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实没什么必要再拍,大家看新闻都够了吧。【假如有一天我在美帝犯了事,需要Kathleen Zellner来救我 |
|
这只能说是一个悲剧故事。在这么多年之后Zellner再去找能证明无罪的证据很难,特别是当时检方对犯罪现场的调查很有问题的情况下。一季下来,她能做的也就是找了检方的漏洞,及提出新的假设试图来推翻当年检方对谋杀事件的还原。从始至终她都无法找出任何关键证据来洗脱Steven的嫌疑,那么多重复实验、专家证人的证词都是间接的,推翻这种谋杀案的定罪用这些间接证据远远不够。再加上案子已经变得政治化,县里肯定不希望承认自己当初抓错人,所以会千方百计阻挠上诉。还是很心疼Brandon,你能看出司法系统对底层人民的不友好,不管怎么样,他当时致命的招供注定了他的命运,搭上了他一辈子的自由。最后还是希望真相最后能大白于天下,也许十几年之后,某样证物会奇迹般的出现,还原真相。不过即使真相大白,这两位失去的自由却永远回不来了。 |
|
如鲠在喉。两位女律师是good fight里的本尊了。 |
|
看完第二季开始觉得Steven有罪的人赶紧闭嘴吧,靠Teresa几进几出Avery家脑补犯罪故事?Kathleen Zellner的推导缜密清晰就被你们一笔带过了?只不过案件年代久远,缺乏直接证据才是被申诉驳回的的最主要原因,地区法官或许被施压不愿接手烫山芋,种种地方警局劣迹,公检法的相互包庇让人心寒,更让人心疼的是Steven的老父母,不管Steven能否翻案,他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 |
|
拍摄的进度不再多年累积而变成实时追踪,就具有了更切实的意义:埃弗里、达西和周遭的人共同在这个巨大又混沌的泥沼中挣扎,定罪只是个开始。看完首季之后的感想在现在进一步的得到强化:埃弗里是否是真凶从不是最关键的议题,而是当弱势个体遭遇到体制性制度化的碾压时,其他人应当保持何种态度。 |
|
第二季开篇非常巧妙地正面回应了之前大家对第一季的质疑(比如遗漏事实,忽略一些证据),并且第二季由此改进了说理风格,拜Zellner所赐,所有论据论点都是以非常理性非常科学的方式摆出。Zellner律师简直职业典范。至于Steven到底是不是有罪,仁者见仁吧,纪录片作为“无罪派”意见,在完成度和说服力上做的是很出色的
PS. 有必要明白纪录片不是Journalism,没有偏颇记叙事实不是纪录片的责任,引发思考才是。《制造》没有故作上帝视角暗示“本片记述的是绝对事实”,为的就是给观众以思考的的空间吧 |
|
第二季:四位杰出女性的革命之路。力图还原正义的女人们一个都没放弃,只用十小时看纪录片的人有什么资格叫停或是替Avery按头认罪呢? |
|
两季二十几个小时的纪录片展示的还是冰山一角,有太多太多的信息没有透露出来,但是彻底被K.Zellner征服。相信KZ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取得胜利,也希望Kratz,Lenk,Molburn一众人一定要苟活下去,为他们做过的违背正义的事情付出代价。 |
|
女装凯文贝肯,天降大神个人秀。导演挽尊秀。 |
|
太难过了,不是因为某个人受到的不公待遇,也不是为了某一个无辜的生命枉死,是明明都那么努力了,却只能凿开冰山一角……到底是茫茫黑夜中费尽心力拨开迷雾寻找真相,还是本来真相就在那里却渐渐被黑暗深埋永无天日?真希望不要再过一个三年又三年还是举步不前。最后一集的验尸官让我泪目,“我本该支持特蕾莎,现在却内疚辜负了两个人……”ps:其实看完心中对KZ找出的漏洞也有疑问,比如并没有引擎盖取样,取而代之的是腹股沟取样棉棒的论断,引擎盖抹一下难道不会有灰尘不会脏?和在身上抹一下能一样?emmmm……总之真迷啊……不过纪录片的好处就是可以带上放大镜从只言片语或者某个表情观察每个人心里都有的秘密,哪怕是戏精也有破绽。 |
|
真相逐渐抽丝剥茧,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和新的证据披露出令人震撼的现实,当然是对于事件本身的震撼,不是所谓的虚构艺术的洗涤。纪录片提供了对真相剖析的视角,以及永不妥协、科学求证、合理猜想的法律精神,对无辜受害者的家庭是充满人道主义的关怀。它引发的是对于司法、公正、真相的极大深思,因为取材于现实,所以现实的力量也更加震撼,影像无法折服我的,现实可以。 |
|
第一季是万千信息中捋顺线索娓娓道来,第二季是跟紧态势时刻追踪,观剧心态上还是不太一样。因为已知这件被纪录片推高关注度的案件但凡有重大突破都会被新闻“剧透”。律师们依然在努力,因为这个案件是现在进行式,只盼望有一天我们能亲眼目睹真相大白,也能看到环境真实的改变。 |
