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共游击队员之孙追寻消失的祖父的过程,结合历史与家族记忆,采访了散居广州、香港和泰南的马共老人,大致中规中矩。可惜导演过于小清新,专注于家族情感,未能深入反思历史,幻想透过“分享历史记忆”就能实现民族和解,而不明白祖父选择的以暴力推翻马来西亚政权的尝试才是达成民族平等的唯一方法。 |
|
[3.5/5.0] 海報比較好看。印尼共產黨在<殺人一舉>被殘殺被歷史課本汙名,馬共在馬來西亞也遭受一樣的待遇。廖克發也是<小猫巴克里>編劇之一。 |
|
从个人家族历史勾连马共与马来西亚的恩怨情仇 |
|
【灯笼俱乐部展映】从祖父在家庭中的缺失来发掘祖辈故事,进而追溯到轰轰烈烈的马来华人抗日救国运动与马来西亚共产党的游击斗争历史。很出色的纪录片,史料访谈俱备。导演旁白娓娓道来,不煽情也不冷漠。最终回归祖父的不即不离。大历史下的个人细节(炒子弹、生的孩子送人、祖父带子女冲凉)让人难忘 |
|
煎熬,还好我看了半小时就开始玩手机了……以为是一部讲父子关系的家庭纪录片,没想到是一部讲马共群像的采访资料片,谈到父亲只是为了用来引出曾是马共的爷爷...... |
|
在马来亚土地上当权者试图抹去的记忆...... |
|
记忆缓缓唤醒,碎片慢慢拼凑,管中窥豹、以小见大,以一个寻找爷爷生平的男孙视觉,揭开了一段跨度四十来年的家庭悲剧,以及种族和国家的历史变迁及困扰。从某个角度审视,1957年新生的马来西亚却比英属马来亚的种族问题严重很多,可谓倒退。BTW,这部纪录片至今依然还被马来西亚当局列为jin片。#深圳艺穗影展#燕晗高地#20190327 |
|
我方的历史之local平民版。如果说马华文学读者,刚碰上马共,总会是一头热带雾水,那么,一个本土人,同样可能表现得毫不知情,黄锦树看过初始版惊讶于廖克发“对历史的了解严重不足”。纪录片起于印尼情歌的抒情调,它却易变成了马来建国歌。反殖的中华青年,浴血断头却横遭脚下土地的野蛮驱逐,进而在历史与记忆中,消失蒸发。失去位置与错乱时间,是困扰CPM的最大噩梦——正如老阿姨感叹的:我白天人在广州,夜里做梦全是马来亚。私影像的小我羁绊,最终遇见了大公的革命理想。运动之发轫与半世纪未竟,白首不悔中,可见生于斯的故土浪漫。 |
|
从家庭史的父辈缺位出发,追寻散落四海的马/共华人。为了土地独立的理想主义斗士,却不能拥有所生所长的南洋国籍,继而指认向北方,在牺牲遗憾里被驱逐遣散,漂泊“异乡”。廖克发三部伤痕叙事作品中的最优,或许是因为始终以私影像牵引,有始有终,令人动容。 |
|
艺穗影展@燕晗高地。从寻找素未谋面的阿公开始,渐渐切入马来亚共产党的历史,从家人对阿公的追忆和分散各地的马共成员们的回忆拼凑出一段被遮蔽的历史。抗日抗英到对抗马来政府,为此付出生命、青春、自由,放弃子女的这些人已经老了。有的人说着不后悔没有虚度人生。有的人说白天在中国,晚上却梦见身在马来西亚,和穿着纱笼的马来人玩耍,最喜欢的食物是娘惹糕。身份认同,种族融合,回不去的故乡。演后谈的分享很赞,配乐是不同版本的与现马来国歌旋律相同曲风不同的马来情歌。 |
|
感同身受,怎樣才是真正的馬來西亞人?也許我們永遠不會知道。 |
|
7,把导演个人家族史与马共大历史相勾连,牵引出一段鲜为人知却不应被忘却的苦难史,ps:导演跟我是老乡。 |
|
【23/200】再微弱的声音都可以讲出自己的史诗 |
|
若是没有这部电影都揭不开尘封的历史。 |
|
跟父亲追问父亲的父亲,从自己的家庭到那一代人——那么一群被勒令遗忘的人 |
|
从父子关系家庭禁忌出发 以小见大 那些被隐秘的被有意忽视的甚至被禁止谈论的马来亚共产党故事 而又不枯燥局限于大历史 回照马来亚华人个体认同 格局非常. 抓取活用时代歌声的纯熟感外 廖克发不俗美感亦为这段旅程增色不少. 1930s马来亚是一幅三族(马来/华/印度)友好携手左翼独立理想图景 抗日是马共光辉时刻 战后英国殖民者卷土重来 马共遂转为丛林游击 后之马来西亚政府斥之为恐怖分子 垄断民意代表&历史阐释 或战死或驱逐或流落泰国边境密林间 埋骨异国青山. 除了椰子与咖喱 马来亚华人的乡愁与伤感 大江大海 不即不离 |
|
7+ 情真意切 |
|
三星半。一些镜头定格在马来葱郁森林的时候,意境美极了。这片森林有故事啊,they fight in the jungle. |
|
由家族史的探索而至國家。馬來西亞的馬共歷史,其實拍的挺溫和了。這樣還被馬國官方禁… |
