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GUE的田园大片看多了,对这样金色调为主唯美的拍摄完全提不起兴致了……帧帧油画又如何?故事是个俗气的三角恋,这也就算了~偏偏人设还是我最讨厌的那类:欲望一堆,小情绪一堆,就是没点做人的底线和改变的勇气。真是很娘、很猥琐、很懦弱的小文艺精品。 |
|
3.5。爱有罗生门,阶级无流动。动态的米勒,恍如隔世的年代感——相比所谓散文诗,更像强文学性弱史诗感的另一种“《美国往事》”。上半部成于随性,下半部败于随意;摄影神且灵(单拎出来给五星都嫌少),比故事境界高。 |
|
至少要看过蓝光才算看过这部电影,摄影美到无法言说的极致,虽然故事并无什么特殊,但那种散漫忧伤的调子很合我意。 |
|
几乎全部使用自然光的摄影美到让人窒息,剧情虽然十分狗血,但剧情在摄影的衬托下已经不重要了⋯片子太美了,马利克的摄影都做到如此极致,在影院看真是非凡的享受。(壮观的蝗虫飞起的镜头是由上往下洒拍的然后倒放完成) |
|
这个导演实在有些仙风道骨的 |
|
补课泰老的名作,画面美得一逼,简直就是电影版的拾穗者嘛,在大屏幕上看绝对好。故事走淡了,并且故意弱化了矛盾啊心理啊之类的,把流水般的生命本身摆了出来,配乐有点过了。三星半。 |
|
泰伦斯·马力克第二作,1979戛纳最佳导演。1.史上摄影最美的电影之一,Néstor Almendros全程运用自然光,几无人工补光,许多场景均拍摄于日出日落前后的“魔幻时刻”,莫里康内的配乐亦功不可没。2.秋日的麦穗,笼罩天空的积云,碧空红霞与血色残阳,人、火车、房屋与马匹的剪影,夜晚的篝火与马灯。3.以小妹妹的回溯性旁白贯穿影片,孩童的观察视角所造成的间离感也契合于马力克对现象学式电影的追求,内心的情感被外在的直接感知所遮覆。4.从天而降的意大利马戏团演员(想及费里尼)恍若天堂之日,而那场席卷一切的蝗灾与啮噬所有的烈火则犹如地狱之夜。5.无尽的流浪与逃亡的爱侣恰似[恶土]变奏。6.理查·基尔与山姆·夏普德演得妙,两人间的张力溢出了银幕。7.麦苗在土里伸直长大的延时镜头。8.夜晚的小圆亭令我忆及[可爱的骨头]。(9.5/10) |
|
还不错吧但是身为一个女性bill的行为我无法认同 |
|
风轻云淡,好几段起了鸡皮疙瘩,节奏和连贯性上比《生命树》要好。运动镜头时,摄影机无比轻盈,火车、麦田、流浪伴侣、孤独农场主,寥寥几幕,感觉已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了。马拉收割机、螺旋桨飞机,自然光和魔幻时刻。一切都会走向黑暗和毁灭,好在旁白小女孩仍有自由 ps.基尔居然穿风衣在割麦子? |
|
美。Richard Gere侧脸帅气。不过有点闷。t3aaa63100
|
|
一方面强调日常诗意和生活之流,另一方面又追求壮丽风景——虽有外在技术的高超展示,但成功之处在于令观者觉得那是某种内心风景的映射。而一般电影制作者和观者最关心的情节线,反而被放在不重要的幕后,成为陪衬。最后的场景,没有结束感,正像生活流本身,没有终点。 |
|
在历史上竞争最激烈的一届戛纳的最佳导演奖,Terrence Malick在这部影片的镜头语言确实令人折服,当然也得益于Néstor Almendros鬼斧神工的摄影。影片戏剧冲突不强,但整个略显沉郁氛围以及对人物境遇的思考还是让人难忘的。最后不得不提Ennio Morricone最常被用的音乐原来出自此片。 |
|
重看@filmoteca 被银幕放大的不只是美到极致的景物,更是缠绕着奔跑流浪相爱告别的人们的忧伤,这种忧伤渗透进日升日落自然的光线,绵延的麦浪,破土的新芽,弥漫在漫天的火焰与心碎的沉默中,把观众也全裹了进去。故事散淡却拥有丰满润泽的气息,如同流动的散文诗。 |
|
据说是电影教科书。莫里康内的音乐,普通嫌疑犯借用过。 |
|
对基尔的伪无产阶级范儿很失望 |
|
影片加进大量的空镜头,配上诗化的画外音,台词上也惜墨如金,尽可能地淡化情节,以非叙事的风格,想拍出贝多芬交响乐式的电影。 |
|
虽然神烦马力克新片和那些整天叨逼马力克和海德格尔的金针菇君们。但是仅大火那场戏,确实永垂影史了吧。UGC opéra 观影体验很特别逼仄的放映厅,地铁经过的时候,有摇摇欲坠的感觉。只两扇门就从电影世界里被甩到繁华的街口,也奇妙体验。 |
