删除文化”,嘲讽电影无意义,嘲讽大数据电影,嘲讽“第四堵墙”。 |
|
7.5 肯定虚构的力量,电影存在于无限的摄影机轨道上 |
|
Dupieux电影中非常少见如此悲伤的场景,当角色和人物关系、场景,乃至导演本身都不再可信,摄影机化身为角色,从调度中逃离下坠,捕捉住拍摄的车轨,带领我们去往何处? |
|
有话可说的杜皮约是多么幽默多么锋利,像一把机关枪,也像一颗糖,微笑着接下所有的嘲讽,直到露出悲伤的底色,虚构与真实、第二幕与现实人生,之间是一条长长的轨道。 |
|
還蠻喜歡的。對於AI和時代的焦慮被精簡在三重嵌套的銀幕中,在大數據眼中的人們總在焦慮、喜歡爭吵、習慣憤怒,在這種歇斯底里的拉鋸戰日常中,好像是總在遺忘一些能夠令自己恢復氣力的東西,並渴望起爭吵、互相較量試圖做對方爹的日子。但原來拒絕可以是禮貌的,茶水間閒談也可以是一種直接而真誠的你來我往,銀幕上的東西可能是不真實的,但在真實裡的虛構也不必一定要都理解成惡意。雖然世界還是沒有變化啦,每分每秒都會有因為不合理的體制而選擇結束這場“戲”的人,但結尾那幕讓攝影機軌道化成車轍的翻車戲看得還是很有希望:雖然一切都在倒退,但鏡頭裡的世界卻一直在擴大、一直在延伸,這種曖昧的中間態或許才是常態。順便揚尼克演同性戀嚇死了(?),開頭的發行商logo好有意義。年度十佳備選。 |
|
头尾由长镜头组成的奇特结构,类似的爽点重复用就没意思了,难撑起这样的时长;同样是靠大段对话(以及相对封闭的空间)来叙事,怎么都不及扬妮克好玩,哪怕某些方面相似的结尾,却用更加随便的方式去处理了。最幽默的镜头可能是最后那个轨道长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