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天才的故事,真是太容易让人感动了。像大多数天才一样,麦昆以超凡的天赋透支的着自己的生命,创作出一系列足以震撼所有人的杰作,并迅速离开我们。从纪录片的角度,以麦昆生命中的几个重要结点与秀来串起他的一生,思路很清晰,也很好看。100多分钟看得人内心波澜起伏,看完甚至一冲动打开浏览器想买个打折围巾什么的做纪念。不过,最终还是关掉了。电影是电影,生活是生活,买不起,真是买不起。 |
|
麦昆大概是唯一一个,对于他自杀这件事我可以完全理解的人。到那个节点了,只能这么做。抛掉fashion的概念,Voss那场秀被当做一个大型艺术作品也完全立的住。其实每一场都爆炸好看的。他把时装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去表达自我。热爱他的骷髅头,蝴蝶和鸟类,真正的天才,致敬。 |
|
C/ 前半段平庸得和好莱坞思路无任何不同,尤其是上流秀场里插入的现实关怀以及平民色彩描绘极其做作。后半段还是拍出了点日落大道式的死亡美学。机械臂与精神病院两场秀很惊艳。看到汤姆·福特恍然大悟《夜行动物》开头的出处。大概McQueen内心深处比Susan还有更多彻骨的孤独。 |
|
麦昆最具争议性和伟大的地方在于,和多数以后现代风格自居的服装设计师相比,他将目光从狭小的时尚圈探出,投向了历史生态文化各个角落,因此作品流淌出一种奇诡而稀有的美感。可惜高处不胜寒,在虚荣浮躁的业界,人们只顾着猎奇和仰视天才,缺少解读创意的专注,更看不见他始终被忧郁孤独浸没的内心。 |
|
他的才华如同流星短暂却耀眼了照耀了整个时尚界。每当看着现在深陷西西里无法自拔的Dolce&Gabba,找不到风格的Dior以及不断退陈出陈的CHANEL,就让人好怀念永远特立独行的McQueen。他是难得的概念设计师,那些经典的符号必将如同那标志性的骷髅头一样睥睨于时尚史册。 |
|
他和他的作品曾经给13岁的我带来的如被闪电击中般的震撼,那种影响力是不可替代、一生难忘的。我唯有感叹,何其有幸,亲眼见证了这位绝世天才生命最后一段路程的光辉。我曾经在网络不那么发达的十年前千方百计补过他所有的秀场录像,看过他的访谈传记不计其数。这部纪录片则有些太过浅显和表面了。 |
|
骷髅与浪漫,天马行空的麦昆,拥有惊世之名却比烟花还寂寞。巨大的才华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痛苦,艺术家的不幸才带来了艺术的大幸。GUCCI那场秀感动得我灵魂出窍~~~~~~ |
|
一边是惊世骇俗狂放不羁的亚历山大·麦昆,一边是总穿着衬衫牛仔裤谢场还会害羞的李,像海报上的骷髅与鲜花一样,冲突割裂又美丽和谐地并存着。以生涯里程碑的走秀为章节串联短暂的一生,Voss那场秀天才炸裂才华漫溢,同时又悲伤痛苦绝望尽显,就像麦昆这个人的化身,不知是否他最满意的一场秀。在母亲葬礼前夜结束自己的生命,感同身受,特别明白他的孤独。浮生如秀,素材的组织中规中矩,是麦昆的秀和作品本身的能量使然。对于初步了解麦昆合格, 他本人一定比这部片子精彩万分。 |
|
1.人从一份致命性的打击中熬过来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某种非常沉重的东西穿过你,好像留下了什么,但它逐渐被稀释,你就逐渐回到了生存中去了。Ise的死带来的是完美的“蓝色夫人”。母亲的死带来的是自杀。不可能每次能稀释掉致命性的遭遇,精神是有容量的。2.一种极致的热情催生的作品是可以跨越审美的倾向带来震撼的。只要它是极致的,它就会变成一种无可辩驳。3.沃斯的最后真的太美了。“颓废”“黑暗”这种半吊子的标签不足以形容,就是美。 |
|
所以「过慧易折,情深不寿」不是诅咒而且定律。麦昆的艺术充斥着撕裂感,潦倒与高贵,光明与阴鸷,空灵与沉重,纯真与虚伪,炽烈与冷漠,一切对立在他的T台上都能成为统一。他的存在,让人深信,有的人果真是为某件事而生。他大概是折堕天使吧,因为贪恋包裹着莎乐美胴体的七层纱,不惜用灵魂同魔鬼交易。每织就一件华服锦衣,就有一片灵魂灰飞烟灭。这个时尚帝国最会玩闹的孩子,像是用整个生命写了一个绝美到悲壮的童话,不是破茧成蝶,不是凤凰涅槃,而且用毁灭成就永恒。 |
