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佛是童年时的一场中暑让我病到了现在,如今我周身病痛,想念旧日天井的阳光。喜欢住在母体一样的洞穴里,却留她一人在重症病房终老。曾经以为爱情可以撼动山林,原来它连你的爱人都无法拯救。后来你戒了毒瘾,我却成了赌徒。赌你会出现在此刻窗外的门口,像一幅五十年前的画作流转回来,却不属于我。 |
|
直到落幕那刻眼泪还是流了下来。镜头慢慢后推,终于到个散场的时刻。感叹你所有的相遇,愿求,痛苦,荣耀… 在这一刻都涌向那最初的记忆。你回不去,你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一遍遍纪念它。而你后来遇到的所有人所有事,都是它的样子。 |
|
总觉得后世导演挺可怜,要拍导演的自传,你总逃不脱《八部半》的影子。很显然,阿莫多瓦在一反常态做减法,但仍然无法逃脱这个事实:既然一切内容都被人家讲透,一切手法都被探索尽了,你如何还能拍出自己的东西。阿莫多瓦这种级别的导演本该独辟蹊径,他也尝试了(同性、病痛、毒品),但仍然无法超越人活着的日常(作品、情感)。即便放在阿莫多瓦自己电影的谱系中,这部作品也相当庸常。 |
|
我觉得阿莫多瓦一定还有特别隐秘的东西留着不说。他真正的坦诚是在放弃戏中戏这个形式之后。希望能看到。 |
|
人生要有多少运气,才能在迟暮之年回望,有过错,但没有错过;有遗憾,但没有遗忘;有迟到,但没有缺席。白驹过隙,一生很长也很短,感谢你将你的一生剖开给我们看。那些痛苦与荣耀,是温柔的诗文,将在我们的脑海里、在一幕幕光影流岚里永生。“我爱你,太美好,时间会知道”。 |
|
看到这样的好电影,就会很不愿意看到它结束,希望每一条故事线都可以继续下去,希望人生可以没有遗憾,这种希望反过来又在提醒我们,人生就是有无数痛苦和遗憾。一部关于创作者的电影,不论是何种的艺术形式,不单是电影和小说,艺术家的灵感很多时候都在燃烧自己的生命,从自己的经历,思考和人生中寻找灵感,才有了艺术作品最容易打动人的触感和共情。看这部电影,不得不让人把故事跟阿莫多瓦本人联想到一起,人到暮年,现实总是难免让故事平添几分悲伤,但电影大师的风格却也更加极致,传记色彩带来的共鸣体验是其他东西都无法达到的。其中电影中这位导演的这段经历已经很浪漫主义了,一切心事都有机会终了,巧合的像做梦一样不可思议,生活中又怎么会这般美好呢,这正是电影的魅力吧。 |
|
SIFF. 色彩斑斓的自传体电影,观影门槛不低。记录与电影本身无关的一条:本场为上影节6.18天山电影院晚十一点场,邻座的狂热“影迷”(9排25)从开场阿莫多瓦的名字出现就开始高潮大叫,声音凄惨而急促,全场“欢呼”不下十余次,然后看着看着会随时疯狂大笑(绝不夸张),全场不下三十次(只少不多),整场除了这位“铁粉”之外也有其他高潮“影迷”,但这位绝对是翘楚,最牛逼的是此君从书包里先后拿出了巧克力和蒜肠食用,最后嚼起了槟榔,那味道……今生难忘的观影经历,嗯。 |
|
最初的欲望,最后的爱,人生倒计时的回溯,叙事基调的徐缓沉郁与依旧令人称道的色块组成和美妙构图,恰为总结陈词式的对比。是的,唯有当童年往事纷纷袭来,那个畅游云朵的天窗成为乡愁标识;当过往的人从时间长河中再度重返现场,与你完成一一告别;当那段无法泯灭的心事从文本逸出,被某个同样忘怀的人识别出专属的记忆符码——你才会放任痛苦自流,真正与自我告别,并以明日不复的心态坦然迎接衰朽的到来。爱不足以拯救你爱的人,但唯有电影拯救了我——这是阿莫多瓦写给他的爱,他的电影温柔似水的情书。演员都选得太好了,性觉醒桥段力道惊人。 |
