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电影与文学从思想到形式平等地表现出独特艺术性的第一部电影” |
|
忘不了这个男主角,他有一双很像卡夫卡的眼睛和忧郁。 |
|
别不懂装懂了。没有基督教背景就是看不懂。 |
|
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省察的人生却处于长久的痛苦和偶尔的救赎中…… |
|
布列松的第三部长片,拥有震颤灵魂的力量。影片由贝尔纳诺斯日记体小说改编,文学性浓厚,观影时总联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内心世界的冲突与斗争、信仰与现实的矛盾、灵与肉的分裂,沉重压抑,启人自省。大量的旁白和以近景特写为主的镜头编排(模糊与省略环境)使观众直接走进主人公的内心。(9.5/10) |
|
我错了布列松,首先我不是教徒,看的时候没办法投入,其次我真的太疲倦了所以睡得很香。~~~ |
|
看完《乡村牧师日记》,我迫切地想要做些什么来改变自身的现状,无论是通过自我救赎还是自我毁灭~~实在是无法忍受每天和孤独痛苦地博弈了。感谢布列松,给了我充裕的两小时来自省,尽管我知道从此过后我也不会变的更好一点 |
|
#重看#4.5;这部虽改编自乔治·贝尔纳诺斯(力秉忠于原著,然而作者并不满意改编),但日记体的思辨口吻和精神上的探索、内心激烈的交战和自我辩驳,仍然具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或托尔斯泰的某些印记,看完本片才能明白为何布列松数度改编陀/托翁。诚如巴赞所言:“这不是一部与小说媲美的影片,而是一个独立的美学实体,它仿佛是由电影扩充的小说。”生理性的病痛与精神状态的折磨同步,在近乎苦味的纯净心火焚烧之下,他终于明白人类沟通的无望,并为自己打开通向永恒的门。 |
|
看得我胸闷。“他们讨厌你,是因为在你面前他们自惭形秽”,面无表情的脸更写出那种撕心裂肺地痛苦。布列松把小说改成了令人窒息的挽歌,缓慢的影像加深了这种风格。 |
|
这是著名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怪不得不是我的菜.. |
|
1.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天堂是不存在的。上帝的世界就是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然而,上帝也正是爱本身。2.桑塔格如此定义布列松的冷峻克制:以抗拒感情来产生感情。3.拍房屋用框式构图营造主人公的孤独压抑感,拍室外则有表现主义的抒情性,在牧师瘦弱身影与巨大的苦难蒙昧间形成梦魇式的对比。4.布列松使用非职业演员之始。男主要是去演卡夫卡,大概很合适。 |
|
宗教代沟 |
|
叙事镜头极简主义,比起宗教类影像先祖德莱叶和基本同期的伯格曼,少了那种明确的冲突以至真正意义地震颤心灵。
本片的自我拷问让人沉闷难受,未点到任何文本概念上的深处,文本其实是“飘”的,并不是上帝视角呈现冲突的撞击,而是展露从始至终地无知和疑问,以及拒绝,宗教从最开始就不具有超越性的渗透力,即日记式的疑问在一开始就解构了宗教的力量,牧师并不先天信任宗教。
由此不同于德莱叶的面孔传递出的信仰和情感的力量,布列松的面孔是充满疑问和不安的,并没有确切地信仰什么,人并非因为面孔而超越于环境进入确切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反而因为面孔而脱离于环境进入一种黑洞般地怀疑和自我确认的缺乏中,以至所有的极简主义实际上都为创建这“黑洞”而努力。
反面于德莱叶的超越性,亦简化于伯格曼的虚实相加,布列松只专注纯粹的疑问 |
|
冷静,震撼,文学气 |
|
利用胃癌博取观众同情,强行干涉他人私生活。 |
|
长期只吃红酒泡干面包会得肺癌 |
|
A / 主角大多数时候都处于一种肢体感被剥夺的状态,为数不多的动作成为一种迟滞的征象,而书写的手则有如模拟理念的运行。与此相对应的是人物在乡村社群与教权体系中的位置,一种嵌入其中但又被排除的有形真空状态。然而在种种压抑中思绪悬浮的空间却被开辟了出来,被拒绝直接共情人物、感应神性的观众又能在某些日常细节中完成共鸣与体验。声音在《此房》里是撒旦的镰刀,在此处则是天堂回响。 |
|
日记体改编,内心独白,殉道者形象,墙上的十字架投影 |
|
忽闪而过《面孔》《处女泉》《第七封印》《犹在镜中》……“真相不在一个梦中而在很多梦中”帕索里尼《一千零一夜》,在布列松的影像片段里的准确体现:真相不在一个由几个人物完成的单一的有目的性的事件中,而在点点滴滴遗漏的片段 |
|
7/10。牧师初到新教区,景深镜头采取从伯爵庭院内拍摄,低调布光、前景的铁栏大门和后景处阴森的林子将中景的牧师禁锢其中,构图空间的精确安排和狗叫声表明受到村庄敌意的围困,内反拍的对切镜头中近景的伯爵漠然抬头,远景的牧师逐渐远离,处于弱势的牧师最终在与伯爵夫人的布道中,让想报复上帝的夫人带着爱的安慰平静离世。牧师不顾胃癌经常以干硬的面包沾葡萄酒振作精神,使谣言误认为酗酒,这在身体上也构成禁锢状态,布道课上牧师的视角聚焦于被提问的女孩,女孩又以观察者的目光禁锢牧师的言行。旁白与画面饶有趣味的重叠将表面的对话抹掉,如听说医生死亡的牧师深受打击,内心的声音命令他站起来,牧师站起的画面迟于旁白。灯下写日记、泥泞中拔步、摩托车青年的邀请和结尾十字架投影,毫无震撼力可言的日常表述只能从叙事的缝隙窥见隐含主题。 |
