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时候窦文涛和许知远能互访下? |
|
十三邀如今在我心中,是什么样的存在呢:我可以不看,但他不能不拍。
当下这个舆论和经济环境,许老板还愿意拍,腾讯还愿意播,还有人在给这个时代做注脚做记录,已经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珍惜国宝动物许知远,从你我做起。 |
|
向前是唯一的退路,向内是唯一的出路。 |
|
“第一不能慌张,第二不能放弃。惊涛骇浪是人生不免,最要紧的是扎实自己,自己的知识情感都不要歪曲。同志相求、同声相应,能找到互相砥砺、互相切磋终身的朋友,就一辈子交下去。你自己本身就是榜样,你就会吸引别人。” |
|
这一季单拿出陈年喜这一期就值得五星!陈说,“人生如梦,已至五更”,那是多少雄心壮志被消磨啊。 |
|
“要阅读,大量阅读,阅读不同种类的书” |
|
气质温润平静,一生都在反叛缺爱的童年,内心多潮执拗,用瑜伽和阅读平衡里外反差带来的破坏力,矛盾需要释放,表演可以她者附体释放自己。
咏梅 |
|
陈年喜这期,虽然知道许知远是抱着一颗悲悯的心去采访,但是可能陈年喜的生活跟许知远差距太大,感觉许知远老是问不下去,整个采访里许之远最兴奋的时候就是问陈年喜怎么写情书,还有采访陈年喜妻子关于爱情的那一段。陈年喜一家人都让我很意外,他作为一个写作者,当然是很擅长表达的,没想到的是他妻子也非常擅长表达,对陈年喜的评价让我一下明白陈年喜生活中绝不是节目里的样子,所以陈年喜说带她去云南旅游时她一口拒绝,说不想跟他一起去。说到情书,妻子又说不一定是写给她的,她应该是知道那个初恋的事情。总之妻子的几句话比许知远的采访更能展现陈年喜这个人的样子。最后他儿子说自己的理想是当一个网吧老板,喜欢弄弄自己的小房子不出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看到了父亲当矿工异常辛苦的样子,对人生的看法就没有了任何的幻想,挺令人唏嘘的。 |
|
好喜欢许倬云和许太太,第一集的最后几分钟许先生慢慢地说:最要紧的是扎实自己,能找到互相砥砺,互相切磋,终身的朋友,就一辈子交下去 |
|
只看了陈年喜这期,十三邀现在的拍摄团队有点牛,镜头语言很出色,把一个人物访谈节目拍成了电影。(都第八季了,再一次期待许老师对话温铁军) |
|
看最新采访曾孝濂这期,印象最深刻的反而不是关于老人家的画或者人生经历,而是他的老伴儿张赞英在谈到回顾她的一生时,那委屈、无助的神情,那情不自禁的掩面而泣,让人心疼。张老师就像他的影子,为他处理生活上的大小事务,反而追寻自己成了退而求其次的事情,我想张老师一定是非常、非常传统的女性。 |
|
在同行都在放大快乐和生存竞技的时候 只有你 许知远 还在坚持思想和深度 |
|
林小英女士这期太好了!“是要一个光明的结尾吗?”众人沉默的几秒钟,如鼎重。 |
|
这几年能看到许知远如此笨拙且用力的感受,传递受访者想传达的一切讯息,真的不可思议。谁还记得第一季的他“不食人间烟火”式的叩问;带着偏见甚至偏执,以一种“高楼束阁”的真空与做作采访着每一位受访者。这种“万人皆醉我独醒”的装逼和“知识充盈感”的假相并非是他不真诚,而是折射了像他一样类型的知识分子在当今时代的挣扎与困境。十三邀和许知远做到了“桥梁”的作用,他们的声音的确抵达到了我们的耳边。但我想,除了听到他们的声音,我们还要更用心的感受,认清生活与现实甚至是智识,回归到自己的生活。“祛魅”后要坚定信念完成自己的人生旅程,做到这个比有没有答案,有没有改变更重要。答案也许就在其中,我们不必丧失信心。 |
|
这一季采访夫人们上大分!!!女性应该被看见!!!她们同样很优秀!!!同样有能力可以成就优秀的事业!!! |
|
但悲不见九州同啊,这是许先生一辈子无法放下的事情,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力量太强大了 |
|
93岁老人的谆谆教诲,有人愿意说,有人愿意听,有人愿意分享,这样的节目是值得我们珍惜的。 |
|
惊涛骇浪,第一,不要惊慌。 |
|
林小英这期看哭了,太好了,每个人在这个世界都应该有存在的位置! |
|
林小英这期真的令人泪目,我们被精英的傲慢遮蔽也被吞噬,时刻提醒自己,警惕这种精英主义对很多事情的错判。一个人有一个talent就不错了,Woody有两个,一个是写喜剧一个是吹单簧管,可是他想要写悲剧,人生不就是这样。有天赋但又不是天才,不用背负伟大又足够做自己,即便感到厌倦但他也知道自己有多幸运。 |
