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10 看完只想问一句女主哪里找来的,炸天的演技简直让观众看的欲罢不能。这个角色可说是被她演活了,不给奖都说不过去。故事方面则是越到后期越垮,整了一个半开放式结局,然而为了交代清楚剩下的一半拖拉了半天,而为了造开放的那一半又拍了很多无用的小细节。现实意义和部分场景拍的是挺用心的,可惜后半段太垮了。 |
|
确实太致郁了 迎熙喝农药自杀那段我的胃都搅在一起 太难过太难受太揪心了 明明是三个人的故事 两个计划自杀的人 最后却只留下自己一个人成为了似乎千夫所指万众苛责的罪人 周围只有粉饰太平的教师校长 咄咄逼人的警察 纠缠不休的家长 指鹿为马的同学 更有一群冷眼旁观置身世外的群众 说到底 他们只关心自杀者的自杀该归咎于谁 自杀的原因是什么 没人在乎自杀者生前真正的想法 没人认同理解自杀是他们万般挣扎和艰难之后的无奈选择 这个社会不缺乏自杀倾向者 缺少的是能真正理解他们的人 所以怪罪一个恰恰是能理解他们 也同样有自杀想法的人为什么不阻止 让认同一件事情的人阻止做同样的事 不荒谬么? |
|
我喜欢的调调。拖沓仍然是硬伤。和自杀少女母亲的谈话可以提前很多进行。处女作拍到这样挺不错。中国的很多所谓好电影,并不是真的拍的多好,只是胜在题材。因为题材的限制,所以一旦出现一个限制里的题材,就是震惊就是震撼就是好。那不是真的好,是我们见过的好太少。(字幕太差了) |
|
她死了,我坠入深渊;我死了,你就会明白。但我一定得死吗……既冲又乱,力量积不起来 |
|
应该是2020目前最喜欢的一部韩影,听了波米推荐看的。很意外的是,细节的把控(如换卫生巾的场面)和反父权的气质如此到位,居然是男性导演的作品。苦痛青春的质询对象:父亲的缺位、作为父权代理人的母亲的冷漠、学校与社会(其他学生家长)的沆瀣一气,规训之下同龄人的自保、甚至是自相残杀。同样是用鲜血,其他作品也许是杀与被杀,用爱情则是互相救赎互相成全的少年人感情,但这部是自我献祭,是在黑暗的隧洞里无言的亲吻,救赎不被容忍,更不可能实现,孤单的少女只能独自、分别完成过渡仪式。与此相对的成年人的虚伪,连刺向心脏的刀都疲软无力——这个世界不允许死亡,不接纳弱者,于是人群中喧哗无比,总需要下一个猎巫的对象。喝汽油自杀的那段极度震悚、心碎,也许是这十年最有力的一个场景。 |
|
少年的你比这部差了两条街。 |
|
海报就够催情的,剧情一丧到底。情绪性大于故事性,女主的负罪感和同学对她的霸凌,与自杀女孩的情感关联,构建得并不好,所以情感表达很大程度上依赖了角色对内心痛苦感受的表演,即能理解人物为什么会是那种状态,但故事并没有深入展开。为什么自杀,是自杀者留给生者的问题,每个与其关联的人(包括其父母),都不愿/不敢成为这个问题指涉的对象。 |
|
喝农药真是亚洲通性 |
|
电影营造的写实凝重氛围水平极高,女生们和学校社会的关注脱节,女生们心理情绪甚至包括同性恋、多角恋问题未得缓释,自杀、校暴、嫁祸等越界行为屡禁不止,各种丑闻到来只有官方的和稀泥回复,片子里病态的生态关系展示的比较深刻。 |
|
聚焦少女危机,校园霸凌和同性恋话题,牵扯出一系列社会问题,生猛凶狠的韩影风格,用力极猛,全汝彬展现和《浪漫体质》里截然不同的表演,相当惊艳。然而此片和金智英同样问题:行为动机不可理解。前因后果几乎不交代,一切都是Why?只专注于生猛的行为本身,所以看完除了感叹演技,就没有其他了。 |
|
这什么鬼字幕,太TM坑人了,导演是个新人,竟然有点大师风范,有点金基德那个意思,这个电影大家还是别看了,太丧,这种电影就留给影评人自嗨吧 |
|
心心念念了很久的片子终于出了资源,果然没让人失望。从昨天开始写的影评不知又要拖多久,因为太压抑了,连看第二遍都要使劲鼓起勇气。 |
|
侧面可见韩国自杀率高背后的社会原因,加上青春期 / 性少数群体困境更加显得艰难而绝望,但是作为新人作品却显得充满「过于老气」的「政治正确」表达方式,却是临沂中国类型作品中导演的困境。 |
