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莱叶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本片原本毁于火难,几经周折,才珍贵发现一部珍贵胶片,在1986年进行了修复。整部片子的布光充满了艺术的完美性和造型的完美,如同古典派的肖像油画,鲜活反映了人物的个性。虽然默片不擅长表现对话,但大量人物面部特写加上蒙太奇无疑完美的展现了这场审判。 |
|
【B】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大特写,歌剧配乐,投在贞德脸上的“圣光”,于是电影看起来就“神”了。但并不觉得在剧情上有太多可供解读的东西,默片的信息容量太小。 但女主角演的真的好屌啊!接近病态的绝望和疯狂看得人起鸡皮疙瘩,可惜毕生也就只演了这么一部电影 |
|
无关技巧性和开创性,我不能接受的原因在于不结合典故的前提下,作品空间内没有任何一方面(或者说任何一次拷问的落空)可以证明贞德并非愚忠,即便她的信念绝对“正确”。而如果德莱叶的态度是“无论愚忠与否,苦难/坚守都值得被放大/歌颂”,那对我来说便绝无感染力可言,所谓人性摇摆也离灵魂很远。 |
|
大量特写和大特写,用远景表现喜剧,用近景表现悲剧。每一种成熟的艺术都脱离不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无声时代作为电影艺术的奠基阶段是永远不能被忘记和忽视的 。 |
|
面孔!镜头诚实而专注地聚焦于那些令人震惊的面孔,极简风格的场景设计让演员的面部表情成为了画面中的全部内容,无声时代的技术限制反而强化了影片所带来的视觉冲击,简单、直接而纯粹。从这点来看,《圣女贞德蒙难记》也许是电影自诞生以来最具表现力的影片,而且是一次难以复刻的成功,来自不同国家的演职人员带来了复杂多样的民族风格,将德国表现主义、苏联蒙太奇和法国印象派运动的成果共冶一炉,恰到好处的“碰撞”让《圣女贞德蒙难记》发展出高度融合的国际风格,足以代表二十年代欧洲电影的最高水平。 |
|
在默片时代即将结束的时候,不仅是纪录片的发展跨越了国界,而且,由于欧洲的电影工作者们的高尚的进取精神,各种风格、流派之间相互影响和渗透,诸如:德国的场面调度、法国的摄影技巧和苏联的蒙太奇剪辑等等,一种国际性的电影文化为人们所认识,并逐渐地成长起来,本片即是这种国际化的集大成者。 |
|
卡尔·西奥多·德莱叶最后一部默片,实验性十足。影片几乎完全由人物的脸部特写与少量近景镜头组成,无定位镜头,直击人心。贞德与审判者的特写镜头分别采用俯拍与仰拍,更突出了力量强弱对比。女主角瑞内·法尔康奈蒂由导演在街道喜剧中发掘,这是她唯一的荧幕角色,也是震撼影史的一次表演。(8.8/10)| 20221211 大光明影院4K修复版重温,虽然开头稍让人眼皮打架但之后便渐入佳境,完全沉浸在灵肉挣扎与信仰之力中,感受你我或许终难以企及的崇高。 |
|
那绝望的仰起的脸。 |
|
看完我思考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至今还要重看老电影?技术会让视听日臻完善,但电影绝不仅仅止步于视听这层的东西。 |
|
看哭了,也总算理解卡丽娜为何会在《随心所欲》中跟着圣女贞德一起流泪。最后的行刑戏壮美又给人希望,贞德燃于熊熊火焰里,她的勇敢和忠诚化成烟感染了民众,他们揭竿而起... 真是一部伟大的电影,96分钟难以喘息的体验,如果想认识什么是伟大的表演,这部无声的电影就是最有力的声音。修复版极美 |
|
真的好,好到爆。这手法别说是1928年,就是2028年照样无人敢做,无人能及。女主表演完全难以超越,堪称伟大。看完之后真正理解什么是灵魂密度最大。再过一百年,德莱叶这部圣女贞德蒙难记仍然会是最独一无二而且最好看的电影。 |
|
鉴赏能力还没达到这个水平 |
|
特写。只有充分懂得了库里肖夫效应,才能准确的解读本片,谈表演的,都是瞎扯蛋。 |
|