|
从童年时夏日的第一次性觉醒到母亲赋予的女性形象, 从青年时刻骨铭心的数年情缘到与色彩光影三十载的苦甜爱恋,早已褪去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出位的奇情,年近古稀的导演这次对自己一生做了一次温柔的致敬回望,也给电影世界送上了又一封真诚情书。最私人的打分给最私人的阿莫多瓦。 |
|
4.5 如此坦然忧伤又温柔 |
|
这是导演回头向自己一生的温柔致敬
一如往常的强烈色彩对比,光影摇曳的长镜头,最后以微妙的一幕结束。
主演在剧中有一句台词,只会哭算不上好演员,懂得克制眼泪才是好演员。这句话用来概况这部电影最为贴切。
导演的一生历程几近摊开在幕前。坚韧的母亲,年轻的画工,年少时的雾水情愿,心底的爱恋。你能感受到背后的痛楚,仍未因此泛滥。
作者的各种情绪交织着,痛苦、悲伤、悔恨与宽恕,自我剖白。观影犹如窥看日记,看作者的高低起伏,最后与自己和解。
五分给最喜欢的导演。 |
|
7分,阿莫多瓦对记忆的回望。童年、母亲、以及对电影的爱。连班德拉斯的发型都很阿莫多瓦。整部片子都很温柔,人到老年之后,记忆也都成了暖色。 |
|
“我的所有电影都代表我,但是这一次我走得更远,在其中的是我的灵魂。”——阿莫多瓦 |
|
这是属于阿莫多瓦的《罗马》《童年往事》,是对自己一生难忘片断的深情回望,这一次的阿莫多瓦少了奇情虐恋,多出许多温柔。一贫如洗的童年,情窦初开的眩晕,对母性角色的依恋,对同性爱人的不舍,身体每况愈下不能拍电影的痛苦,都真实而抓人,看到泪目。当然也有自嘲和幽默,色彩一如既往绚烂,记忆中的每个人物都那么鲜活可爱。佩内洛普饰演的村妇/母亲真好。 |
|
一切都是旧的。没有突破,也没有野心,有完全不喜欢的处理,但那么动人。班德拉斯的每个动作眼神都可信,每看到他靠在门框上说“Buen viaje”,都要经历一次新的心碎。愿El Deseo家族长命百岁。 |
|
温柔的难以复加 |
|
有导演自己的影子,最初的欲望最后的爱,特别喜欢结尾把两个时空用戏中戏打通,太神了 |
|
隐秘而又温柔的双层嵌套,每场戏都是告白与告别。巅峰时期的他是“一把刀子”,而如今则是“化骨绵掌”——花了三十二年与《欲望法则》和解。于我而言,还是比预期中稍失望,这部不会是结束,相信阿莫多瓦马上会拍出更好的作品。 |
|
阿莫多瓦宇宙。“最初的欲望”和 与母亲的对话 大概击中了在场所有的同性恋。 |
|
阿莫多瓦献给电影的一封动人情书。以半自传体回溯处于创作危机的导演的心路历程,致敬费费[八部半]。由肉身的病痛切入,以灵魂的和解收尾,直面自己的欲望与罪疚。戏中戏的自白、虚虚实实的回忆与自我解构式的结尾都为影片罩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柔光滤镜,一如童年洞窟里的流金岁月。高饱和的色彩调配不能更阿莫多瓦,奇情的缺席与恬淡通透的气格则标示着阿莫多瓦创作的新里程。| 我对电影的概念总是联结着夏夜的微风,只有夏天我们才看电影……我童年的影院,闻着永远是尿味,还有茉莉花香,以及夏日微风的气息。(8.5/10) |
|
“八卦和人一样都会老的” 对分歧旧友的敞开和坦然;“没有电影的人生毫无意义” 对创作的和解与诚然;“爱能移山填海,但它不足以拯救你的爱人”、“没有什么能比你更充盈我,你是我最后一个男人” 跟曾经恋人重逢的喜悦与释然;“我常想起我的童年,我经常假寐,但最终都是想起妈妈” 没能跟母亲一起分享生活的痛楚,没能带母亲回到故里的遗憾;“不管是不是到了本该到的目的地,尽管去吧” 对最初欲望的感恩…生活需要我们一步步完成自我救赎。最温柔的一部阿莫多瓦,却是对我们的最重一次暴击。结尾一幕简直完美,2019最佳不改了! |
