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鸡的戏份虽然少得可怜,但它的献身演出却相当惊艳,值得一座最佳男配的嘉奖,或者,终身成就奖的殊荣(如果锅里的不是替身的话),也再次证明库斯图里卡挑选动物演员的眼光以及调教它们的功力(所以他凭借此片拿到了第4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最佳导演奖)。 |
|
南斯拉夫,这块半岛与大陆割裂、漂离,就像Perhan,像车队,像所有漂泊的人,住在米兰和罗马边缘的废墟。讲故事的奶奶是茨冈人的白女巫,家里摆满瓶瓶罐罐,治愈疾病;金色的晨晖里她用红线一圈圈缠满米兰大教堂。看哭了两次,第一次是河流里茨冈人的盛大仪式,火焰和烟雾升腾在水面,衣裙潮湿赤裸乳房的Azra把爱人的名字刻到乳房下,Perhan则把她的名字刻在胸口。第二次,Azra升到半空,产下孩子死去。配乐Goran Brengovic,Le temps des gitans。水、火、土、风,库斯图里卡是炼金术师,操纵着宇宙间的一切元素,调制糅合成这部茨冈人的电影。Perhan和Azra相爱的那刻,Perhan正在讲述石灰——大地养育了它,河水给它洗礼,火哺育了它。“绝对的浪漫啊。绝对的浪漫。” 已经不叫扎比特的扎比特这么说着。因为他永远跳不过自己的影子。 |
|
少年的堕落史和自救史,最妙的是在葬礼上,那个仪式性的置于双眼的钱币——被金钱蒙住了双眼,更妙的是,他的儿子打破玻璃,偷走这两块金币,躲在纸箱子里在大雨中遁走——腐坏的道德在循环。另外一条信仰之路随着倒塌的耶稣十字也消失了。在道德堕落的严肃主题面前,老库也落泪了。 |
|
不开心的时候我喜欢弹手风琴,听的人满心欢喜,而我的心却在哭泣。 |
|
8/10。开场持续哭泣的女人由背影缓慢转身面对镜头,镜头内部蒙太奇转换到撑着破伞的秃子,讲述飞翔的传说,结尾被新娘射杀的贝汉掉进归途列车,望向天空幻化为白鸟,渴望飞回故乡。库氏非常重视场面布置的丰富,叔叔从赌徒中走出,洗脸、怒骂、祷告和输掉最后的赌资,背景展现了小镇全貌,为逼奶奶替他还钱用拖车吊起整座房子,吊起的房子象征吉普赛人居无定所的脆弱。史诗气质的符号融化到民族的精神中,在弥撒祭典,水中木筏承载着巨大人偶,舟中半裸的男女主角消失于薄雾之中,阿兹娜在怀疑中难产而死,婚纱飘在空中带着命运的荒诞无情,婚礼上贝汉用意念控制叉子杀死阿默德的长镜头跟拍,生动传达贝汉失去一切的绝望。庆典中漂流的火鸡被叔叔炖汤,是贝汉堕落为罪犯的起点。结尾儿子拿掉贝汉尸体遮眼的金币、躲入箱中冒雨逃跑,父子命运又开始轮回。 |
|
我猜,姜文一定是老库的粉丝。 |
|
奠定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之作,而且在平衡性上算是做得最好的一部。既有表象的疯癫与魔障,也有深沉的悲悯与忧伤,库斯图里卡将自己对于吉普赛民族的全部挚爱倾注其中,并顺着电影的各个毛孔流淌出来。 |
|
十年前看的,只记得一些恍恍惚惚的片段,重温亦感动,就像看一部崭新的片子,被一种谜一样的气场紧紧包裹,东欧、拉美电影的气质来自纯天然的血统,无法模仿和学习。 |
|
在窗外隐约的广场舞(村里每晚都有几个人跳)音乐声中看完了这部。对比太鲜明:吉普赛人的村子里,生活虽然也困苦,但好歹能抱作一团跳跳舞唱唱歌。不知道世界上是不是只有汉族如此缺乏音乐和舞蹈,以至于大家只能像原子一样彼此孤立。奇怪的是,从大家对广场舞的痴迷来看,汉人是渴望音乐和舞蹈的。 |
|
CD1:t7eb3ac08f / CD2:t726a61bdf
OST:f2b44ee35d |
|
1.被挂起的房屋;2.河流里的祭典;3.飘渺的白纱,死去的母亲和远离的妻子;4.悬浮在空中生孩子;5.手风琴永远有着一抹哀伤;6.火鸡、鹅和白鸟;7.我以为那是一场梦,白昼一般清晰的梦。 |
|
一个不做梦的吉普赛人,就像没有屋顶的教堂,没有文字的书。 |
|
库斯图里卡绝对是外星人! |
|
太强了,妥妥入选年度前五,库斯图里卡最佳,再看五十遍270分钟版也不算多!吉卜赛人能有这么一部描述民族命运的片子(如果还能称为“民族”的话),不枉受了几千年的气!传统层面的野种,生子,十字架,现实层面的贩卖人口,金钱至上,魔幻层面的叉子,婚纱,高级得不能再高级,完美得不能再完美!