美学抓住了叙事,面孔抓住了信念,俯仰、纯色、倾斜,一切视觉设计只为凸显“信”的凝视,她既是宗教语境内的圣母/圣子,也启示后世的电影明星制,我们对容颜的沉迷,总是带着信仰的痕迹,只要一点点联想,你就能从她的垂泪或圆睁,连到安娜卡里娜,或斯嘉丽约翰逊。德莱叶从不拍超出人间的拟像,但仅仅人间的形状,已充满了重负与神恩,烈火、飞鸽、顶冠。罗杰伊伯特评价“他们的脸却因为畏惧她的勇气而扭曲了。” |20221211重看at大光明。特写轰炸,好比用圣像画的方式把面容雕刻在镜头里,白壁作为隐性的画布,让景深集中到脸上,没有拍光源,但瞳孔反射出窗,亦点亮眼神,是媒介造光环的新路,和教堂壁画类似,虚焦、推轨和蒙太奇的使用也是娱乐性的,为的是强化叙事,此版管风琴配乐同理,但太heavy,喧宾夺主。 |
|
当你有了强大的思想和无坚不摧的信仰,那么就是一个无所畏惧的怪物,即使是面对死亡,不是畏惧,而是欣然的接受。 |
|
@2022德莱叶作品展。
贞德犯了什么罪?她穿男人衣服,不需要通过教会就能和上帝对话,英格兰教会认为她态度傲慢…
人间是魔域,结尾变成炼狱。并非伟光正的贞德因轻信所谓的同盟而脆弱无助。et vous,是你,她也能审判,片尾的忏悔让“审判者”们惊讶沉默,甚至流泪了。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大量使用肖像式特写,相比众人而言贞德的脸是平静朴素的,静里的动,转动流动闪动等等,因此无限放大。默片时代的大句号。
-伟大的胜利是什么?-我的殉难。-那你的自由呢?音乐和画面片刻停顿。-是死亡。
希望不在殉难,而是群众面对她的受难,没有扭过头,他们直视,流泪,奋起呼号 |
|
大量特写确实有代入感和强大的感染力。贞德的行为动因在片中其实并不重要,德莱叶要突出的就是宗教感。贞德在信念和妥协之间反复权衡,内心交战不已。最终将自己变成了又一个基督。黑白特写构成了一种极度的单纯和力量。尽管这种叙事颇有点生硬,但后来再也没有这样拍的电影了。 |
|
#北师大北国剧场 没有这层宗教背景和文化语境确实很难理解,大量的仰拍俯拍和脸部或五官特写其实都是权力关系的体现。由于观看场所的缘故,片子被迫打破了第四堵墙。大银幕上的贞德在受难,附近的一个大姐也在受难,唉声叹气地拿着手机工作,头都没抬过。等她出去了一会儿回来后,直接掏出一个平板,上面都是英文制图表。贞德那个年代的信仰和坚持,如今看来荡然无存,仅仅只剩下物质上的拼命和工作带来的苦痛。影院的神圣性也被玷污,“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样的事”这条常识已经没多少人记得,实在想不通在乌漆嘛黑的地方用腾讯会议办公是什么心态,可能预示着我的受难——被晃瞎眼睛。 |
|
伟大的作品!!!出自德莱叶之手,甚至,“伟大”这个词都不足以将它赞美完全。每一位演员的刻画都独一无二令人印象深刻,纯粹而深刻的演绎,编剧、演员、镜头,一切都是。这是只属于默片时代才会产生的伟大演绎!!! |
|
基督教中个人与教会间国家间派系间的窝里斗喜闻乐见,对他们我只谈得上厌恶谁厌恶得更浅一些罢了。折磨贞德的神学家和法官是恶魔,而贞德自己也是个病人,跟很多基督教圣徒一样,有一种无知的天真,自以为得到了天启,其实是臆想症和热狂症患者罢了。蒙太奇组接方式 以光为刀的光影艺术 倾斜构图等不错 |
|
信仰和荣誉感真是离我十万八千里的。通篇就在绞尽脑汁地想如何使用低劣的伎俩骗过教士逃出生天。审判神马,他明明就是要你死,你还就真死了,我擦。 |
|
圣女贞德蒙难记: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284424 —— 目前 IMDb Top 250 榜单入围的最老的电影们(1920s):1921年的《寻子遇仙记 The Kid》,1924年的《福尔摩斯二世 Sherlock Jr.》,1925年的《淘金记 The Gold Rush》,1926年的《将军号 The General》,1927年《大都会 Metropolis》,1928年的《圣女贞德蒙难记 La passion de Jeanne d'Arc》。—— 目前 豆瓣电影 Top 250 榜单入选的最早的电影们:1931年的《城市之光》,1936年的《摩登时代》,1939年的《乱世佳人》,1940年的《魂断蓝桥》,1950年的《罗生门》,1952年的《雨中曲》,1953年的《罗马假日》,1954年的《七武士》,1957年的《十二怒汉》,1957年的《控方证人》,1960年的《惊魂记》,…… |
