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4年,侯孝贤与朱天文、吴念真等人在威尼斯影展遇到吴天明,并不欣赏他的《没有航标的河流》,却为他的《人生》所折服,并为黄健中的《如意》流传不广惋惜不已。我个人倒是比较欣赏片中光线的运用和男女主角含蓄隽永的深沉感情。很喜欢石大爷和格格在公园约会的那幕戏,波光粼粼的一圈圈水纹太美了。 |
|
电影试图说明,是浩劫让这一对苦命鸳鸯难以结合,而忽视的却是:正是新中国的成立,打破了阶级隔膜,让他俩的感情的发生能够有现实条件,否则一个贵族女子再落魄也不会对扫地工人多看一眼。格格的犹豫,石师傅的自卑,恰恰说明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新,还应该改造。而石师傅也不是死于历史暴力,反而是在无限的幸福感与满足中离去。这个故事被预设了不能有好结局(文革还没结束你俩怎么能幸福呢?),所以他必须死。
虽然对运动的描述仍然没有脱离套路,却带出了一个后来不太被提及的历史经验: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所面对的压力和创伤,和老干部知识分子不一样,不是被批斗,去劳动,而是一种巨大的身份不确定的焦虑:今天我还是人民群众,明天我可能就成了“牛鬼蛇神”。
电影中为数不多的温情场面都笼罩在教堂式彩镶玻璃窗的圣光里,有点刻意。
|
|
八十年代中国电影里反复出现的写意镜头同样在这出现,尤其是开头伴随着独白的写意段落,是对中国古典美学里的抒情传统——起兴传统——的最好印证,当然,对于抒情景观的选择也恰好说明了农业文明对于中国美学的巨大影响。 |
|
果然看哭了,如此深挚质朴的感情刻画,情绪饱满的抒情,再加上湖光夕影、波光潋滟,吹箫人在孤舟的美丽晚景,令人渐渐地陷入到难以自拔的感动。少女时的格格和丫环在屋檐下的镜头古典意境非凡。本片的情节并不出彩,但节奏的舒缓和镜头的考究带来的凝视感、沧桑感却极为出色。 |
|
以跨越阶级的无果而终的恋爱来对抗阶级斗争,虽然老杨当年初看此片鼓掌叫好,但其实真的挺一般的,可能就是其中的人性论打动了他吧。频繁推拉的镜头和做作的第三者旁白都透露这不过是一部品味落伍、手法过时的片罢了。伤痕回忆与时空交错则是当年流行的叙事策略。 |
|
石大爷说:乌鸦也不是尽是黑的,我就在校园里看到过,黑脖白肚的山老鸹。乌鸦如此,人也是如此。阶级成分论害人啊 |
|
观影盘点期,看过补脚印 |
|
带有国人特有的气质。面对生活,坚强隐忍。面对是非,刚正不阿。面对爱情,含蓄真挚。也是现实环境里的艰难和对生活始终保有期望共同存在,才造就了如此的人。当社会不公,是非难分,爱而不成的时候,还能感叹一句“这晚景真好!”怎么能不被感动? |
|
虽说小林才九个月大,可这全落镜头啊,还专门拍嘘嘘。。。。。。唉,不好意思,我尴尬了。。。话说回来,还不到一岁就被妈妈抱去当道具,也不知道是喜是悲。。。 |
|
看到吴念真的访谈提到“1985年第一次在香港看大量的對岸電影, 如意 夕照街 ...印象深刻,記得如意放完後,一堆台灣年輕導演全起立鼓掌,香港人莫名其妙看著我們。” 突然想看看这部老电影。朴素、含蓄、传统、伤感、诗意 |
|
刘心武同名小说改编//比前两部似乎更好一些 不知道是文学改编的关系还是导演技巧的关系//表演上相对含蓄真切 但也还是八十年代的风格//执得如意的人无法如意 终日惶惶惊恐于无妄之灾畏惧于欲加之罪 |
|
沉郁顿挫,婉转悠远。恰如一只舟、一只鹅,泛起一片涟漪而波澜不惊。 |
|
很有深度的电影,爱在这部电影里得到升华,爱不仅是长厢厮守,白头偕老!爱是以对方为中心,爱是付出,爱是牺牲。爱无关乎那一封迟迟不来的介绍信,而是盼着爱的人过的比自己好!有一种爱叫放手!另外剧中的格格的扮演者,演技真是出神入化,入木三分,将一个受迫害的封建贵族演的淋漓尽致,仪表神态,举手投足,完美 |
|
“这晚景儿真好” |
|
在世界电影史上,批判是很多电影导演,特别是一些电影大师所秉持的创作态度,这并有没有什么稀奇。但就像许纪霖所说的:“承认既有体制,然后在体制内进行一种理性的、试错式的改良”。可惜这是一部被埋没的,而没有走向世界的批评电影,实在可惜。最后,泉州也是人才辈出。 |
|