P.S. 至少一定要看142分钟版,HDTV那版是坑爹的,尤其结尾 |
|
無限接近滿分的電影。全片四場婚禮,沒辦成的倆場讓新娘抱怨,辦成了的倆場則導致新郎慘死,彷彿游牧生活與走入家庭注定不能合一、現實生活與幸福未來必然有一者得是夢境。 |
|
姜文太阳照常升起,结尾两场手风琴狂欢和铁路婴儿应该有借鉴本片,不知有没有人认同 |
|
老库调度动物的功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也是他唯一一部没有与政治沾边的电影。 |
|
看前三分之一时,我吃了三斤草莓,以后回想起这电影时,应该能想到草莓味,化开后三分之二的悲情。吉普赛人也好爱手风琴的音乐,它混杂了这个民族血液里所有甜蜜的、忧伤的、荒诞的、疯癫的、下坠的、漂泊的、凋零的、毁灭式的、沉默如谜的浪漫。“当我告诉你我不再相信任何人时,你告诉我,如果你谁都不信,上帝会遗弃你的。” |
|
都说老卡的電影是经典,我守着DVD都不敢打开,这个也是看见网盘有下载看看新鲜,真的止步不前。散文诗一样的電影高分未必有人都叫好,反正我不以为然。
『加长版就不看了』 |
|
男人成长史还不如说是男人瞎折腾的历史。貌似有些钱了,但钱的取得又有着原罪。可以娶妻生子了,又有着致命的亲子不确定性,男人的历史就是瞎折腾的历史,随时把命折腾没了,又回到虚无的状态。期间还要连累身边的女人。 |
|
很可惜,我没有看到260的完整版本,而是140的剪辑版,但即便如此,也并不影响这片子带给我的强烈震感,虽然四个多小时的叙述更使人荡气回肠。老库这回把焦点放在了一个世界性的民族之上:吉普赛人(罗姆人),描绘了在时代变迁中的他们生存现实的概况,流浪的本性与浪漫主义人格,使人笑中带泪。 |
|
好久没给五星级评价了。。。 |
|
一出彻底的荒诞悲剧。
白色的鸟从新娘的肚子里飞到天空,纯真的少年在欲望中丢弃自己,上帝偷走了他的肉体和灵魂,把他变成一具尸体运载回家乡。
贝尔汉如石灰一般的纯真,在第一次撒谎后,大地之母的乳头在欺诈中放荡,曾经嘴巴是吸铁石的姑娘现在只觉得恶心,他闭上眼睛听着合唱团的鸣奏,绝望地摇摇晃晃中听出来是给自己的一首哀歌。
他痛恨欺骗他的人,他痛恨自己,他要痛苦地感觉到他还活着,所以百般羞辱新娘,所以为了报复自己做坏事。
醒悟之后愤怒的力量把他推向仇人眼前,他也走向了结局,可是,这次,他却被自己的眼睛欺骗。小贝尔汉不是他的贝尔汉,偷走蒙住双眼的金钱的样子,是谁的嘲讽 |
|
【A-】简直就是南斯拉夫版的教父。宿命论的人生,库斯图里卡“疯癫”起始,多人复杂场景调度水平惊人。男主角Dujmović也出演过地下,二十九岁时因吸毒导致的抑郁而自杀。 |
|
开场那个镜头让人怀念起《八部半》,库斯图里卡的电影总是惊喜连连,魔幻现实应该算这部电影最好。。 |
|
看这样一部明显适合影视专业课拉片分析各种解构的电影,其存在意义就先入为主的被拔高到不再亲民那一类了——但实际上这部电影是真正下里巴人的艺术,充满热烈的张力和生活的真谛,你可以当作异族的猎奇史,也可以从中提取更核心的具有普适价值的思想——排除富有和贫穷的物质表象,我们其实一直流浪在大同小异的精神环境里,如果寻找不到活着的目的,那流浪的身体将始终居无定所随遇而安,流浪的心灵也将始终不被洗礼无从寄托。 |
