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我走到人生尽头时,不必有这么多的忏悔和固执。在我短暂的二十多年生命中还从未感受过这种孤独,其实我比他还要冷酷甚至残忍百倍,我以为这样我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也许我错了。 |
|
死亡像一束光逼着他回溯自己的人生,回溯所有真实的牢笼和自我编织的恐惧,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川端的睡美人,同样的孤独,苍老,回忆,死亡,只是伯格曼放了个光明的尾巴哪怕在梦里,川端却是冷冷地以年轻的死亡结束自己无法问出问题的景况。野草莓最棒的就是摄影吧,无与伦比的室内镜头和人物镜头。 |
|
此片虽然是伯格曼夫子自道,但将理性视为最高准则,把表达情绪视为耻辱,甚至因为自己的冷漠和麻木生出优越感,自以为是能自控有教养的表现,这种思潮在中国也泛滥成灾。耶稣说,你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灵魂,有何益处呢?爱无能的人生,再光鲜优雅,也不过是一触即散的空壳罢了。 |
|
片中最精彩的部分,倒不是老教授对青春时期的回忆,而是途中一对夫妇的争吵,导演将这对夫妻之间忍无可忍和恨之入骨状况的状况刻划入木三分,令人不寒而栗。 |
|
伯格曼的自赎之旅。当死亡逼近,往事翻滚,对自身“冷漠”产生的惊惧;对外人友好,对亲人苛刻,邂逅的青年崇拜你是历经风雨的智者,加油站夫妇用你的名字给自己的孩子命名;可是亲人之间却在客气体面中渐行渐远…纯真的往昔就像再也回不去的野草莓地。 |
|
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是车上分三层坐了三波人讲话的桥段,它好像让我们看到了人的一生,青年时期在爱的漩涡中浮沉与抉择,中年时不得不面对自己愚蠢的具现—自己选择的伴侣,以及晚年,爱的失去与不可追寻。 |
|
英格玛·伯格曼代表作,获柏林金熊奖,内容涉及对死亡的恐惧,回忆,冷漠与孤独,爱情,忏悔与宽恕,对上帝的讨论等。摄影冷峻工整,四段各有隐喻和指涉的梦境与现实穿插,第一个梦太震撼了:无指针的表、诡异的人脸和死亡、被路灯卡掉的车轮......尽管冷酷悲凉,却给了温暖的结尾,实在是神作。(9.5/10) |
|
因为这部电影,我爱上了电影. |
|
卡尔维诺在《美国讲稿》中说:“死亡就是时间,是一步步变得具体的时间,是慢慢分成片段的时间,或者说是渐渐走向终结的时间。”死之将至,对过往的自省,仿佛是面对有限的岁月的一种仪式。 |
|
#重看#第五次重温;人生倒计时跌入回忆陷阱,回溯走过的一生,无法直面的往事以梦境形式说服自己,并在天光云影中达成与父母、与自己的和解;梦见自己死去,梦见自己做梦,梦见世界处于同一个梦中;路上偶遇数人是自身镜像,依旧是对婚姻彻骨的寒心,依旧是对自身无穷的怀疑。 |
|
“在仪式期间,我的意识偏离那天的大事,然后我决定写下发生的事,在这混杂的事情中似乎我洞悉了一个特别的逻辑” |
|
超现实的梦境让人惊叹。《永恒的一日》某种程度上很像这个啊,也让我认识到,人生各不相同,有些回忆是甜美,有些注定是哀伤。还是第一次看如此苦涩而特别的公路片,伯格曼果然相当沉重和纠结。(烂字幕让人忧伤。。) |
|
也许人老了就是会这种状态,回忆、梦境、幻觉呈现往日生活图景,家庭、婚姻、子女、爱情都从头审视一番,是苦楚、幸福、后悔、甜蜜都只能自己品读。老人的一次荣誉之旅,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回顾了一生,这就是伯格曼风格吧。 |
|
第一次观影在7年前,是看不下去的,沉闷的节奏在当时浮躁如我简直就是对牛弹琴。2018年8月在上海徐家汇和几个小伙伴组团重看,我惊讶于伯格曼对人性的挖掘如此细腻。老年将死,一生唯此反思,如此沉郁,一辈子都无法释怀。这或许是伯格曼的自我救赎,但又何尝不会是我们的呢?8.7 |
