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么伤感啊,别总是让男人扮演受害者好不好,劈腿的往往都是男人。也不要责怪女人的多变,本来就没那么爱你,还不是出于寂寞? |
|
当时刚上映看了后只打了三颗星,今天重看已是脑残粉模式全开。 |
|
我就是不喜欢Gwyneth Paltrow 我从来也不觉得她好看 更没觉得她演的好 |
|
我有两个情人,一个叫理想,一个叫现实。 |
|
非要等到 爱的人不爱了 就去爱自己的身边找温暖 这行为其实真心可耻 |
|
完美,即便常有以暗调为基底的爱情片,本片依然是罕见的杰作,黑暗疯狂又灵动,影片对整个视听上的情感调度如一场飓风,暴雨与短时的晴朗总是交替进行,整个影像虽总是冷色调,但我们从声音的风雨中感受到了最强烈的亲密,格雷甚至能将一列地铁平淡无奇的轰鸣变成炙热的火焰。 |
|
本片很好的反映了爱情上的选择性情绪,优柔寡断,摇摆不定,替代效应,很有侯麦《面包房女孩》的感觉。 |
|
Joaquin在鹅毛笔里面我就觉得很像小乔Jonathan Rhys Meyers,如今真是老了啊。最后那段音乐伴随着他的眼泪,让人觉得悲伤。我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是另一些人。 |
|
布鲁克林快到康尼岛的犹太区,阴冷的冬天。其实还是那样,爱情里真的没有对错,真的完全不能用道德来衡量啊。杰昆和格温妮丝都演得好。 |
|
还是不要试图去拯救一个fuck-up. 当一个fuck-up觉得自己可以拯救另一个fuck-up时,they fuck everybody up. |
|
无所谓什么理想或者是现实,无论最后选择什么,一声不吭的离开、逃避不能逃避的现实都不应该是正确的选择。Leonard太过于理想主义了,而他的情人没有一个是真正的理想主义。现实像一把重锤,把Leonard的梦捶打地支离破碎,妥协与将就是他唯一的出路。 |
|
总以为那次遵从内心的选择会是一次成功的逃离,我们真正想要的或许根本就不是疗伤,而是重新学会去爱的本领,所以我们可以大方又笨拙,保持着尴尬又假惺惺的浪漫,把爱情重新倾注向另一个人,就像此前那次做爱,就像生活总是呈递来最意想不到的遗憾。被男主的性格带偏,太像本人。 |
|
James Gray看起来简直是从“旧好莱坞”直接来到现世的人 |
|
Gwyneth好漂亮啊好漂亮@_@ |
|
好像是圆舞曲舞到边缘,又一个回旋舞回了中央。我们都需要机缘和妥协。 |
|
剧本对杰昆这个角色处理,未免太孩子气了,即使妈宝男们本质可能永远都幼稚如男孩,但随着经验值增长,他们会变得更慎重或者说更狡猾。 |
|
粗略认识了男主角后,发现他不断置身于某个高于心性的处境,姑且称它为沉思后的孤注一掷(这是电影最先带来的,所以才会单纯地期冀奇迹发生呀)。另一条缠绵的线索是,与现实交构、填入切实对话的声音提出的疑惑,它大概率来自费拉拉或施拉德的某部电影——(来自历史的)美国电影——迷幻、稠叠的喃喃自语,从咽喉深处传来的呓言:当人们倚靠着通讯工具交流,我很害怕他们不共用一根话线;而后母亲出现了,在你面前。当然是感动,以及长久伴随的挣扎。 |
|
总感觉美国人来表现感情的那种深刻的困惑是力不从心的,你看到角色表现的很用力,却始终少了一种感情那种真正的纠结,故事本该是很伤痛的,但我却怎么也悲伤不起来,当然也有可能是关系过于混乱,始终不存在两个同一平面相爱的人,这种单恋太自我了,以至于我全然忘了它的感人之处,两个不能互相吸引的灵魂,我可能也无法真正的共情。 |
|
妥协,是凡人可掌握的幸运,最后的幸运,“你以为我不懂爱”? |
|
迷人的电影。同样是面对“爱我的和我爱的”的选择题,《夜以继日》的答案是“下高速了吗”,《两个情人》的答案是“我刚刚清醒了你知道吗”。如果很犹豫很痛苦,就去看看海吧,它会告诉你你想要的。 |
|
劈腿情缘?这么好的电影,翻译成这么恶俗的名字 |
