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手腕系丝带的段落才觉得和山田洋次那版有些联系,片名虽叫弟弟,但是戏剧重心落在岸惠子饰演的姐姐身上,借姐弟间的情谊来歌颂默默为家庭付出的女性形象,前半段靠弟弟不断闯祸营造冲突,后半段突然转折进入悲剧氛围,病床前昏暗的灯光极为压抑。另外继母的基督徒设定值得玩味,田中绢代演得好。 |
|
剧本结构的感染力~弟弟的叛逆在与姐姐打架撕扯之后,似乎已经走向了无可救药的境地。然而突如其来的肺炎,却让弟弟随着病情加重变得懂事。虽然已经提前预知了弟弟的死,但母亲来到医院那一幕,全家的状态却在此刻达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和谐,不得不让人感叹,生命的早逝,对于一个还未懂得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爱的年轻人而言,有多么的残酷;对于他的家人而言,又是多么的残酷。 |
|
是不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最后一个段落堪称神来之笔啊...PS:川口浩同学好可爱呀... |
|
这电影,你说它是悲调正剧吧,弟弟之死其实没有触动到观众;说它是时代讽刺剧吧,黑色幽默的元素从来只是浮皮点缀而没有形成风格。时年,岸惠子比姐姐的角色年龄要大十岁,加上本人天生熟女脸,更像在演碧郎的小姑妈!姑妈当然是父亲的妹妹,而“父亲不是一般意义的那种老爹。那个时代的日本观众很清楚电影取材于幸田文的自传体小说,特别是她那位举日皆知的父亲——幸田露伴,号称是日本文学界的狄更斯,虽然远不及后者那般高眉。露伴以他的写作与豪饮而闻名,以至于幸田文会发现在报道中她一直在清酒作坊工作。直到父亲死后她才开启了自己的创作生涯,最终创作出经典作品流浪记,并被成濑改编成同名电影。” |
|
3.5 除了视觉风格、镜头语言的惊艳外,完全不知道这群人在尬演什么,剧本在尬写什么,配乐在尬惊悚什么。这只能是一个可怕家庭影射出的政治寓言,从这四个诡异的人物符号入手批判,但处理得太过生硬。 |
|
用弟弟来表现姐姐,衬托着性格各异充满纠结的一家人。摄影很棒,凸显人物内心。岸惠子的表演虽然出色,但妆容太显老。第一次看田中绢代的电影,被其演技折服~ |
|
弟弟是相对于姐姐的存在才成立的名词。有太多互相映照着看才能感到沉重的桥段,生活好难。 |
|
帶弟弟的責任真的太過重大,有時候想到萬一他以後長大了走上了歧路,都不敢想,但管教又不聽話,所以經常覺得還是放任自由吧。這部比山田洋次的後作更真實細膩,但可能因為是英字的隔閡和之前的先入為主,沒有那種感動了。 |
|
#重看#3.5;宜改名为《姐姐》,长女如母,鞠躬尽瘁,顽劣少年幸得庇护;前后略断裂,新鲜昂扬的生命原来也如此脆弱,回首方痛悟,在痛楚中迎来成长;一日看三次森雅之。 |
|
HKIFF:相较于原节子,岸惠子既有妖气,又有烟火气。 |
|
真不好看啊,如果是现实故事,我又感觉怪异和没有拍电影的价值;如果有隐喻,又看不出来是什么,除了基督的一些怪调调。人物都不在正常的社会角色感觉里,怪得不行,不舒服。放在这次日本大师展不合适,感觉浪费钱了… |
|
To live is to make some noise in that really short adventure no matter how hard it will be.. |
|
这个家庭的四位基本上代表了日本战前文化冲突下的几类人,发展到那个程度积压下的问题和解继续,感觉市川昆还是偏传统的大和。全片的配乐转折冷幽默融合好多不太理解的细节,加上所谓残银法的褪色视觉效果确实有些诡龊,但全屏画幅下宫川一夫的摄影还是厉害,角色各异的表演也是看点。上海影城4K修复 |
|
川口浩这演法活脱脱James Dean啊。棚景吓人,灯光吓人,音乐超级吓人。外景开艇,骑马,均以长焦跟随拍摄,以显示牢笼无处不在。对准马蹄的track shot满屏motion blur,或许是未来电影全部120fps后回忆中的美丽。 |