|
平和细腻 缺席的父亲 缺席的历史 |
|
东南亚意识形态游戏受害者群像 |
|
故事叙述的组织能力有待加强,主题其实还是围绕着为什么导演的爸爸会是这么的一个人,猜想着可能阿公是一个共产党党员原因而导致他的父亲生长在一个单身家庭里。不过,一些小故事带出当时马共的抗日精神以及和友族同胞的良好关系是感动的。 |
|
家/国史回望原生家庭,代与代之间既因历史割裂,也由历史和解。片里有一个奶奶,白天在中国,晚上做梦都在马来亚,梦到在椰园里吃椰子、煮咖喱,在热带穿着短袖和穿Sarong的马来人讲笑,最喜欢吃的是娘惹糕。她在中国没有亲人,我奶奶在中国也只有一个妹妹,到死都还在想为什么不回印尼。 |
|
很好的纪录片,以家族记忆为点,实则讲的是马来西亚近代的革命情况,现如今马来西亚的政治似乎也不是那么好,马来人对于国家和自身的思考,的确是不既也不离。 |
|
对于纪录片来说,视角的力量就是最强大的支撑,导演讲述的方式挺好的,很南洋。镜头语言不复杂,史料运用很纪录片了,也很男性,有那种阳光底下用袖子抹一把额头的汗头也不抬继续锄土的夯实感。音乐使用很有想法。老太太那一桌饭是最打动我的一场。另外空镜头也拍得好。关于内容,我没太多评价,因为它太东方太i现代了,家国一体,个人如尘埃,满眼都是不解,满心都是乡愁。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乡愁将会是新时代的中国人精神世界里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不是地理层面的,它是时空层面的——2020年春节之前的世界,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精神故乡,人们以那一切为营养,喘息着一边前走,一边回头。这就是乡愁,通用的乡愁。 |
|
真实电影展的一部影片,导演也来Q&A环节了。这里面好多话都好扎心,虽然我没经历过同样的事情,虽然我不是马来西亚人,但是情感是相通的,哭了好几次。比如里面老奶奶说的一句“我白天在中国,晚上梦里在马来”。这些马来勇敢的斗士们抗日,拒绝被英殖民,却被历史书说成恐怖分子。他们花费了整个青春,牺牲了小家,来捍卫的马来独立,却不被承认,有些人至死都无法成为合法的马来人。这部影片值得注意的还有开头,是以导演和父亲的关系开始的,父亲在他的成长中是缺失的,让他好奇,父亲的父亲当时的缺席是否导致了现在这番局面。于是开始挖阿公(马共成员)的故事。因为家里人也不知道太多,所以他开始探访马共战友的故事,借此得到阿公的一点影子。导演说本来不想把自己和父亲的关系放进影片的,后面觉得有了这个故事才更成立,后期的阶段才补的 |
|
8.5/10。 |
|
不容易 |
|
一段马来西亚国家历史,禁忌的话题,关于我是谁的追问,关注点由家庭转向历史,又回归家庭;由父亲的缺失转向父亲的父亲的缺失,最后缺失的父子关系和解于爷爷的老宅,也是爷爷消失的地方。每一个被战争洗礼的国家都应该需要这样的记录者,顺藤摸瓜地寻觅那些被刻意掩盖的历史真相,寻找我们是谁的真相。 |
|
震撼 |
|
家族私影像,不过是因为公公曾经马共的身份占有了政治色彩,但电影本身不带任何立场深情脉脉,能看到的只是那些被孤立被边缘,不停在寻找身份认同的一群人对于家乡和家人的绵长思念;导演像是中国的应亮,缅甸的赵德胤,寄居他乡去做纪录故乡的事。2019艺穗影展@深圳燕晗高地 |
|
7/10 这是我想拍的电影的样子 |
|
勝在內容。前期太多車行畫面,不大懂其必要,全片訪談以及資料畫面很多,就片子類型似乎是無可避免?好想知道該如何才能變得更有趣噢!看得時候想到《星國戀》,覺得這片也變成資料片好像有點可惜,雖然我想台、馬兩地對馬共歷史都不熟悉,但如果用其他方式呈現不知道會不會更好? |
|
我白天在中国,晚上就回到马来亚。梦见我在椰园吃椰子,煮咖喱吃。在热带好快活。我穿着短袖衣,和穿纱笼的马来亚人说说笑笑。 |
|
映后连线导演:直到今天这部片在马来西亚依然是禁片,话题依然敏感到不能提|想食A1咖喱|@新亚洲影志台湾纪录片展 |
|
2016的89分鐘版 |
|
很榮幸能參與Asia Art系列活動,得以欣賞到來自馬來西亞的廖克發導演的紀錄片《不即不離》。馬來西亞經歷過英國殖民、日軍統治的悲痛歷史,在這中間反日軍隊馬共(馬來亞共產黨)極力抗爭、遊行打仗卻被汙化,被列為禁忌的歷史。他們犧牲自己的家庭、甚至是生命,卻換不回一個馬來亞身份與認同。