|
泰伦斯马力克的影像风格和莫里康内的配乐碰撞的时候瞬间拉高层次,但叙事还是过分克制了,更多时候还需要依靠影像来填充内容。
摄影>>音乐>叙事,摄影好到可以逐帧截图做壁纸。
泰伦斯马力克对赵婷的影响自不必说,现在看来《打开心世界》的调性几乎与这部完全一致,自然影像/旁白+克制叙事/原声/对音乐的使用/情绪主导,甚至某些情节上都可重叠。 |
|
女主角和男主角的妹妹真是丑。这三个骗子一看就不是正派人。没有家教又脏兮兮的人就像恶魔一样贪婪 |
|
摄影很好,情节不足 |
|
停滞而暗涌,摄影调度场景各自协和恰到好处,共同打造人世间的乌托邦。象征上帝、突兀立于草原之上的别墅,耕作而无言的人们,经过此地的列车上的大总统是偶尔进入的俗世之物却无法窥见真容,各种各样偌大与渺小皆沉默又阴柔,似乎此地一切与历史上存在过的人类史保持从容的间离。天堂无关时间,只关记忆。 |
|
马力克电影里始终无法正常融入社会的主人公因为一场杀戮短暂遁入自然之后再次离散在社会中,几乎与恶土相差无几的平庸故事却在神乎其神的摄影与美轮美奂的色调里焕发出了厚重的情怀,镜头剪接也似万年不变的喃喃旁白如诗般自由散淡。蝗祸与大火的场景实在是太过出彩,一片看尽无数个蓝色日出与金色日落 |
|
油画般绝美的摄影让人大饱眼福。配乐也很棒,总是由焦虑变奏为轻快,附和了电影中描述的那个暗涌着人性恶的世外桃源。电影结局证明因为人的妒恨和欲望,世间是不存在天堂的,任何假象都会被那场大火似的人性烧毁。 |
|
摄影,调度,音乐,场面,都是教科书一样的大气自由,美不胜收,好看,好听,就是故事弱一些,李察·基尔年轻时也真够粉嫩的。 |
|
风吹麦浪,果然很美;51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认识电影》一书推荐影片,作为摄影与剧情完美结合的典范。全片几乎全是外景,多采用自然光线拍摄,即所谓的“魔术时刻”——日出前、日落后各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效果极佳。 |
|
剧情平庸,人物平板,摄影强大,调度灵活;女主嘴角像让·莫罗,两大帅哥玉石俱焚。 |
|
在戏外,是偏执的等着日复一日的黄昏只为记录驻留的美好;在戏内,是宿命的随着摧枯拉朽的蝗灾将所有错付的爱付之一炬。有关能量守恒,自然馈赠与人类索取的平衡,社会属性与原生欲望的平衡,马力克的镜头是像风一般滑行的,却又锐利的可以随时撕开一道巨大的伤口。 |
|
纯净的田园风景令人向往,画面构图太赞了。 |
|
这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人!天使与魔鬼往往是一念之间!油画一般的摄影~很有质感~要反复看! 要反复看!CC标准版。。 |
|
全片通过“魔幻时刻”的自然光摄影却营造唯美的形式感。它给人的感觉就像印象派与米勒的画作。马力克从机器、动物等外界的描绘获得一种诗性甚至是神性。结尾的大火,仿佛上帝降下的“十诫”。同样也是农场主的怒火中烧,更重要的是,顺着浓烈的情欲,走向绝望与毁灭的深渊。 |
|
7.5.早熟小孩的回忆视角下,生死都是冷漠,只有苍茫的麦田和天空融为一体的美景才让人为之所动。成年人的感情世界纵使复杂却也是抽离了主观色彩一般的平淡,而这正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底层的人民咀嚼穷苦和流亡,在他人的无动于衷里挣扎。 |
|
用创世纪颠覆西部神话—亚伯拉罕两次谎称妻子撒拉为自己的妹妹,最终从埃及回到巴勒斯坦。正好契合比尔与艾比的动态关系,如此一来农场主的形象便对应为封建领主。但马力克的意图绝非仅是简单的圣经搬演或嵌套,而是对西部神话—个人价值的实现—的颠覆:劳动不再赋有约翰•福特式的神圣性,而是周而复始的冗杂重复;比尔和农场主也不再作为游侠与Decent People出现,而是以各自的阶级位置与权力关系建立矛盾……不再有情谊的建立,不再有救赎的实现,不再有复仇的快意,不再有精神的捍卫。德克萨斯令人窒息的壮美风光始终对于这片土地上的劳作者保持距离,在我看来这是美国精神的本核,即人与大写的空间之间的原初矛盾。农场之上的自然诗意是碎片化的、瞬间性的,如蚍蜉,人在宇宙中留下转瞬即逝的一瞥,在大地上充满劳绩而诗意地栖居。 |