|
2019HKIFF 斯人已逝,总在去世后想到拍摄,少了活着时候很多素材,但还是打动了所有人。了解了疯子和天才的浮光掠影,他们总是相似又不同的。几十年前的时尚作品放到今天看来依旧光彩夺目。用毕生践行一件热爱的事,陷入过金钱和药品,争议和赞赏同在。机械臂的预言,压力山大的麦昆,苏格兰男孩,他好像一直没长大。 |
|
可能是头一回,在T台上,展区中,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时装秀的情绪冲击。不仅是材质与色彩的碰撞,传奇与幻想的叠加,还是欲望与伤痛的角力,反叛与自毁的交锋。大胆,乖张,感伤,忧郁,顽皮,狰狞,辉煌,窒息,如此特立独行,如此惊世骇俗。精致的头骨,鸟,蝶,生死都在喘着粗气,才华是谷底斑斓的尖刺,刺穿凡俗,也刺穿一世的安宁与欢愉。时光打回二十几岁,巴黎与未来给了这群年轻人一段多么美好而勃发的生机,真是再动人不过了。但奈何我们非要知道,阴晴圆缺,聚散离合。@欧盟影展,弥补湾湾最后一日的遗憾。四星半。 |
|
omg真正的艺术家,真实的还原,整个电影看似波澜不惊, 但非常精准的还原了McQueen从初出茅庐的羞涩,到混沌的探索设计方向,最后如朝阳绽放,以及走向黑暗凋谢的故事,期间的挣扎,反思,名与利的迷失,残忍的真实,刻画了一个艺术才华令人仰视,而真是人生却平凡如你我的McQueen |
|
#SIFF-6 麦昆的一生是如过山车般燃烧的一生,极尽绚烂,直面灵魂的黑暗与死亡的深渊,才得以成就麦昆不可替代的传奇性。 |
|
还是有些太浮光掠影了。他的人生绝对远远不止这些 |
|
妥妥五星. Embankment好有眼光和品位。纪录片做得真棒,精致又真诚。可能人真的离人群越远,就离自己越近吧。生命太多时候的确也许无关长度。McQueen太有才华,只是如此才华,往往太过销神耗力。“I'm sad, but it's not bitter.” R.I.P. |
|
又一个生日差一天然后自杀了的用生命创作到自杀的人;2012年刚到纽约的时候正是MET在展出他,观展人数破纪录,连带MET的会员销售翻几番,但那时我还不知道他是谁;原来他来自London East且非常执着于identify,混杂的地方真的是刺激idea(所以我也喜欢我住的London East),想象一下一个极其好学的呆萌小混混哈哈;好的创作者不会把自己藏在术语和流派后面,他们只会confess (playfully),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情感,让创作的世界共通,也因为这样“裸露”自己而极易受到攻击;偏爱真诚(不是没礼貌的直白)一定是人之本能吧。PS. 他的秀都好棒啊! |
|
看似瘋狂不羈的人却有着强烈地担当与责任!「我建議他休息一年」 他說「我底下有五十個人」| 「天才不用教,你只要發現就好」 |
|
10.28 全场坐满。来看一个天才的悲剧。很难说,如果他没有走上这样一条时尚“快车道”还会不会成为天才。那些亮眼造型无一不是由自身挖出的痛苦具象。然而他遇上太多恶人,他又有太多弱点。简单的纪录,浓厚的忧伤。好忧伤。 |
|
被It's a jungle out there那个系列震撼到流泪。很惊喜片子里采访了Debra Shaw和Magdalena Frackowiak。 |
|
3.5;拍法十分中规中矩,且过多依赖他人口述,总体比较浅表,内容是大众常识堆砌;传主的光芒制胜,这种燃烧的天才之光,会激起内在潜能无限,却也耗尽能量,终如焚毁的蝴蝶翅翼,给世界留下最后一丝美,然后黯然离去。 |
|
天才不需要发掘,因为天才早已经站在那里。传奇不可能延续,因为传奇向来是万里挑一。骷髅与蝴蝶,是死亡与梦幻有约。鲜花和飞鸟,让色彩与情绪重叠。在你面前,所有设计师都将会花容失色,和你一比,整个时尚界都显得平平无奇。你能从死亡中感受生命,也能在丑陋中发现美丽。绚烂如你:亚历山大麦昆。 |
|