|
很遗憾,在看过阿莫多瓦《痛苦与荣耀》之后才看这部电影,但是也是另一种缘分吧,在下载了两三年之后今晚突然点开了它,而前两天刚看完阿莫多瓦那部。说遗憾,是因为它们主题是相近的,阿莫多瓦明显对《野草莓》有借鉴,可以说那是阿莫多瓦心中的“野草莓”了。拍这部电影的时候,伯格曼还不到四十岁,就已经能将一个老人的状态塑造得如此精炼传神,厉害极了。身如已灰木,心如不系舟,衰朽残年里都是念念不忘和耿耿于怀。梦境中的自己两鬓斑白,终于找到了父母之后的欣喜太有力量了,真感动,因为这一段心甘情愿奉上五星。 |
|
这片子太自我了,完全无法关联。我为什么要对伯格曼的个人历史和个人关系感兴趣? |
|
跟塔氏的作品一样,没看之前先气短三分,做好了充分心理准备,结果大出所望。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小津式的电影:不负责提出问题,只负责给出答案,自洽地,如同威尔斯在片中告诉你Rosebud是何物一般。大受震撼的不是那三段梦境,而是年华逝水的状态。肉身具有重量的在场,迟滞地,机械地……去看那三个搭车的青年,当下与未来在伊萨克这面镜中一同显影—这就是我们的写照,“绝大多数人,平静地过着绝望的生活”。五人聚餐那场戏,两个男青年为科学和宗教争吵,最后被伊萨克的诗—艺术所消解,那一刻,青春的意义一样被消解了。太他妈真实了,这就是伯格曼,鞋中的沙砾,指尖的倒刺。哪怕最终走向和解,也独属于他一人,没有人强迫我们勇敢,去直视生命的虚无,爱的无能,但我们需要这种硌脚,这种刺痛,去迎接老去。 |
|
D9生存,死亡,愛情,逝去,和未來,還有人性的冷漠,對社會的失望...結局出人意外,最后让我们看到生命冷酷的假象包裹着一个温暖的内核,辐射热量引我们向回家的路...那麼細膩的伯格曼 |
|
年迈的教授问相处40多年的女佣:“你总是正确的吗?”她自信回答:“几乎都是。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我们应该通晓如何做。”人们常常认为随着时间流动,人一定是向着更智慧的方向成长,不惑、知天命、耳顺,生命有其固定公式。这简直是生活里最大的善意谎言了。现实是即便步入老年,年轻时的苦涩失恋、婚姻生活的溃败,依然纠结折磨着他。孤僻、刻薄和悲观主义,甚至会成为家族遗产,代代流传。而行至结尾,也只是捡拾一些童年往事聊以慰藉。生活是苦难的,他也不准备再出发了。 |
|
伊萨克获得了光荣的学位荣誉,然而他仍然沉浸在对过往沉重的自省中,对于生命将尽的老人,这仿佛是一次心灵救赎之旅 |
|
用最目眩神迷的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手段诉说最诚挚、最恳切、最真实也最炙热的凡俗感情,梦境与现实、回忆与现时在以各类符号(譬如无针的钟表暗示线性的时间在此失效,时间已然重叠交融)为区分边野的象征界与实在界之间游荡纠缠;最后从主角对垂钓的凝视转移到观者对主角的凝视,情绪翻涌浸透骨髓。 |
|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伯格曼不是向人展示格言,而是向人展示格言到底怎么产生的。 |
|
该片精细地描绘出一个一生都冷酷无情的老人在垂死之前幡然醒悟的心理转变过程 |
|
看到一个心理学账号把伊萨克的问题归结为爱无能,而且是从他的母亲开始代际相传,非常切中关键。这就是为什么伊萨克和他的儿子沃尔德关系那么疏离,而玛丽安也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会遭遇同样的命运。伊萨克终生不能释怀的童年记忆,还有表妹萨拉,就是他早年得不到爱的典型表现。 |
|
从EVA迷的角度来审看,会发现很多“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的片段。比如对父亲角色的解读;比如内卷式的视角,对人物内心与成长史的重视;比如梦境、幻觉的表现;比如临近结尾,三个年轻人给教授送花后,教授在车内,环境光全灭,周围人消失在黑暗中,只有教授亮着。EVA的TV版第一集葛城美里开车时就被这么处理过。而动漫里类似柯南灵光一闪的表现,都是按照此法处理的。
