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是“直到死亡把我们分开”,家庭却是“直到死亡让我们团聚”。 |
|
看完觉得阿清是gay,翻短评区发现真有人问过导演,导演说取决于个人理解。这个回答也真好。其可贵是把一个很可能是少数性向的人拍得像个“普通人”(做到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对大部分顺直男导演来说这么难?confused),这个角色有和主流格格不入的地方,然而这个格格不入又完全不构成什么重大的事件,直男导演拍gay就该拍成这样,要么不是你的题材你别碰。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他不是gay,只是单纯拒绝性缘关系,一个人也能过得自洽,同样是非常不落俗的处理。这个角色塑造得比阿念好。 |
|
4.5 目前FIRST主竞赛里最好的一部,支持拿个大的。导演有审美,编剧有技巧,演员有交流,摄影美术有水平,很流畅,很自然,很难得。感觉还可以再慢一点,也许会更迷人。 |
|
哭了两次,第一次是父亲的信,
第二次是母亲的船。
非常喜欢电影里那种蜻蜓点水、侧面交代前情后事的写意笔法,尽管没有提及,但似乎几十年的家庭史成长史都已经揉入了情结之中, 所有的纷争,都有其来龙去脉。
舒适,平缓,从点滴细节里切入生活的温情和无奈,难得的是讲述生死,亲情的拉扯,而不悲苦。
但稍微有点无病呻吟,始终有点美化,情绪不太到位,男性角色(特别是儿子)的戏不太好。。。。
台词配音有时候觉得不够自然😂 |
|
很厚重很真实的一部电影,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羁绊,有前史,现在和过去紧密相连,有因有果,人生观也好。干净利索的小老太太,质本洁来还洁去。 |
|
FIRST居然没拿奖吗,很喜欢这部,朴素且真挚地探讨了离乡和死亡命题。纪录片出身的导演很好地克制了自我表达的欲望,没有刻意煽情,镜头非常干净利落,信息量也是蜻蜓点水地给,却能把这一家及其周围人的人生画卷缓缓铺陈开来。结尾的超现实部分也可以缩减一下。刘丹演得很好。捉个虫,为什么电影字幕总打错“渡过难关”这四个字呢。 |
|
泪目数次,一部非常切身的独立电影,满怀对江浙水乡风土的怀恋,对逐渐老去、逝去的亲人的追思。导演陈小雨以自己的生活经历、私密的情感体验,凝练细节的重心,营造出散文般的影像,叙事风格平和却又深刻,摄影美术的水准亦是极佳。尤其要安利给江浙区的观众,我们从小生活却再也无法复归的地方、共同的家族记忆,都在这部电影里了。对地域环境、文化的呈现,怀揣着静谧与温柔的气质,共同倾诉着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眷恋。 |
|
锅姨的演技是不错的。导演稍微有一点点嫰,但是整体还行。给个建议,用浙江本地方言配音,最后稍微剪掉点,成色就会上一个台阶#2023上影节 |
|
如果台词是方言就更好了,相信这是充满童真的人儿做出来的片子,真诚可爱动人,想起我的阿祖,她生前也和小孩似的在院子里晒太阳啃鸡爪,我愿意相信,她也提着花篮去了一个美好的地方 |
|
是难得的好看,很久没有看到这种清清爽爽、不装逼不做作、情感上四两拨千斤的电影了,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深沉。 |
|
