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的,所有的日子都来吧------真好,青春的呼唤 |
|
好吧,我想说,这是一部充满了青春的激清与完全具有时代标签的中国老电影,很多让现在人感觉空洞、虚伪的豪言壮语,在那个时代都显得真实与自然,向往那种理想的生活,但对于现在毫无信仰的年轻人而言,这已经成为一种笑谈。 |
|
大段大段政治格言式的对白只是时代烙印之一,我最受不了是喜悦场面为了说明同学们的"快活",背景总有数个姑娘"银铃般"的笑声,尖锐刺耳惊悚极了! |
|
阶级斗争,赤裸裸的阶级斗争。王蒙的垃圾意识形态小说,“新社会”与“旧社会”宣战。囧,还有点同志。 |
|
竟然是80年代初拍的建国头几年的事,挺少见的,那时候那种一切旧的抛到脑后、未来全是崭新的感觉应该是不会再有了。但是女主那种仿佛新中国是她打下来的领导人嘴脸实在太烦人了,每隔几分钟就要崩溃一次,想把她的脸怼进屎里。竟然有年轻时候的蔡国庆,真是抗老,过了二十来年那张脸都纹丝不动... |
|
快活!完整的快活!等待快活的状态!青春万岁!真是不简单啊,虽然不可避免的意识形态,但是那股单纯热烈真是无法抵挡。享受完整的快乐,第一个五年计划见!另外就是老北京,那个时候在北海滑冰,真是好。 |
|
资料馆2015.12.16.7pm “所有的日子都来吧”即“时间开始了”,导演在这里完成的是讲述神话年代和神话讲述年代的连接。通过学俄语、看外片、打球滑冰、舞会郊游、宗教的存在与斗争、世界视野的展示,在晃动的镜头和画框内部运动中重述了一个缤纷的五十年代,便于八十年代坐落的新民主主义中国。 |
|
很难给分,也不懂你们说的意识形态,但我是真的很喜欢那个年代单纯执着的感觉。上网查了一下,呼玛丽的演员人生经历真是震惊了我,张海燕那个时候真是萌萌圆圆的超可爱啊。 |
|
果然信基督的有一种现代气质,信社会主义的都很傻。热衷于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分子,私营老板女儿对生活感到痛苦的四合院小姐,个人主义的好学生,被修女养大的不合群孤儿,无肉不欢的胖姑娘,小小年纪就从事党团地下工作的热心姐姐,大家的青春。 |
|
这部电影拍得太好了!尤其是女主角的演技,完全演出了社会主义少女的形象! |
|
蔡国庆饰演的正太好萌啊 挺好的青春片,阳光朝气热忱。就是里面政治说教意味太浓,所以扣一星 |
|
篇幅比小说少了很多。
重点侧重在同学之间的关系上,对个人的描写少了很多。
家庭背景只有呼玛丽和苏宁的提到了,其他人一概不说。
郑波的戏份少了好多,杨蔷云成了第一主角。
最后一场,毛主席并没有出来客串。
张闽真是美极了,气质惊艳啊。 |
|
7/10。即使以今天的眼光审视片中女性意识的表现仍很豪放,呼玛丽和苏宁完全从政治话语的氛围中脱离出来,她们最终完成革命式的杀父行为(神父被捕、举报不法行商的父亲)并非强加说教的引导,而是对女性私密团体的依赖,不只是两个姑娘紧紧钩住拇指发誓的震撼性表白,杨蔷云给苏宁房间布置上卓娅的手绘画,象征群体成员的亲密照进了苏宁的封闭世界,产生近乎女同性恋的爱慕;广场游行、毕业典礼、夏令营和诗朗诵的集体狂欢,来自作者亲身经验而非空洞的视觉符号堆砌,带出了改革开放后健康、积极的主色,开头青年们举着火把聚合成熊熊篝火响应旁白里燃烧的信念,如此直白的呼应手法强调了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激情,镜头内外流动着羞涩复杂的情感:呼玛丽参加长跑比赛摔了又起的信仰重建,杨蔷云在北海公园溜冰滑倒的单纯快乐,只属于那个时代的鲜活魅力。 |
|
这是小时候看的一部电影,很喜欢..前几天在电视上又看到了,片中的每个女孩角色鲜明,尤其是女主角,那种崇尚自由的崇尚快乐的性格,真是让我羡慕不已.. |
|
为什么要在八零初把五零初的小说改编成影?除了女性导演对于女性题材天然亲近的因素之外,或许是因为:首先,王蒙小说发表之时就不在主流之列,作者本人更在五八划右,所以三十年后迟拍此作,并不是崇旧而更像在平反。其次,小说时代背景与八零年代存在多重暗合:国家正处在战时之中(抗美援朝与对越反击);教育系统重入正轨,其中不乏超龄学生(张闵饰演的郑波和改开后二三十岁大学生)。前者决定了不能单纯走反思伤痕路线,因为没有人能用淡化爱国主义去赢得战争胜利。后者则使得八十年代的年轻人更容易对电影中那群看上去过于成熟的北京七中女生产生身份认同与情感共鸣。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3601689193/ |
