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故事,天才气息扑面而来。第二个故事,拍得像另一部电影。第三个故事,终于收敛回旋,做出没有结尾的结局。但问题是,真的有必要通过撞车和狗,花哨平行剪辑将三个独立故事强行捆绑在一部电影里? |
|
形式大于内容,然后多年前我正着迷于这种在命运的捭阖纵横下环环相扣的巧合,个体挣扎的苦痛,得不到和失去的爱与信任。人与动物的相处多么直截了当,有爱或者没有爱。而人之复杂,即使用同一群主人公续写故事三段,仍述不尽爱恨情仇。 |
|
译名是狗屁 |
|
首作确实最有鲜活的生命力 书写本土民族性和社会性 粗粝硬核 活生生的暴力 情欲和痛苦 创作态度比较真诚。三个故事交汇渗透 三个阶级指向三种布景空间 都以很多中近景手持镜头和广角畸变构建出活络的生活气息和众生怪相的荒诞意味 后两部分不同程度上以静和广做深沉收束 通向未知。狗在地板下走失的情节很有意思 它是激化两人矛盾的次要动机 也是这一越来越难以忍受的同居关系的外显装置 一个解不开的结 对地板下声音的追踪和期盼像达利的蚂蚁一样源源不断地输送焦虑 其惊悚悬疑意味和严重车祸-骨折-截肢这一串残酷元素也很搭 人们可以邪恶地幻想如果在希区柯克或者伊藤润二的故事中这样的桥段会是什么走向 最终 就像一个化学反应的置换 狗的安然无恙仿佛女模特截肢的补偿。全片最有力的镜头我觉得是死者的血流到烧烤板上沸腾。某女主有点像马思纯(…… |
|
革命青年老了以后都会长得像马克思么??? |
|
过着连狗不如的日子,会撕咬的狗才能活到最后,我们素昧平生却曾擦肩而过,无意中改变过彼此的人生;你放弃了哥哥、没得到一厢情愿的爱情;你失去一条腿和街头的巨幅性感海报,只剩地板下的狗狗;你失去了家庭和女儿,收获了一只凶猛野狗;第一个故事太野,表演、摄影、剪辑情绪酝酿极佳,爆发惊人。处女作就这么厉害,不是天才也是天才,这个片子就像陀螺之于《魔鬼银爪》、卡隆之于《爱在歇斯底里时》,只有在熟悉的土地上、城市里、人群中、语言里,才能拍出最符合个人气质的电影,后来纷纷去了好莱坞,哪怕获奖无数,哪怕赚了很多钱,都像是野小子穿上了精致的礼服,中规中矩、框框条条、任务满满,最初的味道还是慢慢被稀释了。 |
|
配乐第三章好。主线,人,爱,狗。当然一切狗屁爱情抵不过结局的煽情亲情囧。时间叙事无新意。细琐的情愫 事态的炎凉。不过如此。剪辑略为散淡啦 |
|
巴别塔,21克,狗娘这三部都非常出彩,但是叙事上这部是最流畅的,故事设定背景也更加简单。而且表现人的情感和欲望以及命运之间的关系上,它更加真实地--像文学一样狠狠地拍打我的心灵。这样的电影是不能用好坏来评断的。倘若真的没有什么可以骂可以抱怨可以表达的,那么形式这样哗众的东西的确是可以让无聊人追求的,然而这部片儿形式成了工具,辅助真正的抒情主体,这令我欣慰 |
|
53min左右抱伤狗出去又回来行刺的长镜头。与狗有关。多线。斗狗青年(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狗)。车祸模特(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腿与我相伴)。乞丐杀手(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狗为我做掩护)。 |
|
导演是车祸癖 |
|
作为之后被定为一种新的电影叙事模式,本片还只有雏形,不过是一种线性的转折分段,更没有之后天马行空的剪辑,三段故事的内核也比较狗血,以「狗」作为连接的关键点,除了反衬出一种原始且畸形的人际关系之外,更重要的则是人本身的情感丧失与转移,在一种野蛮社会中的返祖。 |
|
我喜欢第三个故事里的那幕:流浪汉回到家,看到黑狗脖颈上有血,进到里屋,发现平日里那一群像苍蝇围绕着俄瑞斯忒斯般紧跟着他的流浪狗全都死了。他想开枪杀掉黑狗,没忍下心,于是,在它伤口处狠狠地按了下去:你不该那样,混蛋!他救了当初奄奄一息的黑狗,但不可能知道它在斗狗场上厮杀成性。黑狗很怪异地混杂了残暴和无辜。流浪汉没开枪,那个时刻,他突然看到了自己。物伤其类。 |
|
译名真囧。。 |
|
爱情与生活都充满了变故和不安,都是TMD狗娘养的。 |
|
何止爱情,生活都是狥娘养的 |
|
三段交错的平行故事,三个用狗来喻人的好编剧——穷人们被生存驯养出来的斗犬;富人们陷入坑里不肯出来的哈巴犬;流浪汉兼职业杀手收留的流浪犬。单独看来,第一个故事因素最多也最冗长,第三个故事相对表达的太简单,我最喜欢的是第二个故事。 |
|
作为背不出名字的墨西哥导演处女作,相比《鸟人》显得不修边幅了些,粗砺但不粗糙。结构似《撞车》,三个短篇故事被切碎,再由不起眼的线索串联,电影本身成为角色的真正圈套,磁场式的中心贯穿始终,无需抽离背景就能以移魂视角一次宏观数人的命运交织,只看形式都无比享受。 |