|
依旧是熟悉的阿莫多瓦,包括戏中戏的嵌套,模糊真实虚构的界线。却也是他作品中情感最私人的一部,抛弃了所有奇情反转,仿佛目睹一位七十岁老人把自己一生坦诚剖开,完成自己对母亲的和解、对爱情的和解、对创作的和解,以及对生活的和解。巨大的温柔感被结尾意外打破的瞬间,实在是太可爱了! |
|
这是我看过最温柔的阿莫多瓦电影了。
但真的,电影的每个情节都在意料之中,甚至是最后一幕。 |
|
爱与被爱都放在电影里公诸于众了,痛苦留在现实里,无处安放,无法消弭。 |
|
痛苦的是人之老矣,百病缠身,所爱尽失,只能沮丧度日;荣耀的是过往的记忆尚温,于是与失和的演员和解,与曾经的爱人偶遇,与儿时的画作重逢,关于电影的热爱也再次开始。 |
|
不该喝了酒看的,关于旧爱的独白到与旧爱重逢的部分眼泪一直止不住 |
|
大银幕圆梦!一部属于阿莫多瓦的“八部半”,比“不良教育”更加忠于自我。沿着记忆的水流行舟,用毒品静静点燃幻觉。那些纠缠半生的痛苦与荣耀,如同瑰丽的色块在幕布上交融浸染,从排斥到和解。看完瘫在座椅上起不来了,全身都是岁月的灰尘! |
|
在巴塞罗那正赶上上映,厅里人不多,也大多看得昏昏欲睡。阿莫多瓦给人的感觉是,他真的已经很老了(事实上也是),因此故事很平很平,不可避免地透出说教口吻。童年和老年两条线平缓交替,毫不掩饰电影的自传性质,选材竟是些跨越数十年的和解:和母亲,和演员,和助理,和情人....没有很煽情,就是个温柔的老头子絮絮叨叨讲故事的状态。 |
|
无法理解看这部电影在电影院呼叫喝彩的影迷 |
|
因为不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他为上学感到愤怒;
因为沉迷工作忽视家庭,再次错失与母亲和解的机会。
没想到这一次成为了永远的遗憾。
阴差阳错和前任偶遇,然而造化弄人,终究是有缘无分。
视电影如生命,却创作遭遇瓶颈……
辜负母亲、失去爱人、灵感枯竭,亲情、爱情、事业的三重打击让他跌入人生低谷。
如果没有去神学院,哪有后来的遇见爱情?
如果没有写小说,哪有后来的久别重逢?
没有苦寒,哪有梅花香?
蓦然回首,才发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痛苦和荣耀相辅相成,所有的痛苦和荣耀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所有的正确和错误的选择才造就了现在的你。
终于,他不再逃避,主动解开心结,和自己握手言和。
不再惧怕痛苦,重拾昔日荣耀。
前有《罗马》,后有《痛苦与荣耀》,两个真实故事经艺术加工后打动了无数观众。
因为电影源自生活,但高于生活。 |
|
#72nd Cannes# 影帝。强行看了一个没英字的版本,但是怎么看也都最多是个7分片……别提什么《八部半》了唉,哪有《八部半》那么深刻和华丽。影片其实应该叫“毒品与回忆”吧,用了药之后才想起(而且是按顺序想起)关于母亲的回忆……回忆里面也是童年回忆占据了大部分的篇幅。剧作的精细程度和结构还不如《胡丽叶塔》,比《破碎的拥抱》《不良教育》这类有历史跨度比较大的题材更是差距明显。即便是对衰老和身体病痛的描写,且不说《爱》,比起费里尼后期作品比如《舞国》而言,也是差距明显。也就是音乐和美术不错,几处片中片的衔接点做得不错,片尾那场烟花+自指的戏也很不错。观感真的很电视剧……影帝大概还可以一战。别吹了…… |
|