|
资料馆放映全程都能听到音箱里时不时传出咳嗽的杂音(事后沙丹解释说是官方用了某次现场配乐的声轨),贞德哭得再壮美死得再壮烈配上那两声“咳咳”也毁了。//第一部德莱叶 |
|
展现施暴者的镜头总在运动,给予贞德的却是永远不变的凝视。 |
|
9.6;被破壞的空間。默片的「速率」在德萊葉這裡捨弃了默片敘事美學的要求,重新還原出時間的可被感知性 |
|
#重看#默片的巅峰之一,所有戏剧冲突和滚滚文本语言都让位于特写与特写之间剪辑出的情感巨浪,上刑和高潮冲突段落的蒙太奇很惊人,制造出无法呼吸的压迫感。
面容主宰了银幕的大半空间,以一种震慑的力量逼近观者,人类面孔在物质空间取得的占位胜利,而面对世俗/宗教权力,人依旧在蒙昧状况里深陷;睫毛的每次颤动、泪珠的将落未落、泪痕划过皮肤的印记、眼里光焰的暗沉和燃起、嘴唇焦灼的干渴,是反复击打灵魂的沉重回声——真是伟大的表演。
仰视角度的悲悯面容,在目睹日影落在地上的十字架阴影,戴上荆冠的“吾往矣”,从犹疑到确信“你们才是让我痛苦的魔鬼”,从惧怕到坦陈“我撒了谎”,我的殉难是胜利,我的自由是死亡,我的痛苦是欢乐,火焰中剪影的一瞥当真惊心动魄,星火终燎原。 |
|
#2022德莱叶回顾展@大光明#
倾斜视角、平移运镜、留白构图、鸟瞰镜头、交叉剪辑……面部特写叙绘电影语言,演员表情把控力透纸背。1928年的黑白默片就有这等渲染力。 |
|
德莱叶将“历史事件”精简为一场室内心理剧,被审判的圣女贞德取代了战争中抵抗的圣女贞德,从中,我们可以反照出她的信仰,也即对于贞德的形而上还原。
白色的空间构成了一种无边的拘禁感,天空或者是室内的墙壁,柱廊,它可以向镜外,垂直方向无限延伸,直至神圣,犹如哥特教堂的构造。
与此同时,构成神圣的还有仰角拍摄,《圣女贞德蒙难记》将位置留给了在场而未显现的上帝,此外,通过贞德的面孔,她与观看者“分享”着一种沉默,秘契的灵视,稳定如同雕塑一般的虔诚。
她是贞德,也可以是对耶稣受难的remake,或任何一位中世纪的匿名圣徒。观看这部影片我们必须解构宏大的,历史的预设与定评,并投入对于面孔的观象术中,投入到对眼泪与激情的热爱之中。 |
|
【A-】世界心中都有一个“圣女贞德”的英雄形象,于是导演则利用这点,没有对贞德本人有任何的塑造,而完全利用大特写突出其在生命最后受到的折磨和内心的痛苦挣扎,人物自始至终几乎只有特写,而在本片中也因此更显震撼,这种完全特写的表现也是空前绝后了。不过这对于演员也是极大的考验,玛利亚可以说完成了影史最伟大的表演之一。利用宗教和大量仰角镜头的压迫甚至产生了恐怖片的窒息感。 |
|
第一次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看电影,也是第一次看长篇幅默片。
镜头语言好牛,怼脸拍大特写占了大概全片2/3,后半部分的俯拍和仰拍也特别特别窒息,权利的对比和无力感特别明显。几乎没有什么废话,每一帧几乎都是物尽其用,展现力特别特别强而且特别连贯。没有声音和偶尔的字幕板反而可以提供很多的假想空间,去思考他们在说什么,而想象的空间总是巨大的。
演技是很牛的,大特写把女主灵性全拍出来了,因为没有声音和字幕,所以眼睛和表情所要具有的表现就更加重要。也因此反派们用了最夸张的表情和表现方式呈现了很优秀的表演。
|
|
A. 纯粹的humanity,大概就是如此吧,就连对任何“信仰”都持本能怀疑态度的我,也不禁在结尾像安娜·卡里娜一样流下两滴眼泪。用镜头雕塑面孔只是第一步,将面孔拼叠成情绪的巨浪才是伟大的诀窍,而能在大银幕目睹结尾受刑直击灵魂的蒙太奇,的确是德莱叶给所有愤世嫉俗者的神迹。2022.12.4 大光明 |
