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之前那个《少年邦》拍出来的效果差太多了,没有一个问题得到真正深入的探讨,着重聚焦的几个人物也表现平平,多数环节都是空白。 |
|
和Boys State气质还是挺不一样的,本身活动+州就不一样,人物更分散但也很empowering,不过两者差异也展现了Boys State的选角以及戏剧化的成功。看完少女邦再看少年邦,更加感到the so called masculinity is a such a big problem in of itself. |
|
没啥意思看不下去 |
|
请把隔壁boys state改/叫成《少男邦》 少年是中性词 就像男足没资格叫国足一样 等到再拍混性别时才有资格叫《少年邦》 这两部的海报也是典中典 少男站在建筑顶端 整个人舒展完整 张开双臂 像在说我是未来世界之王 而少女则只展示放大的身体部位 一个张开的嘴巴有着灿烂的笑容:“给你看看我刚箍的牙喔 上面有星星装饰呢!” 虽然存在girls state 但从两个阵营的赋权差异和区别对待可以看出不论是这个实验本身还是导演那令人恶心的的立意和偏颇的视角 都说明了girls state只是为了存在而存在 没有人真的把它当回事 这是个做白日梦和展示民主的秀 而才17岁的女孩们的攻击性很强的同时 大多数人依然对政治观点持有三缄其口的倾向 女性的路还有太长要走 |
|
对于少女们来说,她们踏入这个充满竞争与表达的空间,要首先注意的是这个世界对于两性隐藏的不公平,首先要去争取的是对话、平等和身体自主权,我相信这些对于男生们来说肯定都是没有门槛的,所以他们可以一上来就谈论“那些更重要的事情”,至少他们不必为不能穿什么而操心。她们充满激情和活力,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难得的经历,但那些沉默的、需要空间的人在哪里?导演甚至吝惜给她们哪怕一个镜头,世界终究属于leaders?世界终究属于E人? |
|
和几年前看的《少年邦》比,明显能回味的点要少。女孩子的政治觉醒还是相对单纯。或者记录者没有去表现更多。其实无论何地政治都只是外衣。竞选过程不知道有没有更多的戏。仍然要说这是个关于青少年教育的好题材。多看看,比一厢情愿的臆想要好。 |
|
I’m having divided opinions. 一方面觉得看到这个年纪的女孩子能有这么强的意愿和能力做一番大事业,并且有机会和平台接触同样优秀的peers一起讨论社会问题,挺欣慰挺羡慕的。另一方面觉得,我在影片里看不到自己的特质,可能以后永远不会看到。Everyone’s well-spoken and competitive and assertive. There’s no introvert nerd who’s more comfortable with numbers than words.
另外影片和映后panel都没提到girl state的population并不具有普适性,大多是家庭和学校能提供优秀资源,积累了无数leadership经验而达到这个项目的门槛。 |
|
豆瓣评论有人说纪录片和几年前的《少年邦》没法比,提出的观点没有前者来得深刻。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样的活动,少女们的一周经费是20万,男孩子们是60万;男生州长的宣布是由实际州长颁发了荣誉,但是女孩没有。女孩们还被要求在固定的时间出现、休息,被严格要求了作息和穿着,“我们因为我自己拥有的身材曲线而感到羞耻”,当女生的生活基本都没有得到和男生一样的尊重时,又何必去比较所提出的想法究竟哪一方更为深刻呢?她们愿意在众人面前喊出自己的声音就已经足够强大了。
她们真的很厉害。女生是可以谈论政治的。未来,也自然能属于女性。 |
|
会很高兴看到年轻的女孩们对女性议题、政治的高度敏感性,这一代孩子已经可以熟练地讨论这些事,并且因为是女孩,所以保持相当地友好和宽容。州长竞选:①跟拍主角Emily是单身母亲带大的富有传统女性特质的孩子,会和很多人建立链接②另一个被评为最爱评头论足的女孩,更具备传统男性特质,关注枪击这种攻击性强的社会议题③实际当选州长的女孩,直接把话题立足在她们的处境,女孩州遇到的不平等和女孩们激动的女权情绪,所以反馈更多所以是州长。但Emily更有新闻工作者的天赋,更贴近电影故事的叙事窗口,串联起导演组特别关注到的纪录片的特质——当下的问题,女孩州和男孩州本身就已经存在不平等,不平等出现在故事和生活的细枝末节。正好还处在罗斯诉韦德案被驳回前,留存了相关的讨论。这种纪录片还是很有意思的,多多益善。 |
|
我昨天还开玩笑说中央公园是1858年建立的,北京万牲园是1908年建立的,原来大清跟美国当时也就五十年的差距,现在看来差距岂止在于经济和科技 |
|
虽然politicians are disgusting(会煽动群众情绪才能赢得选票),但公开自由地参与政治话题讨论和活动应当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途径。 |
|
