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只有你导师看,大实话!花时间去爬山、去恋爱,为这个我为陈嘉映扛大旗! |
|
看之前先拉黑了短评里的嫉妒者、傲慢者和过敏者 |
|
陈嘉映骑自行车也会逆行,挺好。 |
|
“我们做为哲学家的最与众不同的任务,就是对那些希望获得唯一的、先验的、万事不变的、与我无关的真理的瓦解,来保护那些去追求具体真理的人的后顾之忧。就是呢,那些在进行积极思考的人呢,总是在担心自己的形而上学基础不够稳靠,举一个突出的例子,以赛亚·伯林,他一辈子都在研究自由问题,但是呢,他总是不忘了说:当然了,如果决定论成立,所有的这些都只是浮面的区别,因为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形而上学问题,就是自由这事可能根本不存在……哲学家就是用来保护这些积极思考,而不是给他们下绊儿的人” |
|
看了第一集。开篇还是熟悉的嘉映,对事物认真思考不敷衍,他的良好生活就是哲学思考。他去交关于退休金的材料时,我才猛然感觉到他已经七十岁了。指导学生论文的片段也能看出嘉映对学术和生活的理解,学位论文大多数都不是那么重要,只是“学识和理解力”的一份证明材料罢了,人的思考是需要天性力量的,天性力量就是人自身感性和理性材料的积累,如果没有这些天性力量,思考到某个边界还不停止,结局就是疯掉或死掉,而嘉映所说硕士论文用半年写就差不多了,其余时间就是交朋友、恋爱、爬山、读书,其实就是在积累感性和理性材料,抽象的概念多大程度上脱离我们的生活现象取决于人自身的天性力量和思考边界。期待后续几集,希尔贝克、钱理群以及嘉映的其他生活和思考。 |
|
看了第一集,有点乱,也有点浅。印象最深是三个点:一,硕士论文没人看,不必花那么多时间,用半年写完能通过就行了。二,陈嘉映骑自行车逆行。三,崔健说,艺术家应该产生信用,而不应该看着社会问题不说。一个学者真正产生社会价值,要的是他的态度,而并不是要他的学问。陈嘉映笑笑。 |
|
第二集开始好看了。看陈嘉映和陆丁的讨论,突然有点get到解释鸿沟了,有没有可能,我们和别人的交流不是为了理解他人,是为了理解自己,我们不断提出问题,就回答追问,像抛出一个个遇壁反弹的气球,在回弹中,我们感受到自己。 |
|
转过身来这个第一集的名字挺好的,当我这样的后辈不断发问,最好的时光是不是已经过去了的时候,发问所谓的已经过去的八九十年代的文化盛宴,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的时候,其实有点像在求救,因为太缺少解释。
在这个时代,不少当年的知识分子主动或是被动淡出了媒介的中心,我们现在年青一代的思想是更无所不知了还是更一知半解了,是更找到方向了还是更懦弱了。
崔健在愤怒的时候,没有人敢说话,但是陈老师最终选择了转过身来,看得挺感动的。谢谢。
或许很多时候解释是没有用的,但也特别希望在对话和沟通的碰撞中看到一点哲学家是如何思考的,如何面对生活,面对灵感,面对不可逾越,以及面对自己。 |
|
也许没有答案的第一集是节目组或者陈老师告诉我们的答案:答案要自己去寻找,在寻找的路上有你能得到的答案。 |
|
越看到后面越喜欢,非常精彩。很享受看他们怎么在论辩中试图把一个个问题,讨论得更清楚一点。第五集结束那段我尤其喜欢。
“我是深信个人生存的意义。虽然我知道,个人就那么几十年。而且,个人消失了就是消失了。我也不相信,个人融入永恒啊,载入史册啊。当然载入史册的话也许是件好事。但是,so what,那跟你什么相关。在这个意义上,都不是我说的那个个人存在的终极意义。你在世界的哪个方面联系这件事情,没有人能告诉你,你应该怎么跟世界相联系。就在这个家庭中,我就讲我三个孩子,就是我生命的意义,fine。但是我想说,我没有三个孩子,我也有意义。如果你真的就是说,在那里面真的生活出了意义。那就是你生活出来的意义。但是你不要教给我说,那就是生活的意义,不一定。 我也许孤独到终身,我就是有生活的意义。You never know.” |