上次在上海某艺术馆看到地上零零散散放置了几根管子,正如这里麦昆把保鲜膜贴紧模特的身体,或者半露屁股沟,半露阴毛,这就是我无法理解的前卫艺术。天马行空,玩世不恭,极端的阴郁气质,至始至终的孤独,一个公开的同性恋,还有毒瘾,就这也无法掩盖他的独特才华,也能理解他最后的突然自杀。一度看成是艺术版罗纳尔多。8.1 |
|
McQueen这样一个惊世骇俗的疯狂天才被拍了一部如此平庸无趣的传记,这件事情本身几乎是讽刺的。 |
|
没有人发掘了McQueen,因为他自己发掘了自己。或许是对这个世间有太多的情绪和牵挂,于是在透过时装完成了某种“使命”以后,他找到了一种更为宽慰的方式。纪录片中那些设计跨越屏幕变得活灵活现,从一件件没有温度的成衣最终成为了包含自由、激情和活力的精神传递。这是他留给世界最好的遗产,也让这份纪录变得炽热而真诚。 |
|
一部主角是天才的平庸纪录片,大概就像平庸的我在旁观天才 |
|
麦昆的Show有点像一种装置艺术,甚至说是行为艺术,时装不仅仅是时髦装扮,它被赋予了新的概念与理念;设计不仅仅是形状设计,更是行为设计。 |
|
激荡的情感从第一秒延续到最后一秒。开始我对这种激情持一定的怀疑态度,试图用纪录片常规的冷静客观的标准来要求它,但到最后我被完全打动,与片中人同喜同悲。
我看到的是这群摄影机背后的影像艺术家也在极力筹备一场秀,他们的工作与麦昆一样是天才而疯狂的,那就是让观众理解时尚行业,更重要的是理解一个人的内心。麦昆不再是那个在走秀结尾匆匆出场向观众致意的设计师,他是这场秀绝对的主角。他站在舞台中央,被书写,被致敬,最后被亲近。
坦率来讲,他的形象并没有完全清晰,因为缺乏一条更为有力的成长线。但作为一部依赖口述的电影,我觉得它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到底如何界定浮光掠影与丰富翔实的区别?电影只能以他人的眼光无限逼近真实的人物。至少我欣赏到了他作品中的美,那一刻我们共享了同样的心情。 |
|
问题来了 天才的两面性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种叙述技巧 |
|
完了,get不到大家的哭点,也get不到麦昆其人带给我的吸引力和神秘感,这是不是证明我注定了就没法成为一个时尚的人啊……(按照生平中几场重要的秀的时间顺序来组织素材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也不能完全变成贴访谈+堆素材吧……) |
|
Genius is a cursed gift. (讲真把McQueen大秀剪成一部电影会更震撼吧。Highland Rape, No13, Voss shocking to tears |
|
【保利欧盟影展】麦昆把时装秀办成了精彩绝伦、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大展。服装、化妆、场地、表情、姿态……每一个元素都彰显出他非凡的创造力,体现着历史与文化。即使时隔多年看录像,依旧能够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天才必有异于常人的思想,自我了断带走痛苦,把悲伤留给世间。纪录片并没有止步于采访+录像的传统手法,主创通过3D建模向麦昆的艺术风格致敬,值得赞赏。 |
|
三星半。章节之间的艺术影像,显然比麦昆大秀的展现来得更用心,从描述主体来讲有些本末倒置。影片的精彩之处,更多源自麦昆生活经历的复杂,及其服装创作上的遗世独立。导演在文本编排上偏于保守,对麦昆形象的雕刻太过扁平。 |
|
从天堂到地狱,再折返,生活真是个玩笑,美来自最诡异,甚至是最恶心的地方。然后麦昆深知无天堂,也无地狱,却在绝望中求永生。 |
|
天才和暴君很多時候是同義詞,你消費著他作為天才的一面,就也得為他的暴戾與陰霾埋單。中規中矩的紀錄片,用五場秀作為章節勾畫出了設計師麥昆的形象,而麥昆其人的形象還是不夠清晰。電影本身帶來的觸動還不及穿插其中的秀多,詭譎、華麗、野性、憂傷、浪漫,不僅在刺激你的視覺,更加刺穿了你的心臟,那些我喜歡他設計的原因在其中都能找到答案,Lee Alexander McQueen無可取代的魅力,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設計的不只是服裝,而是藝術品。 |
