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54. 74th Berlinale-全景,最佳纪录片奖及全景纪录片观众选择奖。确实非常震撼而且确实非常能让观众共情,不过注意视听的话那这对巴以CP(剪得真有CP感,真的可以在一起了)的戏也拍得太好了,故事线完整,机位丰富,打光都很漂亮,时刻都有人在旁白拍(Basel自己拍的镜头其实用得很少),甚至上一个镜头还是摄影机冲地面下一个镜头冲进车里机位早都摆好了。不是说摆拍搬演不可以,而是说这里面有多大成分是(另外两个署名导演)把这对CP推到台前来做frontmen?这俩人有多大的表演成分(比如那个相遇),台词有多少设计成分?其实最打动我的反而是Basel旁白部分的档案影像,这完全是可以做个散文电影,或者往Docdrama走得更远一点。现在这个,反正纪录片得看多了就是一眼假……上述对技法的批评不代表对题材和政治表达的批评。 |
|
这部纪录片存在的意义大于制作水平 |
|
6.5。相比於影片本身的優缺點,更令人好奇的問題是:既然在以色列發動這輪入侵後的兩個月內,Berlinale就能撈出這種與加沙定居點矛盾強相關且拍攝週期跨越廿年的片子進老次級單元,那麼電影節系統這些年除去蘇雷曼外到底把多少巴勒斯坦電影攔在片池底。 |
|
我觉得land在这里翻译成“家园”比“土地”更准确。本片是来自约旦河西岸的一个村庄的行动者的集体作品,也是本届柏林电影节唯一一部巴勒斯坦片。以色列军方要在这个村庄上建立一个军事基地,村民年复一年对抗着以色列军队暴力驱逐。在一次次暴力冲突的过程中,镜头时而平稳,时而随着记录者的奔跑而激烈地晃动,时而又在记录者被暴力袭击时掉落在地上。这些不稳定的画面作为一部电影出现在大荧幕上,对于观看者构成了强烈的心里冲击。村民集体将以军告上法庭,他们怎么可能赢呢?那是以色列的法庭,法庭用了22年判决他们败诉。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建造住房是非法的,水井是非法的,发电机是非法的,建学校也是非法的。法律完全作为暴力机器运转着,这里的人在法律的框架内被剥夺了生活。 |
|
以色列暴力拆迁实录。拍得粗糙但胜在真实。从河流到大海!从河流到大海!从河流到大海!从河流到大海!从河流到大海!从河流到大海!从河流到大海!从河流到大海!从河流到大海!从河流到大海!从河流到大海!从河流到大海!从河流到大海!从河流到大海! |
|
Shot and directed by a Palestine young citizen journalist, about his impossible friendship with an Isreali journalist. It needs a bit of work in editing (or maybe that's the style...). Pretty much the war, the occupation, and the cruelty will be in your face... and that's the whole point. |
|
完全是一种根植在纪录片中的political affect & feelings 忍不住流眼泪的同时又不断告诉自己在“单边叙事”时刻保持critical… 可是我知道我不可以 因为日常铸成了关于权力的每个片段 将自己作为抗争的焦点暴露在充满争议的语境中本身就是一种很难触及的勇敢 喜欢的点还在于这是关于两个处在冲突两端的人的困境 关于身份带来的区隔和不理解 都在艰难和带着自我反思的activism中慢慢化解开了… 很喜欢这个视角 它不仅仅是为了“声张正义”而炮制暴力或用另一种单边叙事去抵抗 而是用共同的情感、个体间的情绪张力下所影响的行动去创造新的讨论视角 很有力量 |
|
制作并不算很精良,但也算质朴直接地道出了巴以冲突之下带给巴勒斯坦人民的直接伤害,至此影像的力量不仅仅是传递情绪,而是向这个世界展示巨大的参差。有人拿护照二十分钟就可以出海关,而有人来德国需要跋山涉水经历重重困难(一把子共情)。巴勒斯坦人民被勒令限制在约旦河西岸以外活动,以色列人则可以在此区域随意进出。片中巴勒斯坦的村中居民说他们十九世纪就在这居住,而二十世纪才在此处定居的以色列人的行为更像是鸠占鹊巢,他们建军事基地剥夺了原住民的生存空间,禁止其建房,且不断进行强拆,逼迫其远离家园。巴勒斯坦居民在留下和忍受之间选择了忍受,手无寸铁的村民面对全副武装的军队他们剩下的只有愤怒与无能为力,即便是外国元首到访,能缓解一时之急,但却不能换取更加光明的未来。土地是人的根啊,你把人连根拔起,还叫人怎么活啊。 |
