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是以火灾与安全隐患为由的法国清理低端人口记(英文标题都直接是indesirebales),只能说是惊人的相似。相比《悲惨世界》仅聚焦于警民冲突,本片涉及了更多社区政治的种种暗流,毫无疑问有着更大的野心,但也因此有时设计感会比较重而缺乏前作的浑然天成之感 |
|
是在导演曾经被驱逐出的楼拍的…该补悲惨世界了[LFF] |
|
tiff 2023 Day 3 第7部,导演的作品还是非常有力量,感觉这样的强拆和公报私仇,似乎在社交媒体发达的当今难以想象。不过导演这次还是进化了,探讨无处发泄的怒火,战斗还是要战斗的,但是也有更加法国的方式,以彼之道还彼之身。5号大楼是诺亚方舟,也是人间地狱。上帝视角和神话感极强,讽刺力度极大,“悲惨世界” 从未停歇,看完令人沉默。 |
|
第38届香港电影节第2场。种族矛盾,阶级冲突,个人再抵抗也抵不过权利的压制,催生出一场场暴力。 |
|
开场抬棺那场戏开宗明义 “我们如何能在这种地方生存与死去” 喜欢Ladj Ly对楼梯间的拍摄。从另一片名Les Indésirables看出之于前作Les Misérables创作思路的连续性。整体感觉远不如前作。导演映前说希望借此片获得政治活动家关注相关问题 #CentrePompidou #LesInrockuptibles 点映 |
|
B / 剧本背景部分的确过于粗线条而显得驱动力单一。但拉吉利的重点不在于简单地揭露某种阴谋,而依然是连接城市空间与人之面容的魔力。我们依然能从镜头在楼梯里的蹒跚中感知到时间的艰涩流动,也在骤然降临的暴力中发现建筑如何被转变为经受着鞭笞的腔体,而在依然极其高效的航拍/升降运动中建筑的表面获得了如面容般的强度。而人的面容依然在被同样的光亮照亮的过程中有着瞬间的分叉与呼应,因而一团火与一盏灯既是空间中共在的标记,也成为距离的催化剂。的确没有前作般简洁有力,但一些最简单又充满细节的日常政治描绘就把某些戛纳联播快讯给秒了……另外,感觉是一部特别适合拿来对比中法官僚政治逻辑差异的作品。 |
|
有前作的影子,但这样的内容铺设方式,更像是英国大师的手笔,看似关怀的剥削。 |
|
【C】相比前作的断崖式下滑,放大了和布塞电影的向性,从真黑人电影拍成了准黑人电影,以及类型化的骨架立的不够坚实,也因此在取何视角中有些顾此失彼,激烈的行动与崩溃的情绪无法依托。 |
|
被看不到的人、警察暴力、生和死的政治、emergency state as a form of control , disposable lives, precarity,两个小时critical race studies,掩盖在自由平等博爱面具之下的看不见的人群,解开法兰西colour blind的面具,斗争从来不只有阶级。 |
|
#48HKIFF# 不得不承认确实有点煽动性过强了,但我的观感还是蛮好的,拉吉·利还是挺稳的,熟悉的无人机视角一以贯之的延续到了这部片子,将整座城市病入膏肓的社会肌理尽收眼底。最重要的是,影片为“政治参与”这件事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切入口,而非仅仅是停留在喊口号上(当然喊口号这件事在政治领域也是重要的)。一场大火后,人们被迫离开居住已久的家园。这样的故事着实很难让我内心保持平静。我更喜欢这个港版译名:孤城怒火。是的,如果我的愤怒也能像大火一样燃烧的话,我希望它可以把这座孤城夷为灰烬。三星半。 |
|
HKIFF48,圆方PE |
|
-,Habi筹备竞选的部分,有种《法兰西》的感觉。整体的强度和精细度都不及前作。 |
|
先入为主的二元对立价值观,只能看到浅白的情绪,缺乏深度和思考。2.5. |
|
猛还是猛的 |
|
从叙事目的到叙事模式 有些过于雷同,并且这次似乎过于融入了某一阵营 留下了比较重的发声的视角,相较于前作的戛然而止,这次的无人机视角俯瞰大楼略显刻意 |
|
喜欢过悲惨世界 |
|
这导演对法国🇫🇷的未来非常失望,电影是他的发泄口,有心脏病,血压高的慎看这种激进的发泄式电影!