|
这个节目做到第8季,变得非常悲伤了。第一期再访许倬云,更悲伤了,更何况他还说了那句“但悲不见九州同”,他回忆着还哭了。所有人都没有办法的一个时代,而正在经历的我们完全麻木着。于是“十三邀”不再是思想的孤岛了,或许是时代悲伤的集合体。 |
|
陈年喜这一期拔升了这个节目的格调,许知远已经不太重要了,像电影一样。 |
|
“但悲不见九州同”南柯一梦啊。 |
|
许知远问woody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在网络上找到答案,他的访谈才是真正的毫无意义:) |
|
林小英这一集看得我起鸡皮疙瘩。作为一个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乡下人,现在站在北大人城里人的身份上玩赏哀叹现在教育的内卷和无意义,居然还引起很多同样教育局外人的共鸣。问题是,相对于教育还能真的改变一小撮人的命运,他们对教育的玩赏和哀叹才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莫须有的优越感,如果剥离她北大副教授的身份,这又是一个无所事事口吐菊花看似忧患意识在身实则借社会问题进身的专家。与她及她的县中的学生相比,身处二本院校的黄灯更让人信服。ps,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林小英这样的受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专家教授太多了,他们少点叽叽歪歪,相信中国教育会好很多。ps,利用应试闷声发大财,吐槽应试高调发小财,教育不过是一门生意。ps,居然访到了伍迪艾伦,还是那个虚无主义的小个子,看完后感觉到放心。 |
|
“人生来不应该只是为了谋生,不为了谋生所做的事情越多,这一生就是越幸福的。如果这一生都只是为了谋生,那就是在做苦役” |
|
第一期有特殊的意义,许知远似乎是想借由再访许倬云先生来侧写过去四年所产生的剧变,同时对动荡时代下的年轻人提供某种慰藉与指向。除了一些洞见,那段寄语也弥足珍贵,同志相求,同声相应。许倬云先生93岁仍旧笔耕不缀,尽可能与年轻人对话,他用播种的方式延长着自己的生命。许太太思想通透,言语洪亮,叙述飞快,感染力极强,她亦在以身度人。/ 陈年喜那期有些部分有了贾樟柯电影的feel了。 |
|
采访伍迪艾伦的这一期很拉,不如让那个脱口秀演员去采,一定更出彩 |
|
第一集看哭了🫠 |
|
"不要恐慌,不要放弃,扎实自己" (许倬云) |
|
如果说《圆桌派》、《锵锵三人行》是信息密度,《十三邀》就是信息稀度+广告密度。窦文涛就是平台选错了,优酷(阿里)这垃圾平台能干啥呀?看许知远多轻松,他为每期采访准备了个啥?全靠嘉宾撑(👇往下看长评,我从谭元元新版《小美人鱼》芭蕾舞剧扩展了一些新发现) |
|
曾孝廉这期有点意外,对于曾孝廉的展现深度及丰富程度甚至超越了上一季同为画家的爆款人物蔡皋。Eg:如果我是许知远,可能会问谭元元两个问题“做了那么久的舞团首席,有没有考虑可能会因此挤压了新人出头的空间和机会?”“许多舞者会因为意外或者伤痛过早结束艺术生涯,而你能保持这么久的艺术生命,会不会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咏梅一期颇有神格。单看嘉宾,第八季一方面回归经典有如许老的“返场”嘉宾,另一方面集中了国内外各思想前沿领域最炙手可热的专家,问题意识甚至是解决意识越来越强烈,而且嘉宾和题材也都更加符合许知远个人的取向擅长和议题调性,极大可能本季《十三邀》还能够走得更远。 |
|
陈年喜这一期,所有的光鲜亮丽在他们面前都会黯淡无光,所有的色彩都没办法掩盖命运悲凉的底色。 |
|
林小英这期是历史8季里最好看,最值得反复观看的一期。 |
|
“世上的路并不都通向远方,时钟的飞速转动,也是另一种彷徨。”---陈年喜 |
|
《十三邀》做到第八季了,而《奇葩说》已不知所踪。 |
|
陈年喜和曾孝濂两期太好了。周书霞和张赞英的讲述,比她们各自爱人的经历更打动我,语言朴实,观点犀利,感情克制,充满了自省和遗憾,让人唏嘘。 |
|
陈年喜这一期太好了,他的另一半周书霞也太好了……打下这些字的时候,又觉得“太好了”会不会是一种冒犯……但其实是脆弱的我自己想得太多了,他们在能获得的有限条件下已经活得很好了。另外一直想大大地赞美一下摄影和剪辑,很感谢!希望十三邀能一直一直做下去!
