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赞三星搞笑。其他没什么好说的。 |
|
三大电影节一向喜欢多元文化元素,挖掘不同国家的电影,就像萨蒂亚吉特·雷伊当年的电影,或者张艺谋、贾樟柯等人,西方世界向来喜欢这种能够呈现一个社会和国家现状的电影,它记录下当时的文化习俗和人文风貌,这种文化的多元性有时候甚至会超越电影本身的艺术质量,这种观影就像旅游了一番。★★★ |
|
题材A+,风景美,摄影美。配乐太好听了!!!让我想到Eleni Karaindrou,尽管某几处转折略生硬。叙事虽然有点乱,但能让在看之前什么都不知道的我,半道琢磨明白故事大背景,合格。 |
|
导演来映后问答觉得他有毒师里的炸鸡叔神韵;影片批判抨击直白,但手法内敛克制,导演甚至多次强调幽默感用以平衡;虚拟足球,鞭子伴奏的歌,男人抔土的舞蹈,看似奇特的一幕幕震荡内心;歌声动听极了,能清晰的感受到怒其不争背后的深深依恋,那金色的故土、夕阳残照的水面、还有被迫远嫁的她 |
|
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导演的政治表达,一群少年踢着一个不存在的足球,用以代表对独裁统治的无言反抗,(行为)艺术成为政治最后的战地。而这最后的战地我们也已失去。 |
|
被那帮小孩踢不存在的足球那段恶心到了。关键是讲得道理既不高级,又矫情得一塌糊涂。算是猎奇跟政治正确赢了白左们的心吧。问题是这片儿法国白左们真的看明白了吗?马里可就是你们的未来哦! |
|
殖民地导演能拍成这样不错了。有若干场景和配乐很有感觉,无奈想玩多线叙事但是一盘散沙。这个剧组急需一位剧务,没有人查连戏,镜头衔接的地方演员动作表情都不连贯。 |
|
散成一盘沙,是这几年最弱的奥外提名吗。。。 |
|
不打分。伊斯蘭有太多不屬於華人的文化脈絡:獨裁政治、畜牧經濟、地方軍閥、狂人宗教.....我不敢輕易去評判這些伊斯蘭生活的對錯,甚至認為輕易隨著鏡頭去評判鏡頭外的現況對錯這種心態是屬於第二世界觀眾式的傲慢,儘管它拍得深刻又有力。意象很美。 |
|
歌唱是怎么也压抑不了的欲望。 |
|
廷巴克图生活画卷。展现当地人情的电影语言独特又幽默,音乐摄影一流,“踢足球”一幕喜欢不已。导演在现场比较严肃正经,表示拍这部片本来在马里但后来移去自己的祖国并得到政府资助。 |
|
3.5 大银幕观感还可以,摄影美,克制的诗意。但剧情本身实在缺乏代入感。 |
|
有一种电影风格叫戛纳一种关注。踢空气足球手法做作,和聂隐娘一样, 片尾曲比片子好~
|
|
叙事节奏非常冷门。贼散。冲突很丰富,刻意压制?配乐也有点不着调。还是联想到gk,对于人物沉默的理解嗯有点帮助嘛。不喜欢诗意化异域风情文化的慢镜头和物化他们的感觉。所以对于能触动我的台词反而更加警惕了。 |
|
主题不错,但是不好看 |
|
Lonely Planet西非版的封面,看了以为从此去不了了。幸好对旧殖民地负责的法国人,联合马里军队,还是赶走了叛军。电影虽然有些失焦,但还是聪明漂亮揭示出宗教原教旨主义带给这里的荒谬灾难。 |
|
看起来都不是职业演员,但感觉都很好啊(⊙o⊙) |
|
作为新科恺撒奖最佳影片,简直是恺撒奖近几年来的品味集大成。 |
|
被乱七八糟的叙事搞得太沉闷,宗教和统治终归被一些人绑在一起 |
|
8,伊斯兰世界面对现代化的一种宗教和文化困境,这不仅只是极端化带来的,传统和信仰同样对当地普通人施加了很大印象,希萨柯其实是有一点非洲贾樟柯的意思,他在用大漠黄沙和骆驼水牛来记录时代。摄影很棒,加了不少分。 |
|
比较闷~ |
|
关注人类苦难是电影人的本色。 |
|
感谢廷巴克图,让我们知道在地球另一端生活着的人们正在经历着什么。当我们在肆意挥霍我们的资源的时候,不要忘了那些正在踢着空气足球,无法放声高歌,整日被恐怖和贫瘠围绕着的人们。 |
|
散文式的叙事片。如闲笔似的线索交错杂糅,饰以寥寥几幅西非萨赫勒的大远景,纪录片般呈现着“当下”的古城廷巴克图。然而故事又是突出的,片中最多的镜头,给了人物脸部的特写,始终聚焦,反复定格。无疑,这是一个有野心的故事,尽管很多人对这样外露的表达并不买账。也可能,正因为它的异域背景,使这介于声嘶力竭的商业片和静默无言的艺术电影之间的风格,收获的更多是宽容的赞许。Anyway,如今改弦更张的我现在更关心影像背后的“地方”,那片被现代文明隔绝的荒漠。PS:马里人法语说得真溜啊 |
|
毛里塔尼亚历史上的首部奥斯卡提交作品。执着水准、叙事能力和镜头语言非常青涩 |
|
不能反抗却又反抗到底 |
|
重看 |
|
在异邦文化下道德宗教的质问与讨论,大概是西方观众最爱的题材了,可惜虽然新鲜,还是缺了点力道。有几处的镜头语言完全在电影整体水平之上。 |
|