|
评论里那些对基督教一无所知的人就不要说啥了吧?神父本人就是一场温柔而悲伤、缓慢而盛大的殉道。他的眼睛是那么的忧郁,像被伤害的天鹅,只能用翅膀扑打着波心。 |
|
不如伯格曼的《冬日之光》来得深刻 |
|
最烦旁白多的电影,还不如看小说! |
|
嘴用来沟通,和世界发生正向或逆向的关系;胃用来消化,搅磨与世界沟通中的困惑委屈。当嘴无法抵御世界及他的恶意,胃自然需要麻痹方能消化。这就是酒泡面包的现实性,也是日记旁白的必要性—唯有书写才能够超越胃功能失调甚至恶化的生理性。在我看来,本片的超验风格就是对卢梭名言最好的注脚:“人是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牧师的虔诚本可令其安身立命,但使命与责任又必定让其推己及人。这是天问,是原则与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是神性的写照,因为一切都没有所谓,一切都是神圣的,无论你是否理解。 |
|
教区的人们不相信宗教和教士,除了他们的自私和黑暗一面,有没有可能是见识过了太多宗教无法解释的场面;同时又没有意识到信仰可以让他们的心情更为平静?他们无法将自我交给眼前这个羸弱的胃病患者。 |
|
"I believe if God gave us a clear idea of how closely we are bound to each other in good and evil, we truly could not live." |
|
半个世纪以后依然是布列松最伟大的电影。人心即上帝,内心独白全都指向宗教的终极问题,关于上帝的启示让我联想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主人公貌似阿廖沙,在孤独的灵魂中探究世界的归宿。 |
|
这有什么关系,一切皆为神恩。 |
|
男主不相信天堂,他没有把现实世界当做表象;自杀不符合教义,夫人从牧师那里确认死后不会继续落入上帝的魔掌后安然死去,而非为了上天堂而不惧死亡;他们根本不是基督徒,因此我不讨厌他们。All is grace 是对生命的赞美 (生命是公正的 无需被正名), 但这是酒神的台词,被基督教说出便十分荒唐可笑了 |
|
影片《乡村牧师日记》在电影史上的意义在于它为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方式提供了独特的范例。 |
|
9.0;日記文字、念白、寫日記的動作之間微妙的錯位,年輕牧師超驗的講述,在前進與後退中徘徊的攝影機。飾演伯爵夫人惡魔般女兒的Nicole Ladmiral於7年後28歲時在巴黎地下鐵臥軌自殺身亡 |
|
布列松一生做了50年的电影,只拍了13部影片,因此每部堪称完美就不奇怪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不屑取悦观众的,而这正是现代电影制作人的陷阱。《乡村牧师日记》从头到尾慢速度,阴郁,内省,敌意,困惑,疾病...牧师在近两个小时中只笑过一次,在他坐在摩托车后面飞奔的时候。作为观众难免发问:他的上帝大概不比一个当时很现代的交通工具更能让他快乐?或者说,接受上帝就是为了痛苦。即便是黑白片,仍掩不住法国乡村的美丽,观众内心会产生出一种juxtaposition: 大自然永不枯竭地美,人类却可能在任何时候死去。上帝此时在哪里呢?年轻的牧师临终前的一句话也许是对所有疑问的最好回答:有什么关系,一切都是慈悲的... |
|
神品。 |
|
没有胜利可言,挺住意味一切。他们说的是另一个星球的语言吗?唯一能说的是,此前看《死囚越狱》我还会想把旁白全部略去,和原作比较会是什么效果,但这部,显然是万万不能。 |
|
布列松虽以日记体展现牧师的精神状态,电影却以书信结尾,似乎在说:他不是孤独的,这恰恰也是电影的战斗。 |
|
看的我筋疲力尽,巴赞和Dudley Andrew聊了半天风格,怎么就只字不提无处不在的对角线构图和栅栏意象呢 |
|
毫无疑问触及心灵 |
|
为谁而殉道是值得的 |
|
极简主义 |
|
裹茧自缚的苦逼殉道者,任重道远看着纠结,话题沉重~~~~ |
|
如果没有上帝的存在,我们每秒钟都要死一次。真奇怪,一个人所没有的,他还可以给别人。啊,我生命的奇迹。越来越臣服于黑白电影叙事的张弛,张的那一面,人和景色融为一体,驰,人从背景抽离,只剩五官和不用诉说就能感知的情感。每个人,无论披着黑色道袍还是住豪宅,要努力活出来的是同样一份质感。 |
|
请注意日常饮食合理搭配,否则上帝也救不了你。 |
|
9。不知道什么小说和电影完美结合的扯蛋,只知道布列松技术牛叉 |
|
被排斥的孤独之感无人倾诉。 |
|
No one ever discovers the depths of his own loneliness. top 100 |
|
在这样一个愚顽的地方做牧师就意味着一种牺牲,把自己当成祭品,献给上帝。 |
|
我应该忘了巴赞,然后重看一遍。 |
|
上帝说:用尽你的一切的可能来毁灭我吧 |
|
布列松风格形成之作 |
|
布列松的这部作品不似《扒手》和《死囚越狱》。必须结合各种史料,原著的简述,巴赞的影评来看,才起码知道这部近似白描的作品,棒在哪里。和当时看《第七封印》是一样的心境,这也许是文学诗意电影的一个通病吧,观赏门槛极太高。待会补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