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关心着日月星辰,而我,只关心你 |
|
新柏拉图主义女哲学家Hypatia所代表的真理与理性之光,宛如暗夜里最后一支火力微弱的白烛,摇曳在宗教清洗与杀戮的腥风血雨之中,渐渐消匿。她的被害,预示着希腊科学文化的自此衰落。人类的文明也许是走三步退两步,蹒跚前行。可人性却自始至终在自私蒙昧、愚蠢残暴的三寸之地匍匐不前。基督在架上不止流血还将流泪。那“要相爱”的呼喊,莫非人类永难明白? |
|
希帕提娅(Hypatia)的死和基督徒对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焚烧 不只是让人类文明的进程推迟了1200年。。。她用一生求得的答案 那比圆更为完美的椭圆轨迹 并不能像明灯照亮整个城邦 或后面的世代。。。人类追求信仰 总是变成对屠杀的呼唤 如今的世界一点也没有比过去进步多少 一点也没有 |
|
王小波: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 |
|
也许历史就像海帕西娅的椭圆的轨迹,你以为已经渐行渐远,转了一圈却又回到了最近点。 |
|
有多少贪欲与阴毒假借圣神之名?宗教的可怕之处正在于:它令人丧失最基本的常识,犯下残忍暴行后还陶醉在虚幻的荣光之中。我们只知道信仰的最高境界是“天国”,却不知道它的底线叫做“同情”。当你逾越了同情的底线,你也就跨入了地狱的边界。
|
|
一个女人的史诗,两个男人的杯具,一群疯子的传奇 |
|
她依然这么漂亮~不过这导演老是拉超大的宇宙镜头让我很无语 |
|
哪有什么宗教,全是男人的政治。 |
|
那些牛逼的俯拍 |
|
史诗片,故事却讲得细腻,大场面作为背景也让我这个对基督教历史稀里糊涂的人看得很明白,两个男人和Hypatia的感情戏很动人。知识和智慧在狂热的宗教和无知的暴力前不堪一击,更何况是志在追寻日月星辰,昂首说自己只信仰哲学的女人。人类曲折前进的文明史就是部一桩桩毁灭美与真理的杯具史。 |
|
希帕提娅在死前那一眼,看着图书馆空心圆形的屋顶,从明转至暗的阴影,再到她从明转向暗的眼神,那一刻,她的眼神在告诉世人她对她所追逐的坚定不移。所谓基督教徒利用信仰,使他们举起了无知与愚昧的石头,是整个历史的悲哀。 |
|
什么是真正的信仰?不是上帝,是追求正义、真理,怀疑一切! |
|
片子的美工确实不错。google earth式的视角真是有点好玩了。问题在于叙事支离破碎,吐槽基督教又着实有点狠。用性别叙事来消解其他的叙事路径,很狡猾也很有效。精英主义大尾巴暴露无遗。可贵的是略略有些反思西方文明的味道。不过女人终归是祭品。 |
|
无论你信与不信,信什么教派。人类的屠杀不是归咎于某一个宗教,宗教本身不是原因,人的狂热才是罪恶的根源,宗教无法粉饰人性的恶,他们所犯下的杀戮,都是我们所有人的罪恶,在这里我们都只有一个名字 |
|
愚昧消灭了文化,但文化总是不会消亡。伯林说,“哲学涉及的对象往往是以许多寻常信仰的基础作为假设。但是人们不希望对他们假定的东西刨根问题。但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这是因为有了这些疑问,我们知道地球不是方的。在这里,让人看到数学家的追问,和人们对于打破这种假定的恐惧。 |
|
信仰本身没错,但任何有组织的信仰到最后都毫无意外变成政治,以信为名行恶,且邪恶的方式古今大同。电影效果大气磅礴,细节丰富,多个视角并行。理性和美好之光的魅力得到了充分表现。 |
|
好恢宏的悲剧,看得我心都流泪了 |
|
让人深思 |
|
挺有深度的一部片,不错 |
|
一部值得推荐给所有人看的电影,关于宗教及对宗教的误用,关于宽容和对真理的追求,关于女性与知识分子的社会命运。破坏亚历山大图书馆时的旋转颠倒升格运动长镜(结合悲凉配乐)至为震撼,那些随手抛掷于空中的书卷呵!蕾切尔·薇兹把希帕提娅一角演绎得无懈可击,奥斯卡·伊萨克饰演的总督也足够有感染力。文本分析上,除了宗教纷争(基督教与多神教&基督教与犹太教)这一维度(何以主张宽容和爱人的基督教成为仇杀与争夺权力的工具?尤其是集体扔石头砸死陷阱中的教徒,直接与[约翰福音]冲突“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还可以从群众的盲目、非理性与攻击倾向角度解读,主教是典型的群氓偶像,这也是为何新教要反对天主教会的原因之一,一旦聚众成团,个体就有消弭和堕退的危险。(9.0/10) |
|
我觉得把背景搬到文革也是说得通的。一度发展成女性主义电影。 |
|
推荐的原因是华丽。看来宗教是反人性反科学的。不过人性本身就是恶劣的东西。这算不上思考。 |
|