|
从豆瓣评分来看,1960年代的《音乐之声》显然不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但格雷无疑是2010年代被低估的导演,他的第四部作品拍了《美国往事》中的那场梦抑或是《东邪西毒》里的那缕烟。挥之不散的过去给现在送来了一坛酒也捎来了一句话:还记得家乡的桃花吗?为此他的《两个情人》完全是一个人,因为她们都要面临相同的处境。影片描述了爱情中最最普通的景观:前任与现任。但这位高智商导演探讨的却是爱情的辩证性:爱之美和爱之罪。爱能将一个人从PTSD当中拯救出来亦能让一个人深陷PTSD当中。我们看到男主角表面上是把“已死”的未婚妻扔进了垃圾桶,但实际上他恰恰是把拯救他的女神打入了冷宫。本该戴在女友无名指上的戒指,却偏偏成了送给情人的礼物。格雷的电影看到这一部我们才恍然大悟:所谓《迷失Z城》不过是迷失在爱情中的一个人。 |
|
omg, so the take away is that if you cant have what you want in life, just take what wants you??? wtf!!! |
|
私奔失敗並不可恥,可恥的是私奔對象的情夫說要「原諒」你。sometimes two lovers,always one couple. 成年人的愛情就是選擇與被選擇的零和遊戲。 |
|
断断续续三天才看完。这个关于摇摆的爱的故事不太decent但挺伤感的。pheonix的演技真精准,喜欢这样细腻的表演。 |
|
格雷电影的那种古典主义内核着实迷人,就像从莎士比亚的时代穿越过来一般。伊莎贝拉·罗西里尼的几场戏演技太厉害了,胜过男主凤凰和奥斯卡影后的女主。 |
|
I've been to Sandra for a long time,and now,I'd like to be Michelle for a while...btw,the music is fantastic
|
|
为了Joaquin Phoenix,息影之作啊,实力派。更为了他在天堂的哥哥River Jude Phoenix |
|
i see myself in Leonard, and the night view of sea looks so familiar like what happened yesterday. |
|
除了电影的结局没有太多悬念外,总体来说这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特别是对于情感的把握,细节的描写更是十分细腻,这再一次告诉我们要做情感,剧情一定要简单!现在的剧作家已经慢慢意识到在当今这个社会并不仅仅是女人才会劈腿了,他们试图告诉大家,男人也有陷入爱情不能自拔的时候------- |
|
爱 被爱 我爱的 爱我的 永远是难解的结 去找那个值得珍惜的人吧 |
|
缓慢沉闷到我有几次欲点击×,勉勉强强看完了。杰昆•菲尼克斯的息影之作就不能有点质量?男女主都不是我喜欢的演员,厌恶男主的性格:厌世、自卑、磨叽,竟然还敢劈腿!还有脸被女人拒绝后,专投另一个女人的环抱!买戒指时想着一个人,怎么就能把戒指再给另一个人?退而求其次的那个“次”,真悲哀 |
|
要不是Joaquin Phoenix的息影之作我才不会看呢。可这家伙最近又要复出了。复出什么的最讨厌了! |
|
俄语系格雷回归本行,拍的是白夜,给了男主比白夜里更多的温柔怜悯,也给了这些爱人更伤感的结局:Leonard失去了他梦中的美丽鬼魂,Michelle甘心落回纠结肥皂剧的陷阱,而Sandra得到了为别人心碎一地捡不起来的男人,以及那只永远存着他旧梦的戒指。Joaquin奉献了演员生涯中最温柔细腻也最出色的表演,以后要超越也很难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部永远是我最喜欢最珍惜的Joaquin表演。& 格雷作品里的费里尼彩蛋真的很多,这部里也有大路的彩蛋lol |