可以搭配《悲惨世界》,《雅典娜》一块看!法国的未来既然改变不了,那只能拍电影发泄,为什么改变不了?恶性死循环!简单的问题往往被复杂化,到最后解决问题方式要么,动血,要么简单化,反正绝对要大动血,希望欧洲对移民问题最好都保守点,不然就像法国这副德行
CANAL+支援制作,France2制作,France Télévisions/Ciné参与联合制作!
剧情,104分钟版本,70分中规中矩作品!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不宜观看,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如需观看须满12岁最低观看年龄门槛,12岁以下儿童禁止观看,满12岁、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须在成年家长陪同下观看(分级警告) |
|
暴力机关借法律之名行暴力之实是被允许,而穷苦人民直接用暴力去反抗压迫确实被禁止 |
|
#48th HKIFF#简单而纯粹的剥削电影,只剩下调度、声音等一些提喻式的、筋骨式的东西依旧留存,除此之外相比前作实在是大退步。 |
|
【3】好难看。难怪戛纳威尼斯都没人要,只去了多伦多。本片依旧延续前作《悲惨世界》的煽动性和对人文关怀,种族,抗争的议题。但本片完全失衡了节奏,没有逼仄的人物空间,快速的节奏来带起故事,只留下一些无关痛痒的画面,催生了社区,正义与不公。剪辑是最大的失败,前作是靠强烈的猛节奏催生巨大的不得已,可这部看下都啥跟啥啊。只记得爆破了两次楼而已了。 |
|
相较于前作更加“圆润”和“周全”,力道的感受上却减去近半,比起知识分子身份的理论家,拉吉·利更接近冲锋陷阵的践行者,对于冲突或碰撞的展现,“遭遇”远远多于“预想”,因此从两重世界平行进入的本作反而丢失了一种专注的视角,纵使其立场依旧未曾退化变质,却无形中背负了全知视角下置身事外的错觉,它理应始终保持住为贫穷的、疾苦的、受难的、被压迫和被剥削的人们点燃理解与斗争之火的词汇和语气,它的身影理应永远属于劳苦众生。 |
|
Ladj Ly tries to please too many people and the film becomes a petrified husk of peppy hip-hops and devastating showdowns. |
|
法国导演聚焦改编实事满讨巧的,一栋黑人难民公寓内的喧嚷、混乱,和被迫踏上临时市长席位的家庭医生开始颁布法令...场场有关政治纠纷的闹剧让矛盾不断激化。这是法国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之一...联想到的今年六月份17岁黑人青年Nahel被警察在街头射杀,街头打砸抢暴动... |
|
情绪感很强,社会现实很冷峻,看着很过瘾。 |
|
全面退步,失去了具体生活的观察,执拗地建立二元对立,全片成了你报复我我就要弄你的愚蠢斗争。移民视角毫无表达,影片节奏也失去把控。 |
|
悲惨世界算是非常过瘾的呈现革命老区状态,而五号大楼则是以个例阐述何以到这种状态。平安夜不让人活,剥夺他人家园,该引来怎么样的下场,通过权利与义务的一步步逐渐失衡失控,达到大厦崩塌的导火线,达到开头注定了的一场逼仄葬礼。 |
|
跟随情绪运动的镜头,认定人与空间的连结的镜头,放弃了立场只执着于痛苦的镜头。最后的远景回应最初的摇近,但已是夜色沉沉。一部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电影,因为人心不可测度,有些事情的复杂无关人性,也无人在意人性。只是情绪,只有情绪,但那是最直接最身体最本能最电影的反应。市长是马克龙,那个震惊于《悲惨世界》里他视而不见的法国的傻总统。终于看到了,Romain Gavras和Ladj Ly是高手,深得我心,期待他们未来的每部电影。又,港译孤城怒火,想必是有寄托。 |
|
#19. ZFF
3
简洁方便的类型化创作方式,包括结尾在类似影片并不常见的反讽式处理 |
|
脸谱化 |
|
#HKIFF# 法国人真把这种社会问题群像片拍成一种 类型 了…航拍全景图画有点震撼。可以更激进 |
|
导演真敢拍。直面很多社会问题。权利一旦失去了监督,再善良的人,也会因权利而迷失自己。非法运营那一段剧情,看得挺难受的。 |