|
有些事在烦着我的灵魂,把他们说出来才有用。 |
|
主题层面上来说是巴尔干半岛的雨月物语,纯真的人性如何扭曲、玷污而又悔悟的历程。库斯图里卡太凶悍了,故事非常有力量,残忍有温度。他是如此热爱飞行,热爱婚礼。婚礼对他来说一定意味深刻。 |
|
前半部分神作,后半部分叙事太多反而没劲 |
|
“请照顾好我的新娘,就像对待你自己的眼睛。”库斯图里卡写纯洁的人性如何堕落,如何抛弃自己的新娘,如何遮蔽自己的眼睛。贝汉如浮草飘萍,下坠与复仇都像被信手抛在海浪里漂荡而非自己做出的决定。电影里几乎所有男性都是如此,扎住根的只有女性,有顶住整个家族的外祖母,有由一袭头纱勾连的母亲与早亡的妻子,有跛腿的妹妹。男人们疯癫、自毁、漂泊、自恋自怜,只有女人们告诉他们,上帝会如何把他们遗弃。 |
|
库斯图里卡又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史诗,癫狂、荒诞又悲凉。1.一曲关于纯真少年堕落、醒悟与复仇的哀歌,从幸运发迹到荣归故里,转瞬之间又变得一无所有。2.一个自带“特异功能基因”的家族,却几乎人人不可避免地沦落,抑或遭受上帝的惩罚,而贩卖人口的流动团伙与失母缺父的宿命轮回,又似对吉普赛人流浪无家酸怅历史的隐喻。3.虽有几许南斯拉夫版[美国往事]或[教父]之味,但更多地方契如费里尼附体,一如河水里的盛大祭礼、跳过自己影子的尝试、随大钟吊着忽上忽下的贝汉、雷雨夜中悬吊半空的房屋,还有那段超现实梦境(抛接红毛线球的外婆-米兰大教堂-锈蚀的加油机-燃火的家宅)。4.飘飞的婚纱&浮空的母亲/新娘,恍若夏加尔画作再临。5.那场贝汉眼见妹妹被推走、焦糖苹果洒落一地的痛心戏,让我兀自忆及[薄荷糖],6.纸箱中的人,火鸡天使。(8.5/10) |
|
融入现代社会的一刻就注定了与传统的纯真不可逆的断裂,是几次救赎无法挽回的罪恶。我梦到你生下一只纯白色的鸟,我们试图互相接近,可是我们都消逝了。 |
|
92/100
一阵风吹开天地,住进他的血液。追逐着飘起的纯白的梦,赤脚的孩子开始漫无目的地流浪。着火的房子是最热烈的送别,天赋的异能是最强悍的武装。在上帝倒下的土地上,无畏的勇士血流头破,虔诚的傻子两手空空。当猎猎风再起时,悠扬在耳边的,是对生命奇迹的欢唱,还是对命运无常的哀歌。 |
|
库斯图里卡美学流水席,红白婚丧通吃,家禽女眷环绕,镜头流畅调度的节奏配合欢快又忧郁的歌舞,堪称巴尔干马戏团,这部场景直接搬到意大利,郊野Motel巴士营广告牌火车铁轨,和费里尼最狂放的片子比也不虚,很多明明造作的镜头比如屋顶吊装婚纱飞扬愣是拍了出来,吉普赛人的四海为家巧妙地浓缩在纸箱盖顶的意象里,和如今拍“草台班子”异曲同工。当然缺点也很明显,男性命运叙事直男味也不遑多让,女性基本和火鸡一样神圣一样破碎,父亲的缺位把当爹的焦虑投射到方方面面,生育的痛苦美化成飞升,对他人的暴力被血缘的亲密温情化,对这种情节的欣赏需要额外的宽容,我想到达内说的一句话:父亲的罪不是儿子的罪,却变成了他领受的遗产。 |