我們所見的不見得是事實,唯有經過懷疑才能接近真理。真理的探尋或多或少可以解釋人類存在的哲理。電影中有追求自由、感情、權力、困惑,在這些情感探索中,最重要的就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這是哲學的基本教義,也是發現真相的基礎。我仰慕Hypatia,她從未放棄對真理的追尋。 |
|
7.8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有两种事物是无限的,一是宇宙,二是人类的愚蠢。”对于前者,有的人穷尽一生凭借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去追求日月星辰运转背后的真相和真理;对于后者,有更多的人费尽心思假借上帝之名行使苟且之事将悲剧周而复始的上演。人类之于宇宙就如同在地上爬行苟活的黑蚁,那些看似响彻云霄的求爱笛声和仇视哀嚎对于镜头逐渐拉远的浩瀚星空而言不过是沧海一粟。延迟了一千二百年的开普勒定律证明了地球是不断移动的,而人类的反省则止步不前;行星轨道不是圆形而是椭圆,人类的历史则是环形不断往复;行星公转的速度不等恒,人类对欲望的索取恒久不灭。 |
|
心疼女主,是个悲剧啊 |
|
理性之光科学之光的先驱 |
|
没怎么看懂 |
|
宗教的兴趣与没落都与无知和无赖有关。宗教,文明进步的拌脚石,以及自由的扼杀者。神啊神,你为何弃我而去?因为人只爱自己。 |
|
有人的地方就离不来政治的争斗,希望不灭信仰长在 |
|
被深深地震撼了。政教合一的社会的宗教冲突实则更是政治斗争,电影讲述的故事让科学发展滞后了12个世纪,而就在同一片土地,现在还在进行着一模一样的冲突... 导演用了许多镜头展现宇宙的浩淼和人类的沧海一粟,薇姿真是适合这个角色,眼神透露着智慧的光芒,温柔又坚定 |
|
感觉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没想象的好,但足够了 |
|
一些人的温暖使别人显得寒冷。每周末,我们都去逛街,买东西。 |
|
是好电影可是我看不太懂,有点不是很理解~ |
|
雄伟的广场,为何总充当屠杀的温床;赤足薇姿,智慧天使;没有神迹,只有魔术;在生死存亡之际还不忘思索宇宙的奥秘,这才是真·知识分子啊;一粉抵十黑;降格的人潮如同蚁群来袭;“对完美的痴迷也许反而束缚了我们的思想”;p.s.俯瞰众生的上帝视角 |
|
宗教和信仰 |
|
God is one |
|
虽然有戏剧化的成分,但整体上如实还原了希帕提娅的经历。作为一位理性主义者,又是女性,难免在那个宗教狂热的时代沦为牺牲品。最感动的是她对已经身为主教的学生说:“你能对你的信仰深信不疑,但是我不能,我必须怀疑。” |
|
和阿梅纳瓦尔之后的《战争终了》挺像的,也是两条线:无神论的女哲学家痴迷揭开群星运行的真相,另一边是亚历山大港内连番上演的教派仇杀——基督徒毁灭了多神信仰,其后犹太教又跟基督教互掷石头。两条线的联结并不紧密,薇姿除了在仇杀中输出一下人道立场,就是醉心于和各种人分析天体运行,表面上看,她似乎是三个男人人生蜕变的关键点,但实际无论总督的上位、奴隶的皈依还是圣徒的进击,其实都跟她没关系,她更像让三个兀自前行的男人偶尔瞥了一眼的路边小花,如果说是用这个理性角色去反衬宗教战争的混乱,可双方在思想上并没有深切的对立或交锋,编导更多把本片营造成一部乱世奇情片。导演手法也没想象力,比如薇姿的研究完全可以用画面描述她眼中群星位置与亮度的变化,呈现古代科学不是很有意思的吗?这里的基督徒够凶狠的,编导有点自黑的意思 |
|
拍得很美。 |
|
在政教合一的埃及旧社会里,一个没有性生活的女天文学家被看过自己裸体摸过自己乳房的小屁孩给捏死了。 |
|
Amenabar's most ambitious work to date. Christians in their early days, they believe without questioning. Always question what you believe |
|
7.17 |
|
听这剧情怎么这位希帕提娅的死让我想到了《哭泣的骆驼》中的死亡呢?
愚蠢的宗教信仰 |
|
悲剧之美 |
|
Agora.2009.DVDRiP.XViD-iKA |
|
小奴隶对主人的感情线.....最后结局看哭了 TAT |
|
和我想象的一样好看~ |
|
早期女天才。希帕提亞是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女數學家,死法極其殘忍。 |
|
白左历史发明学:科学实验证明日心说;理客中:一切宗教同样愚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