|
Nobody is perfect. You just got half devil and half angel in you. You only live on this world once. As long as you're around, you should have it nice. 天堂和地狱并不是大火过后的两极所归,善恶,爱恨,乃至生死也都不是解读这世界运转方式的答案所在。人自漂泊,生生不息。 |
|
麦田里有过一双命运陨落的恋人,不得喘息地缠绵些许片刻,厄运的影子已尾随上来,三个主角设置都很有感染力。蔽日的蝗灾,怪物状飞扬、吞噬的大火奇观一般。好莱坞男星do脸的话,建议参考这时期Richard Gere的两腮 |
|
摄影一贯的美。那时候的理查·基尔也有点美到夸张。那场蝗灾火灾戏太震撼。在我眼里,马力克再不济,也依然是许多导演难以望其项背的高山。 |
|
本片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并获最佳服装、最佳原声等提名 |
|
画面太美了!每一幕都美仑美奂。美国农场的美丽尽在眼前,饱和润泽细腻。能在放映厅看1080P蓝光版太好了,感谢组织放映的朋友。故事其实挺平淡的。李察基尔那时候好年轻,但是作为一个流浪打工者服装太考究了些,主角光环么? |
|
.5,意识化状态一部分已挣脱而出,另一部分仍寄居于情节中,需要第一人称佐以风光图景推动,这与同时代导演体现不出差异,不过在本片中作为节点转场的素材剪辑,是日后风格的奠基。后半部分由叙事任务带来的戏剧冲突虽具有破坏性,但与之同时推进的是第一人称口吻下的第三人视角转述,情节可以很快进入迷离与破碎之中,这是特别的。 |
|
电影作为艺术,到底是故事更重要还是摄影更重要。摄影能为故事添彩,却不能挽救故事。这就是天堂之日和生命之树的区别吧……也可能是我智商太低实难参透 |
|
如诗如画,细腻稳定厚重,在天与地间凝视人类。在这片麦田里,在火车途经的工业化世界之外的一隅里,快乐和悲伤都以一种恰当的方式呈现。小女孩的旁白叙述为影片提供了一个间离空间,比尔归来后蝗虫和火灾的变奏也算恰当。以抒情诗的方式重写邮差总按两次门铃、双重赔偿、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式戏剧。 |
|
【B+】magic hour的唯美气氛被应用到极致,农场风光在长焦镜头下被压缩成一幅幅画卷,临场感极强的音效,莫里康内舒缓哀伤的音乐……眼睛和耳朵一起怀孕,倘若这个平庸的剧本可以更加丰满,就真是无可挑剔了。 |
|
这时的泰伦斯还拍正常的片。他亲手把她送给农场主,而她在农场主的真心爱护下自然而然的也爱上农场主,没办法有投资就有血本无归的风险。是他贪婪?不够爱她?又或者是因为贫穷,日复一日辛苦劳作流浪他乡还是食不果腹。贫农使人堕落。对妻子出轨的猜测,蝗灾,火灾,自己的病都促使农场主忍无可忍的报 |
|
上一部看完千言万语归于无言的电影是 unforgiven吧。 |
|
多么美丽而震撼的电影,完全是用自然光效拍摄,夜戏竟然真的是在夜里拍摄的,这部电影的结构是交响乐,清晰的看到实验电影的影响,但仍然是情节剧,制作极尽奢华。 |
|
没想象中好,剧情太平淡,女主太难看。
画面的确很美,但是刻意不自然。 |
|
1978,那么美好,颜色清亮,故事晦暗,田园风光,隐隐寒冷,好似没什么感情,每个人都那么抽离,却又似深处积压着所有小情愫满满的仿佛可以炸开~~ |
|
李察基尔跟画外音 基本抵消了莫里康内跟magic hour的摄影 女主角长得太新浪潮了 |
|
ZZZZZZZZZZZZZZZZZZZZZZZ |
|
这部大概应该算马力克最好的作品了吧,影像和情绪做到这样,故事就已经不再重要。4星半。 |
|
80/100,早期马力克电影是在平凡中提炼出诗意,胶片质感如同在画布上绘制,一点点的灰调更具质感。完全自然的壮丽景观作衬托,观看逐渐深入到内敛却饱满的情绪当中。莫里康内的配乐是熟悉的作者风格中的一抹异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