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煽情压倒残酷战争的女性主义题材。 |
|
从《性爱派对》绿茶婊摇滚青年到本片库尔德娘子军,Eva Husson掌控力还可以,懂得怎样让观众揪心。但是这些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女性,红妆有多美如何被迫穿上武装,二者对比才能出力度,本片大量表现后者忽视前者。整体缺乏连贯性,故事本身感人程度不及女兵们的歌和女记者的文章。 |
|
虽然有几场戏比如逃脱戏拍的还挺好,很抓人,但记者视角强行给前影后加戏,战争戏几乎是手撕鬼子水平,过多的闪回把整部片拆得破碎不堪。整体还是失败之作。 |
|
3.5,多的半星给题材。不明白为什么分数这么低,我觉得挺好的。库尔德女兵被ISIS俘虏、沦为性奴、逃离魔爪后加入战斗的过程和心理变化都拍清楚了,Farahani把Bahar眼睛里的悲伤、绝望和坚定演得淋漓尽致。 |
|
技法可以说是有些笨拙,但面对如此的残酷战争世界,女性天然感性的表达依旧是值得尊敬的。放在天朝这是一部可以令人更加爱国的侧证教材,的确可以力推2019北京展映一带一路。 |
|
本来今年是拍女权的绝佳机会,可这部电影却拍成了灾难。导演用力过猛,完全没有灵气可言,强行煽情多次,插叙和倒叙也没有增加任何看点,更不用说有头无尾,记者的角色根本多余,而生孩子更是老套做作得让人尴尬。一星半,半星给摄影和配乐。 |
|
最大的问题即为用黑人扮演小美人女,用白人涂鞋油扮演爵士歌王,用男权与凶手的角度去装扮女性,彻头彻底对于女性的侮辱与诋毁。 |
|
白左八个样板戏之一 |
|
挺好一个题材,拍得太无趣了。 |
|
究竟为什么剧本这么烂,好音乐为什么要这么用,气了。 |
|
女人当家,生命丰饶,自由解放! |
|
一个不错的故事,一个勇敢的女性,一段特别的历史。女主从一名受害者成为一名战士,歌什菲·法拉哈尼演得很棒,眼睛里相当有精神。她有些神态很像莫妮卡-贝鲁奇,美丽、坚毅。有人觉得剪辑乱,其实不然,这种闪回很容易看懂,并不需要多余的交待。 |
|
震撼 绝对不去土耳其旅游 |
|
“女性,生活,自由”一句口号可以概括全片。没觉得很差,虽然放映过程中不断有人离场,但于颂还是一定程度上把握到了那个地方的残酷真相,闪回部分的人物前史于叙事是完全脱节的,但于故事又是必要的,和现实部分相得益彰,尤其最后一次闪回,还是有情感力量的。 |
|
3.5 或许有点浪费题材,但表演依然是上乘的。无论是从“布勒斯特之女”到“太阳之女”的Bercot 还是Farahani . |
|
建议多读几本Leila或者Asma的书 |
|
前半节有问题的地方太多,几度低头懒得看,后半部分还不错,重点是主题太好了,GF 演技真的不错,能让人入戏。她们获得自由的方法,很戏虐,敌人之意,敌人之袍。团圆结局,女性温柔。整部片都十分女性也很新手,演员指导,剧本,对白,配乐,混音都有问题。但没办法,为了主题和女主,多一星。 |
|
人生第一次中途退场 |
|
强加女记者视角是《红海行动》的“海清式灾难”重演,本质是一种创作叙事情境的偷懒。但就算去掉这个角色,本片其他部分也还是东拉西扯、乱七八糟。而至于类型的部分就更不能看了,就当导演是在“戏仿”战争片吧。片尾旁白那堆话写得好,但放在这就画蛇添足。 |
|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世界上有的地方,女性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平权运动任重道远。我们需要这样的电影,但它的叙事节奏和剪辑太混乱,也有过度煽情的地方,离一部好电影还是差得远。 |
|
#Cannes71# 库尔德娘子军…也就是展映水平,从类型到手法都跟电影节不太搭,当然题材是太棒了…应该基本是按照非虚构的顺序拍的(记者也挺会给自己加戏的😂)。沉浸感到位,人物都特别单纯,高唱女性,自由,胜利就解决问题了,不够复杂立体,缺乏成长变化和进一步对政治背景的分析 |
|
主竞赛??? |
|
题材这么好,拍得好奇怪。插叙和闪回各种碾压主线,真的主线上所有的情节推动都让人在心里喊WTF(not in a good way)。一个主角造型抢镜,实际上除了当旁白机外没有任何作用。 |
|