|
#重看#魔幻现实的超劲强音,酒神醉舟的悲鸣挽歌,极致的浪漫,极致的奔放,是泅渡冥河的缓缓行舟,是雪落大地的空空茫茫,出走-回归-再度离乡-家庭/民族的分崩离析-永失家园,一个悲情浮岛的轮回,一个承载着普世道德价值的寓言;叙事节奏推进得如多线狂歌并进,场面调度异常繁复迷人,充斥着大量郁结的象征,一个男孩的成长史,一个民族的流亡史,巴尔干半岛的血泪史。
多处典型的库斯图里卡式手法,火鸡的凝视,母亲和妻子婚纱的飘落,移动纸箱的呼应,两代贝尔汉父母缺席的镜像(儿子对父亲说“你不会再回来了”泪目),肉身升起的神迹昭示(真是东欧电影的传统艺能了),风、水、火的意象堆叠(呼应民族传说),爱情的迷醉和幻灭,婚礼上的舞蹈队列,手风琴扯出的绵绵乡愁。 |
|
离开"南斯拉夫"的特定背景或魔幻现实意象,《流》即一部关乎成长仪式的"男性传记",首先,它创造了一个主体空间,作为定义"他者空间"之根基,因此,得以作为流转中的"吉普赛":飘忽不定的母亲幻景与前往意大利的仪式(待延展的主体空间)。多年后,《生命是个奇迹》呈现了相似故事的另一面 |
|
再一次领略库斯图里卡的魔幻史诗,一段流浪者的悲情人生!或许我们都会有那么一刻义无反顾的远走他乡,在我们满腔希冀的时候,恐怕也忘了时间会是多么可怕的刽子手。摧残你的身心是它,磨蚀你的意志是它,可能就连葬送你的爱情也是它,而当一切都尽皆毁灭的时候,你一直信奉的上帝在哪呢?他正在笑呢! |
|
7.6/10
在豆瓣标记的第一千部电影,小小记念一下。这是我看的第二部库斯图里卡,很可惜我非常讨厌嘈杂的电影,无止境的吵闹只会让我感到厌烦,《地下》能让我看完的原因全在于他对巴尔干半岛历史的极致诉说,但是过程中数段吵闹的片段也让人感到难以忍受。这毫无疑问是杰作,但是我实在难以忍受吵闹,如果说寂静的电影顶多让人感到无聊,那么嘈杂的电影就是让人感到生理上的不适。只能说费里尼系的导演都不是我的菜吧,虽然他们的作品客观来讲都是不错的杰作,但以后麻烦费里尼和库斯图里卡这样的“马戏团电影”全部都速速滚出我的世界,不然我怕下一秒我就受不了掏出AK把电影里发出噪音的人物全部图图了 |
|
这些前现代社会中的“生活”在今天看来如此有血肉有张力,有令人怀念同时也憎恶的人情味。让如今在都市中日复一日的生活变得像流水线上快速复制的某种塑料产品,坚实而劣质,顽固且不可降解,不像那些泥土里生长的花,连凋谢也具有悲剧性和仪式感。 |
|
强大的风格叙事,足以弥补所有的不足 |
|
库斯图里卡的千秋家国梦总是逃离不了现实的沧桑与残酷。处于转型期的魔幻现实手法在136分钟的《流浪者之歌》中并没有发挥出作用,最终被混乱的叙事风格撕裂成形式与内容并不统一的两段。而那些绝美的想象完全是拼贴上去的,并不吸附于人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前部分让人感到亢奋,而后部分使人倦怠了。 |
