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动画学院派教学电影,手段多样,技术新颖,就是不怎么感人——小孩子肯定看不懂,大人又不一定爱看。这个观影群体的定位有问题。 |
|
画风杂,各种诡异的脸和变形的人体令人不适。箴言流于堆砌,说教方式过于生硬,意图过于强烈。 |
|
十位导演打造的意识流作品,以主轴故事为核心,搜寻剧情节点用哲学的思辨论调阐述意境之美,恣意流畅的画风,优美和谐的配乐,奇幻隽永的诗歌,给我们描绘出一副美不胜的古典画卷,用天马行空的色彩线条,应对无穷想象,仿佛被片中那旷野的微风拂面,被绚烂的霞光照耀,满眼春光,涤荡灵魂,实在太美了 |
|
Poems→ Directors:On Freedom→Michal Socha;On Children→Nina Paley;On Marriage→Joann Sfar;On Work→Joan Gratz;On Eating & Drinking→Bill Plympton;On Love→Tomm Moore;On Good & Evil→Mohammed Saeed Harib;On Death→Paul & Gaëtan Brizzi!♪ Damien Rice的插曲+片尾曲,惊喜。 |
|
太过说教了。。。 |
|
故事框架太像新约,男主长了一张耶穌脸,结尾还不忘行个神跡,过於概念化和理想主义,女孩&麻麻扮演着门徒的角色 |
|
看完舍不得删的那种 |
|
主体这段3DCG转描2D的动画太拉后腿了,但穿插的几段不同导演的作品(特别是Michal Socha/Joann Sfar/Gaëtan Brizzi&Paul Brizzi这三段)都挺出彩,而且导演们的辨识度都很高。主体这段如果能直接拍成真人的就好了。 |
|
天妒英才。可能是导演最多的电影。 |
|
嗯...阿拉伯之春那时期的作品。 作品的主线,为了艺术自由,不惜身死,也要抗争。(定向的洗个脑)。幸好主线故事的动画制作还不错。 其他分支动画片段,请来各位阿拉伯与西方的艺术家各自创作,搞得鱼龙混杂,实在有点不耐受。3星,看看。 |
|
根据纪伯伦《先知》改编的电影,第一次知道原来诗与电影还能有如此完美的结合。每一部分由一位导演完成,最喜欢还是摩尔的《Love》部分。另外想说的是,鸡汤与哲理之间还是存在很大不同,哲理能让你更深层次的理解生活与生命,而不是瞎打鸡血。已经存活于世20万年的人类物种,很多谜题早已有所解答。 |
|
很美啊。本来也喜欢纪伯伦。 |
|
too much |
|
生活工作,爱情,自由,婚姻,善良和邪恶,死亡和生存。深刻的哲理用水墨彩画像诗歌一样的诉说出来。用最简单直白的方式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反思活着的意义和爱情。我们需要食物买满足身体的养分,更加需要灵魂深处精神的补给,而有的时候语言只是表达心灵的工具,不说话的人一样有着充满爱的心灵 |
|
纪伯伦 |
|
满满的都是用心 |
|
纪伯伦《先知》为基础的动画,故事和内容吸引力一般,比较喜欢《论自由》那段插入的动画。 |
|
由纪伯伦《先知》改编的动画。十位动画导演参与制作,每位负责呈现一部分片段,然而基本不违和……真难得,光是把黄暴cult系大佬Bill Plympton和擅长爱尔兰古典装饰风格的Tomm Moore混搭在一部动画里就有够匪夷所思……他们俩执导的片段也是我的最爱。 |
|
最让人感动的是,曾几何时,哲学、诗歌曾经用真理安慰着人们,指导着人们,如今已经被遗忘。那些比食物还要珍贵百倍的话语,如今被唾弃得一文不值。哪怕是伊壁鸠鲁的享乐主义,如今也只剩下“eat, drink”,丢掉了最重要的“be mercy”……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和心灵平静安宁的方向背道而驰。无价值的事物被极度方大,永恒的真理被扔进垃圾堆。 |
|
这片以前在优酷上看过,小女孩看的世界十分不可思议 |
|