最好的那档处女作。虽有生涩之处,但格外真挚细腻。或许是导演拍纪录片的经历,对中国家庭关系的洞察非常深切,捕捉到了疏离又亲密的拉扯,以及每代人各自的困境和无奈,但又并未将这些编纂成强烈的戏剧冲突,而是将它们散落在日常对话中。这些细枝末节所传递的普适性情感,又能够击中不同世代和不同地域的观众。(问了导演阿清的角色是不是gay,导演回答说是开放命题,留给观众解读。) |
|
有本事的人,反而容易落得一场空。最记得反而是桥上这句,脚下则是逝不去的流水。很喜欢看母子充满生活气息的段落,单拆开也行,别催婚就好,尤其是阿清,有一种拧巴过往给拆得打结了,也能在岁月里找到一些木花的安静,也喜欢他对她的理解,尽管她并不理解他,仿佛许多无从理解同性恋的母亲那样,当然,不是说他就是。他会带她吃炸鸡,喝珍珠奶茶,看村头老太神气地打牌,会在她摘下氧气面罩时犹豫片刻,他是个好儿子,哪怕如同母亲背离那个终归有隔阂的家庭一样,躲到山长水远的他方。刘丹是个很特别的演员,她在镜头里,就有各种焦虑、无奈四面八方聚拢,实在适合这角色,阿真对你的好藏了无数的怨与愁,要了,脊椎会有一串压力直击下去。跟其他人物一样,各有功能,但偶尔会岔出断裂感。不过,浙江水乡故事能这样拍,很妙,青葱终于再出佳作。三星半 |
|
(补)#海上影展 很有才华的青年导演。如果「船」的意象再稍微复杂一些不要那么直白,以及后1/3再剪得紧凑一些(有些重复拖沓),就更好了! |
|
这届金爵怎么回事,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衔接与收尾显得有些稚嫩,但架不住真喜欢这个题,真喜欢这讲故事的节奏哇!摇船橹般娓娓道来,舒缓的摇晃中突然起个波涛震你一下。每个人物都像大海,平静的表面下暗藏无尽的波涛汹涌。看完只想快点回家抱抱外婆和妈妈 |
|
演外婆的这个奶奶比我有生命力。 |
|
情感饱满,细腻感人,属于青年导演作品中好看的那拨,也有主创自己的思考,值得一看。作为首作远超期待,但也难免有些稚嫩之处。比如:许多意象和元素过于直白,剧情太依赖对话来推动,结尾的柔光实在是有点突兀——如同满怀虔诚地走进缅甸的寺庙或拉美的教堂,结果发现霓虹闪烁,五光十色,令人出戏。两位女演员表现上佳,不过口音一听便知并非吴语使用者,但综合来看还是比《春江水暖》里的方言搭配和谐许多。刘丹这几年演了好多生活在上海的中年女人啊! 2023上影节时间冲突错过,2024.1在厦门意外偶遇,导演非常真诚,加油! |
|
18岁生日那天,外婆给我买了一辆摩托车。他说,你现在长大了。爸爸妈妈的家都不是你的家。
就连外婆的家也不是你的家。
外婆以前也没有家,吃尽了苦头才找到了爱人,找到了家。
他也会怀念过去一家人都在一起的日子。
我每个人,都要走自己的路。汽车方便,就不再使用船。家可以在这里。也可以在很远的地方,但你要去找到你的家。 |
|
只有生老病死,才是人生大事。想到了我来不及说再见的亲人,泪飞顿作倾盆雨。 |
|
或许导演太爱外婆了,情感很饱满。为了营造情感,技巧既有效果又拖累叙事,糟糕的时候真的很糟糕。音乐使情感呈现得太直接,故事却又很含蓄,剧本很笨很浅,全局视角让情感的力量无法集中。另外,电影需要用视听画面交代信息,而不应过度依赖对白和情节。希望导演将来试着用镜头完成创作。 |
|
本着支持本土艺术电影,支持新人导演,支持全艺联今年专线发行的首部作品的心态,大老远跑到文化中心包场看,当然如此高的评分也的确引起我的好奇。
但是看完后我真的感到诧异,看到大家满屏的溢美之辞让我怀疑自己的眼睛👀,诸位是因为同单元里其他片子太不正常了于是矮子里拔将军吗?
因为自己就是江浙人,所以片中的普通话台词和表演感都让人有一些出戏和违和。我也好奇的是本片跟《春江水暖》相同的是为啥年纪最大的奶奶反而在说非常标准的普通话?