很打动我的一段:石大爷第一次去格格家,在门口犹豫了一会儿,被格格再次邀请之后方才踏入被格格打扫得整洁干净的家,当他略显局促地拿出烟锅子,点燃火柴,突然意识到什么之后又赶紧将火柴熄灭,熄灭的火柴棍掉到地上,他又赶紧屈身去捡,然后将火柴棍踹回自己衣服兜(还是放桌上了?记不太清了)。格格大概注意到他的不自在,于是非常顺手且自然地划燃火柴为石大爷点燃了那只烟。
两个人的细微情感和关系就在这样不起眼又十分重要的细节中投射了出来。 |
|
师大爷用其一生,都在温暖别人,即便是守候多年的挚爱,即便面对她的背叛他依旧含笑而终,这得有多大的人生佛慈,多么富足的人生内在! |
|
关注老年生活的电影,加上文革的艰难处境,生动许多。假如没有旁白,细节更多些,其渲染力度回更好吧。一个落魄格格,一个朴素老光棍,两个人都被人嫌弃,同是天涯沦落人,互相爱着却无法在一起,最终的结局却是待有希望时,工人却死了。或许,这样的死亡也是一种美好吧,他梦着爱情,乘着醉意,虚无缥缈间离开人世。他孤苦了一生,可是他离世的浪漫与舒坦可能是别人没有的,这或许也是上天的某种善意吧。 |
|
突破一般阶级论,描绘王府格格和工人间的恋情,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是“林妹妹”和“焦大”式的恋爱。从工人没文化、迷信鬼神的普通人身上表现出传统的人道精神,人的情感的丰富性和普遍性。 |
|
一段特殊时期未能如意的爱情,石大爷的笑总是让我觉得高大,在那样一个年代,想要笑一个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呀。但说实话,结尾石大爷突然死了让我不能接受,前面完全没有铺垫,感觉像是强行悲剧然后把他处理死了。 |
|
第四代导演作为第一批从电影学院毕业的电影创作者,作品中显然具有强烈的知识分子气息和作者化的创作态度,对世界电影史和电影理论的熟稔使影像具有了现代性与个人化倾向,从此,中国电影语言才真正步入了“现代化”的进程。“他们的电影有意识地摆脱了惯常的戏剧结构对受众心理的控制,而是通过声光影像去达成更具持久性的心灵对话。”本片运用了大量的变焦镜头,并在变焦的同时结合镜头运动,塑造一种文学化的流动抒情性质,内心独白的运用使影片更具文学性。试图用格格的形象比拟整个当代中国的历史,石大爷抱着如意在1972年死去,格格便只能委身于靠抢取古物在大洋彼岸发家致富的负心汉和他的混血儿子。教师叙事人选取并没有产生实际作用,反倒使整部影片的结构错乱,情感流动淤塞。 |
|
时代耽误了爱情和人生,李仁堂所扮演的石大爷在树下说的一番关于“运动”的话颇具批判意义。目前已经没有这类电影。忘记和不反思民族承受的苦难,是一种罪。 |
|
家里早期的《大众电影》有一期封底是郑振瑶年轻版的小姐和丫鬟的剧照,真正一对明眸皓齿、锦绣佳人。除了不久后的《笔中情》外,中国古典式佳人从此以后再不见了。 |
|
一对小儿女如丝的恋情。尤记得小女孩窗前绣花,小男孩院里踩煤。导演还是深得原著古典韵味的。尤其是老来两人,眉宇间更得其情义。 |
|
「万事如意」大概是中国人最朴素的祝福了。影片讲述了石大爷的最后十年,他含着安详的微笑离开了人间,可他说的那句“咱不知道这些年是怎么了”依然还在。 | 开场前在门口偶遇、座位在我前一排右侧、退场路线完全一致的男孩子,好像蛮可爱的。如果你看到了,可以豆邮我呀~ |
|
出乎意料的好 话语在他们之间不是那么紧要 紧要的是那白净的布里包着的黄澄澄的柿子 珍宝盒里的心意 是早起替她扫的地 上山为她采的药 是一起漫步看银锭落日 但话语可能更有效 早说出来 或许会少很多弯路 “人应该有人样 得有分寸” 天下乌鸦都一般黑吗 “这晚景也很好” |
|
红色恐怖万岁 |
|
简直不像是黄健中后来的片子啊,伤痕电影,看起来特别像谢晋的道德伦理剧,包括推镜头,拉镜头的运用,很像牧马人,旁白叙述很像天云山传奇,缓缓道来两个“有着淳朴的美好心灵”的人。白鹅,白塔的转场镜头,一闪一闪亮晶晶,晚景的双关语,很有中国味儿 |
|
石义海讲他遇见“白衣女子”的戏不错。感情拿捏的很好。没看原著,不满意的点是青年教师的视角处理的不够好,有没有他都行。虽然经历了众多政治变革,但是只是经历而已。没看懂他俩为啥迟迟不领结婚证。 |
|
80年代的电影,恍惚记得是不错的片子。不知道还能找到不? |