完全看你怎么理解革命的意义 |
|
空洞而飘脱,仿佛一个穷酸秀才满口之乎者也的做导师式的说教,几句鸡汤并没有解决现实问题的说服力。让人想起《地海战记》 |
|
理想为舟,诗歌作帆,我当远行 |
|
富有哲理诗意的动画,改编自黎巴嫩诗人Kahlil Gibran同名代表作, 小女孩偶然认识了被软禁的政治犯,政府假意释放他。他把他对生存的概念和他的诗歌传颂大家,每一段行程,女孩都想象着华丽的风景来阐释他的话语。这部动画的画风多变的原因就是共有10位导演,每一位都有自己的影像风格,应对无边的想象 |
|
先別管說了什麼,實在是太美了!!! |
|
美!这不仅仅是一部动画,更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首十分浪漫的诗。当那关于爱、自由、生死以及人生的诗的文字,配上只有动画才能表现出来的独有的天马行空的浪漫,再加上连姆尼森稳重磁性的声音,还要比这更浪漫的组合吗 |
|
经典,多样性,把本不可能改编的名著,做成了好作品。8段精典 |
|
我觉得这是散文诗不错的一种视觉化形式 |
|
2.5。主线剧情基本上不存在,就是以八段哲学诗篇以动画的形式做出来,这样的处理方式拼接感很强,而且中间的衔接部分(主体剧情)起到的作用也微乎其微,所以就会显得说教意味很浓,一个因为追逐爱与自由的诗人被监禁又驱逐,但对于他没有深刻挖掘,所以说话的分量轻若鸿毛,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话,并不能真的让观众接收到多少。 |
|
完美的画面,不过大道理太多了点 |
|
3.5/5 画面美 Liam Neeson声音太好听了 |
|
作为动画来说,剧情偏弱。但是大量应用纪伯伦的《先知》诗歌和无数对应的绝美画面,都为片子增添了满满的文学色彩。比起困于牢笼,灵魂的起飞,永远自由而让人无畏。Damien Rice的 《On Children》第一次听。 7.3 |
|
每一帧都是壁纸,美翻了,配上纪伯伦优美的散文诗,简直精妙绝伦 |
|
虽然圣人最后离开了但是一点儿都不悲伤,大概这就是真的升华了吧。其实东西方对于生死情爱的哲学观都是想通的,只不过记录的语言有别。片子的色彩很暖,其中有好几段舞蹈都超美。 |
|
取材于纪伯伦的《先知》,电影中穿插有多首纪伯伦的诗歌名篇,并且这部分的动画由不同导演来指导,风格迥异,带来别样的试听体验 |
|
在找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科幻片《神秘代码》 Knowing (2009)的时候找到了此片《先知》,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
|
叛逆的小女孩虽然不说话,但刻画的很好 |
|
过于概念化和理想主义 |
|
纪伯伦 |
|
“当爱召唤你们的时候”那一段的动画好棒呀,看了两遍。 |
|
幼稚的主线(故事和画风),哲学的插入(内在和画风),极端低和极端高,都不知道如何打分了。 |
|
没想到是动画大拼盘,搭配纪伯伦的诗,亲情,爱情,友谊,婚姻,独立与亲密,自由与自律,生与死,善与恶,感觉还可以再看一遍,虽然有些过于理想化,而我们置身于paradox的存在。what is your greatest ambition in life? To become immortal, and then die. |
|
说教也能豆瓣8分呢! |
|
导演那么多 |
|
2015-03-22 |
|
不系舟。 |
|
接受安利 |
|
纪伯伦的词,大米饭的曲,好听cry,画美die |
|
残酷血腥的现实被美丽的诗歌巧妙消解,成年人的善意对孩童纯真世界的保护。作画和分镜的部分高度配合了诗歌,视觉化的效果很惊艳。 |
|
画面很美 情节算是感人 但不巧下了个无中文字幕版本 然后又受不了动不动唱歌 读诗的模式 倒是讲述了很多人生大道理 哲学家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