还有这类通过家人去世讲述家庭关系且带有在地性的文艺片这些年真的好多,严重同质化,比如片尾的梦境和超现实主义镜头恨不得在节展里俯拾皆是。
这样的电影缺乏市场都不是说小众不小众了,而是颇有家庭私影像的感觉,大家看这样的电影究竟图什么呢?哪怕单论摄影,也就中规中矩吧。 |
|
是一部诗电影,导演的审美、视听意识均属上乘,强调“道”的观念,美术和摄影则由“诗”的观点出发,看到了一种气韵。雨季水乡,凝重愁绪,船是连接故乡(祖辈)与城市(儿孙)的枢纽。时代发展,传统断裂,船已被车取代,年轻人奔赴远方,与根系的交集就断了,失根的一代精神飘零,无处安放。外婆身体的衰落,使“家”的概念一再打碎重组。作者未把答案说太满,但点出了心归所处即是故乡,都会找到新的认同。ps,几位演员的表演也是生动又自洽。 |
|
不要怕船小,不要怕浪头高。用力啊用力,摇啊摇啊摇。 |
|
我其实哭不太出来,就像我想不通为什么外婆家有浴缸、为什么医生这样和家属交流,那些浮在面上的破绽确实很难让我沉进去感受电影表达的情绪。 |
|
很稚嫩但非常真诚 真诚可能是国内导演最欠缺的品质了 |
|
电影没有回避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中那些老年人、中年人甚至是青年人面临的各种生存困境,但它妙的地方是不会为了去表现困境或痛苦的真实性而去“特写”或放大痛苦以博取共鸣。它是很江浙沪的体面式的,是点到为止的,是小桥流水的舒缓的,是可以令人得到放松与安心的。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总是麻烦不断,自己还会给自己加压设限,或者被周围外部环境“审判”。但其实我们不需要总是绷紧神经,绝症治不好那就不治了,葬礼不隆重操办那就不大办了,培训机构办不下去那就把它关了,人到中年没有成家就没有成家了……最重要的是“心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来处和去处,一家人在一起才是幸福的,但每个人依旧要找到自己的路。没有飞机有火车,没有火车有轮船,没有轮船有小舟,家可以在我们心里也可以在很远的地方,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一叶扁舟也过万重山”~~~ |
|
3.5;情感的高浓度满溢银幕而出,一部在众多做作院线系或卖弄技巧的作者系中显得如此清新而真诚,生涩和笨拙虽然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某些不必要的旁白和配乐,视点分散到众人,剪辑需精进,结尾的煽情处理,但你还是会被打动,会代入到每个挣扎在生活湍流中的芸芸众生(身兼多职的长女宛如看到另一个自己,但耐心细心远胜于我)。
「船」作为核心意象,被阐释、包裹得特别完整(可能过于完满直白甚而不够有余味),船是逃离上一代逃离伤痛的工具,是下一代漂泊他乡的乡愁符号,是归去来兮的最终载体;绿色浓荫的江南风物并未沦为无用的抒情消费,而是与情感深度联结,在整体略欠技巧的情况下,可视为一种难得的直觉。 |
|
#SIFF25# 其实有不少僵硬的时刻,但是比较难得地撷取到了一丝生活的真实触感,某种程度上或许是拜导演此前多年的纪录片和独立影像的创作经验所赐,新导演的稚嫩在这个片子里或许不算劣势。不露声色地去讲一些家庭的、个人的疼痛记忆,淡淡的,虽然谈不上特别钟意,但是观感还是蛮舒服的,影像质感也还不错。个人感觉人物的背景可以深挖一点,外婆的“童养媳”经历、小儿子对于自我存在的认同危机等等,这些东西其实可以做得戏剧性更强一点,但那样的话整个故事可能也会变得更沉重了吧。 |
|