|
所有的日子都来吧!爸妈听到《青春万岁》,顿时激动起来,斩钉截铁地说:“今晚就看这个!”80年代的电影,讲的是50年代的事,却也给我的60后的父母带来过无尽的热情和向往。可是看下来却是相当煎熬。本片虽然有着时代的合理性,却又明明非常反讽。一切都是新的,却又那么摁捺不住地要砸毁一切旧的,一切旧的,都带有着无法克服的错误,这样的思潮明明会将他人和自我都赶尽杀绝。或许我的父母并不是怀念那个年代,而是怀念自己还年轻,怀念那种一切都是新的,伸手出去就是新的感觉。而实际上,现时也是新的,都是伸手出去就是新的。在今天这个特殊时期,下一个阶段更是新的。而我们这一代人,要有他们那样的精神面貌,但不能像他们那样简单、冒失,爱放炮。把苛求纯粹、憎恨异己当作信仰,把包容并蓄当成无信仰无底线。 |
|
从运镜到表演都非常拙朴,代沟就像卡在喉咙中的鱼刺。没想到这是一部改革开放后的电影,但从还原度上看又是成功的。她们活在自己的局限里,活在对生活狂热的畅想中。女主的脸上洋溢着蓬勃又可怖的朝气,只有极少数时刻我才能辨认出她普通女高中生的身份。本片用极端的人物刻画,走向了歌颂集体的反面。 |
|
八十年代初,拍摄一个来自57年创作的51-53年的文本,以跃过难过的十年,直接和解吧。斗志昂扬,“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后见!”;把灰尘打扫干净,老上海式的生活绘画要让位给抗美援朝与革命典型,但这在80年代并未能持续太久。换了人间,又把换了人间换了。 |
|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缨珞,编织你们。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是转眼过去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奇,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在生活中我们快乐的向前,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有一天,擦完了枪,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青春洋溢的都溢出屏幕,上译配音的片子,王蒙原著小说改编,当年电影院看的 |
|
一部内容、色调、选角都完美贴合片名的电影,美到几乎可以忽略掉里面包含着时代特色的说教成分,绚烂多彩又充满希望的生活,朝气蓬勃又个性鲜明的女孩们,女校出来的导演真的很会拍女校生活,看完就只想高呼“青春万岁!”后半部分出现了两次的Nearer My God to Thee更是神来之笔,让人感受到一种温和又平静的力量,映着女孩们的脸庞和身影十分美好。只是,处在2022年听到1953年夏天的杨蔷云和张世群大声约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后见”时突然心酸,后面发生的事情,就不是一群十七八岁,站在人生岔路口上的青年所能想到的了。
【ps 之前还一直遗憾马晓伟和邬君梅没合作过,没想到人家在自己分别24周岁和16岁时就在同一部作品里出现了,联想到他们后来的戏路发展,嗯~真的很有意思hhh🌝】 |
|
确实搞不懂为啥黄蜀芹在八十年代拍这样一个强烈参杂意识形态的片子,又不是十七年电影 |
|
色彩好,奇怪的是为什么1983年会排出这么一部像五十年代初的电影呢,这跟八十年代气氛很不同啊 |
|
那个年代所批判的正是现在所常见的,那个年代弘扬的正是这个时代所秉弃的,不过短短几十年就翻了个个 |
|
意识形态已经让它零分了 |
|
四星-:“我有信仰,和你们不一样”,“张士群,我喜欢这样的生活,像飞一样”,“还记得我么,我请你跳过舞” |
|
这个电影和其他八十年代的电影似乎是不一样的,但也有一样的地方。这两个时期,人群特别是学生,都对未来的无线可能充满了热情。对于这样的电影,其中表现的价值观和精神已经不应该是评价的标准了。对于五十年代对中学生的刻画是一个记录的行为。而如今的青春片却陷入了对华丽的追求,离现实差距甚远。 |