|
剪掉凯瑟琳猜测演绎的部分,再剪掉重复的煽情戏,压缩成6集会好得多。 |
|
Zellner简直是the good fight了。永远失去的自由 太令人发指了。 |
|
做了18年冤狱再次因谋杀被囚如今已56岁还在为“无罪”抗争挣扎的人的人生,父母老的有可能等不到他被判无罪的那一天,一路上诉一路失望。斯蒂夫作为穷人,当年的律师太弱,如今因为纪录片火了,他得到一位有能力的新律师,对比之下当年一切所谓的证据都经不起细节的推敲,而如果他是被陷害,检方和警方对各个证人的胁迫和诱导乃至整个上诉过程中法官们的官官相护和压迫感都令人不寒而栗,片子很隐晦,那个3600w不容忽视,数目是一方面,警方也怕效仿斯蒂夫的人接二连三出现吧,颜面何存?而如果无辜也说明真凶逍遥法外有可能实施其他罪行。作为观众主观的感觉那个16岁长相酷似阳光小美女的保罗达诺的侄子,所谓的帮凶,尽管身材壮硕却十分内向羞怯,想象不出他会帮助舅舅杀人。目前还在抗争,上诉到最高审了,期待第三季给出圆满结果。 |
|
Kathleen简直是我偶像,对细节的推理演绎做到了极致。但这部剧也让我意识到社会的一些悲惨现实,在美国,政治与司法原来并没有完全分离。 |
|
天下乌鸦一般黑,天朝出这事不会让人知道,美帝就算真杀人了,也可以逃脱法律《纽约灾星》 |
|
最高法院拒绝布兰登上诉要求的解释很有趣,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证词中所叙述的残忍的杀戮发生过。 |
|
控辩——你方唱罢我登场! the case is on it's way |
|
质疑系统性问题的纪录片。很有社会责任感了 |
|
最让人心痛的一刻是Steven Avery的父亲忘带ID知道无法给Steven过生日后无尽的失落 |
|
其实从第一季到现在没有什么大的实质性结果,就是汇报一下进展,甚至Brendan在最高法拒绝接手之后就已经基本完全丧失脱罪的希望了。看完之后依然很唏嘘,整个威斯康辛的公检法部门还真是“沆瀣一气”,而因为这个案子本身的影响力巨大,其实也在无形中反噬着Steven和Brendan被平反的机会:因为政府和执法部门并不愿意在如此大曝光度的案子当中认错、认输。换成一个不那么出名的case,如果被律师揪出这么多漏洞和错误,可能法院和检察机构早就直接释放当事人了。Steven的律师Kathleen真的很厉害很厉害,非常sharp非常有经验,希望她真的能turns everything over。 |
|
本以为第一季律师很努力了没想到现任律师凯瑟琳更拼,基本把检方提出证物疑点全部过了一遍,前半各种实验特别好看,但在某一点之后她似乎完全不怀疑委托人了因此全部推理都站在不质疑的立场上,提出其他嫌疑人过于臆断,在法律程序里提出可能性当然没问题假如能争取到重审自然可以辩个究竟,但目前单方面媒体发布造势似乎不够道德毕竟傻傻的观众还挺多的。侄子翻案官司科普司法流程,SA的案子看来不到联邦层面估计没指望,3年拍个续集太快了十年一部差不多orz 这季用Avery一组家人悲剧煽情成分也很重,这些我都自行过滤,还是关注案件吧。这剧的名气对被告一家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若非第一季他们请不动凯瑟琳,但也因为剧的热度让案件上升到州的名誉高度混入了政治因素,威斯康辛州骑虎难下翻案反而困难重重。 |
|
比第一季还要好看,真实的力量,等下季。凯瑟琳太厉害了,太有逻辑了 |
|
对于事件本身的关注度太高了 以至于纪录片只需要不断地重复简单的强化、填充给观众对于此案的近乎一面倒式的证据就可以,而这个证据只是用来证明当初检方证据不一定合理的可能的,依旧不能从这个推导出Avery是无罪的,这一季最大的意义或许就只是讨论区里激烈讨论的罗生门式的“到底谁说谎”、“到底谁是凶手”了 |
|
第9集两条线各自展开至高潮,第七巡回上诉法庭的录音非常有分量,联邦大法官水平果然很高,第一次看时思路没跟上,又听了好几遍,法官把涉嫌胁迫的执法问题,拓展开来,引至针对弱势群体审讯方式上,最后从立法角度予以坚决否定(法院不是立法机关——"you must lose"像极了罗伯茨大法官关于同性恋婚姻合法的dissent),Larah太嫩,直接钻套里了;Zellner是老鸟,在这一季中对案件的处理方向是非常正确的——如果不是Avery,那么到底是谁?然而找了许多线索,却只能作为猜测的依据,没有直接证据,只在这一集里很有戏剧效果地把矛头对准了the Dassey's和被害人前男友,并提出了第一个有说服力的潜在证据(Bobby为避免电脑文件曝光而作伪证),但取证难度极大,还是无法撼动 |
|
