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创之初的东影用最简陋的设备还原了东北抗联的战斗生活。日寇的屠刀和铁蹄之下,侥幸活命的老百姓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加入抗联,拿起武器抗击侵略者。这不是叙事,这是历史的真实。抗联生活之艰苦现代人大多数都捱不住,缺医少药,没有粮食只能白水煮蘑菇野菜树皮,一碗热气腾腾的高粱米饭就是最无上美食,没有鞋只能光脚,恐怖的冬天就要来临。。。还能说什么呢。烈士永生,英雄永生! |
|
根据八女投江的史诗改编,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不作俘虏的精神,在这个身体至上的时代缺席了。火烧民屋,据说是实景“搬演”,野地采蘑菇、打野猪、跳朝鲜舞,都很有民族志感觉,36min配曲竟是“国歌”,56min是国际歌,都是未被完全符号化的进行时的曲子,也许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如此朴素、自然地表达这些镜头,在叙事上是由小叙事一点点堆积起来的,也使影片具有纪录片与故事片的双重性,尤其是时隔70年再看,记录的属性更加不可替代。 |
|
就算它表演再烂台词再次打光再差,都不会是一部令人讨厌的作品,因为观者可以感受到创作者的诚心。纪实风格的选择,完整而政治的叙事。国歌从此片诞生。 |
|
技术层面真是差强人意,当然战争刚刚结束,在余烬当中拍出这样一部片子已经是不易了。战斗段落的紧张激烈和日常生活的欢乐交替,张弛有度。八女投江的高潮戏场面不大但是非常壮阔,象征性很浓。 |
|
非常讽刺的一部片,选择东北抗日这一历史背景,演员没一个是东北口音,队长的表演也太差了,台词好像不是说出来的是念出来的,唯一值得称赞的地方就是镜头出有多处隐喻,影片不时切入一些中国大好河山、奔腾的瀑布,寓意中华儿女生生不息,革命势头越来越旺盛,此片是十七年电影的精华。 |
|
已經可以看出日後批蘇聯小說《黎明》的苗頭。 |
|
第三代,战争片开头传统先把老蒋的罪名顶起来,结尾太假了,敌人的枪往哪打呢,还有时间讲那么大段台词 |
|
最大特点纪实性/纪录方法拍摄,原始森林取景,造型意识强,构图、光照、气氛渲染都较为考究。卡罗维发利电影节自由斗争奖。八女视死如归,尸沉滚滚江水中 |
|
1开场十分钟的多个呼喊脸庞的惊悚特写和烧房子的惨烈状态。2朝鲜汉族一家亲!3三十七分的字幕后,一份份报纸进入银幕的节奏和国歌的鼓点匹配。4建国一个月后的影片,如果说现在手撕鬼子太过夸张,那那时就已经把国和日两部分弱智化,这不能怪wg。政策宣传片,说教片。但我相信这是真情实感的。5建国前后的片子,横摇,以人物情绪为核心的推拉镜头好多好多。6快睡着的时候出现了 八女投江的段落,悲壮的音乐+坚定的眼神+叠化特效重现女兵面孔=情绪渲染到极致。淡化情节为的是宣传和鼓动。7结尾眼前一亮,跳脱第一叙事时空。8革命乐观精神的展现本以为到达了极致,但才发现这是一个开始。很多森林里的摄影。 |
|
你看,新中国刚成立就有人拍女权片了不是。和沈西苓那部《中华儿女》几乎同名,一度弄混淆。 |
|
整体上还是一个宣传片,但几处空镜(例如空旷破败的村庄)用得实在不错,颇有一种冷峻感。将视角对准抗战中奋勇坚韧的女性,真的非常先进又有价值。最后结局好悲壮,她们被定格在了画上,大家缅怀她们。 |
|
可惜太青涩了。 |
|
想看《中华儿女》,结果看了《中华女儿》。 |
|
八女投江的故事,当年限于种种条件,拍得有些粗糙。但现在拍,恐怕又会失去当年的质朴风格…… |
|
补.记得是小时候在家里和老人一起看的。
相当无聊,主旋律。 |
|
八女投江的故事,还能听国歌 |
|
最大特点是纪实性——用拍摄纪录片的方法来拍摄故事片。……是新中国表现革命战争最早的影片……风格明快朴素 缺点在呈现效果较有稚气 尤其是演员对白方面 舞台腔较重 ①编剧 具有一种朴素的终于生活的真实的特点 ②表演 着重塑造了胡秀之等抗联女战士的光辉形象 ③导演 ⅰ造型意识较强 ⅱ合理运用空镜头 以真实环境强调真实氛围 ⅲ音乐音响 声画对位以及蒙太奇技巧的运用//舒晓鸣.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1949-1999[M]13-16 |
|
长影早期的电影,八女投江的故事,画质高糊,都分不清谁是谁了,柏李是于怜的妻子,周苏菲是马海德妻子,张铮后来做导演了。梁音、葛存壮客串抗联战士。开头鬼子并村胡秀之的丈夫被活活烧死的画面真的是残忍。结尾是新中国成立后陈队长和王队长在纪念馆里看八女投江的油画 |
|
表演做作制作粗糙,唯一称道的是山林摄影纪实质感。 |
|
八女投江 |
|
“八女投江”故事改编,表达妇女们不屈不挠的抗日民族精神。此片最大的特点是“纪实性”——用拍摄纪录片的方法拍故事片,东北森林湖泊实景拍摄,视觉感染力强。 |
|
凌子风对于主旋律题材的处理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 |
|
“烽烟滚滚唱英雄”! |
|
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 |
|