|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结尾,碰到也记得的人还能一唱一和的搭配起来:按常理说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动作,在去香山的公路上骑着自行车追大卡车,要骑也不老老实实骑,边蹬腿还边和站在卡车翻斗里的人招手互相嚷嚷:“什么时候再见面?”“在大学生联欢会上──(拖长音)”“不,在国庆十周年的庆典上──”“不,二十周年──”“不,三十周年──”每看到这个时候我都不由自主的替骑车的人捏把汗,脑子里闪出来的都是在接受交通法规教育的时候看的照片,马路上歪在一边的卡车,地上的一滩血和轧扁了的自行车轮胎。
|
|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我以前以为张闽已经是那个时代的绝色了,看了这片子才发现我的天啊!还有施天音啊?邬君梅在这里面给衬那叫一个啥也不是!然后....这里面居然还有蔡国庆~
星星都是给美人们的,剧情台词嘛...看了就明白了王蒙为啥可以做文化部长了 |
|
看得有点想哭,不知道为什么会在80年代拍一部讲述50年代初年轻人的电影,毕竟观众都已亲历了后面的历史,再看那些充满虔诚和希望的理想主义宣言就真是五味杂陈。 |
|
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 |
|
建国70周年影展,天山2厅,修复版,7.9分
1,用现在的眼光看,一群女中学生开口闭口都是高大上的口号确实奇怪,不过我们不能忽略当时历史大背景对人意识的影响
2,不愧是万岁的青春年华,此片中真是一片逆天的女神颜值。那样风逝的韶华,十八岁的记忆和同学间磕磕绊绊的温情,让我看得依旧感动
3,水龙头台,校园全景的空镜头,也让人印象深刻
4,难得可贵的是,虽然作为副线,还是提出了基督文化和中国现代社会的冲突,音乐上将宗教音乐融合进青春校园题材,也是不错的尝试 |
|
在这部颗粒饱满的胶片电影里,意外收获十七岁的邬君梅以及凡出场必笑场的蔡国庆。时代的硬伤让每个姑娘都在争做集体主义的接班人,追求独立的个体反而成了她们孜孜不倦的说教对象。如果没有那些虚空的政治口号,这样纯真而又鲜活的状态多么令人向往。@SIFF2019 |
|
在2020的末尾,以上帝视角观察80年代的人们复刻50年代的面貌,人生的青春、共和国的青春、改革开放的青春、新时代女性的青春、新千年新世纪的青春交汇于同一块银幕,带来别样的冲击。诚然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价值主流、意义解读,而历史的局限又会给新生代们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唯有去芜存精、推陈出新、实事求是,既怀着对成长的期许和对未来的憧憬,也抱着审慎的乐观与昂扬的毅志,才能铸就朝气奔涌的时代潮流,又不失脚踏实地的前行根据。那个年代的气息与魅力并非完美,却已然开天辟地,这般健康积极的主色,时至今日依然值得客观辩证的万岁致意。2020首届明日青春电影展 @ 万象影城深圳湾万象城旗舰店2号厅 |
|
呃。。。高端黑? |
|
以前有句老话形容青年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看这群五零年代的青年学生,活脱脱便是这个形容词,他们满心满眼都是拥抱新社会的喜悦与亢奋,虽然这种狂热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不像学生的言行举止在我们这一辈看来有点滑稽(尤其杨蔷云,听她说话我头疼),但那灌满灵魂的真挚热烈却让人感动,尤其是想到这之后不久的那场十年浩劫,更加觉得这时她们的精神面貌是不可复制不会再来的珍贵与独特。
PS:建国初的北京中学生可真时髦啊,衣服真好看,男女学生跳交谊舞的元旦晚会,晚会上还有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应景改了名字叫新年老人),以及夏令营的篝火和冬季北海的滑冰,真不愧是首都啊。 |
|
好讨厌那个女猪脚,张闽还行,惊现蔡国庆和邬君梅。。也不知道黄蜀芹在想什么,都80年代改革开放了,还要拍这么一部反映50年代初期风貌的片子,整个意识形态都不对劲 |
|
83年拍53年。那个年代过分单纯了。但是很喜欢,很中国。 |
|