我不是学者,对老艺术电影研究也不多,不能断定伯格曼是第一个这样拍的,但是能看到这样一些技法上的传承关系,是目前我补老艺术片的观察窗口,挺有趣的。所谓的艺术经典,就是当年拍出了新东西,现在还有人学有人用。 |
|
他就是一直不开心,又不肯装或者糊弄自己开心,慢慢就孤独了一生。我最喜欢搭车的三个年轻人,他们就像闲云闲笔,平衡了整部片子的基调。也许北方人容易冷硬中藏着一点点一点点柔软的心,他们看起来真让人心疼,连温柔的话都不会说。托尔斯泰的话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暗伤有多深?伯格曼要让几个世代传并且受它(现实也往往如此),而通过局外人才能注入一股新鲜抚慰的春泉。这其实还是很诗性的,现实可未必这样。真是好讲究好完美的作品。 |
|
看了等于没看 |
|
【北京电影节展映】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仿佛预感到死亡将至,在踏上收获名誉之路时也将近人生终点。旅程,回忆,白日梦,夜晚梦境等缠绕着他,让他回顾并审视自己的一生。作为公路片主题沉重却拍得温暖。片前导赏视频里伯格曼承认姓名缩写同为IB的男主投射有自己和父亲的影子,并有着私人记忆的影射 |
|
神秘而不晦涩,诡异却也温和,观感比《第七封印》好些,不讨厌不喜欢。确信伯格曼不是我现在适合接触的导演。 |
|
褪去商业气息的老电影,是特别纯粹的电影艺术。 |
|
运用全知型旁白视角讲述了一段公路故事。通过老教授的几个梦,在旅途中回顾了他孤独的一生。没有指针的钟表象征时间的停滞和生命的死亡,而野草莓则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符号。第一个梦非常超现实主义,《一条安达鲁狗》的氛围直接涌上银幕,眼前的人化为泡影,卡住的马车掉下一副棺材,躺在里面的是自己。第二个梦老教授化身为透明人,再次回到了童年时代所居住的城堡,见到了曾经的家人,并且重温了初恋情人出轨的全过程。第三个梦则说明梦境是来自现实的混乱的拼贴,现实生活中所见到的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场对内心的审判。只有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理解和无功利的爱才会给人类带来希望和所希冀的幸福,老教授也在最后一个梦中,寻回了能治愈一生的情感。车中七人行这场戏用了景深镜头,能够看到后排三人的表情变化。三人小组送花之后,背景变黑的转场很惊艳。 |
|
伯格曼说:“我在37岁时,断绝人际关系,阻隔于人际关系之外,自以为是,自我封闭,彻底的失败;虽然我在社会上成功了,人聪明,井然有序,又有纪律。” |
|
我唯一两次三番看睡过去的大师电影(主要怪dvd字幕翻译太差) |
|
梦境与现实,过往与当下。从出生开始,人都在走向苍老走向死亡。只是在暮年时候,想起曾经,所有遗憾、愧疚和悔恨,便会浮于眼前,而这也恰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电影中无时无刻不透露孤独的影子。梦中没有指针的时钟与现实里失去指针的怀表,冷酷的母亲,医生和儿子,有种特别的宿命味道。 |
|
重看,死亡恐惧的忏情之旅,但尽管影像与梦境拍的这么美,可这么生硬的编排和直白的阐述总是显得硌得慌。 |
|
又看了一遍,太喜欢了!伯格曼的片子里最喜欢的一部。 |
|
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现实与回忆/梦境的交织在当时也许很前卫,关于情感与孤独的探讨也算深入,但总觉得过于直白,视角和思想的广度也有限,确实有点老人絮语味道。女演员倒是一个比一个美,特别是玛丽安娜。开头的梦境(特别是钟表意向)、中间的考试和结尾都是我比较有感觉的部分。 |