|
电影诞生后,当电影的发明者还在把电影当做一个风光宣传的奇观和杀伐决断的资本垄断工具时,在电影的而立之年,德莱叶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人电影可以是多么神圣的一门艺术。那上帝视角般的特写镜头,应该是史上最早用流动影像让人感受到人脸力量的画面了。 |
|
新年资料馆第一看!这份儿怼脸拍呀!……中世纪真可怕。96年前的电影,这镜头的运用肯定算非常前卫惊人了!和《吸血鬼》里某些也像。几乎没有全景和中景,多是近景与特写。贞德以及周围那些反面人物的每个表情细节尽收眼底,还是有些震撼的!而宗教与神迹,大概不是我等俗人可以轻易理解的。画面很清晰应该修复的,沙丹今天群里通知映前都加了导赏视频。卡尔·西奥多·德莱叶作品精选。默片有配乐,但里面有好多咳嗽甚至打嗝儿声,也是银幕内外联动了咳嗽声此起彼伏,配乐是真棒!群里问了影友说沙丹说是丹麦某次现场配音的录音。影片中应该是丹麦文吧,内嵌中英文字幕。with秀秀一直在马华聊到这个点儿!资料馆1号厅。约五成满(但散场居然女厕还要排队!) |
|
塑像并不会真的看向外部空间,她只有看的力。这也是为什么镜头之间的视觉是割裂的,德莱叶很少展示殉道者和迫害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也不采用动作-动作的匹配剪辑。因为作为塑像的贞德,她并不望向她此在的世界,她只是通过将自己的面孔作为磁极,排斥-吸引,以此创造用作精神统摄的物理性“磁场”。 |
|
(8/10)这张哭泣的面孔早已被载入电影史。圣女贞德生命的最后时刻,德莱叶用大量的面部特写、朴实真实的表演方式、仰角的人物拍摄、疯狂削减的背景,将情绪聚焦到人物和情绪之上。贞德被绑上火刑架一如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用一种殉道式的方式完成对于灵魂的救赎。 |
|
以大量人物肖像镜头构筑的穿插叙事无疑是此片最具实验性的大胆超越,严谨讲究的构图和镜头感直接影响了后世电影表演与风格主义。 |
|
《随心所欲》里让女主泪洒影院的电影。可能是目前看过的情感冲击最强的默片了,没有语言的默片能带来的信息本来就少之又少,能拍出这样的震撼已经实属不易,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其实更能腾出心思来去感受一些别的东西,比如那张脸上的每一个表情,每一次仰起的动作,大量情感留白,实际上留出了许多让观众自己去感受的空间。 |
|
《世界电影史》:“偏离中心的空白背景的人物特写镜头、女主角令人震惊的表演、新式全色胶片,弱化的表现主义设计的笔触、低角度取景和加速的主观性剪辑显示出蒙太奇和印象派的特点。所有风格化的默片中也许最伟大的一部。”9.3 |
|
德莱叶用到了几乎所有的拍摄角度,一部直击灵魂的信仰之作.贞德拒绝教堂,放弃圣餐,畏惧焚身之苦,将殉道作胜利,以死亡为解脱,最终在痛苦中得以救赎.|"若我未蒙恩典,愿上帝赐予我;若我已蒙恩典,仍愿上帝赐予我."|-"你背叛教堂将孤身一人"-"孤身一人,与上帝同在."|贞德在咽气时叫着耶稣,围观的人无不流泪. |
|
留白构图,白色惊悚。贞德大特写的变化(正大眼向上看-镜头变歪-向下看,背叛-重新向上),垂下的皇冠。主教平移镜头。太煽情,但煽得有意境 |
|
小景别将空间营造得格外逼仄,俯仰拍则给对立双方确立视觉基础(并不断强化)。德莱叶无意重述事件的因由,而尽全力表现历史的结果:教会对贞德的强力迫害,政治介入宗教后的有罪质询。对贞德其人全程面部特写,绝望的眼神与泪水无比清晰,使她成为一尊苦难的塑像,在熊熊火焰中将戏内外情绪推向高潮。 |
|