|
当听到巴勒斯坦人无奈地诉说这场抗争已经持续了超过二十年时,瞬间意识到了影像的局限性。想通过一部纪录片为他们做点什么自然没错,在有限的时长里尽量多地展示冲突以获得更多关注度自然也没错。而剪辑素材以外的那些被困住的无聊的度秒如年的时光,是没办法记录下来的,只有真正在承受这一切的人懂得那般苦楚。电影通过剪辑带来的这份共情,不及他们痛苦的万分之一。 |
|
24年柏林电影节看的第一部影片。和一个月前看的非虚构《通向春天之路》是相似题材,但叙述者是一位受过法学教育的巴勒斯坦青年,他的父辈奉献一生抗争土地被攫取,他迷茫自己会走上相同的活动分子道路,但除此之外他别无他法,巴勒斯坦经济被摧垮,他唯一能找到的工作就是去以色列做建筑工人,当下只能一边运营街角的加油站,一边用相机记录家园的失去。最打动人的对话发生在他和以色列记者好友之间,他担心对方的同情只持续十天,或者只是为了浏览量。但好在他们的友谊无坚不摧,给巴勒斯坦青年愈发幻灭和怅惘的抗争带来点点星光。映后以色列记者提醒,以军的伎俩就是拖长拆除进程,让本地人既生活在恐惧中也得不到外界持续的关注。此外,他作为大屠杀受害家庭,希望德国不要再将自己的历史愧疚武器化,睁开眼睛看到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 |
|
#VdR2024# A/85|流泪,起立,鼓掌,走出电影院,又回到了和平的生活里,我们能做什么呢,在这个属于我们的世界里却无法做出我们想要的决定。电影内外,除了绝望还是绝望。我不知道主人公是怎么做到如此坚强勇敢,只是隔着屏幕看这些片段我就已经恨不得失声痛哭跟IOF同归于尽。那些说所谓“单边叙事”的观众,去补习了解一下巴勒斯坦被强行侵占的历史,你祖父母的年纪估计都比以色列年纪大。Free Palestine 🇵🇸 |
|
永远站在弱者的一边 |
|
就如同摄影机在稳定与晃动间反复一般,巴勒斯坦人也在平静与冲突、安定与流亡中反复受难。而两者共振与当下时事的结合让这种简单的直给纪录释放出了极强的感染力,以至于很难不对这片土地、这些人的遭遇产生恻隐之心 |
|
#VdR 2024
白日下以剧烈摇晃的镜头与强权抗争,夜色里在沉稳聚焦的镜头中彼此支持和吐露心声,窒息与喘息交替。以绝对的勇气、意志和决心完成的创作 |
|
年复一年一日复一日他们让我们成为自己土地的陌生人 |
|
记录已经是最顽强的抵抗。 |
|
自19世纪就在地图上拥有名字的村庄旦夕之间便沦为“非法”,而何谓“非法”,标准由谁制定,又由谁来执行,出生、成长于斯的人们无望地看着自己的家园被强拆——“每周都有一个家庭被破碎”,而他们也从来不曾放弃抗争,以呐喊发声请求关注,甚至以生命去击打权力机器;身处不同“阵营”的两个人自带叙事性。晃动的镜头提示观众,这是发生在现实、现时的事件。 |
|
非常hard to watch的两个小时。我想人们也许可以忍受粗野的大兵肆意拆除普通人的家园,原本就贫瘠的土地居然还要上演驱逐的戏码,成年人的世界本来就肮脏麻木,但无法忍受用清澈眼神一直默默看着这一切的孩子,她在想什么呢,她的未来会是如何?两个小伙子非常温柔而坚定,希望他们有一天都会得到他们想要的。 |
|
巴黎真实影展最后一场。诗意与写实并重的镜头,将捍卫土地与家园的抗争写入日常生活的肌理,击碎了“人人生而平等”的虚伪愿景,以此为视角折射出平凡人的生活在政治力量面前的不堪一击、被不断矮化和被迫dehumanized的痛苦过程。映前介绍中说,导演的邻居在开场前不久被杀害了,原定的视讯QA被取消,策展人觉得这有必要告诉观众,因为这就是当下的那一刻发生的“真实”。 |
|
这就是那种说是纪录片但你希望可以拍成剧情片但如果拍成剧情片你又感觉它应该拍成纪录片的片 |
|
其实还蛮喜欢这样游走于纪录片和剧情片之间的设计,微妙的把握主角的情绪走向,低谷与高潮,绝望的处境,决绝的抗争。具像化某国怎样以卑鄙的方式蚕食别国领土。几部巴勒斯坦的纪录片让我看到这片世界最苦难的土地上的人富有多伟大的生命激情和乐观精神。镜头聚焦于两个家庭两个青年,够深度,广度就觉得稍微欠缺一点。英国首相的八分钟打卡作秀换来村民们自建学校的十年安全,这个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太讽刺了。 |