戏剧性没有那么强烈,还是以交错的意识流淌为主线情节,但是由于其与当下现实有着启发和照应的关系,收笔点睛,令人觉得很妙。难得的是,Banderas和小演员眼神里闪烁的情感近乎是同一种质地,也拨动着同一种节奏。
母亲jacinta和泥瓦匠eduardo分别构成了salva童年启蒙里两个截然不同的力量,母亲坚强而富有对抗性,文盲eduardo是年轻、光、色彩的召唤,这两种关系的交替是salva生命里最大矛盾的根源所在。
导演还是一如继往,用强烈风格化的色彩和摄影镜头,以及抒情歌唱式的语气,把一个人的痛苦和荣耀以苦涩而轻松的方式呈现出来。
PS:这个片子,我们那个厅平均观影年龄起码40+啊!!! |
|
我还没有衰老,所以虽然共情了全程,但结尾之前的所有共情多少都是有二手成分的,这是必然。唯独结尾,共情至纯了,因为被共情的不是“创作者的晚年生活”了,而是对创作和生活关系的感知,那么呈现既直白、非先锋,甚至也不高级,但它就是准确的,也是和我的表达最相似的。本质而言,这部电影只有不存在或者没拍完这两个属性可供定义,我们只是输入了流淌自阿莫多瓦的思绪。比阿莫多瓦年轻了五十一岁,但已经和他拍过同一种电影了。这话一说出来,肯定又有人白眼翻不停,可能也只有我自己知道这和作品的优劣、容器都无关,也绝非自夸吧。 |
|
喜欢班德拉斯家的装饰画,
喜欢阿莫多瓦家的冰箱贴,
喜欢阿莫多瓦收集的玻璃瓶,
猩红色橱柜搭配冰蓝色瓷砖,
面包机和热水壶上的图案,
构成阿莫多瓦活色生香的世界。
半自传电影是导演的忏悔录,
像电影院深处散发出尿骚味。
童年是一个缝袜子的木鸡蛋,
或者是曲径通幽暗中有光的雪白洞穴,
凹凸不平的墙涂着簌簌掉的厚厚白粉,
贴上花瓷片,垂下绿藤萝,
洞中施洗者令人目眩神迷,
就像盛夏突然中暑,闷烧蔓延一生 |
|
四星半。“íntima”应该是最适合这部电影的形容词。“不动声色”下饱胀得几近满溢的情感,比起荣耀,痛苦更容易让我们成为生活的诗人。应该是老阿莫自己的故事吧,从el primer deseo到adicción,每个关键词,每个时间点背后都是百转千回。那段老年母亲与儿子的对话,看似日常闲聊,却让人不禁泪水涌上眼眶,每种深沉的爱都要在如许多的时间中沉默,而昔日情人的重逢,释然与温情显得多么珍贵而美好(虽然我们不会再在一起,可我最爱的依旧是你)。 |
|
我也很抱歉我没有活成你所希望的样子。但我开始决定会好好过完这一生了。 |
|
最喜欢片尾《最初的欲望》那段,阿莫多瓦把自己最私密、最卑微的童年欲望,赤裸展现给你看,如此坦诚、坦白、毫无保留地,那真的是把心掏给你,到老了还依然保留感恩,泪目。 |
|
A / 与《胡丽叶塔》并列最佳,阿莫多瓦的新巅峰。不断减法,仿佛被“剥夺”了一切技巧的轻盈姿态。夜行于感官、幻觉、虚构、真实的断裂处——与其说是戏中戏,不如说是让每一个电影所能抵达的文本层次都获得如片头流动色彩般的朦胧质态,却又维系着与中间那片“空”的脆弱界线。这一片“空”是一种不断追逐但又难以企及的“电影”自我指涉——不断逃离“我”,却又渴望着、返照着“我”。 |
|
阿莫多瓦哪来的勇气和功力把回忆打捞起又撕扯开还要给这些破碎的齑粉镀上层层炫目的华彩?能看到诸多前作如《不良教育》《关于我母亲的一切》的影子,但阿莫多瓦这一次不再需要奇观了,其某种层面的气质反而更接近侯麦《冬天的故事》,时间和空间或许会分开我们的肉身,却无法阻隔记忆迢遥相望后的重逢(引用《天涯何处觅知音》真是太恰到好处了)。当最后的戏中戏(虽然是老把戏了)场景将前面所展现的回忆画面悉数定性为Salvador的创作内容时,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残忍与美好并存的事实:Salvador第一手的记忆画面永远只存在于他自己的脑海中且不为他人所共享,我们能看到的仅仅是记忆的拟像(但艺术所创造的拟像何尝不能比真实的记忆更真实呢?)。 |