|
校园青春残酷物语,手语场景是加分项。副线真的太杂了,该给出口的没有,该放手的苦苦纠缠。最后的落点也没有形成迷雾。 |
|
家人即地狱,同学皆祸害。青春是带血的,而校园暴力是带血的卫生巾。爱会发出声音,而窒息的爱是喉咙上穿个洞发出声音。拍的是一场催人泪下的哭丧表演,而拍法是一场拖拖沓沓的寻尸作业 |
|
冰冷 压抑 残酷 窒息 |
|
在一桩命案里糅合了多个命题,文本足够丰富,但是导演显然把握不了这个文本,现在整部戏都不受控,看起来使人疲累不堪。 |
|
太致郁了!虽然在说女学生的情感遭遇,实际上是社会问题。父母的缺位,家庭缺乏关爱,同学之间的冷漠与讥讽……等等,都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原因。有一个好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太重要了,除了学校,家庭更重要。全汝彬的表演确实不错,有潜力。 |
|
演员很好,角度和展现的内容也很好,就是我看的版本字幕太坑了 |
|
20_42。导演处女作。全汝彬确实是演得好,值得提名也值得获奖。一少女自杀后揭发的问题,母女间的矛盾,同学间争风相对,对爱情的向往,老师和警察之间的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代沟,电影要讲的很多,大概也是有几段是写得很清楚了,相当致郁 |
|
不可否认有两三场略显多余的戏,但全余赟的表演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她值得更好的大银幕资源。 |
|
真没看懂这结局。 |
|
2.14 怎么说呢,看完竟然没有悲愤,只剩下一团乱麻,这是导演试图传达并保持的情绪。只有一个人能看清所有。真相之残酷,无人在意,却都在对谎言指手画脚。承载真相的人,终被黑暗吞噬。 |
|
3.5 |
|
太tmd丧了!!! |
|
把一部社会伦理题材处女作操作得如此类型娴熟...当然是用力过猛,但也可以说,导演前途无量 |
|
关于隐瞒与逃避的故事,却讲得锋利直白。丝毫不觉得破碎拖沓或是用力过猛,只会看到疏密有致的群像和渔网般铺开的诘问。太优秀了,让人完全想不到会是男性导演的作品。
同样是用鲜血,其他作品也许是杀与被杀,用爱情则是互相救赎互相成全的少年人感情,但这部是自我献祭,是在黑暗的隧洞里无言的亲吻。救赎不被容忍,更不可能实现,孤单的少女们只能独自、分别完成过渡仪式。与之相对的成年人即便承受着折磨,也是不见血的,连刺向心脏的刀都疲软无力——这个世界不允许死亡,不接纳弱者。每个人都没那么坏,每个人都有意无意地行着小恶,却在事态面前失措,大呼着“当初没有想到”。真相之残酷,无人在意,却都在对谎言指手画脚。承载真相的人,终被黑暗吞噬。 |
|
女厕所卫生巾经血那块就值五星了。成人的部分就不说了,充满了我们都熟悉的伪善恶心,毫不在意的大人们轻易说出的我很难过,太恶心了,还有校方的推诿——不在乎事实或真相,心里想的只是不要影响学校——垃圾大人。女主太痛苦了,她希望可以得到一点点理解,但没人试图理解她,人人只想自保,忽视她的心碎和难。想说不应该,不应该喝汽油让自己那么痛苦,也许这是自证清白的方式,在她看来,但除了自己更痛苦外,外人没有一丝丝触动啊。想说不应该,但作为旁观者又有什么立场呢。每个人的痛苦不一样,方式也不一样,时机也不一样还可能阴差阳错。太苦了。以及大人们真的太恶心了,一丁点真心都没有吗,一丁点真心的安慰都给不了吗,那些垃圾大人。 |
|
韩国文化院 釜山新浪潮奖 虐人与自虐 旁枝末节一多 刺痛就只能说是生猛了… |
|
非常生猛的新导演作品,直喇喇地剖开伤口给你看,优势是冲击力比较大,能让人直接地感受到青少年成长路上的阵痛,劣势就是用力过猛,余味不足,像是少女的经血,气管上的洞,这些都是少女迈向成熟时经历的损毁,还是过于直白了,全汝彬的表演不错。 |