|
狗与血之间,比狗血值得唏嘘。再动情的人也有入心的咒骂,因由一地鸡毛。再陌生的人也有刻骨的交融,终归一片狼藉。总是那些没有就念、有了就变的情,比人更快倒在血泊中,真是惊心。GGB那年才22,大银幕上皮肤的一层坎坷,都写满不该辜负的字眼呀。 |
|
《爱情是狗娘》由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执导,由三个不同的故事组成,故事中的主人公与狗之间的关系是他们自身命运的象征。
这是一部结构极其新颖、才华横溢的佳作。影片不仅是叙事的创新,而且多层次反映了社会面貌,令人惊叹编导的才华,因为这只是导演的处女作。 |
|
这个片名翻译真让人汗颜,其实这戏跟它木油半点联系。西班牙语+中英双字幕原本154min的片子看了我4h,实在辛苦。欣赏水平达不到豆瓣人均标准,见谅。 |
|
狗男女 ps:GGB真是个浑身都散发着费洛蒙的小天使 |
|
我看的这个版本好像没演完啊。犀利老头后来去杀人了没?在2014年的12月11日,在瑞士达沃斯小小的公寓里,我终于看完了这部电影,十多年前拍的电影,拍摄手法已经没什么新奇,脏乱差的背景也是我不喜欢的。 |
|
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最完美的电影 |
|
“We are also what we have lost.” Raw, ferocious, and so so broken. Non-liner storytelling很扎实。 |
|
“把小指伸进婴儿的菊花里,看他的反应,踢腿的足球运动员,尖叫的是流浪艺人,笑的是玻璃。”“那女婴呢?”“要到18岁才能这样测试她。”小指,狗,婊子,以及你知道是块破布都忍不住要去嗅的爱情 |
|
9分,非常喜欢,本身这样的短故事同时又有交集的叙事结构就是我喜欢的,更何况还有非常喜欢的演员。每个故事都有一种莫名的劲儿在抓着人,难过又无奈。模特的狗真是让我无法接受。好在流浪汉大叔那段成功扳回,要不心里太难受。阴暗的色调破烂的城市,人与人之间错综的关系,滋生太多好故事。 |
|
伊那里图的几个片子现在看下来都好喜欢并且是越想越喜欢。多线叙事其实看多了也烦,但烦那都是因为拍得不好看,这几部都好看得紧啊。爱情是狗娘,命运更加是狗娘,三个故事都很感人。 |
|
6分。这题目翻译太恶心了,跟爱情毛关系没有。有点模仿昆汀,不过拍的一般 |
|
【B+】无比操蛋的生活,无法预料的灾祸,无法掌握的人心,在它们面前我们做出的努力显得渺小无力。太优秀的剧本和叙事,冈萨雷斯处女作就有如此水准实在惊人,只看过两部片我都快要成脑残粉了。 |
|
白发老杀手那段太感动了,悲情英雄和他的狗子游击队,从没有任何一种影像以这种形式拍出过切.格瓦拉,既符号化隐喻又写实了历史评价。镜头中贯穿各种红色道具点缀,讲述着共产革命抵抗运动打遍南美,但从万宝路到妻女嫁给精英到“雇佣”杀手,无一不戏谑着整个南美与美国资本主义的苟合,以及理想主义者沦为战争贩子的末路。很多精致的隐喻细节,诸如喂香蕉、圣光铁窗与红沙发王座、熊猫毛、毕加索和马蒂斯画作的时代、从citizen到劳力士…不胜枚举。导演到底对兄弟俩分享同一个女人这个母题是有多执着,每部片里都要安排这种三人关系(巴别塔是哥俩偷窥,21克是移植心脏的供体与受体两个男人≈兄弟)。也看了程耳系列,虽然两位导演故事内核不同,但他简直把伊纳里多的形式复刻了个遍。 |
|
i wanted to set the world right and then share it with you love is a bitch |
|
失衡生活,狗的厮斗,人的逐仇,永不消蚀的哀伤基因。 |
|
你捡起快要被枪毙奄奄一息的它照顾它,有一天你回家了,它把你其他的狗都咬死了,你抱着其他的狗像当时抱着它一样。爷爷,你别哭,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
|
受《燃烧的平原》影响,误以为这次的多线又是时空错位的。。。。哎失策。但是流浪汉年轻的照片很像奥克塔瓦呢,迷惑了我 |
|