最有價值的是映後交流環節,觀眾的提問、導演的分享,包括我也提問了。馬來西亞的電檢都是把導演的作品列為禁片,很多地方都需要開放(我們也覺得中國內地的審查更加可怕)。無論時代變遷,我們都需要記憶那些真實發生過的歷史,正視那些為了獨立、自由與光明砥礪抗爭、犧牲自我的勇士。 |
|
从追寻从未谋面的祖父讲起,延伸至那一代马共不为大众所知的故事,多次提及的胶林让我想起了之前读的黄锦树的《雨》,这是讲述马来故事绕不开的背景。祖父和父亲身处同一片森林,二者却再无交集,时空的落差产生了永久的距离,而那个已经回大陆大半辈子的婆婆说自己白天在中国,晚上做梦却还在马来,其实于她来说马来才是故乡吧,乡愁真是一种很神奇的情感,年轻时的记忆深深刻进脑海,甚至刻进了灵魂里,片尾的聚会上,曾经的战友一起跳舞,就像几十年前一样,时间流过却好像不曾留下一丝痕迹。看评论发现这部电影在马来仍是禁片,又是一段几近埋没的历史。 |
|
年轻时候,觉得纪录片应该是冷静自持才不失洞察力,现在看人生的心酸苦楚风云变幻自然流露也是这场的,所以看哭也算太羞怯的。这片子看完再回溯看黄锦树老师的《雨》,大概感触更深。那些如同鬼魅一般在炙热蕉林里隐隐显现的魂魄所承受的一切,时代哪是一粒沙呢,时代就是一座山,狠狠地压在他们身上,在恐惧、生存、绝望、寻根的抗争中,他们像是浪潮之中的沙砾,为了崇高的理想,抛开了家庭,让下一代都成为“父不详”的孩子,被历史裹挟的一代人,被历史耽误的一代人,也被历史抛弃的一代人,成为课本上被胜利者叙事的”恐怖分子“,等到下一代人怀着对时代空前的理解去原谅他们当年的选择,这个过程令人如此心酸。在风云变换的上世纪,同根同源的中华文化孕育出来的几个分支,几群”政治动物“,最终都走向了不同的结局,令人费解也令人落泪。 |
|
他这个拍摄思路挺棒的,追根溯源
配乐也很棒,就地取材
大时代下的个人家庭
同一片森林 |
|
馬共後人回憶 對個人命運多舛的嘆息在缺乏帶入歷史背景的講述和過於緩慢的節奏下略顯無力 博物館長的講述和廣州馬共老奶奶們的聚會最令人動容 被僑居社會和「母國」雙重迫害是對諸多海外「華人」的最深烙印 |
|
“寻找”的契机非常好,以自己和父亲、父亲和爷爷的关系勾连出整个马来西亚华人的群体家族历史,将个体小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归置和融合进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变迁,视野逐渐开阔,以小见大,非常难得。可惜后半部分失焦,没把从家庭到家族再到家国的线索捋清楚,结构前紧后松,叙说的力量就涣散了。 |
|
FFF19 3.5「橫跨時間的河 在同一片森林裡面 你們卻從未遇見彼此」 |
|
紀念如何可能? |
|
其實這個片子本質上因為禁片而過度膨脹。很多要討論的、本質性的東西都沒有存在。 |
|
从家庭历史探寻的角度勾连起整个东南亚尤其是马来二战以来的一段被掩盖的历史。用一种类似《日常对话》的方式来讲述一个更加宏大更加敏感的题材,这才是环球同此凉热。 |
|
也许是规避马来的敏感话题或者导演本身从家族故事出发 电影本来就选了一个很讨巧绕弯的角度切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片子太短 总会觉得无论是历史线还是家庭线都显得不太够 |
|
为了了解自己的爸爸,去了解自己素未谋面的爸爸的爸爸--阿公,导演拿着摄像机,从马来西亚走到广州,香港,泰国,拜访了许多像他阿公一样,当年为了理想愿意付出一切的人,有的付出生命,有的骨肉分离。
再次回到那片森林,阿公惨死的森林,爸爸长大的森林,森林没说什么,但见证了一切,仿佛又说了什么。 |
|
历史的诡谲和政治的无情。留在马来西亚的,成了家族中的禁忌;回到中国的,成敌特下农场进牛棚。“我白天在中国,晚上做梦都是在马来西亚。”一部简单的家族史探秘,对于马共的描述和阐释都很表面。导演的阿公牺牲于1948年的英军围剿,从而没有涉足1949年之后马共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从这个角度说,导演的阿公确实不是恐怖分子,这部作品也没必要深入地完整地探究马共。 |
|
油锅炒子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