|
全方位的病态,青春残酷物语。压抑视角下的学校、社会、人生,谁都不是好人,谁都不好过。这一款中二时期我完全in,现在年纪大了,对这种没有前因后果,没有深度探讨的纯病态展示就没那么大兴趣了(我已经变成了一个理性的无趣中年 |
|
看的这个版本翻译太差了,过几天找个好点的重刷。 |
|
并不是金基德,摄影极致,女一总是在画面中前后夹击,仿佛时时刻刻都有人在监视她。中间葬礼的配乐是刺穿全片的主心鼓。 |
|
全汝彬魅力十足。全素妮恶霸警察里就特别强,到这里也是。 |
|
不必要的人物枝节有点多,导致乌合之众学生们在113分钟里作为承担转折的工具被用了三次,显得翻脸如翻书, |
|
暴力霸凌与道德捆绑,一次死亡引发的人生海啸。一边是永不谅解,一边是共同赴死,后效果非常强烈。影片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只说死亡带来的影响,却不说为何死亡。寥寥插叙,只提到我会证明给你看我是真的会去死。而选择死的背后被冲动和证明所包裹,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影片已经有所铺垫,那些边缘个体不随大流的爱好行为,向往死亡的孤寂,其实都是,只是导演没有往此处挖掘更多。 |
|
女主演技不錯,女演員賞可能實至名歸。但是拖了倆小時這個結尾實在是沒有說服力,怎麼拿了今年新浪潮獎的。BIFF1021영화의전당 |
|
全程都是隐忍的压抑,比任何极端的戏剧都要残酷。全汝彬演的真好。 |
|
没有半点阳光在这些孩子身上? |
|
一旦成为体制机器的齿轮 人性即泯然无存了 只有群体无意识驱动下的“免责”和“利益” 学校部分的表现直截露骨 把死亡外化为查案、仪式却唯独没有对死者的怜悯与敬畏之心 看得让人愤怒得失去理智 另一方面 家庭线则更为含蓄 抽丝剥茧直至一语道破 带来强烈的震惊体验 韩国新浪潮很有感觉 |
|
故事、叙事和表演都像一把阴冷的利刃。惊艳的镜头不少:梦中浇到女孩脸上的黑色胶体,被针扎破的气球,还有那个死亡前的隧道之吻。穷追不舍的母亲、残酷的同学、无情的老师和自私的校方、懦弱的同伴。最后餐厅一幕的音乐叫人毛骨悚然。整体的节奏都很好,葬礼哭丧那段多余了。 |
|
好窒息啊 人如果能听进去别人说的话并且不随意解读 是不是会少一些悲剧 全汝彬演技大发 |
|
@2021-01-25 13:50:19 |
|
75。导演很难得讲影片控制在一个氛围和幅度里,我觉得真是一件很难也很难得的事,必须十分明确,才有掌控,但也因此在这样的幅度内,叙事混乱显得更加散乱,这个故事平铺直叙可能不如现在的情意深深,但没有大摇摆的情况下去拼凑涉及真相的情节时,让人会觉得丢掉了什么。葬礼那场戏令我印象深刻。 |
|
她,去意已决。 |
|
#BIFF# 新浪潮得奖片(2)。虎头蛇尾的残酷青春剧。着力展现内疚感,剧情反而冗长削弱了力量。 |
|
自杀前夜发生了什么是最不重要的事 |
|
全汝彬的演技在《浪漫的体质》就已经十分佩服了,没想到在这部电影里更上一层。
少女自杀的原因能是什么?明明我们都知道,却要自欺欺人。得不到爱,所以要用死亡证明,这是个人的悲剧还是家庭的悲剧,抑或是社会的悲剧?
说一个点,敬敏的自杀最起码有了关注,大学时候在图书馆自杀的那个学生什么也没有,一个诺大的校园里平静得吓人,只是听过的他母亲的哭声久久盘旋,后来也就此不了了之,封锁消息到我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只不过很长时间对于图书馆有一种莫名的害怕,直到毕业还书时才能较为安心地进去。 |
|
7.5/10 |
|
字幕有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