|
看的过程一直想流泪。这是个怎样的世界,它既美好又不友好,既严苛又宽容,既美丽又脆弱。 |
|
时尚在反时尚者《麦昆》眼里是极其肤浅的事物。然而他那宛如针刺一样直接而有力的叙事反倒成了时尚界的时尚,这种荒诞的讽刺感才是他粗俗的幽默、郁结的孤独以及最终绝望的根源。毋庸置疑的才华给他带来了名利,也将他那种与死神缝在一起的反叛精神塑造成了传奇。只可惜在大起大落过山车般的现实生活中,这位善于创造概念的柏拉图主义者没能在野性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之美。绚丽的生命最终闪耀和绽放在小小的T台上而非浮生这场大秀当中。 |
|
2019北影节当代MOMA. 不知道天才之间是否相似,至少关于天才的叙事都很相似,都极敏锐、极富直觉性、极度专注、孩子气、高度自我为中心,爱与憎都来去如风,与他合作过的人都对他又爱又恨(何止麦昆呢,杨德昌不也这样吗,每个人都给他写过绝交信)。但是麦昆对艺术、时尚、美的呈现与表达确实令人赞叹,sense这种东西,确实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学是学不来。 |
|
纪录片来讲中规中矩,打动人的还是历史素材,骷髅变化部分拍得很美。继任人Sarah Burton完全缺席有点奇怪。当年Savage Beauty的展是错过了,但两个museum出的catalog是我对于理解fashion/haute couture的启蒙,强推的两本书。 |
|
令人窒息的美,McQueen的时装不是时装,就是纯正的表演艺术。全程鸡皮疙瘩,最后一口叹息,必须年度最佳纪录片之一! |
|
极端自信,极端暗黑,极端坦诚。亚历山大·麦昆,一个让人过目不忘又热泪盈眶的天才。 |
|
如此平庸的纪录片都这么好看,完全是因为McQueen本人人生太精彩了。几场秀给我完全看呆…KM和米仙子太美了 |
|
看电影了没 |
|
时尚盲看过后挺有对这圈子一窥究竟的冲动。读了下维基,片子里没提到女导师是自杀的,而且还是一两年里多种方式自杀未遂后吃农药被抢救醒第二天终于殒命。。。 |
|
生活并不完美,我们都不是完美的零号尺寸模特,但是旁观者眼里有美。 |
|
聚焦与「天才」与世界的矛盾与最终归宿——以破坏与独立傲然于世,然后世界以敲骨吸髓的方式将其消费殆尽。MCQ粉丝不满于纪录片的浮光掠影,但是8/90年代的确是人类最后的白银时期,个人被肆意张扬且没有「政治正确」的道德绑架,即使艺术家最终选择不归路,亦是自由的。 |
|
一直倾心于他幽暗精致又极其大胆的设计 果然 他说 我的秀场绝不是周末的一顿午餐 我要击碎你才算达到目标 服装走秀结束后房间正中的箱子打开 里面躺着一个胖女人 女人身上连着管道 周身是飞蛾 他记得自己苏格兰的身份 也当然记得英国和苏格兰的战争掠杀 很多人提到他的性格魅力 令人大笑 给人激励 又时常冒犯 以及他如何坚持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没关系 你可以的” 他这么跟下属说道 设计师为他没日没夜工作 模特说想让他知道自己有一个强大的模特队 在法国语言不通但竟然还能继续工作 神奇的法国 重要亲友的接连离世显然让他在沉沦的路上失去了最后的绳索 母亲去世后的几天 他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再也承担不起那饱胀的黑暗种子 焰火落入海面 我总觉得他去世的时候是没有遗憾的 “他的作品可以女性化 但同时也在说我是个不好惹的婊子”有人这么评价道 |
|
规矩和浮躁掩盖不了的就是天才。不是他离开了世界, 是后来者不配拥有他。 |
|
麦昆不是天生的艺术家,他是被才华绑架了一生的普通人。 |
|
Michael Nyman配乐铺得太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