#Sundance2024#3 苹果厂的新片 很成熟的作品 两位导演继Boy State后的续作 非常empowering 很美国 感叹公民社会、leadership、critical thinking 和性别平权是要从小培养的 取材于相对保守的密苏里州 liberal 和 conservative girls 在一起讨论外面社会议题 时间点正值美国高院推翻堕胎法案前夕 Boy state 和Girl state刚好在同一个地方举办 形成对比 显而易见的不公平却被主办方解释为incompatible comparison |
|
当《少年邦》推出的四年后,本片作为续集也作为补充,继续向观众展示这个计划的独特。分歧、极端环境、不利于自由表达的文化当前,仍然需要一群对政务怀抱热忱、对世界充满意见的年轻人来书写未来。开篇不同历史剪影里,只得“唯一一个”,未来定会有无数个、成千上万个。比起上部还需要花篇幅对整个计划稍作介绍,这里比较新鲜的地方是它花时间更多聚焦另面声音;即“保守派”乃至对两个计划却有不同投入的质询。它可以投入更多篇幅来做得更深入,尤其是女孩本身的故事。 |
|
如此磕磕绊绊,如此瞻前顾后,如此时刻在意着自己和他人,观众和女孩们的心情几乎是一样的,第二性,就是要时时关注 Boys State,时时对比,时时愤怒,时时落泪。没有办法顺滑进入对现实政治的 cosplay,因为这游戏规则里自带的荒谬才是现实政治最大的投射。更让我难受的是全片贯穿的那种隐秘疼痛,womanhood 太艰难了,青春期更是难。长大成人之后我依然需要常常安慰自己,还好青春期已经过去了。现在我急需看到 Madam President Harris 和谁来给拍一部 They-narchy。 |
|
有这么一套对照组记录片看好有趣,甚至于这集里直接来了个对照组。性别之差太显著,真希望有一天少女邦的日常对话再不用惦记着少年邦 |
|
96.52 |
|
啊😂果然一看导演是拍了《少年邦》的Amanda 两部纪录片对照看真的很明显能看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在build connection和become a leader上的区别。最后获得governor选举的女孩真的非常现实/政治化😅与其关注具体的议题不如用情感和口号……最后,这部纪录片最感动人的是你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个角落,这些女生可以毫不畏惧地说出自己的立场,说出自己的性别取向(虽然它只短短存在了一个暑假 |
|
推翻反堕胎“罗诉韦德案”大背景下的全女班模拟政治。州长选举中,煽动性演讲战胜了聆听乡里情的好大姐人设和用实干背书的冷酷精英。落选后迅速改变赛道在欢庆会中采访赶稿,结尾看着有点感动,彩蛋里Emily貌似将兴趣转向新闻界了,不禁担心这个摇滚基督女孩会否成为新一代极右电台巨星?看到密苏里姑娘们在猜测隔壁少年邦的讨论议题一定更针对时政,不禁想到19年纪录片里德州少年邦讨论通过的外星人防御系统千亿太空武器计划和反菠萝披萨法案。活动经费是少年邦的三分一,决定了整体议程少了很多内容,能展现出来的人物矛盾也远弱于《少年邦》,是因为girl-power下女孩比男孩更加团结,还是电影制作团队政治先行不敢放开展示冲突? |
|
参与、表达,她们在教育下为家乡做点事,而不是如何服务家乡。 |
|
挺好,另一扇窗口。这个世界还有人从小在学着反抗不平等,就还会有希望 |
|
appletv&本地备忘录(终于想起手机可以airdrop到电脑啊)
这种片总是会让我感动 高中女生的表达自己和追求权力 (几段话都说的特别好 记在备忘录里了
我想男孩州在讨论韦德案 而不是露脐上衣
*这就是性别困境 两性的起跑线都是不同的 我们还在要求追求那些对男人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无需多言的基本权利
*男孩们生下来就有发表意见 讨论政治的权利 但这个权利对女性来说是争取来的 陌生的 仅有几十年历史的 我们还在熟悉它
这是一个艰难的起步 结构性的劣势 但我们在做的很好。
*政治记者?蛮不错的职业
*1h09min之前
faith简直是女王 再看一遍她的演讲
这两段演讲简直是教材级别 通过演讲感受到两个年轻女性的个人魅力_ |
|
原来外面的世界还能这样玩啊 |
|
美国如果可以再次伟大,靠的一定是Emily Worthmore这样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不同,同时在一次失败后迅速调整自己进行下一步行动的有韧性的人 |
|
社会化活动。 |
|
这辈子也玩不到人家十六岁的水准。 |
|
去代表还是被代表 |
|
还是有些…合群比其余的一切都更重要。不公平随处可见。但是也是一个机会吧。 |
|
看得嫉妒死我,也想像美国女孩一样可以从小就拥有这些。。 |
|
美国高校精英女的模拟联合国游戏。虽然有很多批评的话想说,但感觉就目前的情形这种活动还是利大于弊的。 |
|
我们聚集起来(convene)召开会议(convention)改变现存之物。And ppl who aren't politically aware scare me. |
|
先不說別的意義或延伸 單是如此生長環境就已經羨煞旁人 |
|
好看好看好看! |
|
我以为会是片汤,实际上感人至深!