“麦加在那个方向。”“我知道,但是我的妻子和女儿在这个方向。”——宗教成了背景,它随处可见,但真正使人困惑的还是人们自己。 |
|
文艺片,虽然不是太容易懂,但是很美。带有西人的意识形态的片,可信度略减。片中几位专业马里音乐人的表演真是太好了,完全让人出戏了。 |
|
看的浑身发抖。就这样,仅有的一点点文明,音乐,展示自己的美丽,被最愚蠢的拿着枪的,口口声声以宗教名义破坏着,践踏着。FUCK! |
|
Le langage cinématographique est très authentique. La paix et la cruauté sont reflétées par le lac en même temps. lumière et ténèbres. Pourquoi ne peuvent-ils pas voir. Pourquoi n'entendent-ils pas que l'humain souffre. |
|
惨 |
|
GOOD |
|
拉图尔讨论的宗教 |
|
3.5。我一直觉得电影的一个问题是摄影机总是离对象和残酷的事件很远,或者简化一些极端的事件。而电影大部分的时间是文戏,描绘廷巴克图的风土人情。这个视角回过头来想确实不构成什么很大的问题,无非只是导演视角上的选择其实更像一个外人、旁观者,并没有去追究这些所有事件内里的机理和因果关系。如果是这样那不如做成纪录片会好一些。 |
|
7.8/10。廷巴克图:平民们被伊斯兰圣战恐怖分子势力压迫的生活以及他们对这些恐怖分子平静的反抗。本片颇具非洲风情的(诗意)摄影美术可称高水平(但色调产生的氛围太美好了,表意不够有力),但作为传统故事片影片叙事较混乱(if not很混乱。虽然这种乱配合配乐、摄影美术等也营造了诗意),扣0.5。 |
|
以题材取胜的典型,在恐怖分子的压迫下丧失自由的群像,濒临死亡的牛以及遭受刑罚的人形成呼应,沙漠里行走或奔跑的人都像在做困兽之斗。导演很明确地传达出了一种无力掌控命运的悲剧感,但人物塑造上除了一组家庭做了着重处理,其余还是不够立体,整个叙事也是偏散,结尾收得稍显仓促。 |
|
非洲历史名城被ISIS控制后的悲剧,隐忍凄美中足见动人之处。但是视觉元素的运用过多;线索庞杂且略凌乱;对此题材的支撑力度显得不足。 |
|
太散了,抓不住。 |
|
本片获第8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主旨不错,但是太枯燥,就像影片中的那个环境一样,干巴巴的。而且问题没有讲清楚,政府不想管,没有势力愿意干涉,一片荒芜贫瘠。那么这些极端势力在这里图什么?他们的钱从哪里来?谁养着他们?养着他们的人又是图什么? |
|
用一个“杀人偿命”的故事作为主体来批判一种社会制度显然力度还不够啊。而且导演好像只会用空旷的大远景来弥补自己调度的不足。 |
|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影片对于语言的呈现:极端分子们交流以法语为主,夹杂阿拉伯语和英语,但对当地土语一窍不通。仅此一点就瓦解了欧美左派话语里西方-伊斯兰二元叙事,而表明了正如红教之于亚洲是一种革命输出而并非什么民族解放,瓦哈比派之于非洲也和本土族群没什么关系 |
|
2020.01.31
这世界上为什么总有那么些又愚蠢又残暴的人,见不得别人过他们所不认同的生活,非要逼迫所有人向他们看齐,满口仁义,满手鲜血! |
|
大概是受限于成本,太过含蓄不表,平淡过头 |
|
I used to think that I know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pretty well. I have to say that I am shameful that I didn't know Mauritania, and it's the 29th lar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Satima didn't have a choice, the vicious men. A very beautiful and heartbreaking film. Awareness. |
|
Sissako是个很绅士真实的人,还记得他说要拍不一样的非洲,他又一次做到了!虽然不了解那里的文化,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躺在腿上唱歌还有杀完人穿越小河的那一幕让人着实难忘........ |
|
很可笑,不如秋菊打官司 |
|
晃人晃的有趣 但后面就太明显了 意图和资格都会显得使劲儿使反了 |
|
題材取勝,攝影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