2024.09.15,曾孝濂这一期也好棒!看到泪流满面……自然,自我,边缘人,另一条路,委屈的妻子。张赞英。希望以后也能多跟“妻子”们对话,把姓名还给她们。“其实我也没有想要打动他。很少有开心的时候。这辈子就困死在这里了,我也想出去看看啊。一切的时间都跟着他。最后的我一事无成,很憋屈的。如果有来生,我绝对只走自己的路。”
2024年10月,最近开始从头重温十三邀,有很多新的感触,看到陈冲那期时提到了刘晓庆,忽然好想看许知远对谈刘晓庆! |
|
在许知远的节目里还能看到一些真实。而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抽象的空中楼阁。 |
|
林小英真的好真诚啊。
2024.10.1开看 |
|
天田播种许倬云,功德无量许知远
也正是因为林小英打破界限走出去了,映山红才在她眼里变得不一样。 |
|
陈年喜的这期看完很震动,出身和时代几乎就锁定了这一代人的命运,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求生存,认清了生活的苦难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很多人魂过风陵渡,得到最后的安息。活着,就是幸运的,历经苦难,更要珍惜当下。老许的十三邀越来越接地气,不同的受访者仿佛也打开了他的窘迫,他的人也像人字拖一样,越来越看起来舒服了。希望坚持出精品。 |
|
和携程老板对谈有点空,没把他身上的东西挖掘出来,问题问的也不好,后来关于永生那段也没意思,没什么新观点出来。十三邀就是这样,神一期鬼一期,当你充满期待,它就会拉坨大的,不抱期望,惊喜颇多。总的来看,瑕不掩瑜。 |
|
90多岁的珍妮古道尔给镜头一个飞吻,独自踏上旅程。还有比这更浪漫的收尾吗? |
|
许知远现在跟油蛤蟆一样难以下咽,为了伍迪看的 |
|
如今看历史,发现从前的很多时代都是想象不到的黑暗,如果尺度放得足够大,很多东西都在变好,于是生出一种微小的乐观。越是在动荡的时代里越是要头脑清醒,如果没有人同行那就做好自己。没想到这个节目竟然变成了一个类似理想主义的岛屿,做事情很多时候就是靠坚持。 |
|
许倬云、陈年喜,曾孝濂、林小英、咏梅、田连元、迈克尔·桑德尔,伍迪·艾伦,很好看,有启发。 |
|
听有阅历、有思想、有情怀的人说话是多么赏心悦耳的事,而十三邀一如既往做到了也坚持了 |
|
这一季又更加NEXT LEVEL,有种褪尽铅华的物哀美 |
|
看了第六期对话林小英,感触实在太深。作为一名国际高中的学生,看到自己的同龄人一个个挣扎的姿态,回想起自己初中时相同的经历,再倾听有智慧的学者对现代教育体系的迷思与批判,心情真是尤为沉重。说白了,这期节目就是一个荒野中无力的回音,本来就没有企图带来多大的改变,但是这样一种高傲站立的姿态就如一个力量微小的革命者做出了最为优雅与勇敢的谈吐,在众生迷茫的现代社会里是一件有意义的事。继承了十三邀的特点,这一期就像是对中国现代教育的素描,太为深刻和动人,提出的大胆见解并非老生常谈,而是确确实实触动人心。ps:摄影太为用心,看完后带来的无力感让我梦回《超脱》,也确实媲美《超脱》,是现实版本的《超脱》。国内需要这些深度综艺。感谢十三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