|
比前作《悲惨世界》喜欢。世界在收紧,开放包容自由逐渐远去,人和人之间的悲喜从不相通。轰然倒塌的不止大楼还有信念。 |
|
6.4 前作中极具煽动里警民冲突在这部中只有断裂的片段,其实时刻都被蒙上了一个商业性浓重的外壳,能感觉拉吉利想要去呈现更庞大的结构性剥削,但笔锋尖锐的部分都集中在了让娜 巴拉巴尔饰演的幕后大佬身上,除此之外不过是脸谱化的政治斗争写作,结尾未免太保守了点。 |
|
在情感能够产生非常深刻共鸣的一部关于居住在法国某城镇五号大楼的普通人是如何被糟糕的行政手段毁掉一切的电影,运镜和音乐很好地参与叙事。 |
|
2.5,一但是全知的悲悯的视角,局部再怎么回到拉吉利前作的强度也无用。 |
|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电影键政虽易,改革现状却难。 |
|
3.5//逐渐升级的事态和暴力 越往后越复杂 但最终也能达成某种互相制约的平衡//比起对沉默的庞然大物的恐惧 会带来最直接切身遭遇的不受控小怪也是类似等级的恐怖 或许还是因为他们能够造成的伤害过于直给 即便伤害不大但往往侮辱性和损害感极强//如果将城市看作较为开放的空间 那么大楼应当是符合较为密闭空间的概念 在镜头的注视下空间的聚拢和放开成为容纳人物和情绪的载体 通过镜头远近对比出不同空间的差异进而展现出相对具体的距离感//还是相对喜欢法国人对于种族的表达 更像是在思考之间带有差异性但相互尊重融合的可能性 |
|
不再像前作对街区生态做细致的铺陈,而是转为一种类型的姿态,直截了当切入大楼之中,仅依靠台词完成表意。于是眼前的一切变得容易理解,却也失去了探讨的深度。 |
|
拉吉利总算脚踏实地一回,不过他们那帮子人的上限也就这样了 |
|
class struggle prevails l'histoire de l'humanite. |
|
非常明显的立场先行,故事和人物没有血肉毫不真实。 |
|
只能作为《悲惨世界》的补充 |
|
《五号大楼》移民,拆迁,宵禁,贪官……《悲惨世界》之后,到《雅典娜》拉吉利只会拍这种刻板的“口号”电影了。 |
|
跟悲惨世界没什么好比的,悲惨世界讲的是欧盟的秩序怎么以隐秘的方式强加在大家头上,这里讲的纯粹是法国,抗争的方式不只有暴力斗争,但种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融为一体的时候往往路径更明确,方式也只能更激进,例如副市长被视为叛徒,导演要法国人自食其果,根本在于帝国殖民而不是移民政策 |
|
#HKIFF48 |
|
给人一种要塑造的人物太多导致角色不受控制最后匆忙收束的感觉,无论是哈比还是最后一幕的蓄意冲突,人的转变都太快了。HKIFF 48 |
|
延续了上部《悲惨世界》的母题,还是以主体居民为少数族裔及移民为背景。空间在此充当最为重要的部分:不仅是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同时也承担起外来移民共同聚集的社区功能。与此同时空间是统治和管理手段最重要的一环,是一种有效用的治理技术,空间被应用到政治中来,而且产生巨大的实际性的政治效果,也是当地错综复杂的政治现状与矛盾激化的产物。 |
|
#上海国际电影节# 3⃣️ 影片和法国的移民问题一样,拍了个无解。其实移民问题有解,但是恨无解。最精彩的大概是那个叙利亚难民家庭吧,好像善良无辜的小白兔,让人想要伸出援手。但曾几何时,现在这些令法国政府头疼的移民们,又何尝不是他们现在喜欢的叙利亚人…… 直视双标和道德虚伪,欧洲才能找到出路。 |
|
(2+)肯洛奇?失去了前作的强度,只剩下了部分煽动性的内容,刻意制造悲悯,是不是某些东西的加入让导演变得畏手畏脚无法定夺?无人机视角对拉吉·利很重要 |
|
和《悲惨世界》共用一种情绪,带着强烈的目的性进场些许不适,很快调整回归自己拿手的创作领土。还是有贡献出一个冲击力十足的场面,住家从楼上往下扔床垫等家具物件,一种类似投掷的动作,镜头很适时切到执法者一边。之后,一地「垃圾」,也是一室家用。最终故事停在无解的上半场,不过收尾很美剧质感,感觉再多一秒就要出下集预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