|
爱情里我们最爱扮演犯贱角色,谁说这样伤害自己无数次还愿为爱疯狂。The movie tells us never trust in love or crazy for it. Love is bullshit. |
|
+.5,戛纳补课12。故事设定看似跟《夏天的故事》如出一辙,然而此后的情节发展及创作观则完全不同。出于华金的角色背景,观众必然会在其应对各种社交场合时感到不安。随着包袱越重,面对的抉择越关键,主角的心理空间也随之外延,扩张。与此同时,观众也会慢慢随着主角的选择愈发坚定而与之共情。打动我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母亲对儿子离开的默许,二是主角作为一个患有心理疾病的病人,在困境中不留痕迹地拭去泪水,原模原样地,以最普通的姿态回归生活的勇气。这也是一个普通,温馨又带着一丝伤感的结局的宝贵之处。 |
|
【他会把机票钱还给你的.】
杰昆原来是瑞凡菲尼克斯(私人爱达荷)的弟弟! |
|
Joaquin Phoenix银幕绝唱,没想到是如此令人揪心的软弱角色,但是绝对无愧于他的精妙演技。这表面是一个很老套的爱情故事,但是里面沉淀着现实,看完之后不禁陷入思考。这样的结局也许在社会上是早已注定的。 |
|
你牵手的人是否是你爱的人,你迷恋的人是否也是真爱。看完这片子后,我越发觉得我的生活也是多么神似的fucked up |
|
A / 着实化腐朽为神奇的情节剧写作。种族的、阶级的、性别的、家庭的,种种以微微怪异而阴冷的语调缓慢聚积的生活线条,在最后不到半小时高强度纽结,迸发出澄澈却又绝对混杂的情感力量。《世界末日》里缺乏的或是过于声张的,这部里都有了。 |
|
人生交叉路口:未知的私奔,已知的婚姻,天真的浪漫往往会被同样天真的残忍所破灭,然后人就不太天真的成长起来了 |
|
好祟的故事,好祟的男人。沉闷、压抑。演员不错 |
|
5,令人痛苦的杰作。开篇自然萌发,天真随性令人愉悦。中段纠结荡漾,状态速写意乱情迷。收尾凄楚阴郁,却在彻底破碎前被“我们就是要你快乐。”轻巧抚慰伤痕。室内暗流和室外火焰互相倾轧,层叠递进,禁锢在一具透明容器内,不断交织涌动。詹姆斯·格雷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单纯的剧作和华丽的情感调度是他的扑克牌。 |
|
这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影片探讨了一个在现实爱情生活中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应选择你爱的人,抑或爱你的人?”英格丽·褒曼与罗西里尼的女儿伊莎贝拉·罗西里尼在片中演男主角的养母,长相与演技都比妈妈褒曼差多了~~ |
|
gee, the eyes+the mother fucker!没什么事情是公平的 |
|
我有两个情人,一个全心全意去爱,一个全心全意爱我。关于爱情里的犹豫不决和替代效应,以及珍惜和懂得。跟恋爱的犀牛一样,有时放弃意味着避免钻牛角尖。 |
|
爱情里没有谁对谁错,选择理想型还是现实型都是自己的自由,多角恋里受伤是必然的,只有死心了才会想安稳去选择另一个 |
|
只有经历过这种纠葛的人才能明白
爱情其实是痛苦的
即使她曾经那么的甜美~~~~ |
|
谁没做过备胎,谁又没有过备胎?只是我们都想有朝一日从备胎扶正,又希望自己不要沦落到去选择备胎,可从未想过,也许备胎才是最适合你。为了戛纳补片第一次看James Gray,还蛮喜欢他的风格的。 |
|
为陷入感情漩涡中的男人指引迷途.如果是我,也会选择大致相同的过程和结果,追求自己的真爱并不在乎多走一点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