|
颜色去哪里了? Amazing |
|
当一个哲学家变得有名,就离麻烦不远了 |
|
常看常新。哲学不是通往解法的密钥,是督促持续叩问自己与世界的皮鞭。感谢陈师启蒙,思想原来可以如此有力并活泼。 |
|
第二集,我比较震惊的反而是哲学研究界竟然还有水平这么低的物理主义者 |
|
存在与时间。 |
|
“大多数人不是去思想的,他是去生活和挣生活的。”陈嘉映教授一句话就把哲学家和普通大众的区别说的清清楚楚。现代人缺少的是去思想的时间和空间(这没有说挣生活的人不好的意思),但是敢于评论敢于发言已经是很好的开始了。 |
|
好想和李伦一起工作 |
|
这样的时代,做这种内容堪称奢侈 |
|
看了5集。我不懂哲学,他们的讨论虽然偶尔能给我启发,但大多数时候让我觉得煞有介事,在语言的浮皮上拉扯,却鲜见智慧,也不锋利清晰,看着让人着急。我总觉得中文这种语言天然不适合哲学,因为它最后总能变成鸡同鸭讲,或是“心有灵犀”,“不证自明”,然而这都不是“理”啊。但我还是挺喜欢这片子,在当下,这种带有严肃性的内容实在太少了。苏珊桑塔格在60年代不无忧虑地感叹,当代生活已经失去了严肃性,可她还没见过tiktok和小红书呢。不管怎样,还有人愿意拍这样的片子,还有人愿意看,这本身就是意义。另外我很喜欢陈嘉映其人,他说他的学生们跟他讨论起问题来从来“没大没小的”,多好啊——中国的大学里现在还有这种师生关系吗?学生能不能“没大没小”,其实不在学生,而在老师。 |
|
内容可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甚至褒贬不一,但动机我想是好的,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如果还能赚钱,何乐而不为呢?十三邀没出之前 先看你! |
|
《十三邀》为什么反响好?要素齐全、简单直接。《解释鸿沟》想拍成什么样?导演说希望“留下有价值的精神活动”,所以第一期上来就是陈嘉映。高度有了,但太浅层次,节目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不明所以的流水账。跟拍了这么久,到底是想通过人物的生活表达一种观念或态度?还是明确了一个立意,然后围绕立意展现人物的生活?很模糊。与其花40多分钟,都不如听慕课来的直接。仅从第一期来看,还是挺失望的。 |
|
火传不了,火不能灭 |
|
不舍。最喜欢最后一集。好多让思绪飞扬的点!最爱能让脑子转起来的各种启发。 |
|
看了第一集,节目有点装逼尴尬 |
|
对哲学生活和理论生活的兴趣在这个时代成为一个纯粹的学术兴趣,不再流行,这是事实。或许不是时代的问题,而是一贯如此。曾经的流光一瞬,也会回到平缓的一面,更和谐真实的一面。人是会失去对哲学的关切,但不失去过对什么是美好生活的关切,维特根斯坦说,精致的聪明,并不给他心的东西,他为何劝所有的弟子不从事哲学,而去做具体的工作。我倒觉得,这里有某种关于如何成为人的更诚恳的态度的体现。 |
|
陈一直以来让我想起刘,神似形似 |
|
如果明知这水平不可能拍出思想,那为什么拍呢?因为至少可以展现魅力,原来他想向那么多人展现他的魅力。 |
|
真好看!给大脑做复建,重启新活力,希望这种哲思类的节目越来越多。 |
|
这样解释,鸿沟可跨不过去 |
|
看到最后,依然感到不适。但这个不适感依旧来自于节目形式。
首先它的视角(态度)非常肉,有时想批判什么,但自己没想清楚,构建就无效。
镜头对准陈嘉映的时候,无意间又在构建权威。而陈嘉映偏偏特别不想构建权威。
在一套极其平庸的视角下,节目整体沦为很俗套的名人立传。
