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朴素但仍缺乏流畅,空镜和呼麦有种堆砌感。影厅里聚集了一些蒙古观众,在某些全场寂静的时刻get到了他们自己的笑点,蛮可爱。气候的确塑造民族性格,蒙古小孩好彪,一出口就是“小心我neng死你”。 |
|
你的阿勒泰 是这样的 |
|
最讽刺莫过于社工来“扶贫”,你以为主角一家有救了,结果是来安装什么过滤器,明知主角家里没煤没电,过滤器根本没卵用,几个人还在那装,对真困境只字不谈,领头社工长吁短叹转移话题的本事炉火纯青。政府豢养的社工只关心完成任务,不关心扶贫脱困,不是因为社工没同情心,而是官僚体制根本弊端——用指标培养虚伪的灵魂。看看我是布莱克,看看城堡,官僚体制如是,放之四海皆准。人类真正能够依赖的是小共同体之间的互帮互助,是彼此共度了空间与时间,在双向了解中产生的发自内心的善意,片中的邻居老大爷即是这样一种代表。电影或许无心插柳,但将社会现实凝练出来的过程必然是一种政治表达,而电影完成得很有效,这是我去看之前没有想到的。孩童的纯真在于苦难的概念尚未形成,他们能适应任何生存环境并从中发现乐趣——电影没有卖惨,这也很好。 |
|
如此贫穷,但整个蒙古包又是如此的干净,衣服也是如此干净。如果说贫穷是强扭的,是做作的,那些琐碎生活又是流淌的,真挚的。一部在做作和真诚之间摇摆的电影,隽永视听,又让一切看上去很美…… @釜山2023 |
|
#nziff,女性導演能拍出這種東西,蒙古和它鄰國有得一拼了,不過音樂太好了(對比之下宜家跟住嚟睇既slowdive都失去咗魅力),我決定暫時原諒這一切並多給兩顆星。得虧有鄰居這個角色,蒙古也是個可以開右舵車右行的地兒 |
|
非常值得鼓励,也非常动人。和去年巴基斯坦首度入围戛纳的Joyland不一样,这片子受以戛纳系为代表的西方文艺片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从环境、语言、故事的内核,都非常去西化,音乐也是呼麦和马头琴,非常有风情。故事很传统,有点像励志传说或讲了很久的老故事,一个男孩要突破一些生活的困难长大成人。结局虽然有点太HE了,有点童话,但是不影响整体,看到最后被贯穿始终的朴素感动。演员优秀!在世界上那么多大国眼里看不见的小国家里埋藏着如此多的宝藏演员。 |
|
“把狗的尾巴割下来抵到下巴上 让他下辈子投胎成人”;很美很浑浊 朴素 (群演不行) |
|
非常喜欢导演的叙事方式,贫困之下的少年并没有被生活压弯脊梁,他仍然爱玩乐,喜欢耐克,有喜欢的女孩。而且周围的人善良而美好,看完对世界又充满希望了。 |
|
母亲采的松子无法给我取暖,父亲留的马勒不能抵过严寒。物理学大赛拿了奖,不如今晚给弟弟赢个橙子充饥。政府来发放过滤器,不如提供这个冬天的木柴有用。把脚放患者嘴里能治口腔炎,把狗尾巴割下来抵到下巴能投胎成人,把球鞋卖掉能换来暂时温暖,把木头砍掉能获得少量煤炭,是不是熬过冬天只能冬眠。 |
|
VIFF北美首映。平淡如水的外蒙古 poverty porn,基本上就是冲着电影节去设计的画风。小演员演技还行,但是故事本身实在有点太简单了,全片50%的时间都在说男主家里如何如何买不起煤。有些很简单的可以让观众更入戏的设计都没有做到:比如狗被突然冻死这个桥段是有冲击力的,但为什么前面一点男主和狗的互动都没有? |
|
正常一种关注水平,在今年算是拖后腿的 |
|
抽象乐子人给处于现代化转型期的蒙古妈妈开的前现代药方也特别抽象。实事求是讲,没看出这位蒙古少年的数理逻辑有多强,那场戏剧化的主权之争反而暴露了失意知识分子「弱家无外交」的小家子气:给臭小孩弄个热水澡就能把特异化的前现代游牧生活方式代理人收买和搞破防。明明是家庭内部矛盾,非要向外(情绪输出)转嫁矛盾,谁稀罕你那个以「缰绳和大脚趾」为原材料的祖传秘方?大概只有被逆向民族主义叙事洗了脑的激进民族主义信徒才会把这些不合时宜的精神性遗产当作救死扶伤的现代性法宝。作为一个抽象的主体性符号,它只能给部分身份认同者带来一点情绪价值。显然,从维系亲密关系的角度讲,一双「运动」鞋都比它有实用性价值。从症状上看,蒙古少年或许染上了「过度独立」病毒:还没学会走路就想「一步登天」溜冰跑,这后面藏着他对展示脆弱的恐惧。 |