|
重看《野草莓》感覺好很多,大概也是理解了人生總總的無可奈何。擺脫早期通俗劇的敘事公式,以公路和夢遊的形式進行想像中的時間旅行,回憶和夢境,現實中的對話與人際處理都很迷人好看。老教授的形像和故事描寫的那位無情冷漠的男人有點落差,或許這本來就是柏格曼在講他自己的心魔,給自己的安慰劑。 |
|
直到最後,我們依舊不清楚這個親切的男人何以會被身旁親人斥為冷漠,不清楚這是事實、亦或自省太用力的本我。而這正是夢朦朧的本質,如費里尼所說「像一次看著十二部電影」的境地。 P.s. 主角竟然不是一開始就想好讓Victor Sjöström演,所以開場的幽靈馬車夢境不是致敬而只是一次巧合……? |
|
可能是太深了,我没看懂- - |
|
39岁已为人父的伯格曼思考着父与家庭的原生问题,开始换位思考,这是对经验中父亲形象和解的尝试。剧作同时深受斯特林堡(《梦戏》)与易卜生(《培尔·金特》)的影响,元素上也有对恩师斯约斯特洛姆(《幻影马车》、《英格玛之女卡琳》)的致敬。斯特林堡在《梦戏》的引言中这么说到:“时间与空间消逝,借由现实生活中微小的背景事件,想象力将被旋转着编织成了新的形态,是记忆与经验,纯粹的虚构,荒诞与即兴创作的大融合。”,这是对梦境最好的诠释,也是《野草莓》迷人的原因 |
|
6/10。利用镜子、梦中审判和旅途客来评定人的一生,梦的开始,无指针的钟表、化为一滩血水的路人和跌落马车的棺材,暗示伊萨克没有时间弥补自己的过错,审判考试前莎拉逼迫他望向镜子,看清自己缺乏爱和宽容的生命老去;他拍打审判屋的手被勾破,随后面对诈尸狂笑的女病人束手无策,身为医生的无仁使他获罪承受痛苦的打击;从开头和女仆争吵、看到妻子偷情的场面,可以得知他没给予周围的人幸福,妻子偷情后麻木的状态就像车祸中彼此厌恶的夫妇,维持冷漠的婚姻关系和互相折磨的旅途无异,而草莓园里回忆堂弟强吻初恋情人莎拉,莎拉先抱住他的头再推开,表明她对吻的渴望,这刺痛了伊萨克导致此生失去爱的信仰,生命最后又梦见父母找回了施爱欲望。归纳一下,爱才能拯救孤独的生命,如此浅陋的答案却包装成晦涩抽象的哲学题,构成了这部没有温度的电影。 |
|
追忆过去,反省自身,心灵救赎。最美的回忆在童年。人生是一条不断犯错、不断后悔,然后再不断去反省不断去理解去学会的漫漫长途。镜头太美了,梦是尤其,如琉璃一般,即便是黑却仍旧剔透晶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瑞典影史十五佳NO.10 |
|
4.5. 犹在镜中,犹在梦中,犹在心中。昨日,今日,明日,我还是爱你呢。2015.6.2.重看。1月1日,噩梦,Victor Sjöström的幽灵马车。无论是Sara还是父母,记忆中他们的脸孔都停留在最美好的瞬间。2018.6.22.大银幕,结尾呀结尾。 |
|
为心理学课程所看,虽然是一位老人的赎罪之旅,还是因为过于男权的主观表述十分不适。男性,可能年老后才真正有机会第一次好好反省,发现自己的关键性匮乏。当然处理的方式可能就像这位主角一样,把自我的解离合理化。生命周期视角的解读,是男性为中心的走火入魔——“不朽的传奇人物”。我相信弗洛伊德或女性主义,会有更多方向的阐释。参与感,只发生在这个老头的幻想中。他用自己的表达和幻想的人际关系,处理和谐与异常间的张力,形成虚假的整合。 |
|
真的蛮老的电影,还不错,推一个老电影魂断蓝桥 |
|
老电影,现在看看别有味道 |
|
喜歡這樣的結局。倒是被夢境嚇了一跳。慢慢把伯格曼的作品看了。 |
|
西风白发黄昏雨 独掩重门 暗忆青韶负 子规梦里忆椿萱 蓬莱烟霭眼前人 |
|
10.0 超现实梦境,回忆中突破时空限制的叙事,年老天命将尽时追溯与反思自己的人生,童年回忆中找回自己的本源,伯格曼用最精巧的方式回答了“男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让我在看完《野草莓》之后,内心就像是找回了自己的本源一般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