力量振奋人心,摘取的真实灵感也充满了意义- -只可惜感动了自己,却没有打动到更多的人。女记者的故事占据了多数视角,额外塞入了许多累赘的闪回;这让女战士们从聚焦里被逐渐分薄,最终也走上了那种“白片”的老路。几场还算合格的氛围塑造动作戏,勉强填盖了这方面的缺失,但放在纪录片里更为有用。难得有趣的是《卫报》仅相隔两天Peter Bradshaw与Agnès Poirier截然不同的视角评论,亦是对这届电影节最有趣的留存。 |
|
导演从第一分钟就开始起范儿,这个创作水平忽高忽低,节奏破碎不堪,忽然的惊叫无法拉高情绪,只能是煽情失败。 |
|
Boring 新闻报道拍成电影得不偿失 |
|
被结尾多此一举的重述画外音毁了的片 |
|
还算不错的题材拍成这样,混乱的叙事视角、笨拙的闪回情节、滥用的煽情配乐,这部作品能选入主竞赛真的是....无fuck可说。 |
|
非常无聊,白开水。但不及格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冲着题材上6应该不为过。 |
|
仿佛这自然之美,能泯灭生活里的丑恶。 |
|
女主的眼睛非常🈶神韵,题材非常正面 |
|
这个故事停留在一篇纪实文学作品上就OK了。 |
|
开篇其实没有那么差,战地女记者其实还挺加分。但这女版战狼还是别糟蹋女性导演创作力了,这片儿的内核和柏林的《不要碰我》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难道一定要拿着重磅机枪呐喊“女性”“自由”才是女权吗?往这个方向只会更加狭隘和偏激。 |
|
优酷版本删了30多分钟!!! |
|
该是法拉哈尼最平庸的一部 |
|
闪回太奇怪了,摄影倒是挺好的,但是就是剧本想要往高大写,就总是觉得有点说教感,不像是好电影,倒是“探奇片”...女战士还是很猛的,但家庭才是trigger也让人觉得对女性的意义还是太限制了,明明就可以厉害自立也不需要家庭作为trigger嘛。 |
|
战地记者的造型总会让我想起裴淳华的private war里的模样。 |
|
无法对它再苛刻了,毕竟观看一个创作者的动机不纯如何一步步地暴露无疑,是件多么愉悦的事。如同要紧迫地穿越边界,却每走两步就停下来歌颂一番女性的苦难与伟大。迂腐与陈旧环环相扣,“Women, Life, Liberty”的口号真是挨个消费到,一个不落。 |
|
22/1/20 |
|
题材很重要,而且至少西方记者没成为救世主。看完那么多厌女短片之后看看这个洗刷一下身心疲惫,easy film. |
|
讓我想到了《侶行》裏的庫爾德女兵 |
|
就是感受不到真诚,只有姿态。 |
|
题材占尽政治优势,却搞成了读者文摘。 |
|
个人觉得还是可以的!视角、主题都不错,故事的走向也没有太大的偏移,总体感觉还好!此类片中算是应该4星! |
|
演员和题材都是我感兴趣的,可是看了各位的短评,我还是不看了吧,免得闹心。 |
|
衝啊,死了,衝啊,死了,衝啊,活下來了 |
|
亲爱的战友朋友们,我想死你们啦!慢镜头的闪回、分不清是不是闪回的慢镜头,一大坨一大坨可能是镜头的镜头,受苦受难的女性同胞啊,黑乎乎的不咋看得清,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最后,是女性和幼年男性的拥吻,最后的最后,一边走字幕一边念宣言 |
|
是因为各方面都更蠢了吗,看这片真的好欢乐好好笑啊哈哈哈哈哈哈。另外耶算是看完去年的主竞赛了。// 影像之书>夜以继日>幸福的拉扎罗>燃烧>银湖之底>野梨树>黑色党徒>刺心>三张面孔>小偷家族>冷战>喜欢,轻吻,快跑>江湖儿女>盛夏>犬舍惊魂>小家伙>太阳之女>开战>审判日>人尽皆知>迦百农 |
|
#Cannes18#题材是真的很好,但拍的太过工整但又够可看性。确实不像戛纳的片子,放特别展映又会有刻意讨好的嫌疑,可能去柏林更适合。不过总的来说,女导演拍这类题材越多越好,不要太苛刻了,类似题材男性主导的烂片多了去了,让时间来说话吧。 |
|
影片聚焦库尔德斯坦地区的一群“娘子军”,他们在面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屠杀与奴役时奋勇抵抗,敢于牺牲小我只为争取自由。或许是伊娃·于颂过于想要在电影中表现女性内心的强大,导致主要角色都极其缺乏真实感,明明是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却拍出了比“超英片”更夸张的“主角光环”,这让作为观众的我们有种难以承受的“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