|
SIFF24 意外之喜,作为一个内蒙人,原本只是想了解一下蒙古国,没想到看了一部非常真挚的电影,熟悉又陌生,故事很简单,但配乐、镜头语言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
|
主题:获得温暖并不容易。第五级所指:环境保护不过是国家机器的麻醉酒精。导演野心十足的处女长片,信息量非常大。 |
|
没有将镜头对准贫苦的那种做作的煽情,也不制造刻意的冲突,只有朴素,真诚,动人,没有殖民者式视角的同情,是一种关注里应该看到的电影。 |
|
相比《无人知晓》在暖色阳光下的无助绝望,这部《如果我能冬眠》在寒冷的滤镜下反而多了些温柔和人情味,影片中后段,固执少年的改命之路越来越坎坷,希望被一点点夺走的感觉很遗憾,好在有善良的邻居大爷关照,他最终懂得了接受帮助并不是受人施舍的道理,光是活着就已经要很用力了,凡事不要勉强只靠自己,如果身边有人愿意伸出援手,请不要推开他们。扶贫工作装模作样的帮助很幽默,谢谢你的过滤器,可我的池塘已经无鱼可捕,鱼竿有什么用呢?我觉得如果把故事交给是枝裕和,那只狗狗最后的命运应该会变成燃烧一周,供兄弟妹三人取暖。 |
|
2.5分 |
|
#SIFF26# 配乐太有辨识度了,蒙古民俗音乐加上电音人声bbox?想到之前平遥看的《风之城》,甚至连男主角都长得有点小像。故事的话对不起中间开始就睡晕过去了……所以就不打星了…… |
|
积极面对困境的主人公,励志但没有过度煽情 |
|
我们亚洲的贫穷都比别人惨一点。 |
|
这风格,四舍五入是蒙古贾樟柯了。很乌兰巴托,很蒙古,大约能精准说出一些机位。 |
|
2.5 还挺无趣的,母子和解吗?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
|
真好看。记得李娟说过,草原上的孩子又早熟又早衰,主人公就是这样。有着少年的清朗,明净,傲骨铮铮,又不得不低头面对这个世界。削瘦的脸颊和身躯对于这个世界都太渺小。配乐非常美。 |
|
第48届香港电影节第18部。76届戛纳一种关注入围。对这种想考出家乡和家里对抗的片子无感了,再怎么拍都是千篇一律的理想化。 |
|
#SIFF2024 蒙古的冬天很难熬 |
|
3.5,比较好的地方是在于,即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人类的共通困境,但导演却仍然用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让人会心,而不是用更深一层的共鸣去提高情绪先行的风险。只是可惜了最后的温和处理,让作品失去了理应的水到渠成 |
|
【釜山电影节】质感细腻真挚,虽摆脱不了“卖惨”的嫌疑,但是剧本下了不少苦功。前半段哥哥与母亲的争执对峙、带着两个弟妹艰难过日子等情节的情感力度逐步推进,有一点是枝裕和(《无人知晓》)的影子。相比之下,后半段似乎过于松散,连连抛出太多话题,却没能收得住,甚至是母亲这个角色也欠缺交代,暴露出新手导演的仓促。然而,整部影片的催泪点不少,观影中听到不少女性观众啜泣的声音,依然是一部感人肺腑的作品。 |
|
又是一部非常好的长片首作呀,蒙古女性导演的创作自带新鲜感,儿童视角控制得很好,信息密度和信息量都有,看好她! |
|
底层人的苦与乐,虽然常见但拍得还算有功力的。 |
|
有人知晓,但知晓的不多,有太多东亚名导的影子,却鲜觉导演自己的灵光,故事是流畅动人的,呼麦与口簧琴的滥用却是割裂的,不排除导演有考虑用民族乐器向海外市场献媚讨巧之嫌,与侄子唇炎需要大口吮吸舅舅脚趾的风俗秀一样,有些无聊有些过时有些没有必要 |
|
“把狗尾巴割下来放在下巴,下辈子就会投胎成人了”……可是做人有什么好 |
|
3.5 情感真挚是拍好电影的很大关键 |
|
老套的励志故事,有天赋的男孩身上压着沉重的生活重担,但是人物塑造很好,配乐也很灵!但是有点长,因为故事本身简单。 |
|
- |
|
自然主义的真诚,苦难中淳朴的希望。 |
|
SIFF2024|蒙古的冬天很难熬 |