|
这个第三人的视角真的很多余……对于死亡的那些镜头真是完全那个年代才有的……我也爱那个波光粼粼的画面啊! |
|
到底是格格~就是不一样~(对于文革的书写太过谨慎 也并没描写出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也没有共情之处)老实人的角色刻画 千篇一律 |
|
无需多言的电影
即使在人吃人,践踏人性,各路牛鬼蛇神招摇过市的年代,总有人跨越了历史和时代的年轮,在摇摇欲坠的人生之中秉持着坚韧,善良,慈悲,奉献的信念,而这些在后知后觉的岁月里总让被守护的人感到无比的温馨和幸运,也足以惊动和震颤了整个岁月
感谢黄健中导演能够拍摄这样的题材,即使是看起来很常见的跨越阶级和贫富差距的爱,但在现在这样的年代之中,也应该被珍视。印象最深的是霞光之下波光粼粼的水面,暮年的格格和石大叔依偎着共同看落日,背后的倩影和垂柳的婀娜让人觉得这就是生命之中最美好的一刻 |
|
有情有义的石大爷。 |
|
在腾讯视频看的。 |
|
画面挺美的,有一种散文的气质,但放在文革背景下来看少了几分真实。 |
|
落叶,夕阳,那悲切的爱情犹如结局那样让人心痛和惋惜。我们就这样夹杂在历史的洪流中被迫裹挟着向前走,我们每个人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所构成的就是那历史留下的悲痛和创伤。而最后的结局谁又会为那曾经的伤害付出代价!!!留下来的也只有满地的落叶罢了!!!
|
|
诗意斑驳。难得一见老年人(其实是中年)作主体的情感戏。而且是纯粹羞涩的小儿女情调。悲剧结局无奈,但只要爱过,就不曾白活 |
|
虽然对于镜头语言的使用还是生涩的,但较之于看的前几部80年代中国电影,《如意》中几处变焦、摇镜、正反打是真切地让人感受到了诗意。 |
|
有人味儿的本土式爱情,却也并非真的如意。 |
|
《城南旧事》《如意》《骆驼祥子》都是关于北京城的电影,在这部影片中,导演把刘心武的文学转化为视听语言,通过闪闪发光的湖面风景、秋天的红叶满山等折射了一对中年恋人历经历史劫难而葆存的真心,通过青年人对石大爷怪癖行为的“侦察”和倒序,追溯出了两个人各自在是非颠倒的时代遭遇的挫败,在人物柔顺而谦和的特写中我们看到隐忍的民族精神,可以说,它是以电影的方式忠实于原作。 |
|
结局升华,泪点低,感动。现在很难沉下心拍出普通人的真情实感了。就是导演当年能导出这样水平的作品来,怎么后来就?还有编剧? |
|
细水长流朴实无华的感情到最后也能让人掉下泪来。话说在某些方面上来讲,郑振瑶跟女皇气质上挺像~ |
|
孙悟空烦死了.GIF |
|
看张力的最大限度 |
|
时代印记很重,各种回忆蒙太奇,联想蒙太奇的运用,镜头的各种变化,都昭示着现代电影语言已经进入中国影人的创作中,内容上依旧没有脱离政治反思,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毕竟和短短的刚3年的新时期相比,前面的20年,可谓让人记忆深刻,也有理由去表现这个主题。故事上,戏剧冲突不算非常大,有些现实主义以及真实电影美学的影响。很多地方借景抒情,还是挺不错的作品。 |
|
灯光设计得这么暗,是为了显示主人公内心看不到希望吗?太黑了,很多细节都看不清楚。 |
|
因为黄健中影展看的这几部片子都给我一种恐怖的感觉。教堂里度过一生的穷苦人,上一种秩序礼的贵族格格,新的改造、崩溃、峰回路转。厚重的历史对于当时的人来讲是自然不过的背景,可是不能多想,对于导演桑的作品来讲也并没有意在多想。可能我开始多想了,有种压抑的恐怖,指向红色意志下面更阴深的东西,神殿下的恐怖,像大火从地下扑出来的没有词语界定的东西。导演和剧作者都并非意在于此,我对这样的东西感兴趣。 |
|
夜晚镜头和暗调摄影太多啦,黑糊糊一团什么也看不到…… |
|
1982年的片子,用黑夜,暴雨象征社会的黑暗,影片大部分时间处于黑夜,人物面容模糊,那个时代的标语,忆苦思甜大会,红色恐怖万岁等,海报很喜欢,中年人的爱情不温不火,言语也是淡淡的,一句你好糊涂啊,这脚下的地,这周围的人我都舍不得,道出心情与情感,两人在湖边交谈,两只白鹅戏水而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