|
不给别人活路,那么自已也别想活得好 |
|
看得我血压是真的好高…如果时长更长一点就好了。 |
|
【8】片名的“land”并非是土地,而应该是“家园”。土地是房子被拆卸后的残余废墟,但家园是精神,人物彻底没了。很有意思的是,我费解电影粗制滥造的摄影,晃动以及VCR片段的回顾,大量的篇幅都在讲矛盾和暴力这件事,而到最后5min,才恍然大悟那些抗争,如此漫长的东西最终都变成强有力的反抗和最具真实感的纪录片影像。从始至终的反映需求并不是谴责,而是呼吁停战。也不知道本片完成后这四个人的生活轨迹会发生怎么样的变迁。强有力的恐怖的电影,感觉是另一部《缅甸日记》。 |
|
这当然是部“目的性”非常明显的片。有些片的目的是拿奖,它的目的是呼救。拍片,就是这位巴勒斯坦青年唯一能做的自救。no other land, no other way. 它的核心目标受众,本就不是什么电影节观众,而是美国纳税人。当观看中突然意识到这点时,就越发感到心痛。但还是有一点希望在的,至少Basel他们还处在相对文明世界的规则下,以色列没有首先解决拍摄的人,在话事国,选民的意见还有点用。 |
|
对这个世界感到惋惜,对巴勒斯坦人民感到惋惜 |
|
比起文字报道,影像有着更强的威胁的效力。对渴求家园的人来说,迁徙是与个体感知相悖的日常。反抗活动与影像同存共延,有着开放的形式,以流动的姿态曲折实现愿望。房子像人一样破碎,不被哀悼不被生存的禁令和侵犯的时刻总是愿意光明正大露出他的獠牙,持续发声求助主流这条自下而上的路很多人走了好多遍,好多年,如何安放那些脆弱不安的生命?凭被驱逐被禁止的影像依然可以想象,如果他们被允许,被接纳,被归化,那么这些人依然被置于可怖的权力之下,时刻经历着板块的碰撞,允许比禁止更虚伪,但至少在此刻,需求微乎其微仅仅是需要一块有依之地
纵然被培养成泛政治化膝跳反应,但面对这样的影像表达还是ptsd甚至想吐。如果一切都可以破格获取某种资格,那么其中选择的依据又是什么... 反正粗糙形式、政治表达和人道主义电影节总要选一样 |
|
推翻又重建再毁灭,打来打去没个头。年轻人说“除了玩手机还能干啥”,看来对现实彻底失望了。 |
|
虽然国际新闻常常看到巴以冲突,加沙地带这样的大标题,但对于那里的人们了解的实在太少了,很难想象一睁眼就是直面冲突,歇斯底里地呐喊,夜晚安静时能做的只有祈祷和平稳定的生活,这似乎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奢望,接下来的每一天该如何度过,奶奶对小女孩温柔地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周摧毁一个家,给你时间搬东西,但也会抓你射杀你;山洞里有冰箱电视,还有肩膀以下都瘫痪的大儿子;最魔幻的莫过于布莱尔走过的那条街不会被强拆…(我让我妈跟我一起看,她说她实在看不下去,我也理解 |
|
【3.0】 |
|
观感好复杂,不知道要怎么总结。吊诡的是觉得红绿牌和强拆更多的是一种战后被殖民的焦虑,而不是进行时的战争,结果某种程度上情感连接是在这里找到的(嗯本人真的很不懂巴以冲突)。而这种造CP的拍法虽然高效但又有点微妙,虽然全程在心里唱“Rest forever here in our hearts”,在躺平那幕也很大触动,但还是觉得有点…… 不过某种程度上最大的意义算是能记录下来。最喜欢的是独白+历史影像的部分,虽然其之意义可能更多来自在那之外的所谓今非昔比的对照。 |
|
震撼地我说不出话来…. 看到他们仍然坚持在一线记录着 祝愿和平。 |
|
历史与犯罪的纪录 |
|
简介好讽刺:影片展现了以色列当局对约旦河西岸马萨费尔亚塔的破坏,以及巴勒斯坦活动家Basel和以色列记者Yuval之间的友谊。🤙🏻 |
|
#SFF DAY7 看完整个人精神涣散无法起身。
印象很深的台词: 这个村庄的车有两种颜色的车牌。一个黄色,一个蓝色。黄色是以色列的车牌,他们可以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国家自由畅通无阻的通行。蓝色车牌是巴勒斯坦,而我们的车处处受限面临着各种非法的状况。我看着黄色和蓝色车牌的车在我眼前来来去去,感觉到整个世界也被分成了黄和蓝两个阵营。