我记得比较早以前看过观看之道,那个小片子相较之下气质完全不同,其实你如果在意思想,你恰好应该研究你“传教”的形式怎样更有效,怎样更辨证。而不是用一种最为平庸的立传姿态。这决定了你希望观众怎样看待你和你想讲的话。
陈嘉映或许想的是把自己谈话日常记录下来,是最大的真诚和勇气,不惮于被误解和批判,但我想说,这是一种假勇气之名实际胆怯的消极的建构,你只有积极的建构才会有值得批判乃至交流的必要性。人要暴露就要更诚心,更极致,不能哪边都不沾。
|
|
如果叫《大问题》,借个名,挺好的。 |
|
我是个化学工作者,陈老师在这个纪录片中谈及科学的内容占比出乎意料地多。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他的这部分说法是愚昧、腐朽和错误的。(我只说的是他谈科学的部分,他对于这些科学内容的理解方式,并不是由此产生的哲学思考)
你想谈你就谈到位,你不懂你就不要谈,至少不要谈的这么言之凿凿。 |
|
还是同样的问题,观众真的不会不懂哲学,你以为十三邀成功真的是按你们那种自恋的拍法吗?来看你们这个的,就是愿意看下去的,给他们一个整体,不要浮光掠影。 |
|
聒噪、空洞、松散、自恋。说的不是陈嘉映,说的是围在他周围闹哄哄的人。感觉陈嘉映并不适合这种以言语输出的方式,而更适合文字表达,那种呈现更深思熟虑、更清晰一些。他接收到每个人传达给他的信息,都是笼统、碎片的,他也无法在短时间给出较为系统的思考。说实在的,还不如看有个情商高的人跟他对谈(情商高指的是懂得闭嘴,许知远那种自恋的不算)。真的是消费主义时代啊,哲学家也被拿出来消费,角度越来越刁钻了。特别是那些连一点资本家皮毛都没学到的文艺中年们,你们挺难的,被逼到这份上了嘛,挖空心思想在不掉逼格的情况下赚钱。消耗前辈,误导晚辈,走不出文艺圈子,呵呵。 |
|
看完得说,拍得是相当平庸,e3甚至e4钱理群都是内容上失败的访谈,而因为聚焦陈嘉映literally,也没法像《十三邀》那样用纪实性的篇幅展现人物,以及比《十三邀》更可怕的10分钟级软广植入,看得我血压飙升,坐在完全陈词滥调的“豪华”让自己化身西装成功人士的陈,是在开什么Ge-stell的玩笑么?全片最精华的就是和“二三子”的对话,和读《会饮篇》感受是类似的,重要的不是观点,不是陈和陆丁、周濂的分歧(平民社会自带德性的张力),而是阿多说的通过对话推进的精神修炼,那种纯粹的坐而论道的快乐。比柏拉图他们更弱的,也在于陈嘉映有点圆滑(积极意义上),或者说经历了两千年的“注脚”,有太多视角和说辞来迂回,比如维特根斯坦说的普遍性作为中介,对节目也是,那想要从言语中盖棺定论的,必将迷失于言语。 |
|
论文重要,但它不能占用全部的时间精力。论文狗听完要哭辽…… |
|
人小姑娘讲了点"类比统觉",就让人别想着短时间写胡塞尔,去谈恋爱爬山,这要是换陈纯要被喷死了吧hh这片的视觉呈现也好意思叫拍片?那镜头丑得
0530第二集和物理主义的讨论,以及第四集对话钱理群,文本内容比较通顺,至少呈现了完整的问题和辩证过程,第五集的研讨班也还算不错。第三集文本内容实在太差,而且油腻至极,又因为是唯一的文学写作者出场,简直可以看作是对文学的恶意。陈说自己在北大被挤到华师,又从华师被挤到首师,想听展开讲讲这一段 |
|
一个人七八十岁了,表达欲还这么强,真是一件恐怖的事,到了快撒手人寰的年纪了还喜欢四处暴露,我不相信这是对世界的好奇,这更多是对即将消失权力的恋恋不舍,他的行为本质上等同于那些到死都不愿意撒手退休的贪官。在节目里,他把每一个挥手的动作都当成了哲学思想的外化,当成了对他个人精神魅力的物质补充,所有语言都要经过长时间皱眉的动作才往外释放,他的语言平实、顺滑、圆融,既规避了哲学语言挑衅式的晦涩锋芒,也规避了政治审察可能带来的严酷迫害。一个绝对安全的老人,并擅于把这样犬儒的安全传授给年轻人,喧嚣肮脏的世界在他让研究生赶忙去谈恋爱中归于祥和平静。 |