|
3.5 很喜歡看冷門國家的電影,淳樸、未接觸過的世界般純淨,不過份煽情。 |
|
第三部蒙古影片,依然很舒服!班上少男少女们笑呵呵的样子一下子感觉“杨柳青年画之类的胖娃娃最早是始于元代人物图像母本吧?!一模一样啊!” 同样是转定居丧偶酗酒的母亲,剧情片里女导演的视角呈现出来会更有人文关怀,又恨又怜的角色。奥赛的事很衬最近的天才中专少女,希望有梦的孩子们都能被不严酷的对待,终有所得。邻居爷爷好温柔。一定要拥有并学会口弦琴啊!最终也没说名次怎样,已经不是重点。小朋友们好可爱~ |
|
3.5吧。不功不过。音乐没有采用套路化 模式化的蒙古音乐,加分。
电影里可以安排有希望的结局,现实里往往没法安排。 |
|
冬天的乌兰巴托,像一座死城。重度污染的天空,大雪纷飞。债务缠身的母亲,终日酗酒;心怀梦想的少年,困于现状。父亲留下的长鞭犹在,柏油路上却只有汽车。如果我是一只熊,该有多好。我会安静地睡去,在那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到来之前。 |
|
2.5星。中间一度认为这是蒙古版的“我的兄弟姐妹”,再把一只狗连带着饿死的故事。好多剧情在十几年前的国产剧里似曾相识。男主最后突然懂得示弱和表达爱了,算是圆了一点成长线,但这转变也太快了吧。母子这条线妈妈的角色被完全工具化,以至于到对妈妈说我爱你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自我阉割。导演提了很多其他的线,伐木偷窃,儿童援助,现代化与乡村,宗教,但只是简单呈现,感觉导演没有这个能力把他铺展完成好。男主的演技总让我觉得生硬,配乐和几处的摄影加了一点分,结尾的处理不错,没有呈现考试的结果。 |
|
如此淳朴,朴素又真诚。同样的故事内核在不同的语境下被拍了不知多少遍,少见的蒙古电影还是有它东方式的缱绻和西方式的镜头美学。而于现实的对抗少年的心思贫瘠的土豆,又天下大同了。 |
|
蒙古中学生生活,让人有一种与世无争的感觉 |
|
首部长片而言,完成度很高了。看得出借鉴了很多东亚凤凰大男主电影。 |
|
电音马头琴确实有点接受无能,不过剧情基本还是扎实的 |
|
26th SIFF第六部。3.5,题材不新,小演员选得不错。贫困是无尽漩涡,吞噬了健康、可能性,甚至生而为人的尊严。贫困限制了想象,甚至限制了对最基本生活的期许。爷爷说,妈妈永远是最值得珍惜的人,可是妈妈,为什么给予我生命,承受这苦难的命运…母亲工具化,老师理想化,空镜绝美,妹妹还是没能穿上粉红色靴子。 |
|
太朴素了 |
|
2.5 旧蒙古的生活和母亲的形象叫人难以进入这个家庭的困境。至于数学,从老头到尾似乎都没有出现过。反而新蒙古生活的场景相当真实。被汉化的蒙古帝国后裔们和在贫穷线挣扎的旧蒙古人,西方世界多爱这一对比。估计写成文学或者论文都会比如此呈现的视听语言要动人吧。 |
|
很少见的反映非牧区生活的电影,聚焦于大城市乌兰巴托贫民区的生活。高中生哥哥带着弟弟妹妹独自生活,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则是漫长冬季的寒冷。哥哥有物理方面的天赋,对未来充满憧憬,也满是求知欲。但贫穷限制了这些孩子的发展,读书却是他们唯一出路。挺有意思的电影,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觉去观察蒙古这个邻国。 |
|
又来一部蒙古电影。物理天才少年与贫苦生活的斗争。天才式的物理少年有三个弟妹,母亲酗酒。少年妄图通过考试改变命运,让母亲独自回老家挣钱,自己照顾两个弟妹。在这个过程中,少年逐渐理解母亲的艰辛。自己尽最大努力仍然让弟妹的生活朝不保夕,从而与母亲和解。自己的物理竞赛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前提下获得了不错的名次,算是电影里为数不多的不切实际的地方。跨越阶层哪有那么容易,现实生活是冬眠也没法逃避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