|
全是我喜欢的演员,又是喜欢的题材,又是喜欢的导演····· |
|
片名叫弟弟,实际说的是姐姐吧。讲的故事不稀奇,但是节奏和镜头语言很棒。岸惠子太漂亮了 |
|
“日本电影大师展”之二,上座不如《罗生门》,但这部电影却是应该看的,没有出过碟。译名应用“她的弟弟”才切近,之所以不用“姐姐”,正是岸惠子的身份感和角色自觉是她一切行为的出发点。结尾收得尤其好。老演员森雅之和田中绢代都出彩。 |
|
我以为是山田洋次那部,结果不是,所以说把自己奉献给家务日常劳动是最没用的自我牺牲,既得利益着会嫌弃你整天只会想着那些家务,嫌弃你像管家婆,一再闯祸的弟弟,刻薄只会说风凉话的继母,沉默不管事的父亲,只有一个姐姐在硬撑着这个家,时不时收获一些言语上的感激和赞许,受苦受累全是自己,弟弟每天潇洒玩遍各种游戏,家里人给买单就是了,而姐姐天天都要累死累活像个全方位仆人一样,辛苦一辈子可能就得到一些赞颂,可怜可悲 |
|
8.5 编剧不遗余力地塑造了性格各异的角色,但是捏合在一起总感觉略有生硬,冲突不自然,故事进展缺乏合理性,反过来让角色有过分脸谱化之嫌。宫川一夫伊藤幸夫搞出来那道惨白的光打在人脸上太抓人。田中绢代好演员,森雅之造型太像鲁迅。 |
|
20090628 1500 Film Archive |
|
市川昆 市川崑 田中绢代 岸惠子 川口浩 森雅之 無中字電影節在電影院看, 岸小姐好美我走神了 7.5/10 |
|
敝人第一部在影展看的修復片,偏藍的美麗色澤教人目眩……全文:http://hou26.org/zeta/golden2004f.htm#f |
|
于平淡中刻画日本社会的一部戏,没有太多的冲突和煽情,只是记录着。正因如此,片名弟弟恰到其其处,碧郎不仅是作为父亲和姐姐的至亲存在,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成为一个家庭乃至社会的反映。他既是昭和时代无数迷惘一代的写照,也是生长于缺少父母关爱的战后日本小市民家庭的悲剧产物,在失去亲生母亲而父亲又沉迷个人世界的家庭中,对亲情爱而不得的痛楚不是撕心裂肺狂风暴雨式的,它如绵绵细雨一直在心头萦绕,压的人喘不过气,继母同样如此,丈夫的漠不关心,二婚家庭的尴尬地位,身体的残缺,最终导致她在怨怼和无奈中将个人倾注于宗教,冷漠,刻薄,这种行为和弟弟的叛逆如出一辙,他们更多地是希望得到亲人的关爱与疼惜,只可惜,直到肺结核摧毁一切时两人才幡然醒悟,而全片唯一的正常人,作为纽带的姐姐,才是那个一直活在当下的人。 |
|
影片相对来说比较平实,虽然生老病死,却几乎没情感上的波动。
这个家庭走到这种地步,父亲不作为的惰性是最大的问题。长兄如父,这位长姐母亲般的爱护弟弟还是很钦佩。 |
|
名为弟弟,实为姐姐的悲剧,最后一个镜头,此人已毁的象征。弟弟的作,是消极生命力的体现,所谓迷恋经验,却是这世上唯一爱姐姐的人。儿子将死,虚伪基督徒知道错了,桌前喝茶混时间的知道奋笔疾书了。女人活着不易,负担重还要防男人 |
|
3.5 名为“弟弟”,本以为反衬的是“姐姐”,结果却真的只是一个不成器的弟弟最终占尽了全家的宠爱。三场森雅之各有不同,才是最好的观影过程。 |
|
彻底难看-04/21/18 at MoMA |
|
@上影城。难得的大正浪漫! 二尺袖制服+基督教融合+文学家父亲+青春期虚无主义。撇开布景看就十足奇怪,台词拖沓且言之无物,剧情走向虎头蛇尾,唯一出彩的是结局处理。Her brother设定全程带入冲田姐弟QAQ 以及森雅之不愧昭和梁朝伟 一天看了三部全有他…… |
|
市川昆用这样一个坚强、独立、乐观的女性形象来为战后的日本女性立传,父亲久坐书斋,对生活不管不顾,如此逃避责任也是影片中最明显的批判,而弟弟作为战后一代,他代表了某种意义的缺失,在玩物丧志游戏人间的过程中去寻找自身的价值,当然和日本传统文化一样,死亡才是生存意义的永恒所指,弟弟突然患病,在身体的逐渐衰弱中走向死亡,在最后他体会到命运的无奈和死亡的虚无,那些姐姐的付出才是他生命中最值得留恋的地方,结尾堪称神来之笔,在面对弟弟去世的打击昏迷后,回到家中,姐姐又立刻起床开始做家务,这种对于生死的态度正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主题,也是无数战后日本人的心路历程,阴郁的蓝绿色色调无时不在传达出那压抑又迷惑的人生戏剧终究痛苦但又饱含希望 |