|
忍痛看完第二集,实在不适,烟酒都来当然没关系,运镜和剪辑太窒息太自恋了,还是一股许知远的味道,单向什么时候才能明白所谓的口碑不是因为所谓的“节目风格”,而是嘉宾或对谈者本身的人格魅力,真应该向隔壁冰心取取经…… |
|
从十三邀知道了陈嘉映,“嘉映哲学”对我怎么去接触哲学很有价值。陈嘉映是真humble,同理心还强,这样的前辈愿意出来说话且被很多人看到,it's a blessing. 《解释鸿沟》出来时,我为一些问题困惑不已,但知道答案不可能那么快出来,现在知道要扛一段时间了,也变相地给了我更多力量。Ep 7 is fire! |
|
居然归类到电影,都没有“在看”这个选项。想了解哲学的还是去看书看文章,听课听讲座吧。整部剧展示的不是哲学,而是这个哲学家的生活的独特之处。第一集的内容还稍微收着点儿,装出生涯纪录的模样。二三集就几乎全部由唠嗑组成,而且是大段大段的唠嗑,属于感兴趣就能听进去,不感兴趣大概会觉得索然无味的程度。最好看的无疑是90分钟长的第二集,陆丁预定全剧最佳男配,我愿意称之为陈嘉映的桑丘。第三集用狗子作为切入点,个人感觉是跑偏了,可能拍《十三邀》拍出了路径依赖? |
|
一款最新的可以证明自己是文盲的真人秀。 |
|
真不想在组会里听人生建议和哲思... |
|
除了怼脸特写,还拍了点什么?
陈先生整天游学演讲割韭菜,早年做了点学术贡献,被一堆外行称接近哲学家,只和自己门徒混,没有严肃的学术工作态度,当然也没有成果,在社会上混来混去还要轻视认真工作的学者,坐着学阀的老藤椅还要一幅洒脱自在的样子误人子弟,拿着最浅薄的通识水准的观点来对抗物理主义来标榜一点人文和精神追求的惺惺作态,对普罗大众已经有英雄风范了,实际上毫无深入和建树,腐朽已经不够形容这老登了。 |
|
捏著鼻子二倍速看完了表演思考掩蓋淺薄的第一期,懷疑尤里卡工作室覺得過去《十三邀》的成功不是因為認真思考和真誠發問,而是得益於搖晃的鏡頭和時而懟臉時而失焦的畫面。本節目才第一期,陳嘉映教授就在俄烏衝突這種明顯是非黑白的事情上,放棄選擇「Yes or No」以表客觀,令人好奇陳教授接下來如何解釋鴻溝,難道陳教授鴻溝兩側都不站,選擇在鴻溝中央掉下去?說實在,不想聊的話題可以不要主動提起,但如果把不take side當成理性,也未免太油膩太學棍了。 |
|
记录一种智力活动,拍摄挺碎片的,谈话的探讨主题也蛮随意,这种尝试不错,建议老陈出一档子播客,专门解释观念或许对年轻人更有用。老陈的观点我认可,物理主义的观点也可取,你持有什么价值就会如何生活。特别随着技术发展,科学对心智活动规律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请问:技术和观念哪个效价更高?动物有无社会意识?第五集挺好的。 |
|
当然相对于其著作显得浅薄,不过和著作相比,有很强的亲近性和现代性。这些都非常恰当的弥补了和哲学的原概念之间的鸿沟,看一集远胜过韩炳哲的一篇著作。 |
|
真的很无语,镜头剪辑乱七八糟,所有的对话完全没有context,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陈嘉映随便说点什么,就要剪进去好几个人故作思考的镜头,你们不觉得自己傻逼吗?看了两集,唯一一个完整的镜头,记录下了陈嘉映骑上自行车迎着违停卡车逆行的场景,真有你的。 |
|
这个片子想要寻找的东西,和陈嘉映能够提供的东西之间,就是一道鸿沟。 |
|
思考是一件不应受年龄限制的事情,教授的表达里有很多停顿和欲言又止,结合他个人“不太好”的学术变迁来看,这是一个因为自由言论吃过无数钉子的人。在分寸和个人意志的矛盾里,那种挣扎显得特别的“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