冈萨雷斯极佳处女作,可惜大量豆瓣短评不得要领。1.典型网状叙事。“通过闪回、交叉剪辑和反复出现的母题(狗、横幅),位于本片核心位置的车祸唤起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悬念”(波德维尔)。2.潜隐母题是“恋物”,即后现代社会主体间关系的持续异化/物化。第一个故事底层人面对着“钱”的难题(商品拜物教);第二个故事上流人物遭遇了病态的力比多精神机制(自恋、恋物、强迫症、癔症);第三个故事集中了前两个故事中的矛盾,“过去的幽灵”(萨帕塔主义者)在失去恋物对象/精神寄托(狗)后以“实在界入侵”的狂暴形式颠覆了商品拜物教的伪善资本主义市场逻辑(刮了胡子戴上眼镜的齐沃回到了“社会主义者”的形象)。3.MTV式快剪辑、以电视节目作为剪入点、快摇镜头的使用、广角镜的变形、镜面“幽灵维度”/晶体-影像的不时浮现,非常后现代。 |
|
9/10。开头高刺激的追车场面作为时空坐标迅速代入注意力,后座上侵染狗毛湿漉漉的鲜血呈现无序的外部世界,利用狗与人进行参照,老杀手房内院外乱窜的流浪狗象征生活失序,他扣不动枪惩罚咬死同类的高非,警醒到狗被驯化出嗜血性而人被金钱驯化行恶,最后一个镜头迈向旷野弃绝了暴力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2018-01-21 15:33:09 |
|
仍然是亚利桑德罗擅长的平行叙事结构。但我自己的感觉是比较“21克”和“巴别塔”,这部是最流畅最平实的一部,墨西哥演员有种不刻意的渲染力,角色总是饱满而不用力过度。配乐总是让我想起摩托车日记,比起年轻时期的格瓦拉,显然这个街头小仔更适合贝纳尔。 |
|
我一直没搞懂这部电影和“爱情是狗娘”有什么关系,可能因为自己是个好孩子,很少说脏话。但这确是部构思巧妙的电影。 |
|
每个生命的酸楚与痛苦,也提醒我们,无论在生命怎样的际遇里,都不要抛弃生活,像坐在轮椅上的模特,总有生命中最美的阳光等着她。 |
|
牛逼的处女作,也是这个三段叙事编导摄创作组最喜欢最好的一部。手持长镜街头室内把墨西哥城从下到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叙述方式强大,每段的表演也都很有水准。城市里的老鼠渣人平民不同的狗精英看似差距明显但紧紧相连互相影响,同类暴力厮杀,多美的事物在命运面前都是那一句片名的脏话。资料馆,大银幕冈导就差21克。 |
|
6.6 电影跟狗娘木有关系,三段故事,一个关于狗,一个关于爱,一个关于狗和爱。与其翻译成爱情是狗娘不如翻成爱情是狗屎。最深刻的是第三段故事,个人觉得前两个故事都是在为它做铺垫,赏给悲催的现实几滴眼泪,还是重新上路吧。 |
|
一部喜欢的电影,虽都是三个在主题上有关联的故事贯穿全篇,但比较起来更喜欢《通天塔》,接下来想看朋友推荐的另一部冈萨雷斯的作品,《21克》。 |
|
伊那里图处女作,获戛纳影评人周大奖和东京电影节最佳影片。三则充满了人与狗、爱情与出轨的独立故事被车祸连在一起,作为伊那里图多线索时空交错叙事的首部影片,没有之后的《21克》那样细碎、凌乱和精巧,但还是颇有看点——开放式构图,大量手持摄影、特写和快剪、激情四射的配乐和剧情。(8.5/10) |
|
故事分三条线。狗改变不了它的本性和悲惨命运;爱情也是殊途同归 最终像泡沫一样幻灭 它在不该发生之时酝酿了却在人们最不舍之时又破碎了 结果除了伤心欲绝的空虚心情 其他什么都不剩。amores(爱) perros(狗).love is just a bitch. p.s.配乐很精彩 |
|
because we are also what we have lost |
|
被这个名字吸引过来了,不过看影评好像标题并没有这么复杂。跟《在人生的另一边》十分相似的形式和氛围,但是这个是3条线,故事更复杂一些。什么样的人就带着什么样的狗出现,命运交错,环环相扣。很牛的编剧,很牛的配乐,老乞丐演得最好。但是狗太可怜了!太可怜了有没有! |
|
堪称一绝的导演处女作,冈萨雷斯构造了一个绝妙的、完美的故事结构。失去爱的小叔子、失去美腿的模特和失去过去的杀手,三个毫不相干的人因为一场车祸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叹命运之无常、未来之荒谬。狗则化身为电影中的一条纽带,指引迷途的羔羊一步步走向命运的指引,指引人们获得爱、失去爱、懂得爱。 |
|
这名字起得妙啊,爱情是个狗娘~~~这三段带狗狗的故事和狗有很大关系,又好像没关系。这编剧真的神一样的存在。看完了,懂可是又说不出来,堵在喉咙口,只想吼一句,son of bitch. |
|
按BABEL,21,此片的顺序看的,这部明显不是我的调调啊。拉美电影看的太少了。导演的风格和技术特征开始就很成熟了,包括分段结构,大比例的人物取景和长段的只有背景音乐的片段,而每部片子里串联起故事的无一例外都是事故,基调上就很残酷。这感觉也贯穿于三部片子里。 |
|
咦 我不是明明已经标记过的吗? 第一部西语片...n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