|
日本战后精神性的家庭寓言,与协约国相似,在处理战后题材时,对于父辈的刻画上都以拒斥的态度来出发,因此父亲被处理为寡言且面色虚弱的男人,有被战败折断的虚弱感;而在战争中因生活困苦不得不以自己谋生的女性(部分事实)需去除真实的母亲身份,以继母仅存名义的情况组建家庭,满脸苦涩且信仰宗教的母亲,同时意味上一辈女性背负的苦难与现在的逃离。因此,这种情况下,割席的儿子(多么永恒的视点出发)便具备战后青春一代的反叛青春,在与家庭的对抗中,姐姐成为弥合的人物,兼具忍受苦难与乐观,这一在历史动荡期“献祭”女性的经典剧码再次上演,东亚好像心有灵犀,面对巨大困苦都以此剧作模式写过渡,中国文革后的诸多电影莫不如此。打光上绝不照亮建筑内,仅是束光,一片黑暗永远在暗藏,而色调也阴冷绝不具有回忆性的暖黄,一种苦闷的意味。 |
|
姐姐可真美啊,弟弟长得也很可爱,继母演得真可怕。故事很奇怪,这么畸形的家庭关系,最后因为弟弟的死而缓和。 |
|
继母原来是田中娟代,真真认不出来. |
|
为什么是弟弟,明明是姐姐;宫川一夫摄影;影片不完美,但相信山田洋次后来的翻拍版也不会更好 |
|
总觉得,市川讲人讲人的感情,就是缺点什么,前后两半好分裂,后半拼命煽情却让人非常冷眼抽离~以及,他用配乐好不能忍。。。 |
|
好特别的作品。家人眼见弟弟这一段花期短暂的枯萎人生。每个演员的戏都很好看。结尾惊艳。 |
|
这才是必须大银幕、必须修复版的彩色片 |
|
视听气氛搞得故弄玄虚,但家长里短终究是家长里短。那个年代的构图光影色彩真是考究啊@百子湾 |
|
演员都好美 前半段姐弟之间的性张力有种不谙世事的天真 医院里每个画面都像灰黑协奏曲 |
|
名字应该叫“姐姐”才是吧,日本人对人间失格的loser的宽容度太高了,他调皮他不懂事但是他善良。我???而且当时的胶片色调也太暗沉了,全靠编剧的细腻心思带节奏。这让我想到小津安二郎的好:素色画面太久,就放一个正红色珐琅水壶点睛。 |
|
3.5 说是弟弟,实则是弟弟的姐姐一人在这个简直连貌合神离都称不上的家里的独角戏,也因此让最后一幕让人倍感唏嘘。看的时候不免在想还好有姐姐和并不太糟的家境呢。(4K修复) |
|
28-6-2009 3:00pm hkfa |
|
片名是《弟弟》,毋宁叫《姐姐》或更贴切。人性中的亮色与暗面交织在这样一个长者角色缺席的日本家庭里,让人看到生活的悲喜交加和猝不及防,而它的本来面目一贯如此。市川昆的弟弟视角,大概就是为了让人们珍惜生活的所得,坦然生命的脆弱。故事的暖色调其实还蛮强,母亲的忠实信仰烙上了导演的印记。 |
|
2014.5.21 重看一遍 |
|
配乐过于满且诡异,如同给大特写时姐姐的表情,剧情则过于平了。#上艺联日本大师展# |
|
为什么叫《弟弟》而不是《姐姐》因为弟弟是姐姐的枷锁 弟弟最后死了姐姐才得到了解脱 这不是讲姐姐的故事 只是讲一个人背负着枷锁要怎么生活 |
|
裸看无字幕,看过留脚印 |
|
市川昆的初版,更接近《斜阳》肆意挥霍式的末日忧伤。在天各一方的组装家庭里,姐姐早早就担负起了远超负荷的重担。两位女演员都非常棒,但人物的刻画流于表面,缺了点灵魂的勾兑。姐姐会抱怨、争吵甚至打架,可小小年纪没有任何外来的支持,何以能一路坚定不移地走下来?实在是个令人费解的破绽或缺憾吧。目睹着如此无私伟岸的姐弟情,我擦着鼻涕眼泪怎么也不能相信。 |
|
姐姐 如此的感情之深 纠结让人怜爱 |
|
相比起浮出水面的表述,我更喜欢观看在电影暗处游动的那些家庭顽疾。(每个人都在走向那不可被挽回且不可被救赎的极端啊。 |
|
画面美,结尾很有味道。但剧情稀乎到能汪出一片水;这片都能入百年百大,真让人有些想不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