#三刷 #BFI #SightandSoundGreatestFilmsofAllTime2022 #LivescorebyMegMorley #05032023 视觉上情感传递太到位了,大量的仰拍特写镜头,面对贞德让观众可以感受那迷茫和苦痛。面对“审判者”也很好的塑造了权力结构,而面对芸芸大众,则是很好的把很多观众塑造其中。注意到直角俯拍的上下环绕镜头,和地面的直角仰拍,像极了“上帝”视角,看苦难的众生,现场配乐可能是不太满意的部分,很多情绪传递做的很到位,但有几处电子乐和针对戏谑情节的欢快配乐都有些脱戏,尤其是电子乐直接让我带入到了《银翼杀手》的“未来感“画面。
#二刷 #BFIPlayer #11022022 #一刷 #BIFF #11042018 |
|
无化妆无场景无特效反传统,这就是欧洲电影先驱者们的伟大开创 |
|
蛮震撼的,极致的镜头带来洪水般倾泻而出的情绪,在丹麦文化中心堪称灾难的场地条件下观感依旧冲击力十足,画面以及最后的调度太牛X了…… |
|
长镜头多了我看着累,大特写多了我看着也累。这种故意破坏空间关系的做法是为了突显出人的灵魂么? |
|
9/10。由于交代环境的全景缺失,加之尖锐歪斜的摄影角度破坏明确的空间参照物,激进地颠覆了人和空间的关系。牧师和卫兵的形体膨胀,经常以左倾或右倾的奇怪姿势进入画面,宛如漂浮的幽灵,法官们交头接耳时镜头滑过他们直线排列、重叠的身形,圆鼓鼓的脑袋和拱形的门窗、刑具和头颅形成有趣的呼应/并置。贞德的主观视点(摄影顺着她的目光扫视过众法官,转向圣饼),贞德初次露面、带到墓园和走向刑场,她都畏缩于构图下角,陷入长矛、塔楼和拱廊的夹击,暗示审判的回应-威胁在压倒她的信仰。十字架(贞德)、刑柱(法官和群众)的装饰物不断强化对立关系,冲突一方,代表权威的牧师控制了文字,用伪造国王的信、忏悔书逼贞德投降,但贞德只在认罪书上点两笔(恰好画出十字)。结尾一幕高大的刑柱衬着远方教堂顶的十字架,贞德的灵魂化为法国民族精神。 |
|
CC标准收藏编号 #0062
视与听影评人百佳 No.9
TSPDT Top1000 No.17
81分钟CC标准版(配乐为歌唱)。英法百年战争期间,19岁的英雄贞德(Jeanne d'Arc)被捕后的事,法兰西精神的诠释。剧情衔接较弱,面部特写顶尖,宛若马卡雷纳大教堂(Basílica de la Macarena)的哭泣圣母雕像(Virgen de la Esperanza Macarena)。Francoise Meltzer评价:“对于圣女贞德的描述,显示出人类每个时代以来在性别上的成见和偏见。”(The depictions of Joan of Arc tell us about the assumptions and gender prejudices of each succeeding era) |
|
刻意忽略空间关系通过特写、倾斜、低角度机位放大人物情绪,结尾死刑超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人瞬间清醒,大腿快掐烂也没让自己睡过去,毕竟票钱那么贵,而且因为时间来不及还是打的去的。 |
|
電影史早期具有激進的實驗性質的重要作品,以面部特寫鏡頭完成全片絕大多數場景(視角存在微妙變化),渲染聖徒不敵魔鬼而殉道時苦難的莊嚴性。時至今日已經沒有人會這樣拍電影,也不符合當代觀眾的接受習慣,小西天觀映時本行及前排觀眾幾乎都沉浸於小螢幕或夢鄉。同樣無法接受的是女演員演技卓絕這一判斷:我從她的臉上只讀出了震驚和絕望,無窮無盡的淚眼亦唯感氾濫,神性確立後的堅定則同社會主義英模片的語法難分軒輊;經得起數十分鐘特寫鏡頭的考驗固然不易,但無非是阿嬌加把勁也能做到的事(《0.7%的鹽》)。本片所刻畫的圍觀貞德處決過程的民眾,同樣對貞德抱持了極大的同情和悲憫,儘管於貞德被燒死後方才揭竿而起顯得太遲,但這一刻畫與同時期魯迅所塑造的平靜、麻木的中國看客之“庸眾”形象拉開了距離。96分鐘丹麥版,24年1月5日於小西天。 |
|
蕾奈·玛利亚·法奥康涅蒂的脸几乎就是了解默片历史的通行证,《圣女贞德》堪称第七艺术的自白书,德莱叶只靠人性特写,就拍出了无与伦比的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