摇摆的镜头,混乱的画面,随时都可能发生枪战的紧张对峙。日常最简单的生活画面却真实的构建了权力无边无际地残酷血腥暴力的运作。
黑屏后大家都沉默着,空气中流转着沉重与无能为力的缄默。随即有人大叫,free Palestine!然后大家才恍如隔世般从”梦”中惊醒 应和鼓掌。完全不敢相信这是在2024年真实发生的战争事件,which更象征着这个世界的荒谬绝伦!5/5
|
|
纪录以军在约旦河西岸一个叫马萨费尔·亚塔的地方强制驱逐当地巴勒斯坦居民的影像。着实不想做价值判断,一神教的那些烂事~~~无法评价,就纪录片所涉及的单独事件来说,明拆对主权国家来说的确不是什么事,无论目的是啥,但安顿一下除了土地一无所有的平民也是道理所在,可惜这是抢地盘,你不是我的平民,找上帝/真主评理吧。 |
|
【B–】捕捉动荡,存在便是全部意义。 |
|
以色列人摧毁了他们的房屋,说是要驱逐他们,但是又不许他们出入,把他们圈在原地了,这到底是图啥? |
|
“如果巴勒斯坦人没有自由,我们(以色列人)也就不可能安全”,全片最有力的一句话,甚至是本片最大的价值所在,它直接否定了二元化简单化的站队逻辑,同在一片土地上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的前提下,如何共存如何共生,是互惠还是互戕,以小见大,又何尝不是今天这个世界最根本的问题。电影的完成度还是不太够,虽然跟拍了很多年的素材,但导演更多地还是在呈现冲突本身,毕竟强拆、打人、杀人,是不需要语言都能共感的,这一方面成为本片的优点:它确实呈现了一种跨越国籍的文明与野蛮、人道与暴力永恒的搏斗,另一方面也局限了影片的呈现与叙事,导演在此奉行的是“纪录就是意义本身”的创作观,在此之下其实单拎出来哪条线都没有真正的完成。山洞里的等离子电视是全片最好的一个场面,它几乎是当下科技发展思维停滞的人类社会预言。 |
|
[3+]记录下去的意义。 |
|
get used to failing, you're a loser |
|
无论是作为叙事纪录片还是新闻记录片,都是不合格的呀 |
|
“You’re enthusiastic, you want to solve everything in 10 days and you want to go back, but this has been going on for decades.有那么一刻,尤瓦尔明白一篇文章会失败,阅读一篇文章或观看新闻片段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而电影可以。在西岸抗议,即使是非暴力抗议,比如我们所进行的抗议,基本上都是非法的,所以这部电影是我们行动主义的一部分,我们不希望人们在电影节上看了这部电影,喝了一杯酒,聊了聊天,然后共同体就消失了。我们希望看到这部电影的人首先能够理解结束占领和寻求政治解决方案的重要性,需要对以色列国施加压力,使其停止这种战争罪行,必须告诉人们,你必须采取行动才能阻止这种情况。” |
|
对以色列的好感度-1。好像本来也没有好感。 |
|
超越意识形态的友谊,镜头设计感还是挺强的,特别是那些两人对话的场面,当然也有那些晃动的追逐跟拍镜头,感受到拍摄者的呼吸,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但作为纪录片,现实意义大于影片本身,当然记录当下的现实,让人了解到这世界的不公与不义,压迫与破坏,也有人继续抗争与坚持,这就是纪录片的意义。7.6 |
|
😢💔(明明这么多人这么多年来都知道这种事在发生…就好五味杂陈 |
|
3.5 |
|
3.5 |
|
就视频而言,拍得挺一般的,很多镜头晃得想吐。但被看到,就是这片的意义了。看到推土机推倒一栋栋房屋,甚至连学校也不放过,取水的井也要被填埋,土地一寸寸地被蚕食,真的让人感到绝望。 |
|
3.5 与其说它对事件的展现不够完整或完全,不如说两位年轻人无力也无意去做到这点。它更多在贴近人,关于“即时“,甚至”恶人“这边也只有几位以色列士兵和低阶官员罢了,它就是拍普通人是如何被一座山压倒,如何成为一粒沙,这自然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