又一部导演处女作,完成的质量还是很高的。看的过程中,也在无数遍的诘问自己,人至中年,对于死亡、离别究竟是什么看法和态度?当那一天来临时,又该如何面对?我们的教育涵盖方方面面,唯独对死亡一直讳莫如深,在自我摸索的过程中,找寻答案。 |
|
真诚,饱满,有张力,有情怀。水乡的人、事、物总是这么令人着迷。/ 海上青年影展@SH资料馆 |
|
打卡新影院。credits字幕用的华文楷体hhhh(留意这种奇怪细节……)浙江故事,但演员口音还是太北了。各种文化背景和我家里蛮类似的,但我这种基本断亲也很少回去的人看着内心毫无波动甚至不太耐烦。个句“真以为自己是上海人啦?”“她是美国人。”倒是看得笑出声。整体还是生硬……关于旅游的那段虽然观点值得探讨但是台词写得和答文科论述题似的……*无奈摇头。阿清内个角色设定+耳钉……能不能别催他相亲了救了个大命(扶额 |
|
妈妈是一叶越来越轻的舟。 |
|
念真放下了,念清捡起来了,外婆乘船而去,我们都找到自己的家了。 |
|
放下执念,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
|
真诚,动人 |
|
我拜托现在占据主导话语权的那些北方导演们看看这部片,看个十遍,好好看看南方到底应该怎么拍。南方的生活、居住环境、饮食到底是啥样的,我真是受够了在大荧幕上看南方人吃饺子吃馒头了 |
|
像是学生作业,矫揉造作如鲠在喉如芒刺背,演员除了刘丹集体表演脱线。分不清是江苏还是浙江的在地性,普通话台词洋泾浜。上海竞赛单元太多这种家庭关系题材,没才华的私影像除了安全真是乏善可陈。 |
|
很理解想以一种轻盈美好的方式讲述老人的死亡,以体面优雅的模样离开,挽着花,穿着旗袍,乘着船,仿佛就像回家。
不过我觉得有些过分雕琢,摄影画面单看非常美,可是这些画面累积在这个沉重主题的故事里,我真的只能感受到一种美好之外的悬浮,好像飘在空中,没有抓手。可是没有抓手,没有直面的勇气,就永远无法真正理解死亡。而且它以温情覆盖掉了家庭关系中的痛苦或不堪,可在我看来,真正优秀的家庭电影不能回避这些问题。结尾儿子回归本心做回木匠,比较套路化,不喜欢这样的处理。
而且可能因为自己家庭条件不算好,所以当看到普普通通的浙江农村条件完全够得上中产(比如浴缸等)甚至比我们县城市城的多数家庭条件都还要好的时候,就真的觉得这个故事好遥远好遥远。我所经历的老人离世,才更像是回归土地亲吻土地,更像是我所需要理解的死亡。 |
|
让我思考什么是家,什么是归宿。乘船而来,安静离去。在技术层面,扎实稳定的叙事,在保留少年气的同时,会有三十岁不到导演的成熟,这也是很难得的。
田园将芜,胡不归。
万玛才旦导演是导演在青葱计划时的导师,当字幕里出现他的名字时,也好感慨。 |
|
人生嘛,过一过就好了呀 |
|
这么有诚意的片子可不比那些大导的故弄玄虚之作值回票价?导演的审美水平很高。全程被影片吸引住了,娓娓道来,风景浓郁,很棒。最重要的是,对咱普通老百姓而言,他考虑了观众的接受度,把养老、生死这样一类有深度的话题展现得很有趣,一点不枯燥。这么好的电影,编剧也很牛逼,一看编剧导演是同一个人,必须火。支持这样有才华的创作者是咱们每位观众的责任! |
|
竟然是导演首部作品吗,完全惊艳,故事,摄影,音乐,各方面我都很喜欢,缓慢流畅叙事节奏,水乡的细腻,船只的意向,前后轻轻拨开的伏笔,唯一感觉可以更好的是,如果阿妈可以说方言就更好了。开始关注导演。 |
|
纯正的江浙电影大概这辈子都看不到了,这部也只做到顶多六成,比不南不北那些是要强一点,起码灶台、戏曲、蒲扇、供品这些细节还是有感觉的。看剧情梗概心目中的苏念真其实是吴越,但刘丹老师用出色的演技说服了我,换做别人这寡淡的台词我估计要睡过去,画面全是中近景很压抑、剧情有点散、老人普通话出戏,因为找钱和沉船两幕确实打动了我,多加一颗星吧。 |