影片中数次喊起“社会主义”“集体大于个人”云云的口号,一大群人手拉手不知何谓的大笑时。资料馆众阵阵笑场。笑场来源于这些建国初年人人为之欢欣鼓舞的崇高理想、先进追求,如今早已兑现为骗局甚至谋杀。只留下这部记录当年的“社会主义”“集体大于个人”如何给一群青春少女洗脑的古董电影了。 |
|
那些年代的激情虽然难有共鸣,从承载使命感走到只有个人情感的今天;那时的国庆是真的过节,现在的国庆只是一个假期的符号。 |
|
记得05年在电影频道遇见过两次,当时还给我奶奶说:这里面有个男的怎么看着像蔡国庆?记得当时电影是黑白的,但充满着青春气息。当时上高中的我还想,要是没有后来的文革、反右该有多好 |
|
又名《社会主义万岁》《共产主义万岁》,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特有的信仰吧,五十年代,人们生活变好了,孩童们被这些政治宣言,革命战绩灌输长大,有些甚至可能帮忙过革命,再加之娱乐生活相对比较单一(或许因此也才能做到出口就是文学和艺术),还有思想控制改造等等,所以总是一副共青团好团员的面目也算是情有可原了,以前叫革命/政治信仰,现在叫爱豆崇拜,我看区别不大。 |
|
哈代说:呼唤者与被呼唤者很少相互应答。幸运的是,自电影发明以后,二者便在这台「时光机」里自觉「应答」起来——人类的「青春」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在宣扬集体主义的解放初期倡导改开初期才在《花园街五号》萌芽的个人主义思想,或许正是黄蜀芹积极接过王蒙「尚未进行到底的青春」继续「将青春进行到底」的缘由吧。为此,结尾处的「接力赛」是《青春万岁》这一口号的真正落地。显性而神圣的「奖章」在给向往它的同学带来犹如灵魂洗礼一般的荣誉感、存在感和阶级优越感的同时,无疑也给「级不如人」的「异数」带来了隐性的《羞耻》感、自卑感和幻灭感。然而本片浓厚的文学性、表演性和娱乐性却粉饰了这些日益加剧的矛盾。从《青春短长》的角度来看,这个阶段的新中国无疑像一个刚刚迎来「二度青春」的少年人,而「年少轻狂」也是她自身的局限性。 |
|
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 也许是太困了吧 |
|
根据王蒙小说改编,有着特定时代的青春昂扬,就是故事简单了些,现在看没什么共鸣,几个女演员还挺有朝气的。 |
|
看来我国的青春片既假又肉麻是有传统的。 |
|
比伤痕文学电影还要生动 深刻,王蒙厉害 |
|
最近黄蜀芹导演逝世,在一众朋友老师的推荐下看了这部青春万岁,对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的全面覆盖和做作至极的夸张性台词既惊讶又困惑啊 |
|
黄蜀芹导演的改编自作家王蒙的成名作之一——《青春万岁》的同名电影,问世于1983年。今天再来看这部洋溢着青春气息和灿烂生命力的老电影,主要的关注点有三——一是上海导演拍北京题材的作品,将无处不在的政治与意识形态气息,巧妙地日常生活化,以一种阳光与温情的气息予以包容式呈现;二是女性导演拍政治意味浓厚的电影,非常注意取景、构图、对白与配乐等方面的细节表达,同时注重含蓄与留白,将一切暴力、残忍与伤痛,都以巧妙的方式置于画面之外,既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又富于史料意义;三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拍反映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解放初期)的电影,两个时代之间的背反与互文,体现得非常明显,众多富有多义性的表达,充分映证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经典论断,值得玩味。 |
|
很难说喜欢这部电影,八十年代初回望五十年代初,“新”对“旧”的“帮助”与改造,去个体化的时代洪流,作为创作时代和被创作时代两个新时代的互文与悖反,仿佛一个人的第二次青春,但是又无法说讨厌这部电影,纵然有许多空洞的宣教,但很难不相信女学生们的真挚,也无法不认同黄蜀芹导演的对女性意识的探索,要别人喜欢是顶没劲的。结合王蒙的创作时代、之后遭遇以及八十年代担任文化部长,还有片子各位主演的人生历程,好一出青春万岁啊。 |
|
坐八望五,感觉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