姑娘们真的优秀! |
|
导演在Boys State之后的另外一部作品。和Boys对比,明显看出女生的相对成熟。主角女孩们的表达有效干练并充满个性,每个人都在展现或强大、或脆弱的自己,她们也都在相互给予强大的认可。美国三件套——法律、政治与新闻调查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充满力量。结尾的罗诉韦德案最终裁决的文字充满宿命感。政治是如此不堪,而这些青年的声音给人希望。 |
|
对我们这种小孩来说一切都太陌生了 |
|
systematic inequality… |
|
本身拍得就是流水账,但是这个概念我是第一次听到,居然有这种事哇,真好 |
|
The gender gap is so obvious it makes you question if this is all staged. 即便是在激烈的竞选与角逐之间,女孩们也能够带着精致的首饰,为朋友编发。作为身体权利的博弈的dress code是旗号,也是无从解决的现实。 |
|
比《少年邦》差太远了,没什么故事却填充了太多配乐,以及无聊的少女幻想,感觉给了她们足够的权力,就像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似的,频繁的切换转场就是匮乏内容的最好证明。 |
|
比起《少年邦》的确政治意味更少,这也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女性遇到的难题,另外州长竞选的归属也很适用男性领导人的形象,外向擅长带动群体情绪着眼于眼下的问题,而不是理性的考虑未来的大事件 |
|
政治正确先不谈 真羡慕美国这种自由开放 激发潜力的教育制度 |
|
单一颜色、单一表达方式,说真的这个世界真的more to explore,嘴上说着不被限制,但自己实际在限制自己的议题。btw狠狠羡慕了他们有这种活动 |
|
过中提到的罗诉韦德案真是冥冥中影响深远的事情,却也只能在邦内得到了无伤大雅的论证 |
|
#fullframe 2024 everything is just so true… |
|
艾米莉·沃什莫尔长得真像亢喆,最后还拿了奖学金!之前有黑色人种到大东海广场特意观察我长什么样,过不久川普竞选就出现了白人小男生枪击他的事件,这也营造了美国竞选总统的经典局面被相机一瞬间录下来。艾米莉打酱油博得的镜头最多,我却不知道她自己的政治观点是什么,最后选取救生员关于衣着关于性别不是歧视而是我们要如何对待自己的观点做州长,这有切身感触的就业经验的救生员,确实是对艾米莉的一种嘲讽,隐隐地可以感觉出大家对她的没有贡献却野心勃勃想命令所有人的一种抵触。关于女权,我只有一点说法:把她当人权对待。你怎么对男人,怎么对待人,就怎么对待女权。影片非常精彩,思想非常落实可行,锋利的观点对撞犀利的思想都理由贴合现实,执行可以落地。开拓思路、视野的好影片。 |
|
看过~ |
|
还行。成功者都是外向的积极的激情的煽动的,内向的人导演甚至不屑于给个镜头去拍,笑死。 |
|
虽然她们玩的挺认真,不过还是只在玩,影片略显平淡… |
|
比起少年邦毫不掩饰地上演政客嗜权的争夺戏码,少女邦更温和地为改善女性薄弱话语权而努力。男孩热血沸腾,女孩投入抽离,就连辩论训练都找两党都意见统一的安全话题:心理/环境,少了戏剧冲突。问题就在于,女孩不喜欢政治,这是天生的,还是被塑造的?保守派女孩敏锐地捕捉到资金的不平等,从而发现:从活动策划到训练时间表再到州长宣言仪式感都存在不平等,被删改的报道标题证明了一切。男孩在这次活动中做政治探索,女孩如同参加一场夏令营,选举中高喊女权口号比国家建设更受欢迎,而她们原本可以学得更多。相比之下,德菲因在60年代做的女性电影小组更具有实践性:如何在以男性为主导的职业中生存和竞争。这就是女性处境的缩影,掩盖在平等下的不平等,连自己的子宫都无法做主。另外,如果反堕胎法案在少女邦都能通过,那就太可怕了吧。 |
|
和之前的Boy State对比确实感觉女孩们并没有足够大的发挥空间,以及密苏里还是太白了…… |