|
太抽象了,完全不知道在拍什么,有一段甚至像cny广告片,还好电影票只花了我9块钱 |
|
城里的时光像一场抽搐,留下不知要吃多少苦头。离开的日子像一次摆拍,蓝幕里船桨划不回故乡。念清疑心自己替代大哥,念真长了本事成为大哥。如今的医疗脑电心电俱全,却没有仪器看透母子的病灶。如今的交通汽车火车方便,却没有人找得到自己的船。如今的通讯无时无刻,却没人告诉外婆如何腌透咸鸭蛋。 |
|
0419天环映后场,有幸提问导演。片子呈现私人而浪漫的氛围,感觉导演作为同龄人来说还是拥有一颗年轻人的心,看待死亡、呈现死亡,用着非常精巧但不会太具设计感的镜头,尽可能的舒适、整洁。现实中与家庭与肿瘤的搏斗、肿瘤病人的弥留之际,绝不会如此的体面。所以在那场医院对于如何应对疾病的争吵中,导演还是倾向了更年轻的、浪漫的、不太可能的那一方,这使全片的气质更加轻盈,一方面过于理想化是有点离地;但在这个浮躁的当下,用优雅真挚的视听和情感向对祖辈朴素生活之志致意,确实很难得。值得一提的是,在群像刻画中,摒弃了很多国产式的拖泥带水乱煽情手法,选择了非常点到即止的剥离感,淡淡的松弛感真好,人物命途和主旨暗暗契合。但愿有一天我们都能在夕阳水天一色时乘船而去,这是一个幸福的结局。 |
|
相比《姥姥的外孫》,我反而更鐘意這一部,幾乎相似的主題,但是這一部幾乎沒有什麼花哨的技巧,沒有什麼新穎的角度,也沒有多有節奏的敘事,但它的風格和片中的江南水鄉就是如此之搭,緩緩的流淌,也不是完全沒有衝突,但衝突就像水裡偶爾的漣漪,很快就會散去,之後又回歸平緩。但是漂著漂著卻發現,最後竟然就這麼漂進了自己的心裡,沒有什麼刻意煽情的地方,但感動卻是實打實的。不需要真的流出眼淚,但卻真的為電影中這個家庭的事而感動。媽媽要走了,子女放下一切陪媽媽最後一程,最後自己也學會放下和找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媽媽用生命中的最後一刻再教會自己的子女最重要的一課。就這樣就足夠打動人了,不能再多也不能再少。而且作為處女作,導演確實是按電影藝術的標準在拍片,不管是鏡頭還是配樂,都很有水平,比院線那些內地商業片可強太多了。 |
|
【B-】有两个比较好的方面,一个是“人”的状态,性格塑造和心理动机都是真实可信的,没有丝毫矫揉做作。一个是戏的节奏感,不在任何一个桥段过分停留,给出的东西够了便轻巧地翻到下一页——绝大部分国产文艺片只做到了其中一项。可惜在大量细碎的生活琐碎描绘过后,电影并没能拢出一个像样的情节为人物创造出口和升华主题,只是自然而然的落下,于是平实有余而隽永不足,也显现出青年导演的生涩。但即便如此,导演仍然非常有前途,细腻但不失冷静,俯瞰却也有温度,这种视角,便是杨德昌/侯孝贤/小津这类生活流导演的创作核心,假以时日未必不会有大师之作。 |
|
与私人情感的连接太强烈,以至于无法冷静地给出评判。看的时候一直哭,想起老家山上的树,外公外婆,还有他们再也回不去的老房子。我也没能见他最后一面,我也困在虚幻的现实里划不存在的船。 |
|
导演一定是个温暖细腻的人,用故土和童年带来的力量构建了一个现实罅隙中梦幻的童话。时间在不同空间流逝的速度不一样的,往昔在不同人心中烙下的印子也是不一样的。生老病死也是真实的,人情冷暖也是真实的,残酷的现实就在就在窗户纸后,感恩大家看破不说破,今晚能有个温柔的好梦。最后表白编剧,细细碎碎的平淡生活能在长镜头里这么流畅地表达出来,功力深厚! |
|
很小的一个故事影像,很强的一种精神力量。家在哪里?其实你在意的人在哪里,你留下最美好回忆的地方在哪里,你的家就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