|
天呐库斯图里卡真的是神吧又一次跪着看完🌝终于明白了姜文那些荒诞又悲伤的流氓式浪漫的出处了。。。 |
|
看过库斯图里卡后期的作品再倒回来看早期的我才发现同样的母题被反复呈现:家禽等各种动物与人相依共存,《流浪者之歌》里的火鸡与鸭,《亚利桑那之梦》里的雪橇犬,《地下》里的猴子;超现实的梦境或幻想是库斯图里卡的执念,人和物总是被赋予会飞的能力。
能歌善舞的南斯拉夫人民哪怕在不合时宜的时间与场合也总能忘情地拉起手风琴,生活潦倒但精神不落魄。影片中多次出现的袒露的乳房是男人趋于原始欲望的宣泄和女人母性的表征;奶奶的巫术和河里的奇妙仪式是对古老宗教及神秘力量的崇拜,它们都是南斯拉夫人民的朴素情感表达。
奶奶的木屋被吊在半空;“衣锦还乡”的贝尔汉执着于建房子却怎么也找不到阿梅德口中的新房;阿兹娜怀着不被丈夫承认的孩子,如约凡的母亲一般产后身亡;可怜的吉普赛人贝尔汉死在火车上,他的灵魂永远在流浪。 |
|
1988年,库斯图里卡才34岁,已崭露大师气象。吉普赛歌谣用得尤其好,有如招魂曲,承天托地,将轻快与深沉完美融合。有人说这是南斯拉夫版教父,其实也可看作吉普赛往事。 |
|
库斯图里卡各种元素堆得特别满(魔幻构图、色彩饱满、丑人扎堆滚泥地,民间音乐一起嗨,动物表现优异),感觉巴尔干地区就相当于欧亚大陆的“黄泛区”,各种天灾人祸无常,居无定所,犯罪猖獗、底层互害(妇女儿童是底层中的底层)。但年纪大了,看这种黄泛区长大的丑丑男孩(很像年轻版的Adam Driver)的悲惨命运,实在无法共情 |
|
流浪的天空,风使劲吹,吹走了他的心,吹散了他的灵魂,吹熄了他的梦。他弄丢了那个女孩和自己。 |
|
过于喧嚣的孤独,借酒浇愁的癫狂,狂欢沸腾的寒凉,库斯图里卡强烈的具有标志性的个人风格与美学特征表现淋漓尽致,现在想想库老的电影在资料馆常年卖座怕不是与某种程度的心理认同联系在一起的;圣乔治日的水上净身仪式场面真是震撼简直一阵冷颤;音乐太加分了,Ederlezi一响起,这绕梁之音泪流满面,悲得荡气回肠;辗转离散,何以为家,每个流浪者的栖息地终究只有一个纸箱,每个孩子都早就知晓父亲不会回来,一再被欺骗、被利用的族人,被侵犯、死于生产的茨冈姑娘,治不好的“铁托”的腿,小小茨冈村庄成为地缘政治引发的无尽民族苦难的代际化、符号化甚至仪式化的高浓缩的凝结体;零下三度的夜晚谁在吹响片中音乐的口哨,好像我们都在边走边听 |
|
魔幻癫狂版《美国往事》,库斯图里卡能把讽刺、奇幻、幽默、荒诞等很多种元素杂糅到同一文本而不显得突兀,也只有他能把欢快、惆怅、忧伤、悲壮等相互冲突的情绪集中于同一人物而不显得跳脱。看到是短的版本,仅仅是270分钟版本的一半,长版本要么只是没怎么剪的毛片,要么就真的是史诗杰作了。 |
|
上帝啊,你倒了,就像这颠倒的世界。 这个世界太荒谬,太邪恶,不管怎么努力,人儿啊都是孤独的。 |
|
火鸡表演最佳。疯疯癫癫的各种小段落真的是导演最可爱的地方了,移动箱子人好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