2018.11.12-27 “推翻冤狱”(个人这样相信)的实时记录 每看一集都多一份难受 见证他们一路走来的大起大落 Steve Avery那句Poor people lose. Poor people lose all the time从16年看了第一季两年来感同越来越身受 哪里的公权机关都天生本能侵犯私权 越如是越觉得Kathleen这样人的极端必要 同第一季——“心疼老爹老妈” 正义即使真的偶尔不会缺席 但对绝大多数寿命有限的人类来说 实在太迟到了 |
|
凯瑟琳律师是唯一的赢家。不要再继续下去了,快成闹剧了。 |
|
Season 2, presented by the law firm of Kathleen Zellner |
|
挺心疼父母的 八十岁了Steve的父亲还要干又脏又累的活 哎 |
|
太黑暗了 敬佩Kathleen女士 |
|
想想人心真黑。还有,这辈子都不想去威斯特康州。 |
|
Netflix趁热打铁第二季,在素材上撑不足10集的长度,很多冗余镜头影响观感,整体上还是较完整的呈现了美国的司法系统 |
|
素材用完后也失去了第一季的那种掌控力,变成了有些割裂的两部分:一部分是技术化的法律程序、证据分析、辩护策略,一部分是煽情的家人生活。本以为第二季至少会有一个好消息,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
|
此片详细的展示了,在美国的司法体制内,一个律师水平的高低,在一个案件中会产生多么不同的效果。有多详细呢?详细到使此片足以成为法学院的教学范本。 |
|
什麼鬼啊⋯ |
|
同一个案件 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再次梳理了一季...新律师这边这些论证是不是太理想主义了啊...说不好听的就跟过家家闹着玩一样啊..反倒是侄子那边的进展跌宕起伏 让第二季精彩起来 就算是没有什么结果 也顺便把司法程序跟着熟悉了一会...竟然还有一定科教意义...就是看得怪心累的 |
|
一部纪录片抵过所有律政美剧… |
|
相比第一季的疑点重重的卷宗,这一季更多的真相似乎正在逐渐浮出水面。当针锋相对的政治角逐,复杂繁琐官僚体制,以一概全的司法系统,怀揣各自目的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当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很难只做一名冷眼旁观的看客,因为无论作为彻头彻尾的阴谋论主义者,还是在情感上支持艾弗里一家的同情者来说,你会意识到,当下——当你抱怨碌碌无为,缝缝补补,一地鸡毛的生活的时候,在世界的另一端,还有像Avery和Brendan案子这样似乎超现实主义的事情正在发生着,并且当你看完这部剧集的时候,他们也许还会继续呆在监狱里度过一生。
就算终有一天真正的凶手被捉拿归案,他们和他们家人失去的时光是永远都没有办法弥补的。 |
|
看完之后,如鲠在喉。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真的说不准。 |
|
还是智商不够。 |
|
看到年迈父母的镜头真的太心碎了,尤其是15年来身形变化的冲击。Brandon那两个律师感觉有点暧昧啊,Steven这边律所的小姑娘说话像在背台词…很好的美国司法体系科普…服了… |
|
女律师太飒了,关注了她的twitter,期待第三季 |
|
有生之年系列 |
|
这一季很奇怪,堆满了烘托气氛的远景,音乐,粉丝信件,看得不是很认真,比起实质内容来更像是意在在manipulate什么,弃了 |
|
第二季,觉得律师作秀居多,还是没有关心谁杀了人,某些细节很吓人,但真的会如此大费周章去陷害一个人吗?但,疑罪从无啊! |
|
一次看完…今年第一次通宵居然为了这货??看得实在是憋屈…还是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电视。说科普也好,说嘲讽也罢,或多或少看者都是biased的,programming绝对没那么公允不能不否认,但是当事实摆在面前但不得不屈从政治体制,不得不心寒啊。我这容易一天就看完了,人家等个庭审意见就是大半年啊。各种嘴脸记得清清楚楚。别人我都没意见就是看不惯Kratz,简直小丑,吃相可以再难看一点。 |
|
谁能想到这样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 |
|
三年的再记录,收获强大人气。无敌的新律师团队,警探们自愧不如吧,律师亲自破案系列。个体与体制的再次碰撞,呼声再高证据再充足结果却是更苍白无力。 |
|
The truth is clos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