这部电影的爱国情怀和革命历史表现的还可以,但是呢,我感觉相比而言它有点糙在一些构图上面的处理可以更好,然后整个片子呢,它的意识形态还是比较强烈的,有那种风烟滚滚唱英雄的,感觉本主总体上来说是好看的,但是。受到了一些时代性和思维性的影响,还是会稍微有一点遗憾 |
|
八女投江,镜头语言还行,人物塑造不太行,这是一部同时唱了义勇军进行曲和国际歌的🐮电影 |
|
感觉没有把抗联的艰苦完全反映出来,可能是当时拍摄条件限制。为了八女投江加一星!20171113 |
|
《夏伯阳》的色彩 |
|
东北电影制片厂 电影考研名词解释 1949 纪实风格 政治色彩浓郁 反复出现的表现角色情绪和心理感受的推拉镜头 不过台词太差 版本已经模糊不清影响观感 有意淡化叙事的效果一般 祖国山河的出现象征共产党员信念的坚定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志 叠印出现战死女兵的脸 最后以参观纪念堂结束
另外国歌出现是在1935《风云儿女》并非此部1949《中华女儿》,纠正楼上。 |
|
看不见女性,满屏政治符号。叙事为意识形态服务,男女都一样,没有性别。 |
|
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作品。 |
|
形式:1.淡化戏剧性冲突,追求纪实风格。以事件串联,采蘑菇,打野猪,跳民族舞等2.在大自然实景拍摄,具有纪实性 3.以大好山河,寓意战士们守卫家园的决心。寓情于景,结尾八女投河,滚滚江水象征妇女战士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 内容:1.抗日题材,故事取材自八女投江。歌颂中华儿女同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誓死不屈的伟大斗 |
|
国歌诶。。 |
|
纪实性八女投江 |
|
中影史:东北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第一个电影生产基地)摄制。获得1950年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自由斗争奖”、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二等奖。最大的特点是纪实性,即用拍摄纪录片的方法拍摄故事片。影片90%以上的镜头都是在东北镜泊湖地区的原始森林实景中拍摄的。可惜因为是建国前后制作发行的片子,整体太粗糙。结尾牺牲的主角们变成“被纪念”的画和雕塑的情节,转换叙事主体,还算有点意思。 |
|
八女投江,自然风光,大好河山 |
|
看出来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了,1949年的作品制作质量真的不行,流传到现在模糊的只能看个大概轮廓。人情味比起后来单纯为政治服务的影片要足,虽然受条件限制,但也能看出导演电影技巧的优秀运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较为优秀的作品了。 |
|
技术层面上受制于当时的条件,因此不管是清晰度也好还是艺术效果相比于同时期的影片大打折扣,但在剧情上直述平叙,不造作,本色饰演,一下子就直接拉进去那个年代 |
|
中国电影中的桥5 |
|
20200513 最后一场戏很有意思,镜头从江面一切,来到抗联烈士纪念馆,定格在墙上悬挂的那副八女投江的画上。1949年开启的历史时间,革命的博物馆化也已经在电影的内部开始。 |
|
很失望,跟之前年代的电影,各方面无法比。 |
|
说是纪录片形式的故事片 可能当时人民电影事业的故事片经验不足? |
|
爱奇艺字幕 黑白抗日2/指导员牺牲,在日军围困下,胡秀芝和她的七个姊妹背起冷云的尸体一齐沉没在牡丹江中 |
|
纪实风格,很多笔墨在战斗中的生活细节
“八女投江”的结尾震撼,配乐美丽 |
|
只能说自己太无聊了 |
|
补标。八女投江的传说 |
|
我以为是中华儿女的。。。原来是中华女儿。。。国歌从此片诞生。 |
|
几乎是新中国最早的战争片了吧,用的说不定还是日本人留在满映的东西,看到最后才发现其实是演绎的八女投江的故事。技术上极其极其稚嫩,还没有能力拍摄大规模战争的画面。夜戏真是乌漆嘛黑,那批演员后来好像也没进入主流视线(从这个角度来说,革命时代的演员和新中国演员的似乎有很多不重叠之处,或许也可作为观察后来种种事件的角度)。叙事上应该是奠定了战争叙事的基础,尤其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旅氛围,以及不时突然出现的极具抒情性的风景空镜头,有后来《上甘岭》的影子。还有就是特别关注到了东北抗日联军中的朝鲜籍战士,很惊喜的细节。刚发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凌子风还有几部电影,和本片相比则走在猎奇而语义混杂的另一端了,他的创作生命,可真是顺时代而为的一生啊。 |
|
镜头渲染居然还可以,其他的只有诚意了,给八女投江加半星 |
|
也许是我欣赏眼光有问题,大概是我太低俗了吧!我受不了这种抹除人为痕迹全是空镜头也没啥剧情的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