|
没有电影的人生毫无意义! |
|
大部分的情绪传递对我都是无效的,但还没想明白为蛤。 |
|
爱如清风,回忆伴梦,喜欢,年度十佳提前预定。一个关于如何面对身体衰老、退化、旧爱、疼痛、荣耀的故事,一部讲如何面对孤老并享受其中的电影,阿莫多瓦终于服老,不再激烈狂野,不再和欲望搏斗,除了浓郁的色彩就剩余温未散的感情了,这是可能需要一些阅历和年纪才会喜欢的电影,如果年轻影迷不喜欢也很正常。真希望70岁以上的作者导演都拍这样的电影给自己,大卫·林奇、文德斯、斯科塞斯、侯孝贤、许鞍华、北野武、哈内克、迈克·李、赫尔佐格…… |
|
没有无痛苦的荣耀,但有无荣耀的痛苦。阿莫多瓦的一生是痛苦与荣耀,而我们豆瓣友邻的一生只能是痛苦又无荣耀。阿莫多瓦渐老渐温柔,我们越老越丧。 |
|
借由班德拉斯之口说出了“伟大的演员都会强忍着泪水”,感谢阿莫多瓦,让我们都变成了一个伟大的演员,在后半段一直强忍着泪水看完,而生活中每一个伟大的凡人,又何尝不是永远强忍着泪水?人到最后就是在全世界不断地和解,和走丢的朋友和解,和失散的爱人和解,和错过的家人和解,最重要的是和自己的内心和解,为的不就是离开时那最后的inner peace吗?看着班德拉斯在阿莫多瓦的电影里慢慢变老,你不觉得惋惜反而是一种幸福,褪去了喧嚣与浮华,只剩下用生命谱写的浑厚和深情。 |
|
犹如南尼·莫拉蒂《我的母亲》,私密的人生回望,流动的情感,故人不散如初见。 |
|
不再是奇闻逸事与道听途说,而如一场真实的面基,纵使有最丰富的人生阅历,最坦诚的推心置腹,却也因为过于具有实感的目光交汇而很难迸发出滚烫的电光火石。所以脆弱是镇定的脆弱,堕落是伪饰的堕落,欲望是温吞的欲望,痛苦是完美的痛苦。一场真实的面基,对面的人只是镜子,看到的只有自己。 |
|
不讲奇情故事,说它背后那些不那么热烈的真相。必须参照阿莫多瓦其他的作品才能看出些趣味和意义,欲望法则、不良教育,绑着我捆着我里残疾的导演与要在膝下垫软垫的主角。所以这一部实在乏味,它不能成为独立作品,缺乏贯穿的主题,只是阿莫多瓦口头上的反省。他放弃自己写故事的野心了吗?还是没有,结尾戏中戏,纵使通篇状似反思,和人生过客和解,和拍不出电影的自己和解,但最后一镜还是耍起聪明――他仍然在利用这些人与事编故事。并不坦诚,又失去了驱动好故事的激情与执拗。只有一些疲倦与辩解。其实不甘心就别放弃,想不开就别想开,接着拍吧,接着说那些把自由人拖回套子里的故事。 |
|
遇到这样的作品,会自动放下自己的所有成见。因为你分明感觉到是另一个活着的人,(在某种死亡迫近的阴影下),向你敞开自己的人生故事。在戏和戏中戏的层面上都是如此。导演在电影里放置的所有刻意明亮的颜色,头一次那么惊心,看起来都是在他历经世事之后侥幸保存的那部分内心。 |
|
比较喜欢童年的部分和那出独白戏,其他的就……尤其是导演的那个房子,怎么能那么土啊!每样东西都土,再加上那个配色,感觉在这房子里待上十分钟我就要疯了…… |
|
上海电影节喝成傻逼还去看了午夜场,大概也是今年能看上的唯一一部。从作品角度而言太私密太个人,甚至有了几分自怜的哀伤。但我觉得这是我作为观看者的问题,我才刚刚能体会到衰老、疼痛带来的挫败和折磨。一切感知和态度本质上都是体感带来的,一如当初第一次体会到情欲萌发的美好。一个好的作者,讲什么故事,怎么讲故事,都让人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